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先进电子制造技术(第2版)——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能工巧匠
定价:150.00元
作者:程辉明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118054996
字数:727000
页码:44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论述了军事电子行业先进制造技术中信息化支撑技术和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同时,对先进电子制造技术进行了精辟描述。主要内容有:先进制造技术的信息化支撑体系,项目管理系统,设计管理信息化技术,企业资源管理,制造执行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产品创新设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多学科优化设计,异地协同设计。精益生产,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绿色制造。电气互联技术,微组装技术,先进连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精密加工技术,精密成形技术等。
读者对象:具有以上文化程度的制造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及大专院校师生。
目录
绪论
章 先进制造技术的信息化技术
第2章 项目管理系统
第3章 设计管理信息化技术
第4章 企业资源管理
第5章 制造执行系统
第6章 客户关系管理
第7章 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第8章 产品创新设计技术
第9章 虚拟现实技术
0章 虚拟样机技术
1章 多学科优化设计
2章 异地协同设计技术
3章 精益生产
4章 虚拟制造技术
5章 网络化制造
6章 绿色制造
7章 电气互联技术
8章 微组装技术
9章 先进连接技术
第20章 表面工程技术
第21章 精密加工技术
第22章 精密成形技术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在“实践应用”方面,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但同时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在描述一些具体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时,书中确实给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信息,对于了解行业内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术标准,是有一定帮助的。例如,在讨论PCB(印刷电路板)制造时,对多层板的压合工艺、阻焊层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介绍。这对于一些想要了解具体生产环节的读者来说,是可以作为初步了解的起点。但是,如果读者希望深入到更细致的操作技巧、或者是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那么这本书可能就显得不够细致了。它更像是对一个领域的宏观介绍,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册。我希望看到更多关于在不同设备、不同材料、不同工艺条件下,如何进行精细化调控,以及如何解决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在焊接环节,书中可能会提到不同的焊接方法,但对于每种方法的最佳焊接参数,或者在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虚焊、假焊等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就没有做太多的深入探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我眼前一亮,非常易于理解,即使是对于接触电子制造技术不久的读者,也能够轻松掌握。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逻辑性很强,不会出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或者跳跃性的思维。它不像一些学术专著那样,充斥着大量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推导,而是更注重将复杂的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在讲解某个复杂的制造流程时,作者会使用形象的比喻,或者提供具体的图示来辅助说明,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这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确实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推广技术知识非常有意义,能够吸引更多有兴趣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尤其是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能工巧匠”这个副标题的指引下,这种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更能体现其服务于实际应用、培养人才的初衷。
评分这次购入的这本书,虽然封面和标题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但实际翻阅下来,我发现它在理论深度方面,似乎比我预期的要浅一些。我原本以为“先进电子制造技术”这个标题会涵盖一些前沿的、更具挑战性的概念和技术细节,比如最新的纳米制造工艺、量子点应用、或者是在封装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但书中更多的是对现有成熟技术的梳理和概括,对于一些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案例分析,也相对比较笼统,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探讨自动化生产线时,书中提到了机器人集成和流程优化,但对于具体的算法模型、传感器选择、或者是在不同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挑战,并没有深入的阐述。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克服实际生产中的难点,以及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权衡和选择的讨论。也许这本书更偏向于对整个行业发展脉络的介绍,或者作为入门读物,但对于我这种希望深入挖掘特定技术细节的读者来说,稍显不足。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信息化”这个维度上的阐述,虽然提及,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书名中明确强调了“信息化武器装备”,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想象,我期待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电子制造过程的内容,例如大数据分析在良率提升中的作用,人工智能在工艺优化中的应用,或者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和设备监控方面的实践。然而,书中对于这些方面的论述,更多的是点到为止,缺乏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和案例分享。例如,在提到智能制造时,书中更多的是描述性的语言,并没有详细介绍如何构建一个智能化工厂,如何利用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或者如何实现柔性生产线的动态调度。我希望看到更深入的讨论,例如,不同类型的数据如何采集和整合?基于这些数据,有哪些具体的算法模型可以应用?如何评估和量化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益?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但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足够深入解答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相当不错,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挺括的纸张,触感温润。翻开来,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文字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作为一本技术类书籍,在细节上的打磨确实能提升阅读体验。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国内出版的电子制造相关的书籍,有些排版显得拥挤,甚至有错别字,让人阅读时总有些不顺畅。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看得出出版社在这本书的制作上花了不少心思。而且,书本的重量也适中,方便携带和翻阅。书的整体设计风格,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都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这对于一本关于“先进电子制造技术”的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内容本身的价值,外在的呈现方式也直接影响着读者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和后续的阅读兴趣。我个人比较注重书籍的实体感受,这本书在这方面是让我比较满意的,它就像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让人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想要深入研究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