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知日 东京就是日本!
定价:59.80元
作者:茶乌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8678436
字数:300000
页码:24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东京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世界各国的游客,这里拥有压倒性的文化多样性与可探索的深度,既包含有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有变化多端的潮流;既有前沿的科技,也有充满人情味的服务;既能感受到八百万神的传统,也能伸手触摸到四季的变换。
城市是由人创造的财产,一座城市不论大小都有不同于其他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
东京拥有怎样的文化?如何读懂东京这座城市?
东京哪里*值得去?现在流行什么?东京*好吃的餐厅在哪里?如何买到*东京的潮流?哪里能体验到东京的深度?发达的交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在这本特集中,我们将为你送上东京这座超级都市完全指南!从东京的文化到东京人,一本满足!
内容提要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6弹《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如果你想了解现在的日本,东京就是你看日本的*好窗口。
《知日》“城市特集”第1弹,超级都市东京完全指南!
东京是日本的中心,拥有1300多万人口,在2016年世界都市综合力排名(GPCI)中位居第三。这座超级都市,却有着罕见的强大文化融合力,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混合体。历史与现代、喧闹与宁静、经典与前沿。在东京,可以体验到日本文化的诸多侧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京就代表了日本。
*食在东京:东京美食地图、东京米其林餐厅指南、东京咖啡馆散步……从精致到日常,感受闻名世界的日本饮食文化!
*文化胜地:Top人气观光地、文化胜地巡礼、书店指南、下町物语、银座漫步、Tokyo 2020……看懂东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超人气品牌「知日 ZHIJAPAN」推出《知日》特集第46弹《知日东京就是日本!》特集!
如果你想了解现在的日本,东京就是你看日本的*好窗口。
《知日》“城市特集”第1弹,超级都市东京完全指南!
东京是日本的中心,拥有1300多万人口,在2016年世界都市综合力排名(GPCI)中位居第三。这座超级都市,却有着罕见的强大文化融合力,是一个丰富、多元的混合体。历史与现代、喧闹与宁静、经典与前沿。在东京,可以体验到日本文化的诸多侧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京就代表了日本。
*食在东京:东京美食地图、东京米其林餐厅指南、东京咖啡馆散步……从精致到日常,感受闻名世界的日本饮食文化!
*文化胜地:Top人气观光地、文化胜地巡礼、书店指南、下町物语、银座漫步、Tokyo 2020……看懂东京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东京购物:潮流店铺指南、特色伴手礼……把*地道东京时尚带回家!
*东京住与行:酒店时光、铁道迷圣地、大中央线主义……不一样的住行体验!
*东京人专访:编剧坂元裕二、选书家幅允孝、料理人小泉瑚佑慈、摄影师铃木信彦、建筑家吉野繁、艺术家山口晃、作家速水健朗……对话创造东京魅力的创意人!
想去东京看看吗?这里有*鲜的东京——跟我们走吧!
目录
作者介绍
撰稿人
叶酱
美食专栏作者,曾旅居京都,在米其林三星餐厅打过工,也游荡过世界各地的路边摊,上路多半是为了远方的美食。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很常见。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
撰稿人
叶酱
美食专栏作者,曾旅居京都,在米其林三星餐厅打过工,也游荡过世界各地的路边摊,上路多半是为了远方的美食。
吴东龙
从事设计观察的作家、讲师、设计师,也是课程与书籍的规划者。在多面向的设计工作里,长期关注日本的设计场域,著有《设计东京》系列书籍,作品很常见。现在是“东喜设计工作室”、创意聚落“地下连云企业社”负责人。
静电场朔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后于东京进修硕士。自由插画师、设计师、模特,大宇宙酿studio创始人。 Cubecat 块猫原创形象作者。在杂志《东京流行通讯》中连载“东京视野”专栏,并长期为各类时尚杂志供稿。他穿梭于东京各大美术馆和古着店,致力于发掘身边一切有趣事物。
regulars
彼得猫
从佛山、东京、广州到上海,一直生活在外,洞察力属AB型。《周末画报》前生活方式创意总监,广州书墟发起人,于2009年创办“彼得猫·古本店”,现任唯品生活创意总监。
田原
1965年生,诗人、翻译家、日本文学博士。日本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出版有诗集、文学专著和译著20多部。
受访人
小泉瑚佑慈
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高中毕业后进入料理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师承现米其林三星餐厅石川料理长石川秀树。2008年开设了自己的餐厅虎白,年就获得了米其林二星,在2015年12月《米其林指南 2016》中被升为三星。他擅长将世界各地的食材融入自己的料理中,提倡料理多元化理念,对日本料理的传承和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井川沙纪
Blue Bottle Coffee日本合同会社董事。1980年出生于兵库县。2010年进入美国SoftPretzels担当其在日本的公关、销售与采购的工作;2013年在夏威夷从事日本某食品企业的餐厅开展工作;2014年11月以人事经理的身份进入Blue Bottle Coffee日本分社,半年后就任董事职位至今。
谷田部摩耶
1986年出生于茨城县笠间市。16岁的时候赴美求学生活,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社会学部研究生硕士毕业。从学生时始就参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NPO、国际开发咨询公司的相关事务。2013年11月与丈夫白冰一起创立了FOOD&PANY;。
白冰
1987年出生于北京。5岁时随家人移居横滨,在日本接受教育。大学在纽约留学,专业是时尚营销与管理。毕业后回到日本,进入迅销集团(First Retailing)工作。2011年12月辞职,2013年11月与妻子谷田部摩耶一起创立了FOOD&PANY;。
福井盛太
SPBS FOUNDERCEO主编
爱知县人,1991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部,进入商业杂志President杂志社工作,200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2007年创立SHIBUYA PUBLISHING & BOOKSELLERS。
幅允孝
BACH代表、选书人。1976年出生于爱知县,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毕业。曾就职于青山book center等,2005年成立选书集团“BACH”。著有《不读书也行》《幅书店的88本书》《有用的书》,高赖毅还著有一本关于幅允孝的书《聆听书的心声 选书人幅允孝的工作》。
