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常任侠 著
图书标签:
  • 游记
  • 日本
  • 文化
  • 旅行
  • 随笔
  • 文学
  • 东瀛
  • 印象
  • 历史
  • 风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42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373130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碎金文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东方艺术史大家常任侠谈日本文化,关于文学、绘画、歌舞、茶道。

  ·首次复原常任侠先生70年前的写作计划。

  ·首次收录常先生1935年至1936年的求学日记,细致记录其读书观艺生活,及战争阴云中日本社会的郁悒气氛。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文笔妙趣横生,观察细致入微。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由知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设计,典雅精美。

内容简介

  东方艺术史家常任侠先生,游学东瀛,挥洒文字,笔端游走于文学、绘画、歌舞、茶道诸艺。《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所录文章大致分为印象与研究两部分,记录游学见闻,探讨日本文化精义。书中还收录常先生1935年至1936年的求学日记,细致记录其读书观艺生活。更珍贵的是,作为亲历者,常先生也记录下战争阴云中日本社会的郁悒气氛。

作者简介

  常任侠(1904—1996),著名诗人、东方艺术史学家。1939年任中英庚款董事会协助艺术考古研究员。1945年底赴印度任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1949年3月归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收入《常任侠文集》,另有合译《东方的文明》等。

目录

卷一 印象

东京的书店街
从谷崎的《春琴抄》说到日本的文坛
田泽千代子的舞蹈
由日本的狗说起
邻人的死
东京舞蹈场
东京的印象
电影在日本
樱国与地震之国——东京杂写之一
日本的女人——东京杂写之二
日本桥区——东京杂写之三
“九一八”后日本文艺界动态
哀悼鲁迅先生在东京
哀滨田耕作先生
重访东瀛
日本两京饮食杂忆
记原田淑人教授
回想东京文求堂与郭沫若

卷二 谈艺

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日本绘画史》译序
唐鉴真和尚与日本艺术
日本画圣雪舟在中国的旅行
谈日本歌舞伎
唐代音乐与日本雅乐
日本南画与中国画的关系
日本浮世绘艺术
日本书法篆刻展览会
摄影琐谈——日本照相术与“照相命短”说均传自中国
中日文化交流与茶道

卷三 日记

东瀛纪事一 (1935.3.5-1936.2.17)
东瀛纪事一 (1936.8.1-1936.12.20)

欲采香兰遗远者,蓬山烟雨总霏微——《东瀛印象记》编后(沈宁)

精彩书摘

  日本两京饮食杂忆

  青年时到日本东京读书,对于小吃店的日本料理,很感兴趣,常去光顾。帝国大学门前有一个食摊,摆摊的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头子,卖的是正宗酒与烧鸟(烧鸡)之类。每晚他总把布棚搭起来,开张营业。他倚老卖老,在招待我们帝大的学生时常说:“青年们,你们吃过了,碗筷不要乱放!我这里是大臣来吃的,你们将来也是大臣,要学好规矩。”这食摊的老头,接待过不少后来显赫的人物,他也可以算是昭和时代的三朝元老了。我家住帝大对面的菊坂町关口刀自(老太)家,到帝大赤门,近在咫尺,晚间常来这一带的旧书摊翻看,偶有所得,便挟书走进饭摊的布棚,一杯正宗,就着盘中的烧鸡,陶然自乐。有时我也在家里买鸡买肉,做一样“支那料理”(中国肴馔),邀请节子老太与春子姑娘,都博得她们的好评。当我返国以后,尚得到主人的书笺。我曾作诗一首,来抒写彼时的情景:

  江户樱花窈窕春,青年旧梦已成尘。

  曾踏菊坂初升月,夜市翻书过赤门。

  至今思之,卖酒菜老头的形象,仍然如在眼前,而节子老太,想已归骨新瀉故乡了。

  我所怀念的多是东京市民的爱好,那不登大雅之堂的普通小吃。一九三六年底,我在东大研究院毕业的时候,有幸在日本帝国学士院汉学会作学术报告,受到德川家达公爵的盛情招待。座中都是名流,筵前都是名菜,每一位贵客面前都有二位酌妇劝酒,像哥麿画中的人物。使我不能忘的是一道昂贵的刺身(生鱼),酌妇用半生的酸橘汁代醋,拧在盘中,殷勤劝食;我勉进一脔,虽不太习惯,也能体会它的鲜味,异乎寻常。我认为这是日本较原始的生食海味的遗留,与贝塚同样古老。遵守古俗,以橘酸代醋,可能还在酿醋的方法发明以前吧?

