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诚品时光 | 作者 | 林静宜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79686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字数 | 116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古今中外的任何生命, 一生中都会遭遇不同的横逆。 如果回到哲学的起源, 其实是探索人存在的本质。 ——吴清友 因自身深受阅读的启发,吴清友早在35岁就有个开人文艺术书店的梦想。1988年在伦敦的经历和体会,使他决定将买艺术品的钱转换成开画廊的资金,希望让更多的华人艺术家被看见。书店和画廊的心愿在吴清友心中有了交集,加上自小敏锐的空间直觉和美感,逐步实现成为诚品书店的样貌。古今中外的任何生命, 一生中都会遭遇不同的横逆。 如果回到哲学的起源, 其实是探索人存在的本质。 ——吴清友 因自身深受阅读的启发,吴清友早在35岁就有个开人文艺术书店的梦想。1988年在伦敦的经历和体会,使他决定将买艺术品的钱转换成开画廊的资金,希望让更多的华人艺术家被看见。书店和画廊的心愿在吴清友心中有了交集,加上自小敏锐的空间直觉和美感,逐步实现成为诚品书店的样貌。 然而,就在筹备书店与画廊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马方综合征让他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他领悟到:“大概是上天要我做一次生命的总检讨。我现在所拥有的、未来想追寻的,都是生命中*爱、*珍惜的吗?” 大病之后,他益发觉得是上天要自己做些有意义的事,愈来愈透彻。自己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书店,而是一处能让身心安顿、心灵停泊的场所。书店、音乐、咖啡馆、画廊等场域,是为了创造优雅氛围的元素,因为优雅,才有机会让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到从容,进而享受被安顿的喜悦。于是1989年3月12日诞生了一家“在书与非书之间,我们阅读”的诚品书店。 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了吴清友的一生,也贯穿了诚品近30年来开过的50多家店。每一家店都有各自的特色,无论是路口的旧中山店、台北101大楼对面的信义店、亚洲*家24小时书店敦南店,还是香港的铜锣湾店和大陆的诚品生活苏州,都根植于深厚的人文关怀。 本书完整记录诚品从创办至今近30年的风雨历程,讲述诚品如何在与人、与社会、与城市、与生活的互动中展现宝贵的精神意蕴,正如吴清友先生解释eslite时所说,诚品所谈的eslite是属于普罗大众,发挥每个人生命的精彩,是每个人一格的潜能。  |  
| 作者简介 | |
|  林静宜 台北大学企管所毕业、成功大学医学院老年学研究所。曾任《远见》杂志记者、《30杂志》主编,现为作家,HCW Architects & Associates企划总监。主要作品有《鼎泰丰,有温度的完美》《台积电的绿色力量:21个关键行动打造永续竞争力》《捷安特传奇:GIANT 全球品牌经营学》《时尚是门好生意》《微笑走出自己的路:施振荣的Smile学,20堂创业、创新、人生课》《新时代,心王道》《改变成功的定义:白袍CEO蔡长海的利他愿景学》《爱,让孩子做自己:我这样教出季衡与季刚》《泪光奇迹:陪伴晓铃的病床手记》(以上均为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等书,以及策展“造境:陈其宽大师版画展”。  |  
| 目录 | |
|  序 诚品一万天 吴清友 部 1988—2000 在追寻与探索之间 01.中年的追寻:我存在的意义 02.活着:上天给了一帖药 03.在经典里独创节奏:在书与非书之间 04.文化引路人:探索脚下的风土 第二部 2001—2010 有一种阅读,存在每人心中 05.经营是哲学问题:Benefit与Profit 06.赔钱十五年的“阿Q”:你的所得就是你的付出 07.缺与扩的两难:水深才可渡轮 08.面向世界的窗口:诚品信义店 09.女儿的决心:浪漫与精明的平衡之旅 10.永远的Belief:阅读不能失落 第三部 2011—2017 诚品的场所精神 11.输出集体创作:诚品生活、诚品书店与城市文化的共创 12.创意经济的全平台:诚品生活松烟 13.“文人古城”新光合作用:诚品生活苏州 14.由诚启程 15.活出自己的光  |  
| 编辑推荐 | |
|  ★诚品官方出品简体中文版,作者亲访创始人吴清友及核心团队,完整展现诚品近30年风雨历程,倾情书写诚品经营始终不变的人文关怀。 ★大陆首本诚品品牌专书,讲述在文化行业领风气之先的诚品从1989年创立到2017年的全部历程,阐述诚品精神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关怀,以及传承至今的善爱美企业理念。 ★吴清友先生亲自授权台湾天下文化编辑林静宜执笔,两年半时间,穿梭台北、香港、苏州和上海亲访吴清友、吴旻洁父女及核心团队50余人,大量一手资料曝光。吴清友亲自打磨文字,审定包装设计,是诚品的一张名片,完整讲述诚品近30年的故事。 ★内部资料首度公开,心路历程全面披露。披露创业艰难时期的心路历程,书中若干邮件、信件和诚品内部资料首度公开。披露诚品选择苏州开设中国大陆店的因缘。 ★深入剖析诚品从创业到坚守的完整历程。在商业化席卷全球的今天,连续亏损15年却毫不动摇的坚守之心,用信念支撑*初的理想,以人为本的情怀始终不变。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诚品时光 湖北新华书店》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穿越。它带我回到了那个没有太多电子干扰的年代,回到了那些藏书房里弥漫着纸墨清香的日子。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像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没有惊艳,但细品之下,却能感受到那股醇厚和回甘。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那些关于书店陈设、店员神态、读者表情的描绘,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每当读到某个段落,我都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个场景,甚至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的书卷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这件事。它不再仅仅是获取信息,而是一种仪式,一种与自我对话,与历史对话的方式。作者通过书店这个载体,串联起了无数的故事,有关于文学的,有关于人生的,也有关于时代的。