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语音发声科学训练
:32.00元
作者:王峥 编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811273298
字数:
页码:385
版次:1
装帧:平装
习“声”成“音”(代序)
阅读指南
部分 普通话语音训练
普通话语音训练概说
单元 声母
第二单元 韵母
第三单元 声调
第四单元 语流音变
节 普通话轻声
第二节 普通话儿化
第三节 变调
第四节 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五节 轻重格式
第五单元语音问题矫治
节 语音问题矫治要则
第二节 声母问题矫治
第三节 韵母问题矫治
第二部分 播音发声训练
播音发声训练概说
单元 呼吸控制
节 呼吸控制的要领
第二节 呼吸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呼吸控制训练
第二单元 口腔控制
节 咬字器官的配合要领
第二节 吐字归音
第三节 吐字归音训练
第三单元 喉部控制
节 喉部控制的要领
第二节 发声能力拓展训练
第四单元 共鸣控制
节 播音共鸣的特点和控制要领
第二节 共鸣控制的训练
第五单元 声音弹性
节 声音弹性及其获得
第二节 声音弹性训练
第六单元 发声问题矫治
节 发声问题矫治要则
第二节 发声问题矫治
第七单元 练声与嗓音保护
节 练声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嗓音保护
第三部分 推荐练声材料25
推荐练声材料概说
单元 绕口令、贯口词
第二单元 诗歌散文
第三单元 故事类稿件
第四单元 新闻类稿件
第五单元 主持类稿件
第六单元 朗诵稿
第七单元 演讲稿
第八单元 即兴口语表达语音发声训练
附录
一、易读错的字
二、易读错的成语
三、易读错的地名
四、易读错的中药名
五、易读错的姓氏、少数民族名称
CD录音内容目录
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介绍 王峥,2001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所学专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专攻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师从李钢先生。同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师,主要讲授“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等专业课程。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本科毕业论文《论播音创作主体的“无我”之境》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发表在《播音主持艺术》(4)上;硕士毕业论文《播音专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发表在《汉语通用语史论研究》一书,该项目获得校级211项目一等奖。
编导书店(biandao..com)致力于为广大艺考生提供全面的考试辅导教材资料。欢迎广大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编导、戏文、导演、表演专业考生来本店选择教材。本店主营编导艺考、播音主持艺考、表演艺考、摄影艺考教材。欢迎广大艺考培训机构、艺考生订购图书。编导书店联系电话15801033520 4000166803
以下是本页的图书介绍信息: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语音发声科学训练(第2版) |
| 作者: | 无 著作 王铮 编者 著 [编者]王铮 编 |
| 市场: | 36元 |
| ISBN号: | 9787565712210 |
| 出版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4-11-01 | 版次:2 | 页数:400 |
| 印刷时间:2014-11-01 | 印次:1 | 字数: |
| 目录 | |
| 习"声"成"音"(代序) 使用指南 xx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 普通话语音训练概说 xx单元声母 第二单元韵母 第三单元声调 第四单元语流音变 xx节普通话轻声 第二节普通话儿化 第三节变调 第四节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五节轻重格式 第五单元语音问题矫治 xx节语音问题矫治要则 第二节声母问题矫治 第三节韵母问题矫治 …… |
| 内容简介 | |
| 《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 语音发声科学训练 第2版》由王铮编著 |
文摘 奶奶想说 圆桌儿、方桌儿没有腿儿,墨水瓶儿里没有水儿,花瓶里有花儿没有叶儿,练习本儿上写字儿没有准儿,甘蔗好吃净是节儿。西瓜挺大没有味儿,坛儿里的小米儿长了虫儿,鸡毛掸子成了棍儿,水缸沿儿上系围群儿,耗子打更猫打盹儿,新买的小褂儿没钉扣儿,奶奶想说没有劲儿。 乐得我合不上嘴儿 乐得我天天儿合不上嘴儿,忙得我早晚儿歇不了腿儿,东家请我描花样儿,西家让我挑桶水儿,老太太短不了我帮忙儿,小孩儿们缠着我讲故事儿,哪家婆媳拌了嘴儿,我还得去当个调停人儿。 (2)篇章练习 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采。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语音发声科学训练》主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社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说到社会发展的大成就还是人的发展,因为一切发展和进步都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表现为人的本质越来越丰富。人们在注重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的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自己的形象,如发型服饰、仪态仪表等,而语言表达作为人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简介 王峥,2001年获中国传媒大学学士学位,所学专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专攻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师从李钢先生。同年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师,主要讲授。“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等专业课程。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本科毕业论文《论播音创作主体的“无我”之境》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发表在《播音主持艺术》(4)上:硕士毕业论文《播音专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发表在《汉语通用语史论研究》一书,该项目获得校级211项目一等奖。
