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融战争:金融资本如何在全球掠夺财富
定价:69.00元
作者:李翀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15929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要描述的金融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只有厮杀的资本和计算机键盘轻轻的击打声。金融战争是指大规模地通过操纵对方国家的金融市场以掠夺对方国家的金融财富的投机行为。自从有金融市场以来,投机就没有间断过。投机是金融市场一种正常的经济活动,它与保值行为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战争不是指一般的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它是指金融资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通过人为地压低或抬高金融工具价格的方式掀起大规模的投机风潮,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上获取高额收益。战争的终目的几乎都是掠夺财富。金融战争也不例外,它的目的也是掠夺财富。在经济虚拟化的条件下,金融战争成为“合法”的掠夺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方式。
目录
Contents
目 录
前言:何谓金融战争
章
在英国燃起战火:狙击英镑
战机出现 // 002
勉强为之 // 002
问题凸现 // 003
战云密布 // 007
大战爆发 // 011
攻击信号 // 011
金钱搏杀 // 013
无可奈何 // 015
胜负分晓 // 016
英格兰银行输了 // 016
对冲基金赢了 // 017
对世界的警告 // 018
第二章
横扫东南亚:强取豪夺
泰国告急 // 021
泰国怎么了 // 021
情况恶化 // 026
致命的打击 // 028
嗅到了血腥味 // 028
惨烈搏杀 // 031
沉重一击 // 034
挥师南进 // 043
间歇性攻击 // 043
欲擒故纵 // 048
愤怒的谴责和无奈的哀叹 // 052
第三章
在中国暗流涌动:赌人民币汇率升值
热钱涌入中国 // 056
施加压力 // 056
汇率低估了吗 // 061
又是一场豪赌 // 064
热钱的博弈 // 068
多少热钱流进中国 // 068
热钱怎么流进中国 // 070
积极防守 // 072
热钱还是赚了 // 074
更大的投机冲击 // 074
左右为难 // 080
对热钱围追堵截 // 084
第四章
兔子也吃窝边草:豪赌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出事了 // 089
何谓次贷 // 089
危机的发生 // 093
危机激化 // 097
对赌次贷 // 099
一把双刃剑 // 099
早发现机会的人 // 100
制造的人 // 102
赌注大的人 // 105
赌资少的人 // 108
豪赌股市 // 110
轮攻击 // 110
第二轮攻击 // 113
做空整个股市 // 116
价值型投资的失效 // 117
滑稽的听证会 // 118
第五章
终于对中国出手:做空人民币
机会来临 // 124
离岸市场 // 124
汇率逆转 // 126
似成趋势 // 130
发起狙击 // 132
寻找时机 // 132
排兵布阵 // 135
短兵相接 // 138
初见分晓 // 141
伺机而动 // 141
釜底抽薪 // 143
大势已去 // 145
第六章
资本的贪婪:金融战争的发动者
金融资本的扩张 // 149
唯利是图的本性 // 149
滴着血来到人间 // 149
坐上把交椅 // 150
对冲基金的特点 // 151
对冲基金的产生 // 151
玩钱的富人俱乐部 // 153
巧妙的投机策略 // 158
对冲基金的沉浮 // 164
从老三到消失:老虎基金走向破产 // 164
梦幻组合的厄运:长期资本管理基金濒临破产 // 168
高回报伴随高风险:量子基金的沉浮 // 172
第七章
经济虚拟化:金融战争的武器
资本的虚拟化 // 176
金融资产 // 176
一种虚拟的资本 // 178
为什么会变得虚拟 // 180
虚拟资本的再虚拟化 // 183
金融衍生工具 // 183
一种更虚拟的资本 // 187
为什么会变得更虚拟 // 188
经济的虚拟化 // 189
虚拟经济 // 189
发展与风险共存 // 190
创造还是毁灭 // 194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金融战争的战场
经济全球化 // 198
渗透到每个角落的国际贸易 // 198
谁都是投资东道国 // 202
席卷世界的资金融通 // 206
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 210
贸易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 210
投资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 213
金融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 214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战争 // 217
金融自由化的趋向 // 217
利益和风险同在 // 218
金融战争在这里发生 // 220
第九章
经济的缺陷:金融战争诱因
泡沫经济的诱因 // 224
肥皂泡般的经济 // 224
诱导机制 // 227
相关例证 // 227
国际收支的诱因 // 228
国际收支逆差 // 228
诱导机制 // 231
相关例证 // 231
刚性汇率制度的诱因 // 234
刚性的汇率制度 // 234
诱导机制 // 236
相关例证 // 237
参考文献 // 24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学家,将金融资本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却又带着一丝侦探小说的悬疑色彩。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地去发现那些隐藏的线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梳理,它将一次次金融危机,例如亚洲金融风暴、拉美债务危机等,串联起来,展现出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和掠夺的模式是如何逐渐形成和演变的。书中对“吸血鬼资本”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金融资本如何以极低的成本,却能获得巨额的回报。我注意到,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并没有回避对西方金融体系的批判,这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似乎在试图颠覆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的关于自由市场和普惠金融的理念。我发现,许多看似独立发展的金融事件,实际上都与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战略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看似合理的经济政策,思考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利益考量。