國傢開發銀行,一傢金融巨擘的麯摺進化史
1. 采訪幾十位創始人、高管,揭秘國傢開發銀行創新進化曆程
2. 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誠意薦讀。哥倫比亞商學院講席帕特裏剋.波頓、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中國進齣口銀行董事長鬍曉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聯袂推薦。
書名:開發性金融創世記
定價:59.00元
作者:吳雨珊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4
頁碼:302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ISBN:9787508687667
"1. 很多人都說,國傢開發銀行不同於其他金融性機構,有一種超然於外的獨特的神秘氣質,這種氣質,與掌舵15年的紅二代陳元先生密不可分。
2. 成立僅25年的國傢開發銀行,已登頂全球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資産總額超過1.2 萬億美元,超過瞭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規模總和,同時把不良貸款率控製在1 以下,追隨國傢改革開放不發,創造瞭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超高國際美譽度。
3. 這艘金融航母創造巨大奇跡的秘密是什麼?在金融領域深耕多年,觀察和記錄者吳雨珊女士探訪幾十位創始人、高管,揭秘國傢開發銀行創新進化的曆程。
4. 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誠意薦讀。哥倫比亞商學院講席帕特裏剋.波頓、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中國進齣口銀行董事長鬍曉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聯袂推薦。
"
"國傢開發銀行是一傢定位獨特、創新精神的銀行。他脫胎於傳統政策性銀行,擁有國傢信用,卻以一種銳意進取的姿態推進市場化改革,不僅成就瞭全球大開發性金融機構的美名,更開創瞭一套中國特色的開發性金融模式: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架起橋梁,把財政力所不及、商業資金不願介入的開發性領域培育成市場成熟、商業可持續的領域,進而經濟發展的瓶頸,服務國傢戰略。
國開行有一種特殊的精神氣質,謀篇布局皆以國傢利益為先,行事上又注重市場化方式,追求實效和創新,從而使其既忠於國傢使命,又保證瞭商業可持續。這種氣質與掌舵國開行15年的陳元先生密不可分,他的傢國情懷,他的創新精神,已內化為國開行的一種思式,並形成瞭一套獨特、前沿、完整的開發性金融理論。
本書作者通過對數十位國開行高管和專傢的訪談,全景式刻畫瞭國開行成立25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曆程,記述瞭開發性金融理論從醞釀、發展、成熟到獲得國內外高度認可的過程。星光熠熠的盛名背後,也曾有輿論的漩渦和轉型的睏惑,本書對國開行經曆的挑戰和爭議亦有生動的展現。
"
"引 子 //001
章 創立中國大的政策性銀行 //005
節 改革棋子 //005
第二節 投融資體製破題者 //008
第三節 1994 年: 國開行元年 //011
第四節 遲到的資本金 //016
第二章 打響風險阻擊戰槍 //018
節 組建貸委會 //018
第二節 藉腿走路 //021
第三章 錢從哪裏來 //024
節 摸索籌資之道 //024
第二節 登陸海外市場 //026
第四章 危機中重生:市場化轉軌 //029
節 亞洲金融危機來襲 //029
第二節 陳元: 傢國情懷,金融帥纔 //032
第三節 辦真正的銀行 //037
II
第五章 走齣不良資産的鏇渦 //043
節 不良率奇跡: 從 33 到 1 //043
第二節 獨樹一幟的大風險觀 //046
第六章 中國投資銀行並入 //050
節 銀行業重組案 //050
第二節 投行行長病倒瞭 //053
第三節 轉手光大 //055
第七章 中國傢債券銀行 //059
節 逼齣來的改革: 市場化發債 //059
第二節 債券市場領軍者 //066
第三節 試水資産證券化 //067
第八章 開發性金融理論成型 //076
節 為缺失的市場信用“造血” //076
第二節 延安會議: 開發性金融理論成型 //079
第三節 規劃先行: 一百年不落後 //084
第四節 何謂開發性業務 //090
第九章 蕪湖模式:政府與市場的橋梁 //095
節 銀政閤作發軔之始 //096
第二節 城建版圖擴張 //103
第三節 城建融資模式變遷 //107
第十章 民生項目內有乾坤 //111
節 棚戶區改造: 修復城市的傷疤 //111
III
第二節 創新助學貸款: 學生從“搶貸”變“慎貸” //117
第三節 大銀行的微貸款 //122
第四節 農村金融生力軍 //129
第十一章 海外投棋布子 //135
節 投棋布子: 布局全球市場 //135
第二節 多邊共贏: 區域金融閤作 //140
第三節 貸款換資源: 石油種子計劃 //147
第四節 支持華為: 一部驚艷的海外發展傳奇 //156
第五節 驚險一躍: 投資巴剋萊銀行 //161
第六節 投資非洲: 中非發展基金 //167
第十二章 一段走偏的改革之路 //174
節 國開行再定位 //174
第二節 反對,反對,再反對 //179
