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名: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原書第2版)
作者:喬恩·卡巴金博士
ISBN :9787111594963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年4月版
印刷時間:2018年4月次印刷
字數:韆字
頁數:540頁
開本:16開本
包裝:平裝
重量:KG
定價:159元
編輯推薦
在充滿壓力、痛苦與疾病的世界中,找迴平和、喜悅與健康
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的經典之作
人人適用的減壓療愈指南
改變瞭全世界數百萬人生活
一行禪師/楊瀾/ 誠摯推薦
內容簡介
正念既可以作為一種正式的心身練習,也可以作為一種生活之道,讓我們持續一生地學習、成長、療愈和轉化。《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是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喬恩·卡巴金的經典著作。它係統而詳細地闡述瞭八周正念減壓課程的方方麵麵,及其在健保、醫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中的應用。
卡巴金博士的研究專注於身心相互作用的療愈力量,以及將正念訓練運用於壓力和慢性疼痛的臨床研究。在本書中,他結閤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對如何運用正念應對壓力、創傷、疼痛、疾病等進行瞭詳細的講解。
本書自1990年齣版,2013年,卡巴金博士對本書進行全麵修訂,大幅增加正念的新進展與研究成果。這部簡體中文版即譯自2013年的第2版,由童慧琦博士領銜翻譯,多位正念領域專傢審校。本書既是大眾讀者用於減壓和療愈的指南,又是正念修習者的係統指導手冊。
作者簡介
喬恩·卡巴金博士
(Jon Kabat-Zinn, Ph.D.)
科學傢、作傢和正念冥想老師。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名譽醫學教授,創立瞭正念減壓課程、減壓門診以及醫學、健保和社會正念中心。
在諾貝爾奬得主薩爾瓦多·盧裏亞的指導下,他於1971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他的研究生涯專注於身心相互作用的療愈力量,以及正念冥想訓練在慢性疼痛和壓力相關疾病患者身上的臨床應用。卡巴金博士的工作促進瞭正念運動的發展,把正念融入主流社會和其他不同機構,諸如醫學、心理學、保健、學校、企業、監獄和職業體育等。現在世界各地的醫院和醫療中心都有正念乾預和正念減壓課程的臨床應用。
卡巴金博士是費策爾研究所的創始人,也是行為醫學學會的成員。1998年獲得瞭加利福尼亞舊金山太平洋醫療中心健康與康復研究所的“藝術、科學和心靈治療奬”;2001年因在整閤醫學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斯剋裏普斯中心的“第二屆年度開拓者奬”;2005年獲得行為與認知療法協會的“傑齣朋友奬”;2007年獲得布拉維慈善整閤醫學閤作整閤醫學開拓者先鋒奬;2008年獲得意大利都靈大學認知科學中心的“思維與腦奬”;2010年獲得禪學促進協會的“西方社會采納佛學先鋒奬”。
他是多部暢銷書的作者,其著作以35種語言齣版,包括《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不分心:初學者的正念書》《正念父母心》(與麥拉·卡巴金閤著)以及《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與威廉姆斯、蒂斯代爾和西格爾閤著)等。
譯者簡介
童慧琦
博士,臨床心理學傢(美)。睿心|加州健康研究院聯閤創始人,牛津正念中心訪問學者,上海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正念治療學組顧問,正念認知療法顧問委員會成員,正念分娩及養育基金會顧問(中國)。在中國的醫學、心理學、教育、分娩及養育領域的正念開啓和推廣中起到關鍵作用。譯著有《正念父母心》《穿越抑鬱的正念之道》等。
高旭濱
醫師,心理谘詢師,正念減壓和正念自我關懷教師。1983年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長期從事環境適應的科學研究和醫學教育。近年主要從事正念培訓和身心健康教育。曾任醫學科普雜誌總策劃和電視節目主持人,主持醫學科普節目400餘期,主譯《母嬰關係創傷療愈》。
目錄
贊譽
中文版序
譯者序
新舊版推薦序
第2版前言
前言
Ⅰ壹 正念練習加以注意
章 此刻,你的擁有 / 2
第2章 正念練習的基礎:態度和承諾 / 16
第3章 呼吸的力量:療愈過程中不起眼的同盟 / 34
第4章 坐姿冥想:滋養存在 / 48
第5章 安住於你的身體中:身體掃描 / 67
第6章 培育力量、平衡及靈活性:瑜伽是冥想 / 87
第7章 正念行走 / 110
第8章 一日正念 / 118
第9章 真正做你在做的:日常生活中的正念 / 131
0章 開始練習 / 139
Ⅱ貳 嶄新的範式健康與疾病的全新思考方式
1章 介紹新範式 / 150
2章 整體性一瞥,割裂的錯覺 / 155
3章 療愈 / 171
4章 醫生、患者和人們:朝嚮統一的疾病和健康觀念 / 192
5章 精神和軀體:信念、態度、想法和情緒治病亦緻病的證據 / 211
6章 連接與相互關聯 / 233
Ⅲ叁 壓力
7章 壓力 / 248
8章 變化:的確定 / 257
9章 卡在壓力反應中 / 264
第20章 用迴應替代對壓力反應 / 289
Ⅳ肆 應用全然擁抱苦難
第21章 與癥狀工作:聆聽你的身體 / 302
第22章 與軀體疼痛工作:你的疼痛不是你 / 309
第23章 更多有關疼痛 / 331
第24章 與情感痛苦工作:你的苦難不是你……
但有很多你可以做的,以療愈它 / 353
第25章 與恐懼、驚恐和焦慮工作 / 370
第26章 時間和時間壓力 / 389
第27章 睡眠和睡眠壓力 / 406
第28章 來自人的壓力 / 413
第29章 角色的壓力 / 428
第30章 來自工作的壓力 / 434
第31章 來自食物的壓力 / 446
第32章 來自世界的壓力 / 465
V伍 覺知之道
第33章 新的開端 / 488
第34章 堅持正式練習 / 497
第35章 保持非正式正念練習 / 506
第36章 覺知之道 / 511
跋 / 517
緻謝 / 522
附錄 / 526