'中国编导网书店专注于艺考图书销售,致力于为广大艺考生提供全面的考试辅导教材资料。欢迎广大美术、音乐、播音主持、编导、戏文、导演、表演专业考生来本店选择教材。我店依托于北京大的图书批发市场和北京各大知名艺术院校的信息资源,经过不断的更新与完善,现已成为影视艺术与播音主持艺术的专业书店,不但为艺考培训机构团体提供专业教材资料,同时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我们会热情对待每一位顾客,把顾客视为上帝。如果您有适合的建议,我们也虚心接受大家的指导。中国编导网书店,打造专业的影视传媒类书店,期待您的惠顾。店铺地址http://biandao..com/ 旺旺id:玻璃心0玻璃心
我最近也在看这本《脱稿表达:临场反应与即兴演讲的秘密武器》,它简直是为我这种“一到关键时刻就大脑空白”的人量身定做的!这本书完全跳出了传统的发音技巧训练,而是聚焦于“思维的流畅性”。我们都知道,在访谈节目或者突发事件报道中,必须做到言之有物且逻辑清晰。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即兴思维框架”,比如如何快速组织“总-分-总”结构,如何使用“类比法”和“反问法”来巧妙地应对刁钻的问题。它强调的是“内容为王,技巧为辅”,告诉我们不要过度依赖稿子,而是要深耕知识储备。书里有很多真实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位著名主持人是如何应对嘉宾突然离题的,分析得入木三分。我跟着书中的练习,每天给自己设定一个随机主题,强迫自己在三分钟内完成一个有头有尾的论述。坚持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自信心的大幅提升,不再害怕冷场,因为我知道,即便没有提前准备,我的“思维工具箱”里也有足够的材料可以快速调用。
评分我手里另一本《舞台魅力:如何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的侧重点则完全不同,它更偏向于“表演艺术”和“心理学应用”。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新颖,它没有过多纠结于发音的机械性,而是探讨了“人在听你说话时到底在想什么”。我发现很多优秀的播音员之所以迷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声音好听,更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构建一个听众愿意跟随的故事线。书里详细分析了不同听众群体的心理预期,比如在做正式汇报时如何建立权威感,在做现场主持时如何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其中一个章节专门讲了“眼神接触与肢体语言的配合”,这对于做现场活动主持的我来说太实用了。它指导我如何通过微表情和手势来强化语言表达的重点,而不是让身体成为多余的累赘。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情景代入法”去排练几次大型活动的开场白,效果立竿见影,观众的反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烈,感觉自己终于从一个“念稿子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交流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播音不仅仅是声音的输出,更是一场高明的心理博弈。
评分对比之下,这本《声音的艺术与科学:现代媒体环境下的发声优化》则显得非常“硬核”和专业。它更像是给专业人士提供的一本进阶参考书,里面涉及了大量的声学原理和发声物理学的知识。比如,它用图表和公式解释了不同元音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范围,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口腔内部空间(共鸣腔)来改变音色,使其更符合广播电视对“标准美声”的要求。坦白说,刚开始看那些专业术语有点吃力,但我耐着性子去理解了“共振峰”的概念后,对自己的发声习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发现自己过去习惯性地将声音压在较低的频段,导致声音不够明亮。书中提供的频谱分析软件使用指南也很有帮助,虽然我没有专业设备,但通过模仿书中的“最佳发声模型”,我能明显感觉到声音的“聚焦感”变强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声音的训练从感觉层面提升到了可量化、可分析的科学层面,对于追求极致音质的人来说,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最后要提的这本书《历史上的声音:从古典朗起到现代广播的演变》则提供了一种宏大的历史视野,它让我对“好的声音”有了更广阔的理解。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训练手册,不如说是一部声音文化的简史。它回顾了不同时代对“理想声音”的审美变化,从古代文人的吟诵腔调,到早期无线电时代的低沉磁性男声,再到如今自媒体时代追求的自然、亲切的“邻家感”声音。阅读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声音历史的长廊。它让我思考,我们今天追求的“标准”是不是唯一的标准?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审美边界,让我明白,在遵循基本发音规范的前提下,找到并强化自己声音中独特的那一部分,才是最高级的表达。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单一的模板束缚,要学会吸收不同时代的优秀声音特质,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名片”。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放松且富有启发性,能让我在高强度的技术训练之余,找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归属感和创作灵感。
评分这本《声音的魔力:从呼吸到舞台的蜕变之旅》简直是播音主持新手的福音!我刚开始接触这行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气息不稳,声音容易飘,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讲话或者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后劲总是不足。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系统,它没有一上来就教你华丽的腔调或者技巧,而是从最基础的生理结构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正确地进行腹式呼吸。作者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把肺部想象成一个气球,教我们如何“充满”和“均匀地释放”气流,而不是像吹蜡烛一样“喷射”。我特别喜欢它附带的那个训练光盘,里面有大量的伴奏和示范音频,可以让我随时随地进行跟读练习。我坚持每天跟着书中的“气息稳定练习”和“共鸣腔体拓展”部分训练了半个月,感觉喉咙的负担明显减轻了,声音的穿透力和持久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以前朗读长篇文字,读到后半段嗓子就开始干涩发紧,现在即使是播报新闻稿,也能保持声音的厚度和清晰度,这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无价的宝藏。它让我明白,好的声音不是天赋,而是科学训练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