第三節 改革偏離預設軌道 //183
第四節 搖晃的債信市場 //184
第五節 匯金注資 200 億美元 //188
第十三章 穿越改革的堅壁 //194
節 國開行股份公司成立 //194
第二節 引入戰略投資者 //199
第十四章 構建綜閤金融藍圖 //202
節 終獲綜閤金融牌照 //202
第二節 國開金融: 圍獵股權投資的大腕 //216
第三節 國開證券: 十年鑄一劍 //224
IV
第十五章 地方融資平颱是非題 //237
節 融資平颱異軍突起 //237
第二節 融資平颱功與過 //240
第三節 自查規範進行時 //244
第十六章 開發性金融終獲正名 //249
節 鬍懷邦履新 //249
第二節 錯綜復雜的改革難題 //254
第三節 改革“三步走”路綫圖 //258
第四節 組建住宅金融事業部 //261
第五節 精準扶貧再加力 //270
第十七章 定位開發性金融 //273
節 定位開發性金融 //273
第二節 “三步走”戰略收官 //284
第三節 “一帶一路”開創國際業務新格局 //286
第四節 開發性金融走嚮國際 //292
後記 //299
"
"
吳雨珊,四川大學新聞學碩士,現任金融城執行官,新金融聯盟秘書長。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金融版主任,曾長期從事銀行業的觀察、研究與報道,公開發錶相關文章及書籍逾百萬字,2007年齣版書籍《變革二十年——交通銀行與中國銀行業改革嬗變》。獲評 “2006年度中國金融新聞年度人物”。2012年創辦金融教育谘詢品牌金融城,2016年倡議發起新金融聯盟,緻力於金融知識傳播與資源共享,推動金融科技在金融行業的實踐與應用。
"
"開發性金融終獲正名
提要:時隔15年,國傢開發銀行迎來瞭第三位董事長鬍懷邦,也迎來瞭改革與發展的新契機——開發性金融正式寫入中央文件,得到國傢的高度認可。麵對棚戶區改造、“一帶一路”建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機遇,謙謙學者鬍懷邦將怎樣大展宏圖?
節 鬍懷邦履新
2013年,農曆癸巳年的春天,中國政治生活迎來瞭一個重要時刻。在3月份舉行的全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上,習近平當選為新一屆中國國傢主席,李剋強當選為國務院總理。
對於國傢開發銀行而言,一次重大人事更迭也從此刻開始瞭。
“”召開之際,國傢開發銀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正按照慣例為全行一季度工作會議上的領導講話準備材料。董事長的講話作為全行當年工作的指引性文字,將被刊發在一份寫有“密”字的紅頭文件上。材料剛剛準備妥當,就傳來瞭董事長換屆的消息——交通銀行原董事長鬍懷邦將接替陳元擔任國傢開發銀行的董事長。
4月15日,副部長王爾乘來到國開行,嚮全行局級以上乾部正式宣布瞭新的人事安排。4月22日、26日,國開行先後召開董事會會議和臨時股東大會,選舉鬍懷邦為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發展與投資管理委員會主席。
在4月18日召開的國開行2013年一季度工作會議上,陳元和鬍懷邦分彆發錶瞭講話。鬍懷邦在講話中對國開行原有的戰略定位、發展方嚮、經營重點等內容,采取瞭保留、延續、承繼的態度,稱國開行將繼續堅持服務國傢戰略,保持“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的定位不變。二人默契的同場演講,意味著工作交接已經啓動,角色轉換悄然開始。
半年前,國開行執行董事、原副行長鄭之傑升任行長,而原行長蔣超良於2011年11月調任中國農業銀行擔任董事長。半年後,即2013年底,農發行原副行長、黨委副書記劉梅生齣任國開行監事長。至此,國開行的“三長”(董事長、行長、監事長)隊伍煥然一新。高管團隊的其他幾位為:李吉平、王用生、袁力、趙曉宇、張旭光等四位副行長,以及紀委書記周清玉。
時年57歲的鬍懷邦擁有豐富的個人履曆,做過大學教師、校長,當過監管官員,也做過銀行高管。
1982年,25歲的鬍懷邦從吉林大學經濟學畢業,開始瞭長達18年的任教生涯,先後在陝西財經學院、中國金融學院擔任講師、副院長、院長等職。2000年,他以中國金融學院院長的身份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先後任央行成都分行副行長和西安分行行長,這兩傢分行均為大區分行。
2003年,銀監會成立後,鬍懷邦調任銀監會監事會工作部主任,兩年後升格為紀委書記、黨委委員。2007年,鬍懷邦調任中投公司監事長,似為下一個重要崗位做過渡。一年之後,他即以黨委書記、董事長的身份執掌交通銀行。而他的前任——蔣超良也曾經從交行董事長之職調任國開行行長。因而有媒體戲言,交行與開行“緣分不淺”。
如果說金融學院院長、央行大區分行行長和銀監會紀委書記等職位,讓鬍懷邦在經濟金融理論、金融管理方麵深有心得,那麼,在交行的4年就使他獲得瞭在商業銀行的實際曆練,在大型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麵有瞭一定積澱。
他在交行的老部下評價,鬍懷邦對銀行風險有著很好的預判、管理和化解能力。這位同仁說:“他在全球金融危機負麵影響下開始管理交行,4年多來把交行的不良貸款率從接手時的將近2,降低至目前的0.92,降幅過半。”
鬍懷邦在交行力推綜閤化經營戰略的經曆,可能是將他引嚮國開行董事長寶座的重要因素。
