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9787508678146 中信出版社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9787508678146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伦纳德·蒙洛迪诺 著
图书标签:
  • 哲学史
  • 思想史
  • 科学史
  • 人类文明
  • 认知科学
  • 历史
  • 科普
  • 中信出版社
  • 思维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78146
商品编码:2845859796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定价:68.00元

作者:伦纳德·蒙洛迪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08678146

字数:350000

页码:39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时间简史》第二作者、会讲故事的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新作,

带你踏上人类认知的探索之旅,看清世界发展的隐秘线索

霍金领衔推荐!吴军、万维钢 作序推荐!“大历史”开创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神经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拉玛钱德朗、《自然》《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从直立行走,到月球漫步,

从使用石器的原始人,到发展量子物理的现代思想者,

是什么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会不会产生意识,从而影响甚至取代人类的思想进程?

“思想”作为人类的特质,未来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被霍金誉为“会讲故事的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从“求知欲”的独特视角,《思维简史》为我们展示了一部跨越数百万年的人类进化史。

从古埃及文明到美索不达米亚的奇妙算法,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从推理文化的诞生到物理学、化学、生物、现代量子物理等学科的形成,《思维简史》历数了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揭示了这一切背后的发展动力,那就是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什么?怎么样?正是人类敢于不断提出问题,才让我们一步步从穴居到驾驶汽车,从大草原到摩天大楼。《思维简史》不仅是一部群星闪耀的科技发展史,更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思想进化大片。

那么,未来人类思想又将如何发展?蒙洛迪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目录


推荐序一我们与其他物种有什么不同(吴军)

推荐序二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万维钢)

部分直立的思想者

1、我们的求知欲

一个饥饿的人对知识的渴求

人类的发现旅程

2、好奇心

蜥蜴不会问问题

从巧匠到哲人

为什么婴儿会提问而猩猩不会

3、文化

人类的次礼拜活动

像病毒一样扩散的知识、理念和价值观

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文化

4、文明

从大草原到乌克鲁

邻居的头疼病是如何引发新的写作艺术和算法

法律的发明,从农民的“不要吐到小溪里”到行星的“不要偏离轨道”

5、推理

收成不好与发怒的神

看待世界的新框架

改变的奥秘和常识的

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维基百科

第二部分科学

6、新推理方法

相信你自己的眼睛

阉猪和运动一般规律

笨笨的伽利略教授

7、机械领域

好的、坏的和丑的:牛顿

一个赌注让牛顿从炼金术转向写出的科学专著

牛顿式思维的力量

8、东西是什么构成的

从防腐到炼金术

燃烧和呼吸之间的相似点

拉瓦锡丢掉脑袋

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

9、有生命的世界

细胞和生命的复杂性

老鼠的配方和显微镜的发展

悲剧、疾病和达尔文的秘密研究

第三部分人类感官

10、人类体验的极限

一滴水中的宇宙

牛顿世界观的裂纹

接受看不见的事实

欧朗克和爱因斯坦发明了量子论

11、看不见的王国

一个梦想家的见解

一个谦逊年轻人的疯狂念头

早期的量子理论“一派胡言,几乎欺”

12、量子理论的发展

海森堡的新物理

量子宇宙的奇异现实

新科学的遗产

结语

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连续的幻想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在哪儿,以及我们将去向哪里

致谢

注释

图片来源

作者介绍


伦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

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你肯定知道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大设计》——这两部著作都是霍金与伦纳德?蒙洛迪诺合著的。

蒙洛迪诺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1981年在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当研究员,主攻量子场论。

1985年,他怀揣梦想,带着6000美元去好莱坞打拼,成为《星际迷航:下一代》等剧的编剧。

1993年,他又进军游戏界,成为电脑游戏制作人和设计者,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罗宾·威廉姆斯和迪士尼公司合作制作的游戏斩获了数项大奖。

他同时并没有耽误写作,著有畅销书《醉汉的脚步:随机性如何主宰我们的生活》、《潜意识》、《费曼的彩虹》、《世界之战》,其中《醉汉的脚步》一书获得“编辑推荐奖”、“年度影响力书籍”,并入围英国皇家学会图书奖。