它给我带来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对全球经济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被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将金融资本的运作描绘得活灵活现。作者以一种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金融巨鳄们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游走,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权力优势,悄无声息地攫取他国的财富。书中对于一些金融工具的解释,虽然专业,但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案例,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收割”的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金融资本如何通过制造泡沫,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全身而退,留下一地鸡毛给被套牢的国家和民众。这种“掠夺”的描述,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却符合我对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直观感受。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将金融战争的演变过程梳理得条理清晰,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根源和演变。我发现,很多看似偶然的经济危机,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人为的操纵和刻意的设计。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仅仅是促进贸易和交流,更可能成为一种单向度的财富输送机制。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充斥着各种关于财富流动和权力运作的图景。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一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场关于金融资本的“侦探”游戏。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宏大的国际博弈之中,亲眼目睹着那些无形的金融力量如何在幕后操纵着国家的命运。书中对于“掠夺”的定义,并非仅仅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层面,它还包括了技术、资源,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自主发展权。我尤其被书中对“金融寡头”的刻画所震撼,他们如同操纵提线的木偶师,在世界舞台上导演着一幕幕财富转移的戏剧。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它更像是一种“催化剂”,促使我去思考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复杂关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身处的经济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残酷和充满算计。我开始反思,作为个体,我们如何才能在这种宏大的金融战争中,不至于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经济走向充满了戒备和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大胆而引人注目,深邃的蓝色背景上,交织着金色的线条,仿佛是资本的脉络在世界地图上蔓延。标题“金融战争:金融资本如何在全球掠夺财富”更是直击人心,瞬间点燃了读者对这个复杂议题的好奇。我一直对全球经济的运作模式感到好奇,尤其是在金融危机频发、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当下,理解金融资本的运作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的视角,它不回避敏感话题,而是试图揭示那些隐藏在光鲜数字背后的真相。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金融资本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例如汇率操纵、债务陷阱、金融衍生品等,实现财富的积累和转移的。它是否会提及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掠夺”的过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金融概念解释清楚,让即使是金融领域的初学者也能有所收获。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数据和研究支持,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如果书中能够探讨金融战争对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产生的实际影响,甚至提出一些应对之策,那将是锦上添花。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信息炸弹”的预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会炸出怎样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观点非常尖锐,它并没有试图粉饰太平,而是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着全球金融体系。作者似乎怀揣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希望通过揭露金融资本的“掠夺性”,唤醒更多人的认知。书中对于“金融帝国主义”的论述,让我深思。它是否意味着,在政治和军事征服之后,一种新的、更加隐蔽的征服方式正在上演?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债务武器化”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提供贷款,然后以经济危机为契机,获得对债务国经济主权的控制。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掠夺方式,其狡猾之处令人不寒而栗。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以及政治家的言论,将不同领域的观点融汇贯通,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论证体系。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金融战争的图景,它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权力、信息和策略的较量。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审视世界经济的新视角,它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被奉为圭臬的经济理论,去思考更深层次的利益驱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