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打開你的腦洞
:52.00元
作者:塗手 著
齣版社: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505736023
字數:全三冊
頁碼:25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23799608
目錄
靈魂塗鴉
腦洞接塗
怪人筆記
內容提要
塗手APP推齣的超好玩創意套裝書,共三本:
《靈魂塗鴉》:塗手app在綫徵集的網友創填色綫稿,掃碼重現繪製過程。體驗屏幕創作和紙本填色的雙重樂趣。本部分共有18幅大神綫稿插頁,插頁形式為保留頁及上色頁,上色頁可剪裁,塗手後續會迴收作品。在平颱展示,讀者亦可選擇保留,繼續在集子裏收藏。(讀者可以在選一幅自己滿意的上色作品寄迴給塗手作為參選作品)
《腦洞接塗》:十個精選主題,命題塗鴉,展示大神賽手是如何完成半命題塗鴉,給0等讀者以參考,讓人人都愛上塗鴉,學會塗鴉,腦洞大開的塗鴉樂趣。每個“畫題”展示頁後緊跟的是該“畫題”的半命題“畫闆”,提供給讀者創作
《怪人筆記》:屬於你的塗鴉筆記本,隨身攜帶,抓住一閃即過的靈感。這本是功能性筆記本,有11位達人專題做插頁。筆記本中的11張插圖配閤二維碼,掃碼便可觀看圖畫繪製全過程。
這裏是腦洞大開的塗鴉世界,如果你想要跟這群有趣的人一起揮灑靈感,這本書是。
作者介紹
塗手 TOSHOW
塗手是以塗鴉為語言的靈感交流社區。
塗手以趣味性的話題為切入點,鼓勵大傢開啓右半腦交流模式。
人類誕生時並不會寫字、說話、拍照,唯有亂塗亂畫是我們始、真誠的錶達,它是一種區彆於文字、聲音、照片的情感錶達。你可以通過塗鴉這一幾乎零門檻的方式, 跨越語言和地域障礙,自由地抒發發個人情感,並在這個過程中結識有趣有愛的人。
趕快加入,打開你的腦洞!
2015年4月4日“塗手:十萬喵星人計劃”展覽在北京798藝術區“聖之空間”開幕。展覽周期4天,來展總人數超過3萬人,展廳塗鴉區現場收集喵星人塗鴉超過15000隻。這次展覽開始於2014年10月15日,短短兩個月內“綫上畫喵活動”訪問量超過400萬次,共收集“喵星人”畫作近30萬幅。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活動初期宣傳僅僅依靠用戶的自傳播。你想知道TA的腦洞有多大嗎?
編輯
塗鴉不等同於繪畫,它是一種區彆於文字、聲音、照片的大眾交流方式。用*始的錶達方式,跨越語言的障礙。
你是腦洞開到銀河係的巨蟹還是腦洞從未關上的摩羯?讓TA做你的見證。
空白封麵,黑金燙印圖標,滿足你的創作欲望和的專屬感
每張作品都附帶二維碼,掃碼可觀看塗鴉達人的繪製過程,有難度、有趣味
腦洞接塗瞭塗色的框架,既是零基礎的塗塗畫畫,也是*有想象空間、可以任意揮灑的創作過程
隨身攜帶的輕巧筆記本,留住一閃即過的靈感
所有的美都將迴歸自然,特製裸書脊裝訂,綠色環保,平攤繪畫毫無壓力,你還以為這是一種殘缺嗎?
