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究 |
| 作者 | 趙玉宏 |
| 定價 | 48.00元 |
| 齣版社 | 經濟日報齣版社 |
| ISBN | 9787519602666 |
| 齣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隨著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的快速發展,文化創意以及設計服務已經滲透並貫穿在各領域各行業,逐漸呈現齣多嚮交互融閤的態勢。促進文化創意産業與其他實體經濟深度融閤,進一步推進我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創新型經濟的重要途徑;通過文化創意改變産品服務內容和質量、提升文化消費水平,是培育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提升國傢文化軟實力和産業競爭力的重大舉措。 在此背景下,本書以北京市的文化創意産業為例,分析文化創意産業與其他産業之間的融閤發展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關聯、輻射作用。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目錄 章緒論001 一、研究背景002 (一)信息技術發展加速文化創意産業融閤002 (二)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呈現齣高成長性003 二、研究意義005 三、研究內容006 四、研究方法007 第二章文獻綜述009 一、産業融閤理論研究現狀010 (一)國外産業融閤研究現狀010 (二)産業融閤研究現狀013 二、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研究現狀017 (一)文化創意産業融閤動因研究018 (二)文化創意産業融閤模式研究019 (三)融閤案例研究021 三、北京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研究現狀023 第三章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動因和方式027 一、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動因028 (一)基礎驅動力:技術創新028 (二)內部驅動力:企業驅動 需求拉動031 (三)外部驅動力:推動034 二、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方式040 (一)技術融閤040 (二)産品融閤042 (三)市場融閤043 (四)企業融閤045 第四章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現狀及問題047 一、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基礎——基於PEST宏觀分析048 (一)政治與法律環境049 (二)經濟與信息環境055 (三)社會與人文環境067 (四)技術與産業環境072 二、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的類彆078 (一)文化創意産業的跨界融閤078 (二)文化創意産業內部融閤083 三、北京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084 (一)文化創意産業鏈融閤發展不足084 (二)文化創意産業對相關産業的輻射帶動效應有待提高087 (三)對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缺乏統一指導088 四、本章小結090 第五章文化創意産業融閤案例研究091 一、內部融閤案例——影視産業和文化旅遊業融閤092 (一)影視旅遊概念093 (二)影視旅遊的類型095 (三)影視旅遊的特點097 (四)影視旅遊案例分析——北京懷柔影視基地098 二、外部融閤案例——旅遊業與農業融閤102 (一)旅遊農業概念102 (二)北京旅遊農業産業現狀103 (三)北京旅遊農業融閤開發模式104 (四)北京旅遊農業融閤的意義110 第六章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對策建議113 一、層麵115 (一)探索“大部製”的融閤型管理模式115 (二)放鬆管製,優化産業融閤的配套政策117 (三)建立全麵的人纔體係,消除文化産業融閤的人纔瓶頸120 (四)促進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集群化發展121 (五)推進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國際化進程122 二、社會層麵123 (一)依托文化創意産業協會,對接職能部門123 (二)利用文化創意産業聯盟,搭建融閤信息平颱125 三、企業層麵128 (一)産業滲透融閤發展模式128 (二)産業延伸融閤發展模式130 (三)産業重組融閤發展模式132 小結135 參考文獻137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讀《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我預設的期待是,它能夠為我提供一個理解當前經濟發展新動能的窗口。文化創意産業,作為一種典型的知識密集型和創新驅動型産業,其融閤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北京,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其文創産業的發展經驗無疑具有標杆意義。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北京是如何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培育、人纔引進等多種手段,推動文化創意産業與其他相關産業的深度融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書中是否會探討北京在發展數字創意、內容産業、文化科技融閤等方麵的具體舉措,以及這些舉措如何促進瞭文化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價值實現。我也對書中關於“融閤”的具體錶現形式很感興趣,是僅僅指不同行業間的簡單疊加,還是能夠形成更高層次的協同效應和創新生態。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和詳實的案例,來佐證其觀點,那就再好不過瞭。
評分這本書《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的封麵和齣版信息,讓我對其中所探討的主題充滿瞭好奇。我一直認為,文化創意産業的生命力在於其不斷的創新與融閤,而北京作為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其文創産業的發展必然有很多值得學習和藉鑒的地方。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界定“融閤發展”的,是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還是能夠深入到具體的商業模式、組織架構、以及人纔培養等多個維度。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對北京文創産業不同細分領域的考察,例如設計、齣版、影視、演藝、遊戲、動漫等,來展現其融閤發展的具體圖景。我關注的不僅僅是成功的案例,也包括那些在融閤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睏境,以及北京是如何剋服這些睏難的。畢竟,任何産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真實的案例分析更能體現研究的深度和價值。
評分拿到《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這本書,我首先被其嚴謹的學術研究取嚮所吸引。從書名來看,它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通俗讀物,而是力圖深入挖掘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內在邏輯與驅動機製。我關注的重點在於,作者是否能夠擺脫空洞的理論框架,真正地深入北京文創産業的肌理,去揭示其融閤發展的具體路徑和模式。例如,在産業融閤方麵,書中是否能剖析齣“文化+科技”、“文化+旅遊”、“文化+金融”等不同維度的融閤方式,以及這些融閤在實踐中産生的效益和麵臨的障礙。北京作為一綫城市,其文創産業的發展必然受到市場、政策、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作者的分析能否兼顧這些復雜性,提供一個多維度、多視角的解讀,這是我非常期待的。我希望書中能呈現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或理論視角,例如運用大數據分析文創産品消費趨勢,或者通過案例研究剖析成功的融閤發展模式,甚至是對失敗案例的復盤與反思。隻有這樣,纔能真正體現齣研究的深度和價值。
評分《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種將宏大敘事與具體實踐相結閤的研究視角。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種關於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理論框架,並且能夠用北京的實際案例來驗證和豐富這個框架。我關注的重點在於,作者如何分析北京作為首都,其在推動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這其中可能涉及到政策的先行先試、資源的集聚效應、以及創新創業的氛圍營造等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北京的哪些文化資源,比如曆史遺跡、藝術機構、以及傳統技藝等,是如何被創造性地轉化和融閤到現代文創産業中的。同時,我也對北京在科技創新方麵的優勢如何賦能文創産業,以及這種賦能帶來瞭哪些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感到非常好奇。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例如在數字經濟時代,北京的文創産業將如何繼續深化融閤,邁嚮新的發展階段,那就更具價值瞭。
評分這本《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研究—以北京文創産業為例》初登我手,便是一股撲麵而來的時代氣息。書名中的“融閤發展”四個字,早已點明瞭其核心命題,也契閤瞭當下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大方嚮。我尤其好奇的是,作者如何將宏觀的産業理論,落腳到北京這個具體而生動的案例上來。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其文化底蘊深厚,同時又具備現代化的創新活力,是探究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的絕佳樣本。我期望書中能詳細分析北京在傳統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新興科技與文化産業的結閤、以及不同業態之間的跨界融閤等方麵所做的探索與實踐。比如,故宮博物院如何通過文創産品走嚮大眾,798藝術區如何從工業遺址轉型為創意集聚地,或者像一些新興的數字媒體公司,是如何將北京的文化符號融入數字內容的創作與傳播的。這些具體案例的呈現,將使理論變得鮮活,也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我希望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展示北京在文化創意産業融閤發展道路上的成就、挑戰與未來前景,為其他地區的同類研究提供有益的藉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