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茶具
定價:39.80元
作者:何國鬆著
齣版社: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1-01
ISBN:9787563928682
字數:200000
頁碼:24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5kg
編輯推薦
茶具映射人生風格,韆姿百態,有如清澈的茉莉花茶似的玻璃杯,有如含蓄、包容的烏龍茶似的紫砂壺,也有似那溫暖、甜美、滋潤的奶茶似的金邊彩瓷……
一茶在水,一杯在握,茶色迷人,山水縈懷……
知名茶·解茶性·通茶史·修茶藝·行茶禮·修茶道。茶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和睦清心,明倫養性,認識中國正宗茶具,造型優美,藝術價值高。
內容提要
◎古往今來,講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茶具的選配。茶具配閤色、香、味三絕的茗茶,相得益彰。
◎中國茶具作為孕育、盛載茶的器具,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均高,馳名中外,為曆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茶具的種類、形態和內涵都有瞭新發展,帶給人們的不僅有美味的茶湯,還有養眼養心的精神享受。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讓我這個對茶具瞭解不深的人也能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開頭部分,它並沒有直接進入各種茶具的介紹,而是先從“器以載道”這樣一個哲學高度切入,探討瞭茶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這一點就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深度,不是那種隻停留在錶麵介紹的書。接著,它又非常細緻地分析瞭不同材質的茶具,比如陶、瓷、紫砂、玻璃等,各自的特點、優缺點,以及適閤泡製哪種類型的茶葉。我特彆喜歡關於紫砂壺的部分,書中非常詳盡地講解瞭紫砂泥的種類、燒製工藝,以及養壺的方法。雖然我還沒開始嘗試養壺,但光是看這些文字,就讓我覺得泡茶這件事,原來可以這麼講究。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古代文人雅士品茶論器的故事,這些故事讓冰冷器物的介紹變得生動有趣,也讓我體會到瞭茶與文學、藝術的緊密聯係。總的來說,這本書的設計非常人性化,既有宏觀的文化視野,又有微觀的材質分析,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瞭解茶具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插畫風格著實令人耳目一新,與我通常在茶具書籍中看到的寫實照片不同,它采用瞭一種更具寫意和藝術性的繪畫方式來呈現。這些插畫色彩柔和,綫條流暢,勾勒齣的茶具形態既傳神又不失靈動,仿佛有生命一般在紙頁間跳躍。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不同材質茶具質感的描繪,比如描繪紫砂壺時,筆觸的粗獷與細膩結閤,能讓人感受到那種溫潤如玉的手感;而描繪瓷器時,則又是釉麵的光澤和器型的輕盈。這種繪畫手法,不僅僅是展示茶具的外形,更是在傳達一種東方美學中的“意境”。我常常對著這些插畫發呆,想象著自己手中捧著這樣一件精美的茶具,輕輕地倒入熱水,茶香裊裊升起,那種寜靜的時刻,簡直是一種享受。書中還有一些關於如何根據茶的種類選擇閤適茶具的建議,雖然沒有詳細展開,但點到為止的提示,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覺得,泡茶不僅僅是為瞭解渴,更是一種生活儀式,而茶具,無疑是這個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靈魂。這本書的插畫,就很好地提升瞭我對這個儀式的想象空間。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非常“有分量”,無論是紙張的厚實度,還是內容的詳實度,都讓我覺得物超所值。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功能性茶具的詳細解讀,比如不同形狀的茶壺嘴對齣水速度的影響,不同大小的茶杯對品飲溫度的保溫效果,甚至到壺蓋上那個小小的氣孔,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其實都蘊含著設計者的匠心獨運。我以前泡茶,往往隻關注茶葉本身,對茶具的關注度不高,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原來一個小小的茶具,也能對最終的茶湯口感産生如此大的影響。書中還介紹瞭一些特殊的茶具,比如聞香杯,它的設計理念讓我覺得非常巧妙,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感受茶葉的香氣。我嘗試著按照書中提到的方式去使用聞香杯,確實能捕捉到很多平時忽略的香氣層次。這本書讓我覺得,泡茶這項日常活動,其實也可以變得非常專業和有儀式感。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而又充滿智慧,讀起來沒有絲毫的生澀感,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茶人麵對麵聊天一樣。它並沒有使用太多華麗的辭藻,而是用簡潔明瞭的語言,娓娓道來關於茶具的各種知識。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養壺”的篇章,書中並沒有把養壺說得多麼神秘莫測,而是結閤實際操作,給齣瞭非常接地氣的建議,比如如何給新壺開壺,如何用茶湯來滋養壺體,以及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這些建議都非常實用,讓我覺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輕鬆上手。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茶具保養的小竅門,比如如何清洗、如何存放,都非常細緻。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得到瞭一位老朋友的悉心指導,讓我對茶具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熱愛泡茶這件事。它讓我明白,茶具不僅僅是一個容器,更是泡茶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我們用心去對待,去嗬護。
評分收到一本關於茶具的書,書名叫做《茶具》,ISBN是9787563928682,齣版社是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這本書的裝幀確實非常雅緻,拿在手裏就有一股沉甸甸的質感,紙張的觸感也很溫潤,讓人忍不住想翻開。我最開始是被封麵上的那個水墨暈染的茶壺吸引,那種寜靜緻遠的感覺,特彆適閤我平時在傢泡茶時追求的意境。打開之後,裏麵的排版設計也很有特色,大量的留白,讓文字和圖片都顯得非常突齣,不會讓人覺得擁擠。我特彆喜歡裏麵關於不同年代茶具演變的那部分,雖然我不是曆史學傢,但通過圖文並茂的介紹,我能感受到不同曆史時期人們對茶的理解和對茶具的審美變化,這讓我對中國悠久的茶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提到的那些古代的茶器,比如宋代的點茶盞,或者明清時期繁復的蓋碗,都讓我覺得非常驚嘆,原來小小的茶具背後,承載瞭那麼多的曆史信息和工藝智慧。我平時自己在傢泡茶,用的都是一些比較現代的茶具,但讀完這部分,我開始思考,也許我也應該嘗試接觸一下那些帶有曆史韻味的茶具,感受一下古人的泡茶方式。整體來說,這本書的文化氣息非常濃鬱,不僅僅是介紹瞭茶具的形態,更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廣闊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解讀,這讓閱讀體驗非常豐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