铃木信彦
1964年出生于东京,从1993年开始用相机记录涩谷的“一举一动”,曾举办过多次个人摄影展,1994年获得相机杂志《日本CAMERA》Monoqlo部年度奖,2001年获得佳能“写真新世纪”佳作奖。
吉野繁
1961年出生于三重县,1986年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毕业后进入日建设计。日建设计设计董事,日本一级建筑师,作品多次获得设计大奖。东京天空树、日本科学未来馆、涩谷未来之光Hikarie的设计者。
饭田neo
出身东京,独立编辑和自由撰稿人,现任超本地化东京流行文化网站“TO WEB”主编
坂元裕二
1967年出生于大阪,剧作家,作词家,19岁凭借富士电视台剧本原创大赛出道,《东京爱情故事》编剧,自2007年《我们的教科书》(わたしたちの教科書)开始,年均一部作品,并多次获奖。过去的作品有《Mother》、《追忆潸然》(いつかこの恋を思い出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问题餐厅》和《的离婚》(高の離婚)等,近一部作品《四重奏》获得了第92届日剧学院奖的佳作品奖。
特别鸣谢
虎白、Blue Bottle Coffee、FOOD & PANY、SHIBUYA PUBLISHING & BOOKSELLERS、Souvenir From Tokyo、SO BOOKS、东京2020、日建设计
小泉瑚佑慈、井川沙纪、谷田部摩耶、白冰、福井盛太、幅允孝、铃木信彦、小岛康敬、速水健朗、饭田neo、坂元裕二、水谷吉法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生活美学”颇为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种精致和仪式感感到着迷。从茶道、花道,到室内陈设,再到用餐的器皿,似乎处处都透露着一种对美的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捕捉到这种“美学”的精髓,并将其与“东京”这座城市,以及“日本”这个国家融为一体。它可能不会直接讲授美学理论,而是通过描绘东京的城市风貌、人们的生活场景、甚至一些日常物品的设计,来展现日本式的“物哀”情怀、侘寂精神,亦或是另一种形式的“和”。我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被书中描绘的画面所吸引,感受到一种宁静而致远的美,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经营自己生活的启示。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日本文化的兴趣都像抽屉里那本尘封的旧书,偶尔翻开,惊鸿一瞥,又很快合上,总觉得隔着一层纱,看不真切。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直觉告诉我,它或许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书名中的“东京就是日本”这几个字,带着一种自信而直接的宣告,让我好奇,东京这座城市到底承载了多少日本的精髓?是那些光鲜亮丽的现代都市景观,还是隐藏在街头巷尾的传统韵味?或者,它只是一个引子,带领我们去发现更多关于日本的真相?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资深的导游,不仅带我游览东京的名胜古迹,更能在我耳边低语,讲述那些关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的动人故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让我不再只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能真正理解日本人为何如此生活,为何如此思考。那种“咔嚓”一声,点破迷雾,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所渴望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控”的人,总是觉得,真正的了解,往往藏在那些不经意间被忽略的小事里。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东京就是日本”,让我有一种预感,它不会是大而空的叙述,而会是关于东京这座城市,关于那里的人们,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关于那些构成日本独特魅力的细枝末节。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描述在东京乘坐电车时,乘客们那种无声的默契;或者是在一家不起眼的拉面店里,老板对汤底反复研制的匠心;又或者是街角便利店里,商品陈列的细致入微。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却往往最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国民性格。我希望能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感受到一个鲜活的、有温度的日本,而不是一个被符号化的、遥远的国度。
评分说实话,我对“正版创知日”这个前缀有些好奇。它给人的感觉,不像市面上很多旅游指南那样,只是简单罗列景点和美食,而是带有某种“原创”的、“深度”的探索意味。这种“创知”,究竟是创造性的认知,还是知识的创新?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会深入到一些文化现象的根源,甚至可能去探讨一些社会议题。比如,为什么日本的某些行业能做到极致?为什么日本人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也能花费巨大的精力?这背后一定有其独特的文化逻辑和价值观念。我期待书中能出现一些引人深思的论述,让我对日本的理解,能够从“知道”升级到“理解”,甚至“体悟”。这种基于知识的、有深度解读的内容,才是我真正想要从一本书中获得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很多关于日本的介绍,都过于聚焦于其独特的“萌”文化或者“武士道”精神,这些固然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却也像是一张被精心挑选过的明信片,只展现了最精彩的一面。我更想了解的是,在那些日常生活的缝隙里,在日本人的精神内核里,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这个民族的韧性与创新?是什么让我在动漫、日剧中感受到的那种微妙的情感和礼仪,在现实生活中也如此鲜活?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跳出了那些陈词滥调,而去触及更根本的、更贴近现实的日本。或许,它会通过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细节,比如一次寻常的街头采访,或者对某个行业的深度剖析,来展现日本社会的不同侧面。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在日本这个国家,既有高度发达的科技,也有对传统的敬畏;既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有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多元而又统一的特质,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