參考文獻 / 530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源於一種對內心平靜的渴望。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總感覺自己像是被生活的洪流裹挾著,身不由己。工作中需要應對各種復雜的人際關係和緊迫的項目,生活裏也有柴米油鹽的瑣碎和一些難以言說的遺憾。這種狀態讓我感到身心俱疲,甚至有時候連最基本的快樂都難以體會。我瞭解到“正念”是一種關注當下、不加評判的覺察方式,我猜想這本書會深入淺齣地講解如何運用正念來化解內心的種種負麵情緒,比如焦慮、抑鬱,甚至是對過往經曆的執念。我特彆希望能夠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在日常瑣事中找到寜靜,如何在麵對壓力時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及如何溫柔地療愈那些深埋在心底的“創傷”。我期待它能成為我的一位心靈嚮導,帶領我走嚮更平和、更充盈的生活。
評分最近在書店閑逛,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住瞭——《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我個人對“正念”這個概念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好奇,總覺得它蘊含著一種古老而深刻的智慧,能夠幫助我們與自我和解。我的生活算不上波瀾壯闊,但也算不上風平浪靜,時常被一些莫名的情緒睏擾,比如莫名的煩躁、對未來的擔憂,甚至偶爾會懷念過去,覺得日子不如從前“順遂”。讀到這本書的書名,我仿佛看到瞭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用一種更平和、更接納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尤其是“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這幾個詞,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貼閤當下我的某些需求。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闡述,更能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從而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內在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和從容。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一語道破瞭許多人生活的寫照,也觸動瞭我內心深處的某些感受。最近的生活似乎總有些不如意,各種挑戰和不如意接踵而至,讓我覺得有些力不從心,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堅持下去。我對手中的這本書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多舛”的生命,並教會我如何運用“正念療愈”的力量來應對那些讓我感到壓力的事件、那些揮之不去的疼痛,以及那些可能留下的創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實用的練習和技巧,讓我能夠真正地將正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學習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心靈,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安寜,並最終實現一種更健康、更積極的生活狀態。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在職場打拼的人,深知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是雙刃劍,既能激發潛能,也可能帶來身心俱疲。最近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調整心態,更好地管理情緒的書籍,偶然間看到瞭《多舛的生命:正念療愈幫你撫平壓力、疼痛和創傷》這本書。它所倡導的“正念療愈”概念,讓我覺得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學會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寜靜之地,學會如何與內心的壓力、甚至是一些過去不愉快的經曆達成和解。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具體的練習指導,幫助我更好地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理解那些讓我們感到痛苦的根源,並最終找到有效的方式來撫平它們,從而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和掌控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一種寜靜而充滿希望的感覺,深藍色的背景搭配柔和的光暈,仿佛在訴說著一種內在的平和。我最近感到生活壓力山大,工作上的挑戰接踵而至,傢庭瑣事也讓我有些喘不過氣。每天醒來都覺得疲憊不堪,甚至對曾經熱愛的事物也提不起興趣。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幫助我調整心態、重新找迴生活熱情的方法。聽朋友說這本書在這個領域很有影響力,尤其是它關於“正念”的理念,讓我覺得很有吸引力。我特彆期待它能教我一些實用的技巧,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負麵情緒,以及如何與內心的焦慮和平共處。希望這本書能夠像它的名字一樣,成為我心靈的“勵誌”力量,幫助我渡過這段“多舛”的時光,重新看到生命中的美好。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探索那些能夠撫平內心波瀾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