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

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十時啓悅 著
圖書標籤:
  • 漆器
  • 髹塗
  • 裝飾
  • 修繕
  • 傳統工藝
  • 傢具
  • 工藝美術
  • 收藏
  • 技法
  • 木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華心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10064
商品編碼:28355886762
開本:16

具體描述







前言 


髹漆工序中使用的道具及糯米粉糊的製作方法 


簡易蔭房的製作方法 


使用新漆刷前的準備工作 


把手的製作方法 


裱布工序中所使用的布料的準備方法 


糯米粉糊的製作方法 


1章漆的基礎知識 


1.漆是什麼(漆的魅力及用途)2 


2.漆的曆史(從繩文時代到現代)3 


3.采漆方法7 


4.漆的種類及用途8 


5.漆器的素胎10 


6.下地的種類及特徵12 


7.髹漆的主要技法13 


8.漆器裝飾的種類及特徵16 


9.髹漆的主要工具18 


專題:生漆過敏的處理方法和預防20 


2章髹漆的各種技法 


展現木紋的髹漆方法21 


1.揩漆(擦漆)22 


a.櫸木材碗木胎揩漆(填充木紋的方法)23 


b.七葉樹木胎揩漆(不填充木紋的方法)34 


2.木地呂塗40 


3.春慶塗風的透漆效果46 


不透明的髹漆方法50 


1.本堅地黑塗50 


2.本堅地硃塗76 


3.本堅地硃溜塗85 


4.黑髹透木紋塗88 


5.蒔地黑塗92 


變塗98 


1.根來塗98 


2.錆塗104 


3.布目塗108 


4.石目塗112 


5.大理石紋116 


3章裝飾的基本技法 


1.箔繪120 


2.漆繪124 


3.蛋殼塗126 


4.螺鈿131 


5.蒔繪(簡單易繪的平蒔繪)134 


4章 


夾苧脫胎的技法 


夾苧脫胎138 


5章使用方便獲得的材料,完成從木胎製作到髹漆 


1.使用津輕塗技法製作的椴木膠閤闆摺敷150 


2.黑漆呂色麵漆效果的鬆木材小箱156 


6章漆器、陶器的修繕和復原 


1.金繕164 


2.修理破裂的漆器174 


3.修理邊緣逐漸磨損的漆盆178 


4.重新翻塗揩漆漆層逐漸剝落的碗182 


專題:漆器的保養及使用方法185 


日本國內主要漆器産地的特徵186 


用語解說188 


參考文獻192 


漆材料及木胎零售店193 


後記(工藤茂喜)194 


後記(十時啓悅)196





書名:漆器髹塗 裝飾 修繕技法全書

作者:十時啓悅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3

版次:1

印刷時間:2018-3

印次:1

開本:16開

裝幀:平裝

頁數:

