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国粹:礼仪文化
定价:28元
作者:田梅英;傅璇琮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51900065
字数:144000
页码:16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礼仪文化在中国的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赋予我们民族典雅的语言,优美的举止,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知书达礼,待人以礼”是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礼仪文化/阅读中华国粹》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去认识、去了解礼仪的相关文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我之前对“礼仪”的理解实在是太狭隘了!一直以为就是一些餐桌上的规矩,或者见面该怎么打招呼。但这本《中华国粹:礼仪文化》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将礼仪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探讨了礼仪与道德、与社会和谐、甚至与个人修养之间的深刻联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德”与“礼”相互依存的论述,认为礼是德的外在表现,而德是礼的内在基础。没有德,礼就成了空洞的形式;没有礼,德就难以有效传达和实践。这种辩证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认识到,我们今天提倡的文明行为,其实都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几千年的礼仪传统之中。书中对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进行了分类阐述,从家庭内部的孝道、长幼尊卑,到社会交往中的君臣之义、朋友之道,再到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的仪轨,都做了详尽的说明。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乡党之礼”的描写,那种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谐共处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同时,书中也指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过时的礼仪需要被扬弃,而其核心精神则应被传承和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让我在学习传统礼仪时,不会陷入僵化的泥潭,而是能够与时俱进,找到现代社会适用的方式。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的责任感。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但很多时候觉得有些概念比较模糊,或者流于表面。这本《中华国粹:礼仪文化》却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在开篇就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礼”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它不仅仅是餐桌上的规矩,更是人际交往的基石,是社会秩序的润滑剂,甚至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读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礼仪,它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内在修养的外化。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礼仪制度的演变也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周礼的繁复庄重,到汉唐的开放融合,再到明清的规范严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时代印记和文化内涵。特别是关于“敬”的论述,让我深刻体会到,礼仪的核心在于一颗恭敬之心,无论是对长辈,对天地,还是对他人,都要怀有敬畏之情。这种由内而外的尊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仪。而且,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典故、人物轶事,将抽象的礼仪概念具象化,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历那些场景。比如,在讲述“宾客之礼”时,引用了古代士大夫待客之道,那种周到细致,令人感佩。再比如,在谈到“丧葬之礼”时,也剖析了其中的慎终追远、家族传承的意义,让人在悲伤之余,感受到生命的厚重。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礼仪指南,它是一部关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精神追求的探索,让我对“何以为人”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认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共同的文化认同,而“礼仪”无疑是我们文化认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华国粹:礼仪文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这份宝贵的遗产。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礼节,而是深入挖掘了礼仪背后的精神内涵和社会功能。我从中了解到,礼仪并非束缚人性的枷锁,而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途径。书中关于“君子之道”的论述,让我对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君子不仅要学识渊博,更要言行有度,待人以诚,处事以公。这些都离不开对礼仪的自觉践行。而且,作者在阐述过程中,没有回避传统礼仪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而是提出了辩证的观点,引导读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和发展,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师道”的探讨,强调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以及老师在传承文明、塑造人格方面的关键作用。这让我反思,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是否还有足够地重视对学生品德和礼仪的培养。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温和而富有哲理,读起来让人心境平和,思考良多。它不是那种让你拍案叫绝的书,而是像一位智者,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评分读完《中华国粹:礼仪文化》,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人”这个身份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如何通过一套精巧而深刻的礼仪体系,来规范行为、维系秩序、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我之前对“礼”的理解,常常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现象,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礼”在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中的核心地位。例如,书中对“朝聘之礼”的详细解析,让我看到了古代政治家如何通过礼仪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和平与稳定。再比如,对“乡党之礼”的描述,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那种血缘、地缘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村民之间如何通过互助互爱来形成强大的社会网络。作者在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文学作品来佐证其观点,使得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感受到礼仪文化是如何渗透到我们民族的艺术创作和文学表达中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孝道”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对父母的顺从,更是一种对家庭责任、对生命传承的担当。这种跨越时代的价值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这本书让我感到,我们不仅仅是某个时代的居民,更是中华民族这个伟大文明的传承者。它让我更加珍视自己所拥有的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也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份美好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穿越千年的文化宝典!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服饰、建筑、甚至饮食文化很着迷,而《中华国粹:礼仪文化》却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将这些文化符号与“礼仪”这个核心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我这才明白,原来我们古代的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物,而是承载着身份、等级、场合的重要象征;古代的建筑也处处体现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礼制思想;就连餐桌上的食物摆放、进食顺序,都蕴含着丰富的礼仪讲究。书中对“饮宴之礼”的阐述尤其让我大开眼界,从敬酒的顺序、饮酒的方式,到餐具的使用、座位安排,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客人和主人的尊重,以及对食物的珍惜。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真的太美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我们现在可能不太了解的礼仪,比如“祭祀之礼”和“朝聘之礼”。虽然这些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多见了,但通过作者的细致解读,我能够窥见古代社会秩序的运行逻辑,以及人们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之心。这本书不像是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画面感,让人读来津津有味。例如,在讲述“嫁娶之礼”时,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婚礼的各个环节,从纳采、问名到亲迎,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仪式感和对新人的祝福,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婚礼的庄重和喜庆。总之,这是一本让人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知、获得启发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