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啓功先生題簽集
定價:98.00元
售價:78.4元
作者:中華書局編輯部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01130461
字數: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編輯推薦
1 、“雙105周年”紀念
2017年是啓功先生105周年誕辰,亦是中華書局成立105周年,因此本書極具紀念意義。
2、啓功先生曆年為中華書局題簽集結齣版
書中170多幅題簽是啓功先生留給中華書局的寶貴藝術遺産,也是啓功先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至2000年前後為中華版圖書題寫的書名簽的正式集結齣版,具有重要的藝術性與齣版研究價值。
3、 裝幀精美,閱讀收藏兩相宜
本書全彩印刷,裝幀精美,將啓功先生題簽原貌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讀者翻閱此書,即會沉浸其中,愛不釋手。無論內容的性、知識性,還是裝幀設計的藝術性、感染力,都堪稱上品,可謂閱讀收藏兩相宜。
內容提要
啓功先生是中國現代傑齣的學者、書畫傢、教育傢,中華書局重要作者之一。啓功先生1971年起藉調到中華書局,參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與中華書局員工朝夕相處數年。他的主要著作《詩文聲律論稿》《啓功叢稿》《漢語現象論叢》《啓功韻語》等,均由中華書局齣版。
啓功先生自1970年代初開始為中華書局版圖書題簽,一直到晚年,前後三十餘年,是為中華書局版圖書題簽極多的人。啓功先生的題簽是形成中華書局版圖書裝幀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早年題簽的風姿淵雅,還是晚年題簽的修美瘦硬,都令人賞心悅目,嘆為觀止。
為紀念啓功先生105周年誕辰,紀念中華書局成立105周年,中華書局編輯齣版《啓功先生題簽集》一書,共同感受和追懷啓功先生高尚的精神和精湛的書藝。
目錄
作者介紹
啓功(1912—2005),字元白,是中國現代傑齣的學者、書畫傢、教育傢,中華書局重要作者之一。啓功先生自稱中華書局是他的「第二故鄉」,與中華書局有著深厚的淵源和交往。啓功先生1971年起藉調到中華書局,參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點校,與書局員工朝夕相處數年。他的主要著作《詩文聲律論稿》《啓功叢稿》《漢語現象論叢》《啓功韻語》等,均由中華書局齣版。
文摘
序言
(三) 說實話,最初是被“中華書局”這四個字打動的。作為國內最權威的古籍齣版社之一,他們齣品的書,品質總是令人放心。而這次,再加上“啓功先生題簽集”,這簡直是雙重保險,充滿瞭期待。 翻開書,第一感覺就是“厚實”。不是那種虛胖的厚,而是內容充實、裝幀精美的實在。我並不是書法傢,也不是研究啓功先生的書法有多麼精深,但我卻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字裏行間的力量和韻味。那種筆觸的疏密、字形的變化,都透露齣他深厚的功底和獨特的個人風格。 更吸引我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把啓功先生的題簽羅列齣來。我隱約感覺到,編輯部一定做瞭大量的案頭工作,去考證這些題簽的來源,去梳理它們背後的齣版曆史。這纔是最寶貴的。一本好的圖書,不僅僅是內容本身,更包括它承載的文化信息和曆史印記。 想象一下,每一張題簽,都對應著一本被先生認可、被先生題寫的著作。這些著作,很多都是中國學術史上的瑰寶。通過這些題簽,我們不僅能領略到先生的藝術風采,更能間接地瞭解那個時代,瞭解那些經典的誕生和流傳。 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也頗為講究,留白恰到好處,讓每一幅題簽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又不顯得空泛。印刷的色彩還原度很高,看起來非常舒服。總之,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讓我對中華書局和啓功先生都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五) 拿到《BF:啓功先生題簽集》,我的第一感覺是,這是一本“有分量”的書,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文化上的厚重感。中華書局齣品,本身就代錶瞭一種品質的保證,而“啓功先生題簽集”更是讓人充滿瞭好奇與期待。 我一直很欣賞啓功先生的書法,那種既有深厚傳統功底,又不失個人獨特韻味的書風,總能輕易地打動人心。他的字,不追求張揚,不炫技,而是透露著一種溫潤、儒雅,卻又暗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能將這樣一批題簽匯編成冊,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更吸引我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呈現字跡,它所包含的,更是那個時代、那些學人、那些經典著作的一段段迴憶。每一張題簽,背後都可能藏著一個故事,一段塵封的往事。我想,通過這些題簽,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哪些著作被視為經典,又是什麼樣的機緣,讓啓功先生為它們題寫瞭簽名。 中華書局編輯部在這本書的整體呈現上,顯然下瞭巨大的功夫。從選材、排版到印刷,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對藝術和學術的尊重。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能夠滿足書法愛好者的需求,更能引發那些對中國近現代齣版史、文化史感興趣的讀者的共鳴。 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透過啓功先生的筆墨,去感受那個時代的學術氛圍,去觸摸那些承載著知識與智慧的經典。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反復迴味的著作。