ISBN:9787122310064

定價:98

本書講解木器修飾技法。內容包括,漆的種類與用途、塗漆的主要工具;13種漆器髹塗技法、5種漆器裝飾技法;漆器陶器修繕復原技法、漆器的保養與使用方法等相關內容。 

本書適閤傢居製造業、油漆工藝等專業人士閱讀,也非常適閤喜歡木工diy和製作文玩的大眾讀者自學漆器髹飾工藝。 

即使是初學者,通過這本書,可以學會各種各樣的上漆技法;對於熟練者也會有很大的參考。




《古韻重光:漆藝的韆年傳承與創新》 這是一本追溯漆器藝術韆年流變,探尋其精湛髹塗、細膩裝飾與智慧修繕技法的詳盡專著。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工藝步驟,而是緻力於揭示隱藏在每一層漆、每一幅紋飾、每一處修補背後的曆史積澱、文化內涵與匠心獨運。 內容預覽: 第一部分:漆語韆年——漆器的曆史脈絡與文化意蘊 源起與流變: 迴溯中國漆器文明的黎明,從新石器時代的樸素實用,到商周的輝煌壯麗,再到秦漢的雄渾古樸,魏晉的清雅脫俗,隋唐的雍容華貴,宋元的精巧細膩,明清的繁復華美,乃至近現代的創新嬗變。本書將梳理不同曆史時期漆器在材質、形製、工藝、紋飾及藝術風格上的演進軌跡,展現漆器如何與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等領域交織,成為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載體。 地域風華: 聚焦中國各地最具代錶性的漆器産地,如漆器之都——福州,研習其獨特的脫胎技法與金漆藝術;探尋揚州漆器在雕漆、描金方麵的精妙之處;品味四川的漢代漆器所展現的古樸雄渾;領略景泰藍漆器與金漆交融的獨特魅力。通過地域性的視角,展現中國漆器藝術的多樣性與地域特色。 器物之魂: 深入剖析漆器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承載的文化象徵與社會功能。從宮廷禦用珍器,到文人雅士的案頭清供;從祭祀禮器,到日常生活用品,探討漆器作為一種物質載體,如何反映當時的審美情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乃至社會等級。 第二部分:髹染乾坤——精湛的漆器髹塗技法 基底的奧秘: 深入講解漆器製作的“胎體”選擇與處理,包括木胎、藤胎、夾紵胎(脫胎)等不同材質的特性、準備工序,以及如何通過精細的打磨、颳灰、裱布等步驟,為漆麵打下堅實的基礎。 層層疊翠——生漆的奧義: 詳盡闡述天然生漆的采集、提煉、加工過程,以及其獨特的化學與物理特性。本書將重點介紹傳統髹塗技法,如“擦漆”、“罩漆”、“打磨”等,揭示如何通過反復塗刷、打磨,最終形成溫潤如玉、光可鑒人的漆麵。 色彩的魔術: 探討漆器色彩的運用之道。從天然礦物顔料、植物染料的製備,到不同色漆的調配與錶現力。深入解析紅、黑、金、綠等經典色彩在漆器中的象徵意義與審美效果,以及如何通過色彩搭配營造不同的藝術氛圍。 光影的雕琢——打磨與拋光: 詳細講解不同階段的打磨技巧,從粗砂到細砂,再到使用天然研磨材料(如磚末、珍珠粉)進行精細拋光,揭示如何通過耐心細緻的打磨,使漆麵達到極緻的溫潤與光澤。 第三部分:錦綉華章——紛繁的漆器裝飾藝術 雕刻的絕技: 深度解析中國漆器雕刻的經典技法,如剔紅(雕紅)、剔黑、雕漆、漆砂硯等。詳細介紹雕刻工具的選擇、運用,雕刻圖案的構思、布局,以及不同技法在錶現浮雕、淺浮雕、綫刻等效果上的差異與精妙。 金石共輝——金銀錯與描金: 探索漆器與貴金屬的結閤藝術。詳盡闡述金銀錯(錯金銀)的工藝流程,包括槽刻、金箔或銀箔的鑲嵌、打磨等步驟,展現其精緻細膩的金屬綫條之美。同時,深入講解描金、漆金、灑金等技法,以及如何運用金粉、金箔在漆麵上勾勒齣璀璨的紋飾。 彩繪與點漆: 展現漆器彩繪的獨特魅力。介紹不同時期彩繪風格的演變,以及顔料的運用與錶現。重點講解點漆(填漆)技法,如平填、凸填等,以及如何在漆麵上繪製齣細膩生動的圖案,如龍鳳、山水、花鳥、人物等。 嵌鑲的異彩: 介紹漆器中常見的嵌鑲工藝,如嵌螺鈿、嵌玉石、嵌象牙、嵌金箔等。解析不同材質的嵌片製作、打磨,以及如何在漆麵上巧妙運用,形成色彩斑斕、層次豐富的裝飾效果。 紋飾的語言: 深入解讀漆器紋飾的文化內涵與象徵意義。從龍、鳳、祥雲、花卉、幾何紋樣,到曆史故事、神話傳說,解析不同紋飾所代錶的吉祥寓意、社會價值與時代特徵。 第四部分:歲月迴眸——漆器的修繕與保護 損毀的成因與識彆: 分析漆器在長期使用和存放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損毀現象,如漆麵開裂、脫落、劃痕、變形、漆膜老化等,並指導如何進行初步的判斷與評估。 傳統修繕的智慧: 詳盡介紹中國傳統漆器修繕的理念與技法。包括對癥下藥的修復原則,以及如何運用天然生漆、傳統填補材料、打磨拋光等技法,對受損漆麵進行修復與加固。本書將特彆強調“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留漆器的曆史痕跡與藝術價值。 病害的預防與保養: 提供科學的漆器保養方法,包括環境控製(濕度、溫度)、日常清潔、避免陽光直射、防止化學物質侵蝕等方麵。為讀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漆器日常養護指南,延長漆器的使用壽命。 現代科技的助力: 探討現代科學技術在漆器保護與修繕領域的應用,如無損檢測技術、新型修復材料的研發等,並分析其與傳統技法的融閤與發展。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 既有深入淺齣的理論闡述,也有對具體技法操作的細緻講解,配以大量的精美圖片,力求直觀易懂。 曆史與現實的連接: 貫穿古今,將傳統技法與現代審美、市場需求相結閤,展現漆器藝術的生命力。 匠心精神的傳承: 強調漆器製作過程中所蘊含的耐心、細緻與專注,傳承中華民族的工匠精神。 實用價值的體現: 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參考,更是漆器愛好者、收藏者、創作者的實用工具書。 《古韻重光:漆藝的韆年傳承與創新》 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漆器藝術之旅,它邀您一同走近那些承載著曆史、文化與匠心溫度的漆器,感受那份溫潤如玉的光澤,領略那份錦綉華章的絢爛,並從中汲取靈感,傳承與創新,讓古老的漆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充滿曆史感的老物件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經過歲月洗禮卻依然散發著獨特韻味的漆器。《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漆器深度探索的渴望。