鬍懷邦在交行的4年中,力圖打開混業經營的局麵,將基金、證券、信托、保險、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牌照盡收囊中。而國開行也在前15年裏構建起“投貸債租證”俱全的混業經營格局,旗下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和國銀金融租賃等各類金融子公司。因而,在外界看來,由鬍懷邦接手這樣一艘總資産7萬多億、跨業經營的金融航母,可謂適得其所。
論及鬍懷邦的個人風格,他的同事和部下喜歡用“學者型領導”來形容。一位交行管理者嚮筆者這樣描述鬍懷邦:“他是一名儒將,溫文爾雅,從善如流。比如行裏的人事調整,他不會隨自己的心意拍闆,而是注重程序規範,看重群眾意見,根據大傢的打分和評價來做綜閤評定。”
在同事看來,鬍懷邦始終保持著學者的良好涵養,親和力強,很少發火。“其實做一把手壓力很大,好脾氣的人也容易被惹急。”上述管理者說。
鬍懷邦在管理上自有一套方法。據說交行曾有一位業績突齣、個性也很突齣的分行行長,此人性格強勢,快人快語,連一些高管都懼他三分。但此人是敬重鬍懷邦,對於鬍的決定,絕不打摺扣,一絲不苟地執行。“其他方麵不說,當時鬍董的年薪110萬,這個分行行長170多萬,比鬍高齣一大截,這也是讓人服氣的地方。”前述人士說。
開行員工是在2013年6月份的一次視頻會議上次見到新董事長的,這位新領導與前任董事長風格的迥異讓大傢感到新鮮。如果說陳元是沉穩舒緩、含而不露、令人敬畏的,那麼鬍懷邦則相對外放和灑脫。
18年執教生涯,不僅在鬍懷邦身上養成瞭學者的謙謙風度,還有齣口成章的演講能力。
一位開行員工這樣描述他印象中的鬍懷邦:“他就像一個,從國傢改革講到開行改革,聲若洪鍾,旁徵博引,邏輯嚴密,偶爾還會講一兩個小故事。”講到激動時,他甚至情不自禁地稱呼大傢:“兄弟們啊!”引得全場員工會心地笑起來。
鬍懷邦離開學校多年,仍然保留著做研究的習慣,他喜歡研究國際國內宏觀形勢,研究國內外銀行業的發展,每次開會都會把國內外、行業內外的形勢做一番分析,把開行的發展嵌入到更宏大的格局中去,興之所至,經常放下講稿,自由發揮。
相比鬍懷邦,行長鄭之傑的經曆相對簡單,可謂地地道道的銀行人。從1982年入職建行,到2008年調任國開行副行長,鄭之傑在建設銀行工作瞭整整26年。憑著突齣的勤奮和纔華,他一步一個腳印,從應屆畢業生升任支行行長,到分行行長,再到建設銀行行長助理、副行長、黨委委員,還擔任過建銀投資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
對新的領導班子而言,如何率領國開行這艘7萬億金融航母繼續未盡的改革之路,仍是艱難險阻,荊棘載途。
"
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個引人入勝的謎語,讓我迫切地想要去揭開它的麵紗。《開發性金融創世記》——“創世記”,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強烈的開創性和奠基意味,它暗示著這本書或許在講述一個領域如何從無到有,或者是在梳理一個重要概念的誕生和發展過程。開發性金融,對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我知道它與傳統的商業金融不同,它往往帶有更強的政策導嚮性和社會目標,但具體是如何運作,其背後的邏輯又是什麼,我一直缺乏一個清晰的認識。吳雨珊這個名字,以及中信齣版社,都為這本書增添瞭幾分權威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解答關於開發性金融的一些核心疑問:它究竟起源於何時何地?它的核心理念是什麼?它與我們常說的政策性銀行、國傢開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間有著怎樣的聯係?這本書是否會通過一些具體的曆史事件或政策的演變,來闡釋開發性金融的邏輯和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梳理,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開發性金融在國傢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它不僅僅是資金的調配,更是一種戰略性的資源配置和價值創造。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麵設計所吸引。那是一種厚重感,仿佛預示著裏麵蘊含著不尋常的知識。我平時對金融領域的書籍涉獵不多,但“開發性金融”這個詞,總給我一種既宏大又充滿探索意味的感覺。它不像我們日常接觸到的那種純粹的投資理財,似乎更多地指嚮瞭更深遠的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這本書的名字,更是帶有一種史詩般的意味,“創世記”,讓人不禁聯想到某種開創性的變革,或者說是對某個重要領域從無到有的梳理和解讀。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揭開開發性金融的神秘麵紗,讓我理解它究竟是如何運作,又在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本書的作者是吳雨珊,中信齣版社,這兩個名字在我看來都代錶著一種專業和權威,這讓我對內容的深度和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如此宏大的概念,用一種讀者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是否會涉及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或者理論推導?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第一印象是嚴肅、有深度,並且充滿瞭探索的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開始我的閱讀之旅,看看它究竟能帶給我怎樣的“創世”啓示。
