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信息
书名:英汉汉英家用纺织品分类词汇
:68.00元
作者:沈婷婷 编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ISBN:9787506444750
字数:390000
页码:28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英汉部分
汉英部分
1 家用纺织品成品
1.1 一般名称
1.2 墙面贴饰纺织品
1.3 家具覆饰纺织品
1.4 地毯
1.5 窗帘布艺饰品
1.6 床上用品
1.7 餐厨用纺织品
1.8 卫生(舆)洗纺织品
1.9 其他家用纺织品
2 家用纺织品设计
2.1 一般术语
2.2 图案
2.3 色彩
2.4 家用纺织品部件
2.5 刺绣
2.6 设计工具
3 家用纺织品材料
3.1 纤维
3.2 纱线
3.3 面料
3.4 辅料
4 纺织染工程
4.1 棉纺工程
4.2 毛纺工程
4.3 麻纺工程
4.4 制丝工程
4.5 化纤工程
4.6 纺纱
4.7 机织工程
4.8 针织工程
4.9 织造工程
4.10 染整
4.11 织物检验
4.12 规格和性能测试
4.13 部门和人员
5 家用纺织品缝制
5.1 打样、排料与裁剪
5.2 缝工艺及设备
5.3 检验与装
5.4 部门和人员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在本词汇编写过程中,编者参阅了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术语和国内外有关出版物,在此,真诚感谢所有这些文献的作者。本词汇还收集了近十年来家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大量新词汇,各词条的释义也经过了反复推敲,力求专业、准确、实用。
本词汇分为英汉和汉英家用纺织品两部分。其中英汉部分的词目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汉英部分的词目按内容分类排序。本词江内容括家用家用纺织品成品、家用纺织品设计、家用纺织品材料、纺织染工程和家用纺织品成品缝制,收集词条近20000条。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
| ||||||||||||||||||||||||||||||||||||||||||||||||||||||||||||||||||||||||||
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有非常高的期待,主要是因为我个人正在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定制化的家居布艺产品,准备在一些面向高端客户的电商平台上销售。这要求我的产品描述必须既专业又富有吸引力。例如,面对一个手工刺绣的靠垫,我不能只用“Embroidered Cushion”来敷衍了事。我需要更精确的词汇来描述刺绣的针法、使用的线材的材质、底布的纹理——比如“Chain Stitch”、“Silk Thread”、“Twill Base”这类细致入微的术语。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不同语境下的“风格化”描述词汇,例如如何用更具文学色彩的词汇来形容“Vintage Look”或“Bohemian Style”的纺织品,那无疑能大大提升我文案的质感。我非常注重那种“术语的温度”,即这些冰冷的专业词汇背后所承载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如果能看到中英互译中对这些“美学词汇”的精准捕捉,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一本普通的词汇手册,它会成为我创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评分我个人更偏向于从“材料科学”的角度去审视这本词汇书。纺织品的基石是纤维,而家用纺织品尤其强调功能性、耐久性和触感。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梳理出天然纤维(棉、麻、丝、羊毛)和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在不同混纺比例下的专业术语表达。举个例子,当描述一款高科技遮光窗帘时,我们需要精准地翻译出“三层结构”、“遮光涂层”、“热阻隔效果”等技术性表达。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直观的结构图,将“纤维-纱线-面料结构-后整理工艺”的词汇链条串联起来,那么对于技术研发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我非常期待它能在“技术规格”部分做得足够详尽,确保我们不会因为一个错误的术语,导致对产品核心性能的误解。这需要作者对纺织工程学有深入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语言学知识积累。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跨学科的专业性融合。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编排逻辑非常贴合实际操作的需求。我从事的是小型家居用品的进口贸易,经常需要对照不同国家标准下的产品描述进行比价和采购。以前我主要依靠网络零散搜索,效率极低,而且翻译的准确性常常令人担忧,尤其是在涉及到特定工艺描述时,比如“绗缝”(quilting)的技术细节,或者不同地区对“密度”的不同定义。这本书如果能够按照“房间功能区”(如卧室、浴室、客厅)进行划分,再细化到“床上用品”、“毛巾浴巾”、“桌布餐垫”等子类,那就太棒了。这样,我就可以直接翻到“浴室纺织品”那一章,快速找到所有与吸水率、耐氯漂性相关的术语。最让我期待的是它对“新材料”的收录程度,比如新型再生纤维、竹纤维混纺等,这些新兴材料的专业术语往往更新迭代很快,如果这本书能跟上潮流,提供权威的官方翻译,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实时的行业指南了。我希望它能提供大量的例句,展示这些词汇是如何在实际的商业合同或技术规格书中被使用的,这比单纯的词条本身要有价值得多。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普通服装的词汇书已经很多了,但专门聚焦于“家用纺织品”这个细分领域的、且做到英汉互译平衡的工具书凤毛麟角。家用纺织品的特殊性在于它与生活空间、人体舒适度、以及复杂的洗涤保养要求紧密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在这方面体现出深度。比如,在保养说明方面,"Tumble Dry Low" 到底意味着国内标准下的哪种烘干模式?“Dry Clean Only”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这些实用层面的信息至关重要。我设想这本书能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梳理与“洗涤标签”、“防火标准”、“环保认证”相关的专业术语,这对于任何打算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都是一张绕不过去的“门票”。如果这本书在翻译这些法规和标准术语时,能注明其适用的主要市场(如欧盟、北美),那就更体现了其严谨性和前瞻性。我希望它是一个能“保驾护航”的词汇工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基础词汇的层面。
评分这本《英汉汉英家用纺织品分类词汇》光是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到踏实和专业,那种面对繁复术语时的清晰指引感。我最近在整理家里添置的一批进口床上用品时,面对包装上那些密密麻麻、我只认识一半的英文标签,简直一筹莫展。比如,"Percale" 和 "Sateen" 这两种床单面料的区别,我总是模棱两可,更别提那些关于“纱支数”(thread count)的细微差别,对提升睡眠质量到底有多大影响。我需要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词典式翻译,而是那种能告诉我,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哪个中文词汇最贴切,或者哪个英文术语在行业内更常用。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的是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迅速定位到“窗帘”相关的五金件名称,或者在描述“地毯簇绒高度”时,能准确找到对应的专业表达。如果它能像一本袖珍的行业手册那样实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词汇罗列层面,那它对处理国际贸易文件、理解产品说明书,乃至只是和家装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时,都将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特别希望它在“功能性纺织品”这块能有所侧重,例如隔热窗帘、阻燃沙发套这类,因为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最容易混淆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