書中在裝飾技法方麵的詳盡闡述,讓我領略到瞭漆器藝術的博大精深。我之前對漆器裝飾的認識,僅僅停留在一些簡單的描金和彩繪。然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漆器裝飾的技法遠不止於此,它包含瞭如螺鈿、嵌金、剔彩、雕漆等多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工藝。 書中對“螺鈿”技法的介紹,讓我尤為著迷。它詳細講解瞭如何選擇不同種類的貝殼,如何將其切割成細小的薄片,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鑲嵌和打磨,讓這些貝殼在漆麵上摺射齣迷人的光彩。書中還介紹瞭“點螺”這種更為精細的螺鈿工藝,它將貝殼碎片切割得更加細小,並以獨特的排列方式,形成如星辰大海般璀璨的效果。而對於“雕漆”,書中則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層層堆積漆料,再進行雕刻,從而形成立體而精美的圖案。它不僅介紹瞭不同時期的雕漆風格,還指導瞭如何運用不同的雕刻工具和技法,來錶現不同的紋飾和意境。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傳統工藝充滿瞭敬畏,尤其是在看到那些精美絕倫的漆器作品時,更是覺得古人的智慧令人驚嘆。《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讓我有機會近距離地觸摸這些傳統工藝的脈絡。它不僅僅是一本技法書,更像是一部關於漆器文化的百科全書。書中對每一種技法的曆史淵源、地域特色、藝術演變都有詳盡的介紹。比如,提到描金技法,它不僅講述瞭如何描繪金綫,還深入探討瞭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描金風格差異,從唐代的粗獷到宋代的細膩,再到明清的繁復,都進行瞭生動的描繪。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在講解一些復雜裝飾技法時,不僅僅是展示步驟,還會穿插一些與之相關的曆史典故和藝術理論。比如在講到剔紅技法時,它會提及剔紅的起源,以及在不同朝代的發展和演變,甚至還會分析一些著名剔紅作品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這種將工藝與文化深度結閤的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純粹的技術指導。它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漆器,不僅僅是欣賞它的美,更能體會到它背後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和哲學。書中的語言也非常優美,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讀起來就像在與一位飽學之士進行一場愉快的對話。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漆器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實踐的書籍。《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零散的漆器技法介紹,但總是覺得不夠係統,或者操作起來模棱兩可。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將漆器的製作過程,從最基礎的準備工作,到最後的成品展示,幾乎是無遺漏地涵蓋瞭。它不像一些純粹的理論書籍,讀起來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實踐指導性。書中的文字描述清晰易懂,配閤著高質量的插圖,即使是復雜的工藝步驟,也能輕鬆理解。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漆的性能與處理”那一章節。它詳細介紹瞭生漆的物理化學性質,比如它的乾燥原理、附著力、耐候性等等。這讓我從根本上理解瞭為什麼漆器能夠曆久彌新。書裏還講解瞭如何根據不同的環境條件,比如濕度和溫度,來調整漆的施工方法。這對於在實際操作中避免一些常見的失誤非常有幫助。例如,書中提到,在潮濕的環境下,漆的乾燥速度會變慢,但同時也會影響漆膜的形成。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有效的髹塗,書中都給齣瞭具體的建議。另外,關於“打磨”和“上光”的技法,書中也進行瞭深入的講解,比如如何選擇不同粗細的砂紙,如何控製打磨的力度和方嚮,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拋光材料和工具來獲得理想的光澤。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於漆器上的那些精美圖案和紋飾都十分著迷。在我看來,那些不僅僅是裝飾,更是藝術的錶達。《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極大的啓發。它詳細介紹瞭各種漆器的裝飾技法,並且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每一種技法的曆史淵源、藝術特色和具體操作。比如,書中對“描金”技法的講解,就非常詳盡。它不僅介紹瞭如何調配金粉和漆,如何選擇不同類型的金箔,還指導瞭如何運用不同的毛筆和力度來繪製齣流暢的金綫,如何填繪飽滿的金塊,以及如何通過“壓金”等手法來增強金色的立體感和光澤度。 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還介紹瞭許多我之前聞所未聞的裝飾技法,比如“嵌螺鈿”、“點螺”、“灑金”、“刻漆”等等。每一種技法,書中都配有清晰的步驟圖和精美的實例圖片,讓我能夠直觀地瞭解其製作過程和藝術效果。特彆是“嵌螺鈿”,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選擇不同種類的貝殼,如何將其切割成細小的片狀,以及如何巧妙地將其鑲嵌在漆麵上,形成五彩斑斕的圖案。它讓我體會到,一件精美的漆器,往往是多種技法巧妙結閤的産物。書中還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漆器裝飾風格進行瞭梳理,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漆器藝術的發展脈絡。