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時,內心是存有一絲疑慮的,畢竟“互聯網+”和“塗鴉”結閤的題材很容易流於錶麵,變成空泛的口號堆砌。然而,《打開你的腦洞》卻齣乎意料地紮實和富有層次感。它並沒有將塗鴉僅僅視為一種“技術趨勢”,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時代精神的物化錶現”。書中對不同地域、不同平颱上的塗鴉現象進行瞭細緻的對比研究,展示瞭這種交流方式的全球性與多樣性。更重要的是,它賦予瞭“塗鴉”一種嚴肅的討論地位,肯定瞭它作為一種非傳統敘事工具的閤法性。閱讀過程中,我不斷被啓發去思考:我自己的日常信息接收和反饋模式中,有多少比例是由這些非文字、非聲音、非照片的視覺元素構成的?這本書不僅是理論探討,更像是一份邀請函,邀請每一位身處數字時代的個體,正視並掌握這種直擊人心的、跨越障礙的“腦洞”錶達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在於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塗鴉大師”,而在於讓你成為一個更敏銳的“互聯網觀察傢”。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大眾交流”的討論部分,它探討瞭塗鴉是如何在去中心化的網絡環境中,實現比傳統媒體更快的群體共振。想象一下,一個復雜的社會議題,可能隻需要一個精準的、帶點戲謔意味的塗鴉符號就能迅速傳達到數百萬人的心智中,這種效率是任何長篇報道都無法比擬的。書中對這種“去語境化”傳播的分析尤為精彩,它指齣塗鴉的魅力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和開放性,允許不同的受眾在同一幅圖像中填充各自的意義,從而形成一種鬆散卻強大的社群連接。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把鑰匙,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現代社交互動背後的深層心理機製,以及視覺符號在信息戰中的隱秘力量。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被灌輸瞭一種全新的“視覺掃描儀”,看待信息的方式徹底被重塑瞭。以往,我們習慣於綫性閱讀,但現在,我開始期待那些碎片化的、非綫性的視覺信息流。這本書非常擅長將抽象的互聯網現象與具象的塗鴉行為聯係起來,它揭示瞭為什麼在短視頻和即時通訊工具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人們反而對那些未經打磨、充滿原始生命力的塗鴉符號錶現齣強烈的興趣。作者的論述充滿瞭洞察力,比如他們如何分析用戶在評論區和彈幕中自發形成的“符號錶情包”,並將其視為當代塗鴉精神的數字延伸。這種分析的深度,遠超齣瞭市麵上一般教人“如何畫得更好”的書籍。它更多的是在探討一種“文化現象”——即在數字化生存的焦慮中,人們如何通過最簡單、最快速的視覺符號來宣泄情緒、建立身份認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意識到,你每天無意識中接觸到的那些“隨手畫”,其實是一場宏大社會交流實驗的縮影。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灑脫,完全沒有我預想中學術著作的沉悶感,它讀起來就像是跟一位對街頭文化和數字浪潮都瞭如指掌的行傢在天馬行空地聊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把塗鴉描繪成一種反叛的、邊緣化的藝術形式,而是將其置於一個非常“主流化”的互聯網傳播生態中進行討論。這本獨特的視角,讓我立刻聯想到瞭那些病毒式傳播的梗圖(Meme),它們本質上就是高度符號化的塗鴉語言的電子版。作者巧妙地運用案例,比如分析某個爆紅App的産品圖標設計,或是某個網絡事件中迅速流傳的諷刺漫畫,來佐證他們的觀點——這些都是在“文字、聲音、照片”之外,互聯網為我們提供的第四種交流維度。它成功地打破瞭傳統媒體對“有效溝通”的定義,鼓勵讀者打破束縛,用最不加修飾的方式去錶達,這對於長期被“完美主義”束縛的創作者來說,無異於一次精神解放。
評分這本《打開你的腦洞 互聯網+時代的塗鴉》簡直是為我這種熱衷於用視覺語言錶達想法的人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我一直覺得,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傳統的文字和照片敘事已經開始有些力不從心瞭,尤其是當你想快速捕捉一個稍縱即逝的靈感,或者想用一種更直接、更情緒化的方式跟人交流時。這本書的視角非常新穎,它沒有落入傳統藝術評論的窠臼,而是精準地抓住瞭“塗鴉”作為一種新興大眾交流媒介的獨特價值。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塗鴉不等同於繪畫”這一論斷的深入剖析,它清晰地界定瞭這種低門檻、高效率的視覺錶達與學院派繪畫之間的分野。通過閱讀,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散落在社交媒體、App界麵,甚至公共空間裏的那些看似隨意的綫條和圖形,意識到它們是如何在潛移默化中構建起一種超越語言的“互聯網語境下的共識”。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理論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拿起筆、打開軟件,去主動參與這場視覺對話的衝動。它讓我明白瞭,在這個“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每一個隨手的塗鴉,都可能是一次有效的、具有傳播力的信息投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