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软科学纲要(增订版)
定价:85.00元
作者:冯之浚 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08044020
字数:
页码:53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软科学纲要(增订版)》既熔铸了众家之长,又突出了自己的理论特色,既是一个总结,又有创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软科学研究的一个系统总结。《软科学纲要(增订版)》含绪论共八章,具体为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软科学研究的理论模型、决策研究,明确提出了软科学的概念,界定了软科学的范围,分析了软科学诞生的客观条件等,是一部严谨、系统及创新的力作。
目录
绪论
节 软科学的基本概念
一、软科学的定义
二、软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特点
三、软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群结构
第二节 软科学的由来
一、软科学兴起的科学背景
二、软科学兴起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软科学的功能与地位
一、软科学的基本功能
二、软科学的重要地位
三、软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四节 软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
二、复杂理论
三、决策理论
章 战略研究
节 概述
第二节 战略研究的特点
第三节 战略的层次
一、全球战略
二、国家战略
三、区域战略
第四节 战略的类别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二、科技发展战略
三、教育发展战略
第五节 战略研究与现代智囊团
一、现代智囊团的特点与职能
二、智囊团的成功经验
三、智囊团的合理结构
四、中外智囊团
第六节 战略评估
一、战略评估的原则与步骤
二、战略评估的指标体系
三、战略评估的基本方法
四、企业经营战略评估方法
五、战略选择性评估
六、战略研究课题成果的评审方法
七、课题成果的评审
第二章 规划研究
节 规划研究的基本概述
一、规划研究的起源与内涵
二、规划研究的功能
三、规划研究的基本类型
……
第三章 政策研究
第四章 管理研究
第五章 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六章 软科学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七章 决策研究
增订版后记
作者介绍
冯之浚,1937年生,任全国常委会委员,全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循环经济立法起草小组组长。多年来主持国家软科学课题,是软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中世纪欧洲修道院日常生活的非虚构作品,简直就是一扇通往另一个时空的窗户。作者通过对大量手稿和财务记录的解读,重构了一个公元十二世纪法国克吕尼修道院的真实图景。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书,而是聚焦于微观细节:僧侣们如何分配每天的祈祷时间、他们种植的蔬菜种类、羊皮纸的成本核算,甚至连图书馆里书籍的借阅规定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抄写室”的描写,那些寂静中的笔尖摩擦声、蜡烛的微光,以及抄写员们在漫长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专注和虔诚,那种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它成功地将枯燥的文献考据转化成了生动的人间戏剧,让我看到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知识是如何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和传承下来的,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技法的大部头,里面的内容真是博大精深,几乎囊括了从湿壁画到油画媒介的所有秘密。尤其是关于提香晚期作品中“晕染法”的章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分析。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介绍,而是结合了当时的化学知识,解释了颜料的稳定性和光线的折射原理如何共同作用,才形成了那种肉眼可见的朦胧光感。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临摹者留下的笔记和实验记录,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用最原始的调色板来研磨矿物颜料,那种将粉末与油混合,观察其质地和色泽变化的过程,远比在电脑上看高清图片来得震撼。对于想深入了解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工作台和思维过程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备的“武功秘籍”,细节之详尽,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手实践一番。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深度学习中“注意力机制”的理论教材,这本书的难度是相当高的,但对于想跨入AI前沿领域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无可替代。作者的叙述逻辑极其严密,从Transformer模型的诞生背景开始,逐步推导出多头自注意力(Multi-Head Attention)的数学结构,每一步的推导都清晰可见,仿佛作者在亲自为你讲解一样。它没有回避复杂的矩阵运算和梯度下降的细节,而是直面这些挑战,并提供了数个经典论文的简化复现思路。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梯度消失与爆炸”在注意力模型中的独特表现那一节,那是我在其他任何资料中都没看到过的深度剖析。这本书就像是一座知识的金字塔,虽然攀登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一旦登顶,视野会变得极其开阔,能真正理解当前大语言模型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评分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城市规划中“步行友好性”评估标准的译著,说实话,一开始我担心翻译腔会很重,但没想到这本书的本土化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量化指标,比如人行道宽度、交叉口冲突点密度,还结合了北上广深等几个城市的具体案例进行对照分析。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没有陷入纯粹的工程学讨论,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街道的社会功能”——即如何通过设计增加邻里间的偶遇和交流。书中有一张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典型的“汽车友好型”街道和“人本友好型”街道在经济活力和社区凝聚力上的巨大差异。我是一个常年骑行通勤的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街区让人感到安全和愉悦,而另一些地方即使路灯再亮也让人心生不安。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公共空间,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评分这本关于宋代园林艺术的专著,简直是为我这种痴迷于古典美学的人量身定制的。作者对徽派园林的精妙构思、苏式园林的写意留白,都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叠山理水的细致考证,那些枯山水背后的哲学意境,读来令人醍醐灌顶。书中配有大量高清的实景照片和园林平面图,使得抽象的理论描述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它详尽分析了“借景”这一手法在不同朝代的变化,从唐代的宏大叙事到宋代的内敛含蓄,那种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微妙之处,被讲解得淋漓尽致。读完后,再去参观任何一个古典园林,都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真切感受到造园者倾注的心血和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它不仅仅是建筑学的探讨,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精神生活美学的百科全书,让我对“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有了更具象的认知。那种淡雅含蓄的文笔,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仿佛能闻到雨后青苔和旧石板混合的微湿气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