評分

這本《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漆器世界的新認知。在此之前,我對漆器的認識僅限於古籍中那些寥寥幾筆的描述,或者博物館裏光鮮亮麗卻冰冷疏遠的展品。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親身走進瞭古老而精湛的漆器工藝現場。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循序漸進地講解著從最基礎的生漆處理,到繁復精美的描金、嵌螺鈿、雕漆等裝飾技法,再到如何對受損的漆器進行恰如其分的修繕。書中對每一種技法的闡述都極其詳盡,從所需工具、材料的選擇,到每一步操作的要領,都力求清晰明瞭,配閤著大量的精美插圖和寫真的步驟圖,即便是我這樣毫無基礎的初學者,也能在腦海中勾勒齣整個工藝流程。 特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生漆處理的部分。我一直以為生漆就是直接拿來用,沒想到其中竟然蘊含著如此多的學問。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産地、不同季節采割的生漆的特性差異,以及如何通過“脫水”、“過濾”、“研磨”等步驟來淨化和調整漆的黏稠度,以適應不同的工藝需求。這讓我意識到,看似簡單的“髹塗”,背後蘊含著對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和精妙運用。而到瞭裝飾技法部分,更是令人眼花繚亂。書中對金繕、銀繕、螺鈿、剔紅、剔彩、雕漆等等的介紹,我之前隻在傳說中聽說過,書中不僅解釋瞭它們的曆史淵源和藝術風格,更重要的是,詳細分解瞭每一種技法的具體操作步驟。比如描金,書中不僅講瞭如何調和金粉,更深入地探討瞭不同金箔的用法,以及如何運用不同毛筆、不同力度來達到不同的綫條效果,從流暢的金綫到飽滿的描金塊麵,都給齣瞭具體的指導。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件有生命力的物品,不應該隻是冰冷的展示品,它應該能夠經曆歲月的洗禮,並且在歲月中得到嗬護。《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在“修繕”這個環節,給予瞭我極大的信心和指導。它讓我明白,即使是飽經風霜的漆器,也並非“無藥可救”。書中對於漆器常見損傷的診斷和修復,可以說是一應俱全。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如何“補”,更是告訴我們如何“救”,如何讓一件有價值的漆器重獲新生,同時又能保留其原有的曆史印記。 我特彆佩服書中對於“粘接”和“補漆”的處理方式。它強調瞭使用與原器物性質相似的粘閤劑,並且在粘接後如何進行精細的打磨和拋光,使其與原器物渾然一體。對於一些因老化而産生的漆層開裂和剝落,書中也提供瞭詳細的修復方案,包括如何清理裂縫,如何填充,以及如何調配與原漆顔色、光澤相近的補漆。書中還對一些古老的漆器修繕技術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比如如何模仿古人的修繕手法,如何使用傳統的材料和工具來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感受到作者對於漆器藝術的敬畏之心。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件飽經風霜的古老漆器,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曆史書。《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讓我有機會成為解讀這本曆史書的“校勘者”。它在漆器修繕方麵的詳細講解,讓我對如何“閱讀”一件受損的漆器,以及如何“修復”它,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如何進行物理上的修復,更強調瞭對漆器“靈魂”的尊重。它告誡我們,修復的目的不是讓器物“煥然一新”,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曆史信息和使用痕跡,讓修繕成為對曆史的延續,而非對曆史的抹殺。 書中對於“病竈”的診斷部分,我反復揣摩。它不僅列舉瞭各種漆器的常見病癥,還深入分析瞭這些病癥産生的原因,比如環境因素、使用不當、材料老化等等。這讓我明白,很多時候,修復的關鍵在於找到問題的根源。而對於具體的修繕方案,書中更是細緻入微。比如,針對漆層開裂,它會區分是細微的裂紋還是深層的斷裂,並給齣不同的處理方法。對於材料的選擇,比如粘閤劑、填料、補漆等等,書中也給齣瞭詳細的指導,強調瞭選擇與原器物材料兼容、質感相似的材料的重要性。最讓我受益的是,書中關於“仿古處理”的講解。它不僅僅是模仿舊物的顔色和質感,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新修復的部分與原器物在年代感和使用痕跡上達到統一,仿佛那段曆史一直都在。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散落在民間、年代久遠的漆器修復有著莫名的好奇。很多時候,看到一件有著歲月痕跡的古舊漆器,總會想知道,那些細微的裂痕、脫落的漆片,是如何被巧妙地“醫治”的。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這個願望。它裏麵關於漆器修繕的部分,可以說是係統而全麵的。從漆器的病癥診斷,比如漆層起甲、開裂、剝落、變色、蟲蛀等等,到針對不同病癥的修繕方法,都有非常詳細的論述。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一些看似棘手的損傷,比如大麵積的漆層脫落,或者木胎的開裂,也給齣瞭可行的修復方案。它強調的不僅僅是“修好”,更是“修舊如舊”,盡量保留器物的曆史信息和藝術價值。 其中關於“補漆”的章節,我反復閱讀瞭好幾遍。它不像簡單的填補,而是需要對原漆的顔色、光澤、質感進行精準的模仿和再現。書中介紹瞭如何通過調配不同顔色的生漆,以及加入不同的填料,來達到與原漆相似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還指導如何通過“打磨”、“上光”等後續工藝,讓修補的部分與整體渾然一體,不留痕跡。對於一些古老的漆器,其原漆的配方可能已經失傳,書中也提供瞭一些仿古漆的配製方法,這對於研究和修復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它不僅僅是講述理論,還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通過一些具體的修繕實例,讓我們直觀地看到修復前後的對比,以及每一步操作的精妙之處。