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宝藏馆里寻宝,每一次翻页,都有可能发现新的惊喜。它没有宏大的主题,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但它却拥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静下心来,好好思考的书,而《诚品时光 湖北新华书店》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读物,你需要花时间去品味,去理解。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急不缓,更像是流水账,但正是这种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没有炫目的词藻,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喜欢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以及书店在这个时间流逝中的角色。它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记录者,更是无数故事的发生地。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家古老而充满人情味的书店,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本书。作者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记录下了这些瞬间,将它们凝固成永恒。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书店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买卖书籍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所传递的,是一种温和的力量,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翻开《诚品时光 湖北新华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某个宏大的叙事,而是一种缓缓铺开的生活气息。它不像那些直奔主题、字字珠玑的理论读物,也没有那种戏剧冲突强烈、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相反,它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午后的阳光下,端着一杯温热的茶,闲散地聊着那些细微却真实的生活片段。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不经意间推开一扇老旧的木门,里面透出的光影和空气,都带着一种熟悉而温暖的味道。我喜欢它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没有催促,没有强加,只是静静地记录,仿佛是用镜头捕捉了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那些关于日常的点滴,关于人与书之间微妙的联系,关于一个空间如何承载着无数的情感和故事,都被作者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现出来。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对照自己的生活,想起自己也曾有过的相似瞬间,那些被遗忘的,或是被忽略的,在这本书里,却被温柔地拾起,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没有试图说教,也没有刻意营造氛围,只是将观察到的,感受到的,真实地呈现出来。这种真实的力量,反而更能触动人心,让人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评分读完《诚品时光 湖北新华书店》,我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关于书、关于时光、关于生活的梦。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一丝温暖。它不像那种直白的叙述,而是用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我喜欢作者对“时间”的理解,以及书店在这个时间流逝中的角色。它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记录者,更是无数故事的发生地。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家老旧的书店,看着那些泛黄的书页,闻着那股淡淡的霉味,感受着那些岁月的痕迹。作者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记录下了这些瞬间,将它们凝固成永恒。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书店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买卖书籍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关于“内容”上的直接信息,但它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思考、关于感受、关于生活的种子。
评分《诚品时光 湖北新华书店》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流,让我得以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作者的文字,非常具有画面感,我仿佛能亲眼看到那些书店里的场景,听到那些轻柔的翻书声,感受到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书香。它不是那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理解的书,也不是那种让你热血沸腾的书。相反,它更像是一位智者,用一种平和的语气,向你娓娓道来。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它没有刻意去拔高,也没有刻意去煽情,只是真实地记录着,观察着。这种真实,反而让我觉得格外亲切。我喜欢作者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书店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场所,更是一个文化空间,一个精神寄托。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