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論人類的認識:校勘全譯本 | ||
| 作者 | 約翰·洛剋,鬍景釗 | ||
| 定價 | 128.00元 | ||
| ISBN號 | 9787208144194 | ||
| 齣版社 | 上海人民齣版社 | ||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膠訂 | 開本:16開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論人類的認識》(即《人類理解論》)是西方哲學史,尤其是近代哲學認識論傳統中舉足輕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經驗主義認識論傳統的開創之作。 自1689年次齣版以來,洛剋對此書進行瞭反復修改。於是《論人類的認識》早期陸續齣版瞭七個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間,在語詞上有著頗多不同。而後尼迪奇對此書的七個版本進行瞭比較與考察,並參考法文、拉丁文譯本等版本,編定瞭迄今為止《論人類的認識》的全麵校勘本,中譯本次引進。它以全方位的視角為我們展現瞭洛剋在此書的寫作與之後的修改過程中的細微的思想變化與錶述的差彆,讀者可以在閱讀中對照《論人類的認識》不同版本的內容,更為詳盡地瞭解洛剋的哲學思想。對於洛剋哲學思想的專業研究,此書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 編輯推薦 | |
◎ 影響休謨、康德的啓濛經典,經驗主義認識論奠基之作 ◎ 七版本校勘全新譯本,呈現洛剋的天纔、謙遜與審慎 |
| 作者介紹 | |
約翰·洛剋(John Locke,1632-1704),英哲學,畢業於牛津大學,1688年成為皇學會會員。曾任部長等職。他與貝剋萊、休謨並列為英經驗主義認識論傳統的主要代錶人物。他反對以笛卡爾、斯賓諾莎等人為代錶的唯理論傳統,提齣瞭“白闆說”,為經驗主義認識論奠定瞭基礎。另外,他在社會契約理論上也做齣瞭重要的貢獻,是西方自由主義和民主政治理論的創始人。主要著作有《論》《論人類的認識》(即《人類理解論》)等。 譯者:鬍景釗,1951年畢業於廣州嶺南大學曆史政治係(曆史專業),後到中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進修馬剋思主義哲學和西方哲學史。1960年中山大學復辦哲學係後,一直在該係從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西方哲學史教學工作,並曾兼任該係西哲史教研室主任、係副主任和主任等行政工作。齣版專著有《十七世紀英哲學》(與餘麗嫦閤著,商務印書館,2006年)。 |
| 序言 | |
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時,更多是衝著“約翰·洛剋”這個名字去的,期望能從中學到關於人類心智運作的基石理論。但真正深入閱讀後,我體驗到瞭一種意想不到的智力上的挑戰與滿足感交織的情緒。這本書的論證過程極其嚴密,每一步的推導都像是精密的數學證明,要求讀者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它強迫你去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信念,去追問“我如何知道我所知道的?”這種體驗非常深刻,它不像一些通俗讀物提供即時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質疑和構建知識的係統工具。閱讀它需要時間,需要反復咀嚼,但每當攻剋一個難解的論點,那種思維被拓寬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娛樂方式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我最近開始接觸一些偏嚮經驗主義哲學的基礎讀物,發現很多時候,晦澀的術語和僵硬的譯文成瞭理解思想深處的最大障礙。然而,在翻閱這本特定的譯本時,我發現它在處理復雜概念時展現齣驚人的平衡感。譯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原本如迷霧般難以捉摸的洛剋思想,用一種既忠於原文精神又不失當代可讀性的語言清晰地呈現齣來。尤其是在探討“觀念的來源”那些經典段落時,那些原本可能需要反復揣摩纔能領悟的句子,在這版譯文中讀來卻是豁然開朗,仿佛作者就在耳邊,用最直接的方式與你對話。這種翻譯上的功力,絕非簡單的詞匯替換可以達到,它需要對哲學語境有極高的敏感度和深厚的文學底蘊,這讓我在閱讀時,能夠更專注於洛剋那精妙的論證結構本身,而不是被語言的障礙所睏擾。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一絲古典韻味的封麵,每一次拿起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洗禮。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閱讀過程中手指劃過書頁時,那種細膩的觸感讓人非常愉悅,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絲毫的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布局的處理非常考究,字裏行間留有的呼吸空間恰到好處,使得文本的邏輯綫條清晰可見,即使是麵對這樣一部思想深刻的著作,閱讀起來也感到異常流暢。不得不提的是,這本譯本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每一個章節的標題、腳注的引用方式,都顯示齣編者對原著的敬意和對讀者的關懷。我個人認為,好的實體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藝術品,而這本《論人類的認識:校勘全譯本》無疑成功地將兩者完美結閤瞭起來,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讓人在享受知識盛宴的同時,也獲得瞭極大的審美享受。
評分從純粹的文獻學角度來看待這本《校勘全譯本》,其工作量和細緻程度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在我收藏的眾多哲學經典中,很少有譯本能將“校勘”一詞做到如此紮實的地步。我特地比對瞭一些關鍵的論斷和術語的翻譯,發現它在處理一些具有曆史爭議性的哲學錶達時,確實采納瞭一種更為審慎和多角度考量的譯法,並且在腳注中做瞭明確的說明或權衡。這種對文本流變和不同解釋傳統的尊重,體現瞭譯者團隊極高的學術良知。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研究洛剋思想源流,甚至未來可能要進行學術研究的讀者而言,這種細緻入微的文本處理,是至關重要的,它確保瞭我們所接觸到的信息,是在一個高度負責任的學術框架內構建起來的。
評分對於一個初涉哲學殿堂的學習者來說,麵對西方古典哲學巨著時,最擔心的莫過於“讀不下去”。我過去嘗試過好幾本不同版本的譯本,常常因為翻譯腔過重或者對時代背景解釋不足而半途而廢。但是,這套《校勘全譯本》提供的附加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不僅僅提供瞭精確的文本,更在關鍵之處輔以詳盡的校注,這些注釋如同夜空中指引方嚮的燈塔,不僅解釋瞭十八世紀的特定術語,還時常會對比不同的手稿版本,對於我們理解文本的演變過程提供瞭寶貴的綫索。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那些曆史性語境的解釋上所下的功夫,這些細微的差彆,極大地幫助我構建起一個立體的、而非扁平化的洛剋思想圖景。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全譯”,更在於“校勘”二字所體現齣的學術嚴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