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启功先生题签集
定价:98.00元
售价:78.4元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01130461
字数: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1 、“双105周年”纪念
2017年是启功先生105周年诞辰,亦是中华书局成立105周年,因此本书极具纪念意义。
2、启功先生历年为中华书局题签集结出版
书中170多幅题签是启功先生留给中华书局的宝贵艺术遗产,也是启功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2000年前后为中华版图书题写的书名签的正式集结出版,具有重要的艺术性与出版研究价值。
3、 装帧精美,阅读收藏两相宜
本书全彩印刷,装帧精美,将启功先生题签原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翻阅此书,即会沉浸其中,爱不释手。无论内容的性、知识性,还是装帧设计的艺术性、感染力,都堪称上品,可谓阅读收藏两相宜。
内容提要
启功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学者、书画家、教育家,中华书局重要作者之一。启功先生1971年起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与中华书局员工朝夕相处数年。他的主要著作《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等,均由中华书局出版。
启功先生自1970年代初开始为中华书局版图书题签,一直到晚年,前后三十余年,是为中华书局版图书题签极多的人。启功先生的题签是形成中华书局版图书装帧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早年题签的风姿渊雅,还是晚年题签的修美瘦硬,都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为纪念启功先生105周年诞辰,纪念中华书局成立105周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启功先生题签集》一书,共同感受和追怀启功先生高尚的精神和精湛的书艺。
目录
作者介绍
启功(1912—2005),字元白,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学者、书画家、教育家,中华书局重要作者之一。启功先生自称中华书局是他的「第二故乡」,与中华书局有着深厚的渊源和交往。启功先生1971年起借调到中华书局,参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点校,与书局员工朝夕相处数年。他的主要著作《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韵语》等,均由中华书局出版。
文摘
序言
(三) 说实话,最初是被“中华书局”这四个字打动的。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古籍出版社之一,他们出品的书,品质总是令人放心。而这次,再加上“启功先生题签集”,这简直是双重保险,充满了期待。 翻开书,第一感觉就是“厚实”。不是那种虚胖的厚,而是内容充实、装帧精美的实在。我并不是书法家,也不是研究启功先生的书法有多么精深,但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字里行间的力量和韵味。那种笔触的疏密、字形的变化,都透露出他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把启功先生的题签罗列出来。我隐约感觉到,编辑部一定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去考证这些题签的来源,去梳理它们背后的出版历史。这才是最宝贵的。一本好的图书,不仅仅是内容本身,更包括它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印记。 想象一下,每一张题签,都对应着一本被先生认可、被先生题写的著作。这些著作,很多都是中国学术史上的瑰宝。通过这些题签,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先生的艺术风采,更能间接地了解那个时代,了解那些经典的诞生和流传。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颇为讲究,留白恰到好处,让每一幅题签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又不显得空泛。印刷的色彩还原度很高,看起来非常舒服。总之,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华书局和启功先生都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四) 初拿到《BF:启功先生题签集》,就被其厚重而典雅的气质所吸引。它绝非市面上那些哗众取宠的“大部头”,而是沉甸甸地展现着中华书局一贯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出版精神。 启功先生的书法,早已是无数人心中的典范。他那种“学我者似,又不像我者,吾才喜之”的洒脱,在这集的题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每一笔,每一画,都仿佛蕴含着生命力,带着一种特有的“启功味”,温润如玉,又刚劲有力。 更值得称道的是,这本书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欣赏字帖的层面。作为一名稍有关心中国出版史的读者,我深知,一本著作的出版,往往伴随着时代的印记和学术的传承。而启功先生为众多经典著作题写的签名,就像是一枚枚历史的印戳,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一窥究竟,了解究竟是哪些重要的典籍,有幸得到启功先生的亲笔题签。这些题签,或许会成为我们研究民国时期乃至更早的出版业,以及当时学术界发展脉络的一个独特窗口。 中华书局编辑部的用心,从书籍的装帧、用纸、印刷等细节上可见一斑。这种对作品的态度,本身就是对启功先生艺术的一种致敬,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案头上的一件常备之物,时时翻阅,细细品味。
评分(一) 这套书真是意外之喜,一开始只是被“启功先生题签集”这几个字吸引,想着能看到先生亲笔题写的那些书名,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拿到书后,更是爱不释手。厚重的一函,打开来,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印刷质量极佳,纸张的质感,墨色的深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先生当年题签时的场景默默对话。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帖或图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的用心之处,体现在那些细致入微的编排和介绍中。每一幅题签,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品,背后往往承载着一段故事,一段与某本书、某个作者、某个时代相关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每一条题签的背后故事(毕竟才刚拿到手),但光是翻阅,就能感受到那种文化底蕴的厚重。 尤其是那些看似随手写就,实则笔力雄健、意趣盎然的字迹,每一点、每一划都充满了生命力。启功先生的书法,本就自成一派,既有传统功底,又不失个人创新,尤其是他晚年的题签,更是将这种风格发挥到了极致。那种洒脱,那种意境,不是模仿得来的。看着这些字,仿佛能听到先生爽朗的笑声,感受到他对文化的热爱和对书籍的珍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书法爱好者准备的,对于任何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民国以来学术史、出版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窥探那些曾经在中国知识界流传的重要著作,以及那些为它们增色的文化符号。
评分(二) 拿到《BF:启功先生题签集》的那一刻,我确实被它的沉甸甸和精致所打动。它不是一本随便摆在书架上的书,而更像是一件可以时常拿出来把玩的艺术品。外函的设计就透着一股子稳重和雅致,打开后,里面的排版也十分考究。 作为一名对书法略有涉猎的读者,我最关注的自然是那些题签本身的艺术价值。启功先生的书法,可以说是独步当代的,他的字,既有二王一脉的渊薮,又有自己的清秀飘逸,尤其体现在他晚年的题签上,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个历史的切片,通过启功先生为众多经典著作题写的签条,勾勒出了民国以来乃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的一道缩影。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先生到底为哪些重要的书籍题写过签,这些书又在当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中华书局编辑部在这本书的编辑上,显然花了不少心思。我注意到,除了字本身,一些题签的出现背景、甚至与题签书籍的简单介绍,或许都会穿插其中。这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需要自己去翻找海量的资料,就能在一个地方,同时欣赏到书法艺术和出版文化的精髓。 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都显得非常用心,拿在手里有分量,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书法,更是关于历史、关于文化的读物。
评分(五) 拿到《BF:启功先生题签集》,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文化上的厚重感。中华书局出品,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品质的保证,而“启功先生题签集”更是让人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我一直很欣赏启功先生的书法,那种既有深厚传统功底,又不失个人独特韵味的书风,总能轻易地打动人心。他的字,不追求张扬,不炫技,而是透露着一种温润、儒雅,却又暗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能将这样一批题签汇编成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更吸引我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字迹,它所包含的,更是那个时代、那些学人、那些经典著作的一段段回忆。每一张题签,背后都可能藏着一个故事,一段尘封的往事。我想,通过这些题签,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哪些著作被视为经典,又是什么样的机缘,让启功先生为它们题写了签名。 中华书局编辑部在这本书的整体呈现上,显然下了巨大的功夫。从选材、排版到印刷,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艺术和学术的尊重。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能够满足书法爱好者的需求,更能引发那些对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的共鸣。 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透过启功先生的笔墨,去感受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去触摸那些承载着知识与智慧的经典。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反复回味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