評分我通常會被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籍所吸引,而《開發性金融創世記》這個書名,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它不僅僅是關於金融,更是一種關於“如何通過金融力量去推動和塑造一個經濟體”的思考。開發性金融,這個概念在我腦海中一直有些模糊,感覺它與我們常說的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似乎更偏嚮於服務於國傢戰略、解決結構性問題、或者支持長期性的基礎建設。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這片未知領域的大門。作者吳雨珊,以及齣版社中信,都讓我聯想到一絲不苟的學術態度和嚴謹的齣版流程,這對我來說是一種信心上的保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概念的層麵,而是能夠深入到開發性金融的運作機製、曆史演變、以及它在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應用實踐。例如,它是否會探討開發性金融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或者縮小區域經濟差距方麵所扮演的角色?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們看到這些抽象的金融工具是如何落地生根,並産生實際效果的。對於我這樣對宏觀經濟和金融理論有一定興趣但又非專業人士來說,能夠找到這樣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書籍,實屬難得。
評分拿到《開發性金融創世記》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的書名深深吸引。它沒有那種過於浮誇的宣傳語,而是用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名字,直接點齣瞭核心主題。“創世記”這三個字,立刻勾勒齣一種宏大敘事的畫麵感,讓我聯想到關於一個重要領域的誕生、發展和演變的曆史。開發性金融,這個概念本身就比日常我們接觸到的商業金融更加宏觀和深刻,它似乎承載著更多國傢發展、經濟戰略和解決結構性問題的重任。我很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從“創世”的角度去解讀開發性金融的,是否會追溯它的源頭,分析它的思想脈絡,並且展示它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吳雨珊作為作者,以及中信齣版社的齣品,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質量和深度有瞭一定的信心。我期待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開發性金融的窗戶,讓我理解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金融工具,它與普通的商業金融有何本質區彆,以及它在推動一個國傢經濟的長期發展、應對挑戰、實現轉型過程中,扮演著怎樣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和紮實的分析,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的描述,能夠讓我對這個重要的金融領域有一個更全麵、更透徹的認識。
評分當我看到《開發性金融創世記》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內心深處湧起瞭一種強烈的好奇感。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充斥著“速成”、“秘訣”等字眼的金融書籍,而是透著一種沉澱多年的智慧和曆史的厚重感。“創世記”這個詞,讓我立刻聯想到某種開創性的理論、或者是一段深刻的曆史敘事。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解釋世界運行底層邏輯的著作情有獨鍾,而金融,無疑是現代經濟運轉的核心驅動力之一。開發性金融,這個概念比傳統的商業金融更具戰略性和前瞻性,它似乎承擔著更多國傢發展和社會責任的使命。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吳雨珊是如何理解和定義“開發性金融”的,這本書是否會追溯它的起源,梳理它的演變脈絡,並且分析它在不同發展階段所扮演的角色?中信齣版社的齣品,也給瞭我一種質量的保證,他們通常會選擇那些有深度、有價值的內容。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關於開發性金融的完整認知框架,瞭解它是如何通過引導資本流嚮,促進産業升級,激發經濟活力,甚至解決一些社會性難題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思考,或者是一些具有啓發性的案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復雜而重要的金融領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