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汉法大词典
作 者:黄建华 著
ISBN :9787513551540
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01
印刷时间:2016-02-01
字 数:
页 数:2352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定 价:298元
内容简介
《汉法大词典》(新媒体版)附赠“法汉汉法大词典”手机APP。“法汉汉法大词典” APP包括《汉法大词典》和《新世纪法汉大词典》纸质图书的全部词条,可查法语、汉语词语30余万。主要有以下功能和特色:― 法汉、汉法双语双向查询;― 可按词汇级别(大学法语四六级、法语四级、欧框A1/A2/B1/B2)或学科领域(化学、医学、物理等)进行分类查询;― 智能搜索: 可进行全文检索并在文内定位,可形近词或意近词;― 动词变位的正查和反查:可查动词的变位形式,或由变形查原形。― 长按查词:长按某词即可显示该词的释义,并可进入该词的词条页。― 云生词本:收藏生词,并可分类管理、同步学习。― 配备了标准发音。
目录
凡例
缩略语表
部首检字表
词典正文
附录
1. 汉语常见字母词
2. 汉语拼音方案
3.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4. 中国各民族
5. 中国行政区划简表
6. 中国法定节假日和主要传统节日
7. 中国人民***军衔
8. 中国部分高校名录
9. 天干地支
10. 生肖和星座
11. 二十四节气
12. 中国法定计量单位
13. 化学元素名称列表
14. 中国世界遗产
15.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其居民、首都(首府)和货币名称
16. 联合国主要机构名称
编余的话
............
............
哇,最近终于沉下心来啃完了手头那本老版的《现代汉语大词典》,简直是酣畅淋漓!它那厚度就让人望而生畏,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真有种“学富五车”的感觉。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生僻词的解释,简直是考据得一丝不苟,引经据典的例子丰富得让人惊叹。我特别关注了那些历史词汇和方言词的收录情况,很多在日常交流中已经销声匿迹的词语,在这本工具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溯源和准确的用法,简直是穿越时空的桥梁。而且,它在词义的细微差别上的区分,也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不像有些网络词典那样粗糙地把所有相近的意思堆在一起。光是研究“道”这个字在不同哲学流派中的含义,我就花了好几天时间,那详尽的解析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查阅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汉语发展史,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古代的智者对话,那种知识被慢慢灌输的充实感,是其他任何轻薄的电子词典都无法替代的。它排版虽然是传统的风格,但那种严谨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个人资料库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语言哲学和翻译理论的经典译本,那本书的内容简直是“烧脑”的典范。它探讨的不是如何“说”某种语言,而是“语言本身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的深层问题。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案例和跨文化对比研究,比如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在不同语言体系中的体现。阅读它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语言,不如说是进行一场智力上的“高强度体操”。那些关于“时间”、“空间”、“因果关系”在不同语言中如何被编码和理解的讨论,让我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和反思。这本书的行文非常晦涩,充满了逻辑严密的论证和复杂的概念定义,常常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把握其精髓。它绝对不是一本可以轻松翻阅的书籍,但对于任何一个对语言学本质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来说,它提供了一种近乎“启示录”般的存在,强迫你去挑战自己对世界认知的底层逻辑。
评分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我入手了一本汇集了近现代文学名家散文的选集,暂且称之为《二十世纪中文写作的魅力精粹》。这本书的价值,完全在于它所收录的那些文本的“美学示范”作用。它就像一个浓缩了百年精华的“文学调味罐”,每一篇文章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叙事节奏和遣词造句的风格。我不是在学习词汇的含义,而是在学习如何运用词汇去“构建画面”和“渲染情感”。比如,有的作家偏爱短促有力的句子来营造紧张感,而有的则擅长使用冗长、排比的句式来营造磅礴的气势。通过逐句品读,我开始注意到那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对行文节奏的微妙控制,以及那些看似平淡的动词是如何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生命力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示范性,它教会我,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观摩一位大师的现场绘画过程,让人对文字的力量有了全新的敬畏感。
评分我最近在研究欧洲中世纪的文学作品,那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古典的修辞手法和特定的文化背景词汇时,手头的几本比较现代的参考书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得隔了一层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翻阅了一本非常注重文化语境和历史深度的语言学专著——《中古西欧文化与符号探微》。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词语的简单对译上,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词语在当时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中的“重量”。比如,书中对“封建义务”这个概念的阐释,就结合了当时的土地制度、宗教仪式和骑士精神,使得我阅读原著时,那些晦涩的段落突然间变得清晰起来,仿佛那段历史场景就在眼前重现。它的引用资料极其扎实,大量的一手文献和考古发现被用来佐证观点,让人对所学内容深信不疑。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学术化,逻辑推导严密,对于我这种需要进行深度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提供了一种看待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全新视角,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
评分说实话,我对那种动辄上千页的工具书一直有点畏惧,总觉得它们是为专业人士准备的“冷板凳”。但我最近接触到了一本非常特别的语言学习手册,它的目标用户定位非常精准,就是针对我们这种“半吊子”的学习者。这本书,姑且称之为《日常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排除指南》,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场景化”和“实用化”。它没有堆砌那些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生僻词汇,而是集中火力攻克日常生活中那些最容易让人尴尬的表达误区。比如,如何礼貌地拒绝别人的邀请、如何在商务午餐中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在突发状况下如何清晰地描述问题。它会用非常口语化的方式,给出几套“万能句型”,并且详细分析每套句型的语气强弱和适用场合。更赞的是,它还配有大量的音频示例,模仿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的发音和语速,让我能够清晰地捕捉到那些微妙的语调变化。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把知识掰开揉碎了喂到嘴边”,完全没有专业书籍的距离感,读起来轻松愉快,实操性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