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
:18.00元
作者:赵思童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00090359
字数:220000
页码: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传统舞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赵思童编著,本书正是秉承这一宗旨,为广大中小学生编写的首部系统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价值的通俗读物。阅读本书,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起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目录
篇 汉族传统舞蹈
安塞腰鼓
沧州落子
灯舞
翻山铰子
高跷
鼓舞
官会响锣
禾楼舞
花鼓灯
火老虎
京西太平鼓
井陉拉花
靖边跑驴
卡斯达温舞
兰州太平鼓
龙舞
洛川蹩鼓
南县地花鼓
傩舞
跑帷子
麒麟舞
泉州拍胸舞
商羊舞
狮舞
十八蝴蝶
跳花棚
跳马佚
蜈蚣舞
秧歌
翼城花鼓
英歌
永新盾牌舞
余杭滚灯
竹马
□舞曲
第二篇 少数民族传统舞蹈
阿谐
安昭
巴当舞
巴郎鼓舞
博巴森根
布朗族蜂桶鼓舞
查玛
朝鲜族长鼓舞
朝鲜族鹤舞
朝鲜族农乐舞
陈塘夏尔巴歌舞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傣族孔雀舞
傣族象脚鼓舞
旦嘎甲谐
得荣学羌
定日洛谐
堆谐
多地舞
鄂温克族萨满舞
嘎尔
高山族拉手舞
锅庄舞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基诺族大鼓舞
甲搓
廓孜
拉祜族芦笙舞
拉萨囊玛
老古舞
乐作舞
黎族打柴舞
傈僳族阿尺木刮
芒康三弦舞
毛南族打猴鼓舞
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萨吾尔登
苗族芦笙舞
木鼓舞
纳西族热美蹉
普兰果尔孜
普米族搓蹉
羌族羊皮鼓舞
热巴舞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肉连响
萨玛舞
山南昌果卓舞
塔吉克族鹰舞
跳曹盖
铜鼓舞
土家族摆手舞
土家族撒叶儿嗬
土族於菟
维吾尔族赛乃姆
锡伯族贝伦舞
弦子舞
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
协荣仲孜
谐钦
宣舞
瑶族长鼓舞
瑶族猴鼓舞
彝族打歌
彝族葫芦笙舞
彝族老虎笙
彝族铃铛舞
彝族三弦舞
彝族跳菜
彝族烟盒舞
彝族左脚舞
则柔
仗鼓舞
棕扇舞
藏族螭鼓舞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仅限于一些耳熟能详的項目,所以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传统舞蹈”这个具体切入点。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它没有那种枯燥的说教感,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我读到关于一些地方戏曲中舞蹈片段的介绍,才了解到原来戏曲里的唱念做打,舞蹈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有着非常严谨的程式和象征意义。书中对于舞蹈动作的描述,虽然没有配上详细的图解,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类比,让我仿佛亲眼所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舞蹈本身,更是在挖掘舞蹈背后的故事和文化符号。比如,某个舞蹈动作可能代表着某种动物的习性,或者某种神话传说,这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觉得,传统舞蹈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百科全书,一种活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多少种舞蹈,更在于它如何去呈现这些舞蹈。它没有将传统舞蹈束之高阁,而是把它放在了生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展现。我从书中了解到,很多传统舞蹈都是在特定的节日、仪式中表演的,它们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的宣泄,是精神的寄托。比如,书中关于一些婚礼舞蹈的描述,那些充满喜庆和祝福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对于家庭和传承的重视。作者在分析这些舞蹈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动作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舞蹈与音乐、服饰、民俗之间的相互关系,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现在已经濒临失传的舞蹈,这让我感到一丝遗憾,但也更加珍惜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这本书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让我反思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守护那些不易察觉却无比珍贵的文化瑰宝。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对传统舞蹈的兴趣不算非常浓厚。但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介绍,让我看到了中国舞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之前一直以为舞蹈是统一的,没想到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关于祭祀的舞蹈,在有的地方是庄重肃穆的,而在有的地方却充满了欢快的热情,这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信仰和情感表达上的多元性。书中的文字流畅而富有文学性,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像是在听一个饱学之士在娓娓道来。作者对于舞蹈的解读,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艺术的灵动,能够引发读者深思。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传统舞蹈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强的使命感。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并没有聚焦于那些在国际舞台上赫赫有名的中国舞蹈家或者剧目,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扎根于民间、鲜为人知的传统舞蹈。我以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这本书用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例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它的珍贵和脆弱。每一篇介绍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故事,讲述着舞蹈如何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紧密相连。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一些农耕舞蹈的描述,那些模仿播种、收割、祈丰收的动作,充满了朴实的力量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和劳动的价值。书中的图片也恰到好处,虽然不能完全展现舞蹈的动态美,但足以勾勒出舞者们的姿态和服饰的特色。虽然我对舞蹈本身的美学研究并不深入,但这本书的文字却非常具有感染力,让我能够超越专业的藩篱,去感受舞蹈所传达的情感和文化信息。它让我意识到,这些看似“古老”的舞蹈,其实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智慧和情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活态的文化记忆。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国舞蹈世界的新视野!我一直以为舞蹈就是那种舞台上华丽的表演,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景象。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那些在民间世代相传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传统舞蹈。读到那些关于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的舞蹈时,我仿佛能听到锣鼓喧天,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喜悦或是虔诚。书中对每个舞蹈的起源、发展、表现形式以及其承载的文化意义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让我能理解这些舞蹈不仅仅是动作的组合,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少数民族舞蹈的描绘,那些独特而充满生命力的步伐,那些服饰和道具的精美细节,都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并没有一味地歌颂,而是客观地分析了这些传统舞蹈在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比如传承的断层、商业化的冲击等等,这让我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知识性强,同时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书,我非常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