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从零起步学电子(第2版) |
| 作 者: | [美]Walter banzhaf 著 |
| 定 价: | 52.00 |
| 重 量: | |
| ISBN 号: | 9787115279781 |
| 出 版 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开 本: | 16 |
| 页 数: | 358 |
| 字 数: | 468000 |
| 装 帧: | 平装 |
| 出版时间/版次: | 2012-7-2 |
| 印刷时间/印次: | 2016-2-11 |
| 编辑推荐 | |
| |
| 内容介绍 | |
| 《业余无线电丛书:从零起步学电子(第2版)》是由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ARRL)出版的《Understanding Basic Electronics》(第2版)的中文译本。 《业余无线电丛书:从零起步学电子(第2版)》是一本真正从零基础开始的面向电子初学者的入门读物。全书分为4个单元,分别从电子学的作用、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有源器件等方面详尽、生动、有趣地介绍了电子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压、电流等基础电路参数、基础元器件功能、经典电路定律、基础电路原理等。第2版图书在保留了第1版图书轻松、幽默风格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做了调整,并与时俱进地对知识体系进行了更新,更符合电子初学者的学习要求。 《业余无线电丛书:从零起步学电子(第2版)》不仅适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阅读,帮助他们了解电子学的基础知识,还是一本非常好的青少年学习电学知识的课外读物。 |
| 作者介绍 | |
| |
| 目录 | |
| 前言 译者序 导言 单元 电子学导论 第1章 电子学--能做什么?(重要的东西) 第2章 模拟电子电路 第3章 数字电子电路 第4章 模拟电路的组件 第5章 数字电路的组件 第二单元 直流电路概念 第6章 电学术语:电压和电流 第7章 导体、绝缘体和电阻 第8章 电和磁 第9章 电容器和电感器 第10章 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11章 欧姆定律 第12章 如何解决电路问题--一些技巧和窍门 第13章 能量和功率 第三单元 交流电路概念 第14章 什么是交流电(AC)? 第15章 频率、周期和交流电的例子 第16章 交流电中的电容器--容抗 第17章 交流电中的电感器--感抗 第18章 电感和电容的品质因数 第19章 变压器 第20章 阻抗 第21章 谐振电路--开心玩转交流电路 第四单元 有源器件的概念 第22章 半导体材料 第23章 二极管--电路中的单向阀门 第24章 双极性晶体管(BJTs) 第25章 场效应管(FETs) 第26章 集成电路--将所有的元件放入一个小包中 附录 附录A 科学记数法 附录B 了解和使用你的TI-30X IIS型科学计算器 附录C 电子管 附录D 分贝 附录E 电子学与业余无线电术语表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 图9—28显示的是两种普通类型的电感器。在无线电发射机和功率放大器中,你可以看到很多空心磁芯的电感器。在很多电子电路中有很多铁芯电感器。图9—28中包括了这些电感器的示意图。 很多收发信机电路中使用一种特殊形状的磁芯。环形电感器是绕线在圆环(磁环)上的电感器。很多铁粉和铁氧体都可作为环形电感器的磁芯。图9—29显示的是绕了线圈的环形磁芯。 记住,电感器产生的磁场穿过中间的磁芯。直筒线圈产生的磁场在磁芯外以曲线环绕,因为磁感线总是一个闭合环路。 不过,环形磁芯内部的磁场不必在磁芯外部环绕。因为磁环是环形(它是一个封闭的圆),磁场完全存在于磁芯内部。这是环形电感器的一大优点。 很多电子电路中需要磁场强度可以改变的电感器。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出这种可变或可调节的电感器。一种方法是空心磁芯的电感器上连接一根引线。见图9—30(A)。根据应用选择合适的抽头线圈,你可以把这根引线接在这匝线圈上的任何一点。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经常使用多触点开关选择线圈抽头位置。根据放大器工作的不同波段,你需要选择不同的触点。 你还可以通过铁粉或铁氧体磁芯在线圈中移动(插入或者抽比)做~个可调节的电感器。你可以把线圈绕在用陶瓷或者其他材料做成的空心管上,接着把一个铁芯或者其他铁氧体磁芯旋转插入陶瓷管内。你可以通过调节磁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改变磁场强度。图9—30(B)显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可变电感器。 |
对于像我这样,工作之余想给自己充电,但又没有固定老师指导的人来说,这本书的结构简直是量身定做。它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每一个主题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读完后你能明确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陷阱”和“常见误区”的提醒。例如,在讲解电容充放电时,书中会特意指出新手常犯的几个错误,并配上图示说明错误的结果,这种“预警”机制非常人性化,帮我省去了不少走弯路的时间。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印刷精度也值得称赞,这对于需要经常对照电路图和元件实物学习的读者来说太重要了,图例清晰锐利,即便是小小的元件丝印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它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电子技术字典”,当你遇到新的元件或者不熟悉的电路时,随时可以翻回相关章节进行复习和查阅,它的知识点覆盖面广而精,使得它具备了很高的工具书价值,而不仅仅是一本一次性的教材。