評分

我一直認為,漆器是中國傳統工藝的瑰寶,而《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這扇寶藏之門。它在髹塗技法上的講解,讓我對漆器的製作過程有瞭前所未有的深入瞭解。我之前總以為,隻是簡單地把漆塗在器物上,沒想到其中蘊含著如此復雜的工藝流程和精妙的技巧。書中從最基礎的“淨漆”開始,就進行瞭詳細的講解。如何采割生漆、如何脫胎、如何打磨,每一步都像是在揭開一層層的神秘麵紗。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大漆”的介紹印象深刻。它詳細講解瞭大漆的特性,比如它的天然環保性、卓越的附著力、耐腐蝕性以及隨時間推移會産生的獨特光澤。書中還對比瞭不同産地的生漆(如荊州漆、福州漆等)的細微差彆,以及它們在不同工藝中的應用。這讓我意識到,選擇閤適的漆材是做齣優秀漆器的第一步。而到瞭具體的髹塗步驟,書中更是細緻入微,從底漆的準備、中漆的修飾,到麵漆的罩染,每一步的厚度、次數、乾燥時間都有明確的指導。配閤著書中大量精美的步驟圖,即使是我這樣的新手,也能大緻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領,並嘗試著去模仿。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那些古老而精美的漆器都心生嚮往,總覺得它們身上承載著厚重的曆史和文化。《漆器髹塗·裝飾·修繕技法全書》這本書,簡直是一扇讓我得以窺探漆器奧秘的窗口。書中對於漆器髹塗技法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以為,髹塗不過是將漆液塗抹在器物錶麵,沒想到其中竟有如此多的講究。書中從最基礎的“生漆采集”開始,就進行瞭詳細的介紹。如何辨彆生漆的品質,如何進行初步的過濾和沉澱,這些都是讓我之前從未想過的。 接著,書中對“脫胎”技法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種將漆層作為器物本身的技法,真是令人驚嘆。它詳細講解瞭如何使用泥範或木範,如何層層疊疊地塗抹生漆,以及如何在乾燥過程中進行精細的調整。這讓我對漆器輕巧而堅固的特性有瞭更深的理解。書中還對不同的漆器類型,比如彩繪漆器、剔刻漆器、金銀漆器等,都進行瞭分類講解,並分彆介紹瞭它們獨特的髹塗工藝和裝飾特點。例如,在講解彩繪漆器時,書中不僅介紹瞭如何繪製圖案,還深入探討瞭顔料的選擇和調配,以及如何通過不同的筆觸和色彩搭配來營造齣豐富的視覺效果。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