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华尔街45年
定价:28元
作者:(美)江恩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11817983
字数:144000
页码:1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前言
序言
章 现在比1932年更难获利吗?
第二章 炒股守则
第三章 如何挑选有独立行情的个股
第四章 高低价的分比
第五章 短期价格调整的时间周期
第六章 平均价格指数波动的时间周期
第七章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的3日图
第八章 出现高顶的深底的月份
第九章 通过比较6月份的谷底来预测未来的顶位
第十章 纽约股票交易所的成交量
第十一章 15种公用事业股平均指数
第十二章 股市的看跌期权、看涨期权、认股权与权证
第十三章 新发现与新发明
第十四章 曾经著名的大炒家
第十五章 被出清的股票
第十六章 美国打得起另一场世界大战吗?
结论
内容提要
1906年,江恩开始他的经纪及投资事业。他以数十年的经验给出的忠告是:投资者进入投资市场如果没有掌握知识,失败的概率是90%;人类的情感、希望、贪婪和恐惧是成功的死敌。
知识在投资市场上是赢取利润的必要条件,从他童年开始,江恩已经意识到,自然法则是驱动这个市场的动力。江恩为完善自己的理论,曾经去世界各地旅行,他到过英国、埃及、南美、古巴甚至印度,曾长时间逗留在大英博物馆,查阅一年来的投资市场的数据。江恩总结出一套以自然法则为核心的交易方法,价格和时间的周期性关系在他的分析理论中占重要地位。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堪称一次沉浸式的华尔街探险。作者的叙述风格极其老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我们穿越了45年的时光长河。他对于市场细节的描绘,可以用“事无巨细”来形容。无论是早期场内交易员的喧嚣嘈杂,还是后来电子交易时代的冷峻高效,他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各种市场“黑天鹅”事件的还原,那些突如其来的危机,如何在一瞬间颠覆市场格局,又是如何考验着投资者的智慧和胆略。书中对各种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的介绍,虽然没有深入到技术层面,但却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它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威力与风险。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某些经典案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冷静客观的态度,他并不急于褒贬,而是将事实呈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这种叙事方式,让我觉得作者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还原历史”,并且是带着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内容扎实、叙事精妙的华尔街百科全书,对于任何想了解这个领域的人来说,都是不容错过的选择。
评分《华尔街45年》这本书,让我对这个光鲜亮丽的金融中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那是一种褪去浮华、直面本质的感受。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他不仅仅是记录了市场的涨跌,更是在剖析支撑这些波动的底层逻辑——人性。我曾一度认为,华尔街是智者的游戏,是少数精英的战场,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并非如此。它更多的是一个充满诱惑与挑战的竞技场,无数普通人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这里挥洒汗水,甚至承受巨大的压力。作者在描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头们,在遭遇市场变动时,也会显露出普通人的焦虑与挣扎,这种真实感非常打动我。书中关于几次重大金融危机时的描述,更是让我对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有了更深的敬畏。他并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去堆砌,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金融事件娓娓道来,让即便是金融小白也能有所领悟。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交易员们的生活片段,那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那种时刻绷紧的神经,以及在成功时的喜悦和失败时的失落,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吸引力在于它提供的视角,一种从“内部”观察华尔街的视角,而且是长达45年的观察。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成熟,他善于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勾勒出华尔街不断演变的面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时代市场风格的对比描述,从早期那种相对粗犷、人际关系主导的交易,到后来科技驱动下的精准而高速的交易,这种变化清晰可见。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作者在描写某个金融创新或市场变革时,总会引述当事人的观点和感受,这使得整个叙述更加立体和生动。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些交易员们兴奋的呐喊,也能感受到危机来临时,他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金融市场并非一个完全理性的存在,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泡沫,那些瞬间爆发的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人性的放大。总的来说,《华尔街45年》是一本非常有分量、也很有温度的书,它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不失对个体命运的关怀,是一次难得的深度阅读体验。
评分读完《华尔街45年》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金融市场沉浮的流水账,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无数投身于这个充满魔力和诱惑之地的普通人,他们如何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用尽毕生力气去追逐财富、名誉,甚至是人生的意义。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老派的文人气息,他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惊叹。比如,他会细致地描绘出某个交易员在市场崩盘时的焦躁不安,那种额头上细密的汗珠,紧锁的眉头,甚至是手指不自觉地敲击桌面,这些微小的动作,却能瞬间将读者带入那个剑拔弩张的时刻。又比如,他对那些在高位套牢后,咬牙坚持,最终迎来翻盘的散户的描写,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坚韧。这本书让我明白,华尔街的成功并非只属于那些精英中的精英,更多的是一群平凡人,用他们的血汗,甚至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生为代价,去搏一个渺茫的机会。这种朴实无华的叙述方式,反而比那些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心,让我对金融行业的从业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我反复阅读了几遍,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尤其是书中对于人性弱点的揭示,真是入木三分,让人警醒。
评分《华尔街45年》给我带来的冲击,远超出了我对一本金融读物的预期。它更像是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金融史诗,但视角却是如此贴近个体。我尤其被那些描绘市场情绪的段落所吸引。作者非常擅长捕捉那种集体的狂热与恐慌,那种看似无形却能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情绪风暴”。当他描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那种市场上一片哀鸿遍野,曾经的明星企业一夜之间灰飞烟灭的景象,我仿佛能听到纸飞机般跌落的股票价格发出的悲鸣。而当他描绘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种整个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压迫感,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绝望,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但最让我震撼的是,在这些宏大的危机叙事背后,作者总能穿插那些普通投资者的故事,他们可能是因为一次失误而倾家荡产,也可能是因为一次精准的判断而一夜暴富,他们的悲欢离合,交织成了华尔街最真实也最动人的篇章。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金融市场并非冰冷的数字游戏,而是无数个人命运的交汇点,是人性最原始的欲望与恐惧的放大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