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學生古漢語詞典-D12版 |
| 定價 | 48.00 |
| ISBN | 9787513532013 |
| 齣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
| 作者 | 孫雍長 |
| 編號 | 1200742267 |
| 齣版日期 | 2013-06-01 |
| 印刷日期 | 2013-06-01 |
| 版次 | 2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814 |
| 前言………………………………3 凡例………………………………6 使用說明…………………………9 音節索引…………………………10 部首檢字錶…………………12 詞典正文……………………1~790 中學古詩文篇目………………………791~814 |
| 主編孫雍長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有學術專著'轉注論''管窺蠡測集''訓詁原理''老子注譯''莊子注譯'等7種 編著'古代漢語''古代漢語自學輔導''三湘紀勝''辯纔與智慧''古今燈謎匯粹''漢字字謎大典'等8種 古籍整理'經史百傢雜鈔''太玄''焦氏易林''齊民要術''太平禦覽'等6種 學術論文80餘篇。主編王彥坤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古籍異文研究''曆代避諱字匯典''文史文獻檢索教程''現代漢語三音詞詞典' 主要論文有'古書異文解釋中的問題例說''對 lt孔雀東南飛 gt一段文字的梳理''讀經誌疑''語文辭書利用訓詁材料應避免的問題''略論敬諱對漢語言文化的影響'等。 |
| 學生,教師,一般讀者 |
| '學生古漢語詞典-D12版'是一本中型古漢語學習詞典 主要讀者對象為中學生。詞典收字、收詞以滿足中學生學習需要為主 同時兼顧中等文化程度其他讀者的需要。共收字5025個 復音詞7571條 詞典在提供例句時盡量xuan擇各傢中學語文教材中齣現的語句 並從體例上也作瞭區分。另外詞典還提供瞭例句難字括注、易錯字小手提示、組詞、易混字詞辨析、知識窗等項目 其中辨析近150組 知識窗近100個。 |
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懷有深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既權威又貼近實際使用的工具書,而這本詞典的編撰理念恰恰擊中瞭我的需求點。我注意到,編纂者在收錄詞條時,顯然沒有陷入純粹的、僵硬的語源學考據中,而是更注重詞匯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具體語境中的“活性”。例如,對於一些在先秦、漢魏、唐宋時期意義發生微妙偏移的常用詞,編纂者沒有簡單地羅列所有義項,而是輔以瞭大量的經典例句,並且這些例句的選擇非常精準,往往直接截取自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這對於我們理解詞匯的“語感”幫助極大。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特殊詞義的解釋方式,它不是簡單地給齣現代漢語的對應詞,而是會用更通俗易懂的文言文進行側麵的解釋和辨析,這使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古漢語思維能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譯”的層麵。這種注重“活學活用”的編纂思路,使得這本詞典不僅僅是一本“查字典”,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博學的私人教師,引導讀者深入領會古文的韻味和精妙之處,而不是被繁復的注釋所睏擾。
評分使用這本詞典的體驗,讓我切實感受到編纂團隊在“工具性”上所下的苦功。在日常閱讀古籍時,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遇到那些生僻的、隻齣現過一兩次的專用詞匯或者異體字。對於這類詞,很多通用的工具書往往束手無策,或者給齣的解釋過於簡略,無法解決實際問題。然而,這本詞典在處理這些“疑難雜癥”時錶現齣瞭驚人的包容性和細緻度。我曾遇到一個在某篇唐代筆記中齣現的、結構復雜的復音詞,一般詞典根本沒有收錄。當我翻查這本詞典時,驚喜地發現它不僅收錄瞭,而且還將其拆解為構成成分,分彆進行瞭解釋,最後再組閤齣在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附帶的引文齣處也詳細標注到瞭捲目。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閱讀視野,讓我不再因為一兩個生詞而卡殼,閱讀的流暢性得到瞭極大的保障。此外,它對一些具有地域性或時代局限性的詞匯的標注也十分到位,比如會明確指齣“此詞僅見於宋代史書”,這種嚴謹的限定,避免瞭使用者將特定語境下的詞義誤用到其他時代。可以說,它在“查全”和“查準”這兩個工具書的核心訴求上,做到瞭非常齣色的平衡。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一種久違的、踏實的閱讀體驗。在如今信息碎片化、追求“快餐式”學習的時代,一本厚重的工具書顯得尤為珍貴。它要求使用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係統地、深入地進行查閱和學習,這種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對知識的“慢消化”。我發現,每當我需要查閱一個詞時,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去瀏覽它旁邊的其他詞條,因為編纂者在詞條的編排上似乎也融入瞭一種“鄰裏效應”,相鄰詞匯之間常常存在語義或詞源上的關聯,這種布局無形中鼓勵瞭讀者進行知識的橫嚮拓展,而不是隻滿足於找到那個唯一的答案就閤上書本。比如,查閱一個動詞後,我可能會順帶留意到這個動詞在古代作為名詞或形容詞時的用法變化,這種知識的串聯,極大地豐富瞭我的詞匯網絡。這種設計體現瞭對學習者認知習慣的深刻洞察——真正的學習往往發生在主動探索和聯想的過程中,而不是被動接收的結果。這本詞典的設計哲學,顯然是旨在培養用戶對古漢語的整體把握能力,而非僅僅滿足於臨時的解惑需求,這使得它的實用價值和教育價值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平衡點。
評分從一個更宏觀的層麵來看,這本書的問世,對於推廣和普及古漢語學習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我觀察到,當前市場上很多麵嚮大眾的古漢語學習資料,為瞭追求所謂的“易懂”,往往在學術嚴謹性上有所妥協,這使得初學者很容易養成一些錯誤的語言習慣。而這本詞典,則保持瞭高度的學術水準,它並沒有因為要麵嚮更廣大的讀者群就降低標準。它的解釋是基於紮實的文獻基礎和成熟的古漢語研究成果構建起來的,這為學習者提供瞭一個非常可靠的知識錨點。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一些有爭議的詞義時的態度——它通常會列舉幾種主要的、有代錶性的學術觀點,並標明這些觀點的支持者或齣處,這對於希望進一步深究的學習者來說,提供瞭清晰的學術脈絡和研究入口。這種“授人以漁”的編輯思路,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隨著讀者的知識增長而持續增值,它既能滿足初學者的入門需求,也能成為專業研究者案頭的有效參考工具。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是什麼”,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是這樣”,體現瞭編撰者對古漢語研究的深刻理解和責任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瞭齣版社在細節上的用心。封麵材質采用瞭一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不僅觸感舒適,而且不易沾染指紋,保證瞭書籍的長期美觀。色彩搭配上,主色調選擇瞭沉穩的藏青色,搭配燙金的書名和作者信息,顯得既古典又專業,完全符閤一本嚴肅的古漢語詞典應有的氣質。內頁的紙張質量也是一流的,米白色紙張有效減輕瞭長時間閱讀帶來的視覺疲勞,而且紙張的韌性很好,翻閱時不會輕易齣現摺痕。最讓我驚喜的是其排版布局。字體的選擇非常考究,正文采用的是清晰易讀的宋體變種,釋義部分則使用瞭更小的磅數,但在對比度和行距上進行瞭精妙的調整,使得版麵既緊湊又不會顯得擁擠。重點詞條的標注非常醒目,比如加粗、不同顔色的墨水使用,都極大地提高瞭查閱效率。特彆是對於一些多義詞的區分,作者巧妙地利用瞭小標題和分點序號進行歸類,邏輯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義項。整體來看,這本書在物理形態上就體現瞭一種對知識的尊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認真對待其中內容的敬畏感,這對於一本工具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加分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