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信息
書名:英漢漢英傢用紡織品分類詞匯
:68.00元
作者:瀋婷婷 編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1
ISBN:9787506444750
字數:390000
頁碼:286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英漢部分
漢英部分
1 傢用紡織品成品
1.1 一般名稱
1.2 牆麵貼飾紡織品
1.3 傢具覆飾紡織品
1.4 地毯
1.5 窗簾布藝飾品
1.6 床上用品
1.7 餐廚用紡織品
1.8 衛生(輿)洗紡織品
1.9 其他傢用紡織品
2 傢用紡織品設計
2.1 一般術語
2.2 圖案
2.3 色彩
2.4 傢用紡織品部件
2.5 刺綉
2.6 設計工具
3 傢用紡織品材料
3.1 縴維
3.2 紗綫
3.3 麵料
3.4 輔料
4 紡織染工程
4.1 棉紡工程
4.2 毛紡工程
4.3 麻紡工程
4.4 製絲工程
4.5 化縴工程
4.6 紡紗
4.7 機織工程
4.8 針織工程
4.9 織造工程
4.10 染整
4.11 織物檢驗
4.12 規格和性能測試
4.13 部門和人員
5 傢用紡織品縫製
5.1 打樣、排料與裁剪
5.2 縫工藝及設備
5.3 檢驗與裝
5.4 部門和人員
參考文獻
內容提要
在本詞匯編寫過程中,編者參閱瞭國傢標準中的相關術語和國內外有關齣版物,在此,真誠感謝所有這些文獻的作者。本詞匯還收集瞭近十年來傢用紡織品行業快速發展而産生的大量新詞匯,各詞條的釋義也經過瞭反復推敲,力求專業、準確、實用。
本詞匯分為英漢和漢英傢用紡織品兩部分。其中英漢部分的詞目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漢英部分的詞目按內容分類排序。本詞江內容括傢用傢用紡織品成品、傢用紡織品設計、傢用紡織品材料、紡織染工程和傢用紡織品成品縫製,收集詞條近20000條。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暫無相關內容
| ||||||||||||||||||||||||||||||||||||||||||||||||||||||||||||||||||||||||||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普通服裝的詞匯書已經很多瞭,但專門聚焦於“傢用紡織品”這個細分領域的、且做到英漢互譯平衡的工具書鳳毛麟角。傢用紡織品的特殊性在於它與生活空間、人體舒適度、以及復雜的洗滌保養要求緊密相關。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體現齣深度。比如,在保養說明方麵,"Tumble Dry Low" 到底意味著國內標準下的哪種烘乾模式?“Dry Clean Only”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消費者意味著什麼?這些實用層麵的信息至關重要。我設想這本書能有一個專門的章節,梳理與“洗滌標簽”、“防火標準”、“環保認證”相關的專業術語,這對於任何打算將産品推嚮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都是一張繞不過去的“門票”。如果這本書在翻譯這些法規和標準術語時,能注明其適用的主要市場(如歐盟、北美),那就更體現瞭其嚴謹性和前瞻性。我希望它是一個能“保駕護航”的詞匯工具,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基礎詞匯的層麵。
評分這本《英漢漢英傢用紡織品分類詞匯》光是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感到踏實和專業,那種麵對繁復術語時的清晰指引感。我最近在整理傢裏添置的一批進口床上用品時,麵對包裝上那些密密麻麻、我隻認識一半的英文標簽,簡直一籌莫展。比如,"Percale" 和 "Sateen" 這兩種床單麵料的區彆,我總是模棱兩可,更彆提那些關於“紗支數”(thread count)的細微差彆,對提升睡眠質量到底有多大影響。我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詞典式翻譯,而是那種能告訴我,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哪個中文詞匯最貼切,或者哪個英文術語在行業內更常用。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的是一個結構化的知識體係,讓我能夠迅速定位到“窗簾”相關的五金件名稱,或者在描述“地毯簇絨高度”時,能準確找到對應的專業錶達。如果它能像一本袖珍的行業手冊那樣實用,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詞匯羅列層麵,那它對處理國際貿易文件、理解産品說明書,乃至隻是和傢裝設計師進行有效溝通時,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特彆希望它在“功能性紡織品”這塊能有所側重,例如隔熱窗簾、阻燃沙發套這類,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是最容易混淆的地方。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編排邏輯非常貼閤實際操作的需求。我從事的是小型傢居用品的進口貿易,經常需要對照不同國傢標準下的産品描述進行比價和采購。以前我主要依靠網絡零散搜索,效率極低,而且翻譯的準確性常常令人擔憂,尤其是在涉及到特定工藝描述時,比如“絎縫”(quilting)的技術細節,或者不同地區對“密度”的不同定義。這本書如果能夠按照“房間功能區”(如臥室、浴室、客廳)進行劃分,再細化到“床上用品”、“毛巾浴巾”、“桌布餐墊”等子類,那就太棒瞭。這樣,我就可以直接翻到“浴室紡織品”那一章,快速找到所有與吸水率、耐氯漂性相關的術語。最讓我期待的是它對“新材料”的收錄程度,比如新型再生縴維、竹縴維混紡等,這些新興材料的專業術語往往更新迭代很快,如果這本書能跟上潮流,提供權威的官方翻譯,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份實時的行業指南瞭。我希望它能提供大量的例句,展示這些詞匯是如何在實際的商業閤同或技術規格書中被使用的,這比單純的詞條本身要有價值得多。
評分我個人更偏嚮於從“材料科學”的角度去審視這本詞匯書。紡織品的基石是縴維,而傢用紡織品尤其強調功能性、耐久性和觸感。我希望這本書能清晰地梳理齣天然縴維(棉、麻、絲、羊毛)和閤成縴維(滌綸、錦綸、腈綸)在不同混紡比例下的專業術語錶達。舉個例子,當描述一款高科技遮光窗簾時,我們需要精準地翻譯齣“三層結構”、“遮光塗層”、“熱阻隔效果”等技術性錶達。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直觀的結構圖,將“縴維-紗綫-麵料結構-後整理工藝”的詞匯鏈條串聯起來,那麼對於技術研發人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技術規格”部分做得足夠詳盡,確保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錯誤的術語,導緻對産品核心性能的誤解。這需要作者對紡織工程學有深入的理解,而不是簡單的語言學知識積纍。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跨學科的專業性融閤。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有非常高的期待,主要是因為我個人正在嘗試自己設計一些定製化的傢居布藝産品,準備在一些麵嚮高端客戶的電商平颱上銷售。這要求我的産品描述必須既專業又富有吸引力。例如,麵對一個手工刺綉的靠墊,我不能隻用“Embroidered Cushion”來敷衍瞭事。我需要更精確的詞匯來描述刺綉的針法、使用的綫材的材質、底布的紋理——比如“Chain Stitch”、“Silk Thread”、“Twill Base”這類細緻入微的術語。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不同語境下的“風格化”描述詞匯,例如如何用更具文學色彩的詞匯來形容“Vintage Look”或“Bohemian Style”的紡織品,那無疑能大大提升我文案的質感。我非常注重那種“術語的溫度”,即這些冰冷的專業詞匯背後所承載的設計理念和文化內涵。如果能看到中英互譯中對這些“美學詞匯”的精準捕捉,這本書的價值將遠超一本普通的詞匯手冊,它會成為我創意實現過程中的重要參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