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理想国 生活十讲
定价:36.00元
作者:蒋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63398423
字数: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蒋勋,云门舞集的“精神导师”,林青霞“的偶像”,融会贯通文学、艺术、美学之大家,“台北人物”。多年来,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善于唤醒低眉垂睫、沉哑喑灭的美(张晓风语)。在台湾有着巨大的威信和影响力。
《孤独六讲》掀起了蒋勋作品的阅读浪潮,而《生活十讲》延续这一脉络,并将视角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之中,透过点滴生活,透视文化本质。此次再版推出。
台湾和大陆文化相同,地缘相亲,问题相近,蒋勋用温暖、悲悯、平和、智慧的方式讲述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对我们今日的生活,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反思价值。
内容提要
《理想国·生活十讲》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定位和独特的生命价值
要气节,也要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
《理想国·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刊物却日益萎靡,我们需要文学,去体味生命的过程。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理性时代,而神话的缺失,却过早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和想象力。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蒋勋的文辞优美,直指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目录
自序
讲 新价值
第二讲 新官学
第三讲 新伦理
第四讲 新信仰
第五讲 谈物化
第六讲 创造力
第七讲 文学力
第八讲 爱与情
第九讲 情与欲
第十讲 新食代
作者介绍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著有艺术论述《美的沉思》《徐悲鸿》《齐白石》《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美的觉醒》等,散文《岛屿独白》《欢喜赞叹》《大度山》等,诗作《少年中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画的江山》《来日方长》等,小说《新传说》《情不自禁》《写给Ly’s M》《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文摘
“够了”的快乐哲学
许多人喜欢比较,比身上是不是穿的服装,开的车子是不是BMW,或是捷豹;也有人是比精神方面的,近上了谁的课,看了哪一本书。听起来是不同的比较,精神的比较好像比物质的比较还高尚一点。
其实不。我认为,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他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就像宗教或哲学里所谓的“圆满自足”,无欲无贪,充分地活在快乐的满足中。
这和“禁欲”不一样。好比宗教有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宗教,不成熟的宗教就是在很快、很急促的时间内,要人做到“无欲无贪”,所以提倡禁欲。成熟的宗教反而是让你在欲望里面,了解什么是欲望,然后你会得到释然,觉得自在,就会有新的快乐出来,这叫做圆满自足。
西方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科技发展比我们快,所以他们已经过了那个比较、欲求的阶段,反而回来很安分地做自己。他不会觉得赚的钱少就是不好,或是比别人低贱,也不会一窝蜂地模仿别人、复制别人的经验。在巴黎从来不会同时出现四千多家蛋塔店,这是不可能会发生的事。可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小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二十年前,你在那里喝咖啡,二十年后,你还是会在那里喝咖啡,看着店主人慢慢变老,却还是很快乐地在那里调制咖啡。
这里面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满足感吧!
我觉得每一次重回巴黎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找回这么多人的自信。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个人的自信,而且安安静静的,不想去惊扰别人似的。
譬如冰淇淋店的老板,他卖没有牛奶的冰淇淋,几十年来店门前总是大排长龙。但他永远不会想说多开几家分店。他好像有一种“够了”的感觉,那个“够了”是一个很难的哲学:我就是做这件事情,很开心,每一个吃到我冰淇淋的人也都很快乐,所以,够了。
这种快乐是我一直希望学到的。
……
序言
在最近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迷茫,似乎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困惑。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教育的重视,他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公民的关键。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从音乐、体育到哲学,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他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全方位的教育理念,让我反思了当今教育体系的不足,也激发了我对自身学习方式的重新审视。我开始相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也让我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偶然间读到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所谓“通识读物”的认知。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说教,但事实恰恰相反,作者的语言极具穿透力,将那些深奥的哲学思想以一种极为生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洞穴比喻”的解读,那个被囚禁在洞穴中,只能看见影子的人们,简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写照。我们习惯于生活在自己认知的舒适区,对真实的世界一无所知,甚至将那些虚幻的影子当作现实。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也身处“洞穴”之中,是否应该努力走向光明,去追求那些永恒不变的真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让我开始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评分总觉得有些书,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它早已在你生命中留下了印记。这本书就是这样。我曾一度沉迷于功利主义的思考,认为一切都应该以效率和结果来衡量。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些观念。作者对“理念”世界的追求,对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的探索,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他笔下的理想国,虽然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却也蕴含着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他对真理、美德、智慧的推崇,以及对哲学思考的尊崇,让我觉得,即便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它深邃的智慧,引导我走出狭隘的视野,去拥抱更广阔的思想天地,去思考那些关乎生命本质的终极问题。
评分这本我一直想读的书,终于在某个午后静静地捧在手里。我被书中对于公正的定义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法律的条文,更是个体灵魂与社会整体和谐统一的状态。作者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对话,层层递进地剖析了什么是真正的“公正”,以及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实现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灵魂三部分”的论述:理性、激情和欲望。如何让理性这驾马车驾驭其余两匹马,实现内在的平衡与和谐,这对于个人品德的修养至关重要。而当这种内在的和谐延伸到社会层面,便形成了理想的城邦。这本书让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良知,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在群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从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集体。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思绪万千的书,尽管书名和编号我都记不太清了,但我确信它在我的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一次翻开它,我完全被它描绘的那个超越时代的社会图景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理性构建的完美城邦。作者对理想国度的构想,不仅仅停留在政治制度的层面,更深入到教育、艺术、哲学,甚至是对个体灵魂的塑造。他对于“善的理念”的探讨,以及由此推导出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智慧与德行,让我深刻反思了现实社会中领导者应有的素质。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于不同阶层分工的阐述,以及音乐、体育等如何被用来培养公民的品德和体魄。那种对秩序、和谐、公正的极致追求,虽然在现实中似乎遥不可及,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播下了对更美好社会的向往。每当我感到生活中的种种不公与混乱时,总会不自觉地想起书中那个清晰、有序、由哲人王统治的世界,这给了我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也促使我不断去思考,如何在当下实现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