他也一直没有放弃理论物理学研究,以“业余物理学家”的身份,至今仍有论文发表。

文摘


序言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宏大的思想史画卷,追溯了人类思维从最原始的萌芽,经历漫长演化,最终触及宇宙奥秘的全过程。作者以流畅的笔触,将科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巧妙融合,呈现了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发展壮丽史诗。 第一部分:思维的黎明 猿人时代的回响: 故事始于遥远的过去,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我们的祖先——早期猿人,开始了初步的认知探索。他们学会使用工具,观察自然界的规律,并在群体中发展出初步的沟通方式。这段时期,思维的火花在生存的压力下悄然点燃,为日后智慧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火与语的奇迹: 掌握火,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火不仅带来了温暖与光明,更促进了食物的烹饪,延长了部落聚会的时光,为语言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语言的出现,是思维跃升的关键一步,它使得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承、经验的积累成为可能,人类的社会性和创造性得以空前发展。 符号与想象力的萌芽: 早期人类开始在洞穴壁画、骨刻等形式中留下痕迹,这是人类早期抽象思维和想象力的体现。这些符号不仅记录了生活,更蕴含着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超自然的敬畏。神话、传说在此时孕育而生,人类的思维开始超越纯粹的物质世界,触及精神层面。 第二部分:文明的曙光 文明的摇篮: 农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社会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文字的发明,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将知识固化下来,促进了大规模的文化传播和知识体系的建立。数学、天文学、历法等早期科学的萌芽,标志着人类思维开始走向系统化和理性化。 哲学的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启了对“何为真理”、“何为善”、“何为存在”的深刻追问。他们建立了逻辑推理的体系,提出了形而上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基本框架,为后世的西方思想奠定了基石。 东方的智慧: 在东方,中国的老子、孔子,印度的佛陀,也提出了各自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的“道”哲学,孔子的仁爱思想,佛陀的佛教教义,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智慧体系。 第三部分:思想的飞跃 科学革命的浪潮: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再到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颠覆了人们对宇宙的认知,将理性与实验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的进步,不仅解释了自然的奥秘,更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 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将理性精神推向社会和政治领域。洛克、卢梭、康德等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人权,对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类的思维开始关注个体价值和社会进步。 工业革命的变革: 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一系列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对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第四部分:现代与未来的展望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冲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理解,量子力学则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特性。这些科学理论,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以其深邃和颠覆性,再次挑战了人类已有的思维模式。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计算机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能力。人工智能的兴起,更是将人类的思维延伸到了机器领域。我们开始思考,智能的本质是什么?机器能否拥有意识?这些问题,将人类的思维推向了新的前沿。 宇宙的深处: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星系的诞生与演化,到黑洞的奥秘,再到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人类的思维开始试图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最终命运。 意识之谜与复杂性科学: 尽管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人类意识的本质、生命的奥秘,仍然是未解之谜。复杂性科学的兴起,试图从涌现、自组织等角度理解从粒子到生命,再到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复杂现象。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见证人类思维的每一次跳跃和每一次升华。它不仅是一部知识的汇集,更是一场激发思考的盛宴,鼓励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并对未来进行大胆的畅想。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宏观地解释人类思维发展历程的书,而《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不仅仅关注人类大脑的复杂性,更是将其置于整个生命演化的宏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作者从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如何感知环境,到如今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系统如何处理信息,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涌现”概念的阐释,即简单的个体通过互动,能够产生出超越个体能力的复杂系统。这种涌现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随处可见,而作者将其与思维的演化紧密联系起来,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开始反思,我们所拥有的意识和智能,是否也是一种“涌现”的产物?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打破了我过去对“思维”固有的认知壁垒。我一直以为思维仅仅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能力,但作者却将视野放得更远,甚至追溯到最基础的生命活动。例如,他对细菌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的描述,以及对植物如何通过化学信号进行交流的探讨,都让我大开眼界。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体,也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思考”和“决策”。这种广义的思维概念,极大地拓宽了我理解世界和生命的角度。读完之后,我不再仅仅将目光聚焦于人类大脑的复杂性,而是开始关注到生命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机制。这种视角上的转变,可以说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