  ……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 内容概要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是一部集结了作者多年游历日本所见所闻所感,熔铸成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字的散文集。本书不以宏大的叙事或严谨的学术考证为目的,而是以一位普通旅行者的视角,细腻地捕捉日本社会各个层面的细节,从古老寺庙的静谧,到现代都市的喧嚣,从传统祭典的热闹,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温情,都一一收入笔下。作者深入日本的城乡之间,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地道的饮食文化,感受日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书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如樱花烂漫的山野、云雾缭绕的温泉,也聚焦于人性的光辉,如邻里之间的互助,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碎金”般的笔触,每一篇文章都像一颗颗散落的金色碎片,虽不连贯成篇,却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拼凑出作者心中对日本立体而多维的印象。作者善于运用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白描,将抽象的感受化为具象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一同漫步于日本的街头巷尾,感受那份宁静与活力交织的独特氛围。 亮点与特色 细腻入微的观察力: 作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例如,对于一位街头艺人娴熟的技艺,他能从中读出几代人的传承;对于一碗看似普通的拉面,他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匠心与人情。这些细节的累积,构成了本书最迷人的部分。 多角度的文化呈现: 《东瀛印象记》展现了日本文化的多元面貌。它既有对传统宗教仪式、古老建筑的深入描绘,流露出对历史的尊重;也对现代化的都市景观、便利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生动刻画,展现了日本社会的活力。书中涉及的文化元素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自然风光: 春日的樱花祭、秋季的红叶季,富士山的壮丽,北海道的雪原,京都的竹林小径,以及遍布全国的温泉乡。 人文景观: 古老的神社与寺庙,宁静的庭园,充满历史韵味的古街,以及现代化的都市建筑。 日常生活: 体验日本的茶道、花道,品尝寿司、天妇罗、怀石料理等各式美食,感受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在当地集市、商店中的购物体验。 民俗风情: 参与当地的节庆活动,如烟花大会、盂兰盆节,观察日本人的礼仪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 艺术与哲学: 触及日本的俳句、浮世绘等艺术形式,并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侘寂”美学和“一期一会”的人生观。 感性的文字表达: 作者的文笔流畅而富有诗意,善于运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的情感带入其中。他笔下的日本,不是冷冰冰的地理名词,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活生生的存在。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碎金”的结构之美: 本书并非严格按照时间或地点顺序编排,而是以主题或感受为线索,将零散的篇章有机地组织起来。这种“碎金”式的结构,恰似旅途中零星闪现的灵感与回忆,读来轻松自然,却又引人深思。读者可以随意翻阅,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到惊喜。 超越表象的深度: 尽管文风轻松,但作者并未止步于对日本表象的描绘。他善于从细微之处洞察日本社会的内在逻辑,例如,对日本人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对公共秩序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观察,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日本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 阅读价值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适合所有对日本文化、旅行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您是即将踏上日本之旅,还是希望在家中 armchair travel,本书都能为您提供丰富的视角和灵感的启迪。它不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文化、关于感悟的散文集,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好奇。阅读本书,如同在品味一杯陈年的日本清酒,初入口时微甜,回味时却有无穷的醇厚与甘甜。它将带您领略一个不曾想象过的日本,一个充满魅力与惊喜的东瀛国度。

用户评价

评分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这本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韵味,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异域文化精髓的书籍情有独钟。所谓“印象记”,在我看来,就意味着一种主观的、充满个人色彩的记录,这恰恰是我所欣赏的。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他最真实、最鲜活的感受,而不是那些经过过多修饰的、程式化的描述。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日本社会结构、人际交往模式、甚至是微妙的礼仪习俗的深入剖析。或许,作者会描绘出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那些不易被外人察觉的文化基因。我喜欢阅读那些能够引发我共鸣的文字,那些能够让我觉得“原来是这样”的书。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让我能够透过作者的眼睛,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日本。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那些能够让我更加理解人类共通情感的书籍。

评分

我拿到《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的时候,就有一种预感,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书名中的“碎金”二字,就暗示着这本书可能并非是长篇大论,而是由许多篇短小的、闪光的篇章组成,每一篇都如同散落的黄金碎片,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东瀛印象记”,更是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我设想着,它或许会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或者描绘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我不太喜欢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我更看重作者的思考深度和文字的艺术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作者对日本文化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这些印象的深刻解读。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日本。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能够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评分

终于收到这本《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我早就迫不及待了。书的装帧就很考究,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色彩都透着一股沉静而雅致的气息,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然心生敬意。我一直对日本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遗忘或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的书名便点燃了我内心的探索欲——“东瀛印象记”,这其中蕴含着多少细微的观察,多少深刻的体悟?我设想着,它或许会带我走进一个被浮光掠影遮蔽的真实日本,让我看到那些古老寺庙里回荡的钟声,感受那庭院中寂静的雪,或是体味那街角小店里飘散的淡淡茶香。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旅游攻略,而是能够深入骨髓的文化解读。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那些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远方土地的向往和对未知的好奇。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踏入其中,去领略那片土地独特的风情,去聆听那些属于它的故事。

评分

拿到《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分量。并非物理上的重量,而是它所承载的厚重感。我一直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书,是能够让你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甚至引发与自己过往经历的对照。《碎金文丛》这个系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精选和打磨,而“东瀛印象记”这个副标题,更是让人充满了联想。我猜想,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不期望它是一部行云流水般的叙事,更希望它能像一块块精致的碎金,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篇都如同一颗珍珠,串联起作者对那个国度的深刻理解。我尤其好奇,作者是以怎样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的?是带着猎奇的心态,还是带着一种融合的视角?是关注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还是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打破我固有的成见,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了解那个国度的又一个重要窗口,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我的认知。

评分

《碎金文丛:东瀛印象记》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一种古典而又内敛的美感。我一直认为,“印象记”这种体裁,最能体现作者的观察力和文字功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领略作者在东瀛所经历的种种,或许是那些古老街道上的漫步,或许是与当地人的交流,又或许是对某种独特风俗的体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避免落入俗套,能够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艺术表达。我更希望它能够像一股清泉,滋润我对日本文化的认知,让我能够看到那些被大众视角所忽视的细微之处。我喜欢那种能够让我沉浸其中,仿佛身临其境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这样的体验。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记录,更是一次充满智慧的分享,能够让我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能够让我对日本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评分

电影在日本

评分

好漂亮的封面,很喜欢这种风格。

评分

东京的印象

评分

碎金文丛我捡喜欢的内容,挑了大概丛书一半的书吧。

评分

作者是大家,装帧排版也很精美,不愧大社出品。开本略奇怪。

评分

常任侠(1904—1996),著名诗人、东方艺术史学家。1939年任中英庚款董事会协助艺术考古研究员。1945年底赴印度任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1949年3月归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收入《常任侠文集》,另有合译《东方的文明》等。

评分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评分

记原田淑人教授

评分

好,是正品!谢谢京东商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