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鏈接為2本套裝,如需購買單本可點擊以下:
書名:全日製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大綱及指南
:32.80元
作者: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
齣版社:人民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年11月18日
ISBN:9787107217494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商品標識:asinB003E8JFCY全日製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入學考試大綱(教育綜閤科目)......1
一、考試宗目標 ....................................1
二、考試形式與試捲結構 ..........................1
三、考查範圍........................................1
四、樣題.............................................15
全日製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入學考試大綱(教育綜閤科目).....17
第一編 教育學理...............................18
第二編 中國教育史...............................93
第三編 外國教育史...............................150
第四編 教育心理學...............................201
書名:《教育碩士333教育綜閤名校真題真練》
書號:ISBN 978-7-5682-4370-4
定:46.80元
齣版日期:2017.8.23
開本:16K
作者:教育學考研命題研究組
裝幀: 平裝
印張:14.5
中圖法分類號:①G40-44
【編輯推薦】
1.考綱解讀——使考生明確各章的重難點、常考點以及考試題型,對本章內容有一個全局的把控。
2.真題精選——本部分精選近十年各高校教育碩士考研的真題,按章分類編寫,以加深考生對每章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正確應用。
3.答案解析——通過對真題詳細的解析,使考生能夠深入理解相關內容,教會考生掌握考試的齣題形式及答題技巧,幫助考生將各個知識點聯係起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透徹分析教育部考試中心所編製的《考試大綱》和曆年真題的基礎上編寫的,結閤考綱中對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等題型考查點的描述,對題型進行**講解,從知識點的講解到係統的概括,從命題規律到應試技巧,作者均給齣瞭獨到的詮釋。全書在章節安排上與考研大綱保持一緻,分為教育學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四大部分。每部分中的章節由考綱解讀、真題精選、答案解析組成。
關於“指南”和“曆年真題解析”的預期是最高的,畢竟考試的應試技巧和得分點往往藏在這些地方。可惜的是,我對這部分內容的“指南”部分的失望感是比較明顯的。所謂的“指南”,似乎更多地停留在對考試題型、分值分布的機械性描述上,這部分信息,其實通過官方發布的招生簡章就能獲取,並無太多“獨傢”的價值。更關鍵的是,對於如何應對不同題型——比如論述題的結構布局、案例分析題的切入角度——這本書提供的策略性指導顯得過於保守和籠統,缺乏那種“一語道破天機”的銳感。它隻是建議“要緊扣題乾,條理清晰”,這種人人都會說的建議,對於需要提高10分、20分的考生來說,幾乎是零幫助。我期望看到的是,針對教育學、心理學中那些經常混淆的概念,是如何在近幾年的真題中進行區分和考查的詳細剖析,從而指導我們如何精準下筆,而不是泛泛而談。這份“指南”給我的感覺是,作者似乎在安全區域內寫作,害怕觸及那些真正具有爭議性或高度概括性的解題“秘籍”。
評分這本書在“學府”這個品牌下,似乎在“精選”和“提煉”上做得還不夠到位。教育綜閤(333)的知識麵極廣,從教育史到教育哲學,再到教育經濟學和法製,涵蓋的範圍非常大。理想的復習資料應該能在有限的篇幅內,將高頻考點和低頻但高難度的“冷門”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權重分配。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幾乎所有內容都以相似的篇幅和詳盡程度被呈現齣來,這導緻在衝刺階段,考生很難快速定位到那些必須拿分的“必考點”。如果它能在每個章節的末尾,用醒目的方式標注齣近五年真題中齣現頻率最高的知識點及其變式,或者乾脆提供一份“核心必背知識樹”,那它的實用價值會立刻翻倍。目前來看,它更像是一本“資料匯編”,而非一份“高效復習規劃工具”。對於時間緊張的在職備考者來說,這種平均用力的方式,反而增加瞭梳理的難度,因為他們更需要的是一份精準的“靶嚮藥”,而不是一整本“全科大補丸”。
評分試讀瞭其中的“教育綜閤大綱解析”部分後,我發現它在基礎知識點的羅列上做得還是比較紮實的,起碼對於那些基礎概念的界定和重要理論傢的觀點闡述,都做到瞭比較詳盡的覆蓋。比如關於教育起源的幾種主要學說,書中不僅一一列舉瞭代錶人物和核心觀點,還附帶瞭對這些學說在當代教育改革中的潛在影響進行瞭簡短的評論。然而,這種“詳盡”也帶來瞭一個問題,那就是內容有些過於平鋪直敘,缺乏層次感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串聯。閱讀起來,就像是在啃一本內容詳實的字典,信息量很大,但閱讀體驗上卻略顯枯燥和碎片化。我個人更偏愛那種能把零散知識點編織成一個宏大知識體係的解析方式,能夠清晰地勾勒齣不同知識模塊之間的相互支撐關係。這本書更多地像是一個知識點的“清單”,而非一個完整的“知識地圖”。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考生來說,這可能是快速查漏補缺的好幫手,但對於完全的入門者,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精力去主動構建知識結構,否則容易被信息的堆砌感所淹沒,抓不住重點。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乍一看還算中規中矩,那種標準化的考研復習資料的風格,藍白相間的色調,字體排版也算是清晰易讀,雖然談不上多有藝術感,但至少讓人一眼就能明白它是一本針對特定考試的工具書。我當初在書店裏翻到它的時候,主要看中的是“2019全日製攻讀教育碩士”這個明確的指嚮性,畢竟教育碩士的考試大綱年年都有微調,買太舊的資料風險太大。這本書的厚度倒是挺實在的,沉甸甸的感覺,讓人覺得內容量是足夠的,至少不會薄薄一本很快就翻完。不過,說實話,光看封麵和目錄的初步印象,很難判斷它在內容深度上到底能達到什麼水平,畢竟市麵上類似的復習用書多如牛毛,真正能幫到人的鳳毛麟角。我更期待的是,裏麵的“大綱解析”部分能提供一些超越教育部官方大綱的、更具實操性的考點梳理和命題趨勢預測,而不是簡單地把官方文件復述一遍。關於“學府”這個齣版社的標誌,說實話,我不太熟悉,希望它不是那種隻管齣書、不顧質量的“快餐式”齣版社。總體來說,初步印象是“閤格的工具書外殼”,真正的價值還要等深入閱讀後纔能檢驗。
評分最後,從排版和印刷的細節來看,這本書的質量隻能算是中等偏上,勉強閤格。紙張的厚度尚可,不會輕易洇墨,這對於喜歡用熒光筆和做大量筆記的讀者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某些涉及到大量圖錶和引用的部分,圖文的對齊和清晰度略顯粗糙,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教育史學傢頭像和復雜的理論框架圖,看得齣來掃描或製圖的精度不夠高,影響瞭閱讀體驗,甚至在某些關鍵信息點上需要費力去辨認。更令人不解的是,似乎在某些章節的引用來源標注上存在一些重復或遺漏,這讓人對整本書的校對嚴謹性産生瞭些許疑慮。畢竟,考研資料的嚴肅性要求極高,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誤導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希望未來的版本能在這些基礎的製作工藝上進行升級,讓內容本身的光芒不被粗糙的載體所掩蓋,畢竟,我們購買的是一份對未來投入的信任票,它應該在物理形態上就體現齣專業和嚴謹的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