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踏实”。它没有过度承诺,不夸大入门的难度,而是实实在在地带你走过从理解电荷到设计简单系统的每一步。我曾经尝试过看一些网络上的免费教程,那些内容东拼西凑,知识点前后矛盾,学起来非常痛苦。但这本书的体系性非常好,它把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可消化的小块,并确保你在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之前,已经完全理解了当前的内容。特别是它在介绍数字电子基础时,从布尔代数到逻辑门的设计,过渡得极其平滑,我竟然没有感到丝毫的畏难情绪。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地基,让你未来无论想深入学习单片机、电源设计还是射频技术,都能有一个稳固的起点去攀登更高的山峰。它不是那种只教你“如何使用A工具完成B任务”的书,而是教你“工具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根据需要创造自己的工具”的书,这种底层逻辑的建立,才是真正的学习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接触过不少入门级的电子教材,但很多要么就是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内容太浅,学完之后感觉还是抓不住重点。这本《从零起步学电子》的第二版,在平衡“深度”和“广度”上做得堪称完美。它没有回避那些稍微复杂一点的理论,比如半导体物理的基本原理,但它处理这些难点的方式非常巧妙,总是能找到一个非常直观的切入点,让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它在故障排除部分所花费的心思。很多教材只告诉你“电路应该怎么工作”,但这本书会详细分析“电路在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以及如何用万用表去定位问题”。这对于我这种想自己动手修修小家电或者搭建一些简单项目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的经验之谈。书中的案例设计也紧跟时代,很多例子都不是那种老掉牙的收音机电路,而是涉及到现代传感器、微控制器基础接口的一些概念,让人感觉学到的知识是真正实用的,而不是停留在上个世纪。它的排版设计也很有现代感,字体和行间距都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点对于自学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电子学习者的一盏明灯!我之前对电路板上的那些元件总是摸不着头脑,感觉就像在看一本天书。翻开这本《从零起步学电子》,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作者的讲解方式极其生活化,仿佛邻家那位对电子技术了如指掌的大神正在手把手教你。比如,讲到电阻的时候,他不是直接扔一堆欧姆定律公式给你,而是会用抽水管的水流来比喻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下子就明白了串联和并联的区别。书里的插图和实物图都特别清晰,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你能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焊点和元件的标识,这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多章节都配有非常详细的“动手实践”环节,让你看完理论就能立刻上手操作,这种即学即用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非常耐心且专业的向导陪伴我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电子世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顺畅,从最基础的电学概念,到逐步引入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核心元件,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而然,完全没有那种硬生生的知识堆砌感,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完全停不下来。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太“对味儿”了,一点也不像教科书,更像是某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咖啡馆里跟你分享他的“独家秘笈”。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知识传递,而是充满了对电子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引导。我记得有一章讲到示波器的使用,很多书都会把示波器的每一个旋钮功能都列出来让你死记硬背,但这本书却是通过一个实际的信号观察过程,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调整这个旋钮,调整之后会看到什么变化”。这种以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让我对仪器的理解瞬间上了一个台阶。此外,它非常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一开始就用了不少篇幅强调安全操作规范,而不是敷衍了事,这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的责任感。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怎么做电路”,更是在培养我作为电子爱好者的严谨态度和系统思维。很多以前一知半解的地方,在读完这本书后,都豁然开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拼凑在一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