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31.00
作者:何忆斌 侯志华
I S B N :978-7-111-58556-5条码书号:9787111585565上架日期:2017/11/28出版日期:2017/11/1版 次:1-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优质规划教材(高职高专) 页 数:164
本书选取目前应用广泛的几款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永磁同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等作为学习目标,在详细介绍电磁学的基础上,对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非常多的能量回馈技术,也进行了专门阐述。
本书以情景式教学为基础,设计了九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开始前,详细她提示了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同时提供一部分的知识准备内容。在每个学习任务中,通过设置若干个问题融导,让学生先自行思考相关的问题,再引入相关的学习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新能源汽车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序
前言
学习情境一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基础知识
学习任务1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发展历史
学习任务2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知识
学习任务3 电传动系统的典型结构
学习情境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磁基础
学习任1务磁路
学习任务2电磁感应
学习任务3变压器
学习任务4转子位置传感器
学习情境三功率变换电路
学习任务1 电力电子器件
学习任务2 AC-AC变换电路
学习任务3 AC-DC变换电路
学习任务4 DC-DC变换电路
学习任务5 DC-AC变换电路
学习情境四直流电动机
学习情境五交流感应电动机
学习情境六永磁同步电动机
学习情境七无刷直流电动机
学习情境八开关磁阻电动机
学习情境九能量回馈制动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好奇心。我并非专业出身,所以对技术书籍的要求是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同时还要易于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深入探讨了直流、交流感应、永磁同步、无刷直流以及开关磁阻等多种驱动电机类型,还从电磁学的基础理论入手,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这些电机的奥秘。我尤其赞赏作者在介绍永磁同步电机时,没有止步于理论公式,而是结合实际的电机结构图和工作流程图,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磁铁如何与线圈产生联动,进而驱动车轮。书中对于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过热、效率衰减等,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它帮助我打开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扇大门,让我对这个充满创新和潜力的行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充满好奇,尤其是驱动电机这个核心部件。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电磁学原理巧妙地融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电机类型的对比分析,从直流电机到开关磁阻电机,每一种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的实验室,亲眼见证着这些电机如何被设计、制造和测试。书中对感应电机的三相绕组结构和电磁场的产生过程的描述,让我对“感应”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作者对于永磁同步电机在效率和功率密度上的突出表现,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它在高性能新能源汽车中的重要地位。读完之后,我对市面上各种新能源汽车搭载的驱动电机都有了初步的判断,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了更科学的认知。
评分这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那种流线型的设计,仿佛预示着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动感。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那清晰的排版和略带科技感的字体所吸引。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虽然讨论的是尖端技术,但并没有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来“劝退”读者。比如,在介绍永磁同步电机时,他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将电机的内部结构比作一个精密运转的机械钟表,让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抓住核心概念。我对其中关于不同类型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分析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关于效率和扭矩输出的曲线图,它们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各种电机的优劣势。我甚至花了很长时间研究那些图表,试图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另外,书中在探讨无刷直流电机时,提及了其在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上的优势,这让我对未来汽车的驾驶体验产生了更多的遐想。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次与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对话的旅程,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书,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他用非常体系化的方式,为我们梳理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电磁学原理出发,循序渐进地讲解了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以及无刷直流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等几种主流电机类型。我特别喜欢的是其中关于电机工作原理的图示,那些动态的示意图,将抽象的电磁场变化过程变得可视化,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效率。例如,在讲解永磁同步电机时,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转子和定子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控制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此外,书中对不同电机在成本、可靠性、功率密度和噪音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评估它们的优劣。这本书让我对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评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和扎实的功底,为我构建了一个关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的电磁学原理,到各种主流电机类型的详细解析,再到它们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整个过程衔接自然,引人入胜。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永磁同步电机与无刷直流电机的对比分析印象深刻。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描绘得淋漓尽致。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够“看见”电机的内部运作,理解电流如何在绕组中流动,磁场如何在空间中建立,以及这些是如何转化为驱动力的。书中还提及了电机控制策略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仅仅拥有先进的电机设计还不够,精确的控制同样是提升性能的关键。这本书让我对新能源汽车的“内在美”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