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失去的建筑(增订版) |
| 定价 | 55.00 |
| ISBN | 9787112052004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作者 | 罗哲文 |
| 编号 | 10969148 |
| 出版日期 | 2002-07-01 |
| 印刷日期 | 2002-07-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无 |
| 页数 | 175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引人注目,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点缀着一些模糊但依稀可辨的古老建筑剪影,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被时间遗忘的故事。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温润而厚实,印刷清晰,字迹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文明遗迹充满好奇,总觉得每一座曾经巍峨耸立的建筑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匠心、智慧和时代变迁的痕迹。这本书的名字“失去的建筑”,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对未知过去的探寻欲。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那些陌生的地名和建筑名称,就已经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要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索那些或因自然灾害、或因战火纷飞、或因时代变迁而不再存在的伟大建筑,去感受它们曾经的光辉,去想象它们在各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去理解它们为何会“失去”。我尤其期待作者能通过细致的考证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那些建筑在消失前的真实样貌,以及它们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评分拿到这本《失去的建筑(增订版)》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书的装帧很有质感,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深意,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是在探索那些曾经存在于我们历史长河中,但如今已经不复存在的建筑奇迹。我一直对那些消逝在时间洪流中的古老文明和它们的建筑成就非常感兴趣,总觉得它们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宝贵结晶。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勾起了我想要去了解那些“失去”的建筑背后故事的好奇心。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通过文字和可能的插图(虽然还没细看),去窥探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去理解它们为何会消失,去感受那种历史的沧桑感。对于增订版,我尤其期待它能包含更多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更详尽的资料,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我深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对人类建筑史的演变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也能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启示。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古代文明衰落和城市消失的画面,比如那些被沙漠吞噬的古城,或是被战火夷为平地的宏伟建筑。我一直对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却默默消失在历史中的建筑遗迹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这本《失去的建筑(增订版)》似乎正是满足了我这种探寻欲。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严谨的态度,为我们揭示那些曾经存在的建筑,它们的建造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导致它们消失的原因。也许是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自然灾害,也许是政治动荡下的破坏,亦或是技术进步中的淘汰。无论原因如何,这些“失去的建筑”都承载着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它们是文明的缩影,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建筑的名字,更能深入挖掘它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对于“增订版”这个后缀,我更是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比原版更加充实,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种复古而庄重的调调,仿佛真的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曾经存在于历史中,但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建筑奇观感到着迷。它们就像历史长河中的幽灵,虽然消失了,但其存在过的痕迹却时常引人遐想。这本书的名字《失去的建筑》,直接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发掘和描绘这些“失去”的建筑的。是那些因为自然灾害而埋没的古城,还是因为战乱而损毁的宏伟宫殿?或者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遗忘的独特建筑风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个全面的视角,让我能够“看见”那些在教科书中鲜有提及的建筑,了解它们在各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融入当时的社会文化之中。对我来说,每一次阅读关于消失建筑的书籍,都是一次精神上的考古,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对我们自身所处时代的一种审视。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扉页时,我注意到作者罗哲文先生的名字,虽然我对建筑史的了解并不算非常深入,但“罗哲文”这个名字似乎自带一种厚重感,仿佛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许多重要研究紧密相连。这种联想让我对本书的内容更加期待,我相信,一位在建筑史领域有如此声望的学者,一定能为我们带来关于“失去的建筑”最权威、最深刻的解读。我对于那些在现代社会已经难以寻觅踪迹的古代建筑,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惋惜之情。它们不仅是物质的形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想象一下,如果那些辉煌的宫殿、壮丽的寺庙、精巧的园林能够完整地保存至今,我们的历史画面会是多么丰富和立体。这本书仿佛提供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窗口,让我有机会去“看见”那些已经消失的美丽,去理解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消失的原因。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历史空间,去感受那些“失去”的建筑所带来的震撼和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