评分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读物,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探险。它不仅仅罗列事实,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一种审视自身思想的视角。从最原始的生命形态,如何在信息洪流中筛选出有用的信号,到如今人类文明如何处理海量的数据,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架。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思维”这个概念时的广阔视野,他没有局限于大脑这个单一的载体,而是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因、群体乃至技术文明的层面。想象一下,一片叶子如何感知阳光,一个蚁群如何协同捕食,甚至于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这些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了思维的某种形态,一种信息处理和优化的过程。这种类比和拓展,让我对“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那种刻板、狭隘的定义。

评分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一种沉思。作者在追溯思维的起源时,那种对生命演化历程的细致描摹,让我仿佛看到了千万年前的景象。他如何将最简单的化学反应与复杂的信息处理能力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极其精妙的构建。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选择性注意力”的部分印象深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过滤掉无数的噪音,只捕捉那些对我们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信号。这种机制是如何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又是在哪些关键节点上发生了突破?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揭示了其中的奥秘。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分配,是否真的将精力投入到了最有价值的地方。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自我审视的工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的启迪。作者在讲述思维的演化历程时,始终将人类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下进行审视。他从最原始的生命如何通过简单的信号传递来生存,一直讲到如今人类社会如何构建复杂的交流和认知系统。我特别喜欢他对“反馈循环”在思维形成中的作用的阐述。无论是生物体的生理调节,还是社会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反馈循环。作者将这些反馈循环与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我对“动态平衡”和“适应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反思,我们自身在面对挑战时,是否也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机制来做出更优的决策。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那种宏大而又细致的叙事风格。他能够从最微观的分子层面,讲到最宏观的宇宙尺度,将思维的演化串联起来。我尤其喜欢他对“计算”在思维形成中的角色的分析。他认为,从基因的编码到大脑的神经活动,再到人工智能的算法,都包含着某种形式的“计算”。这种将思维视为一种信息计算过程的观点,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智能”的理解。我开始思考,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是否也能用计算来解释?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框架,让我可以继续思考下去。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作者在探讨思维的起源和演化时,并没有局限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是将触角延伸到了宇宙的尺度。他如何将宇宙大爆炸中的信息传播与生命体的信息交流进行类比,又如何从最基础的物理规律推导出思维的某些特征,这些都让我感到惊叹。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解释“信息”在生命演化中的核心作用时,那种深刻的洞察力。他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和传递者,而思维则是这种信息处理和优化的高级形态。这种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再仅仅是物质的集合,更是信息流动的奇迹。

评分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梳理了从最简单的生命形态到人类高级思维的漫长演化过程。我尤其被他关于“意识的诞生”这一部分的论述所吸引。他并没有给出那种虚无缥缈的解释,而是从信息处理、复杂度的增加以及环境的互动等角度,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意识产生的可能性。这种科学而理性的探讨,让我对“意识”这个神秘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开始思考,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意识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

评分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这本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生命和认知的一扇新门。作者巧妙地将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乃至计算机科学的知识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思维演化的壮丽画卷。我尤其欣赏他在阐述“算法”在思维形成中的作用时,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风格。从基因的编码到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再到如今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型,作者都将其视为一种信息处理的“算法”。这种跨领域的类比,让我对“智能”和“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思考,我们人类自身的很多行为模式,是否也是一种由进化形成的“算法”在驱动?这种思考让我对人类自身的行为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评分

《思维简史:从丛林到宇宙》这本书,是一次对“意识”和“智能”本质的深度探索。作者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引领读者一同踏上追寻的旅程。我特别欣赏他对“学习”这个概念的广泛解读。从DNA的学习到神经网络的学习,再到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作者都将其视为思维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巧妙地将这些不同层面的学习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连贯而引人入胜的叙事。我开始思考,我们作为人类,是如何不断地学习和适应这个世界的?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又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这本书让我对“学习”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