評分(一) 這套書真是意外之喜,一開始隻是被“啓功先生題簽集”這幾個字吸引,想著能看到先生親筆題寫的那些書名,本身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拿到書後,更是愛不釋手。厚重的一函,打開來,撲麵而來的就是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印刷質量極佳,紙張的質感,墨色的深淺,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先生當年題簽時的場景默默對話。 更令人驚喜的是,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帖或圖片集。中華書局編輯部的用心之處,體現在那些細緻入微的編排和介紹中。每一幅題簽,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藝術品,背後往往承載著一段故事,一段與某本書、某個作者、某個時代相關的記憶。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每一條題簽的背後故事(畢竟纔剛拿到手),但光是翻閱,就能感受到那種文化底蘊的厚重。 尤其是那些看似隨手寫就,實則筆力雄健、意趣盎然的字跡,每一點、每一劃都充滿瞭生命力。啓功先生的書法,本就自成一派,既有傳統功底,又不失個人創新,尤其是他晚年的題簽,更是將這種風格發揮到瞭極緻。那種灑脫,那種意境,不是模仿得來的。看著這些字,仿佛能聽到先生爽朗的笑聲,感受到他對文化的熱愛和對書籍的珍視。 這本書不僅僅是為書法愛好者準備的,對於任何一個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對民國以來學術史、齣版史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份寶貴的財富。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去窺探那些曾經在中國知識界流傳的重要著作,以及那些為它們增色的文化符號。
評分(四) 初拿到《BF:啓功先生題簽集》,就被其厚重而典雅的氣質所吸引。它絕非市麵上那些嘩眾取寵的“大部頭”,而是沉甸甸地展現著中華書局一貫的嚴謹治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齣版精神。 啓功先生的書法,早已是無數人心中的典範。他那種“學我者似,又不像我者,吾纔喜之”的灑脫,在這集的題簽中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體現。每一筆,每一畫,都仿佛蘊含著生命力,帶著一種特有的“啓功味”,溫潤如玉,又剛勁有力。 更值得稱道的是,這本書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欣賞字帖的層麵。作為一名稍有關心中國齣版史的讀者,我深知,一本著作的齣版,往往伴隨著時代的印記和學術的傳承。而啓功先生為眾多經典著作題寫的簽名,就像是一枚枚曆史的印戳,無聲地訴說著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 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一窺究竟,瞭解究竟是哪些重要的典籍,有幸得到啓功先生的親筆題簽。這些題簽,或許會成為我們研究民國時期乃至更早的齣版業,以及當時學術界發展脈絡的一個獨特窗口。 中華書局編輯部的用心,從書籍的裝幀、用紙、印刷等細節上可見一斑。這種對作品的態度,本身就是對啓功先生藝術的一種緻敬,也是對讀者的一種尊重。這本書,無疑將成為我案頭上的一件常備之物,時時翻閱,細細品味。
評分(二) 拿到《BF:啓功先生題簽集》的那一刻,我確實被它的沉甸甸和精緻所打動。它不是一本隨便擺在書架上的書,而更像是一件可以時常拿齣來把玩的藝術品。外函的設計就透著一股子穩重和雅緻,打開後,裏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 作為一名對書法略有涉獵的讀者,我最關注的自然是那些題簽本身的藝術價值。啓功先生的書法,可以說是獨步當代的,他的字,既有二王一脈的淵藪,又有自己的清秀飄逸,尤其體現在他晚年的題簽上,那種爐火純青的境界,簡直令人拍案叫絕。 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它就像一個曆史的切片,通過啓功先生為眾多經典著作題寫的簽條,勾勒齣瞭民國以來乃至新中國成立初期,學術界的一道縮影。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先生到底為哪些重要的書籍題寫過簽,這些書又在當時扮演瞭怎樣的角色。 中華書局編輯部在這本書的編輯上,顯然花瞭不少心思。我注意到,除瞭字本身,一些題簽的齣現背景、甚至與題簽書籍的簡單介紹,或許都會穿插其中。這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不需要自己去翻找海量的資料,就能在一個地方,同時欣賞到書法藝術和齣版文化的精髓。 這本書的裝幀和用紙,都顯得非常用心,拿在手裏有分量,看得齣是經過精心打磨的作品。它不僅是一本關於書法,更是關於曆史、關於文化的讀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