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 |
| 作者 | 〔英〕罗伯特·杰克逊(Robert Jackson) |
| 定价 | 66.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市场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213568 |
| 出版日期 | 2015-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提供了民用和军用航空业的年谱,将事实、图像、名人和成就巧妙融合在有参考价值的单卷著作中。通过400多张照片和插图的展示,本书是有关人类征服天空欲望的设计别致、用尽一切可用资料的研究集成。 |
| 作者简介 | |
| 罗伯特杰克逊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和飞行教练。现在是一位军事、海军、飞行事务的全职作家,他出版80多部专著。 |
| 目录 | |
| 1 喷气式飞机的起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的所有航空领域里程碑中,对未来飞行产生的影响没有一个可以与世界上首架喷气式作战飞机的推出相媲美。 2 旋翼机:早期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证了航空领域一个新概念的出现:直升机。但这一理念并不新。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代中国的小孩就在玩一种小玩具,它由一个简易的圆杆和顶部的羽毛组成,每根羽毛轻微扭曲,当圆杆旋转时羽毛以角度撞击空气,这样能够产生足够的提升力以使得这个装置飞上天空。15世纪,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极有深度地预见到了旋翼原理的发展,讨论了升降螺杆的发展可能并绘制了细节图。300年后,另一位工程师草拟了一份足以借此建造一个工作模型的升降螺杆设计图。 3 民用航空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商业航空运输,特别是在欧洲,好的形容词就是混乱。在战争进行的6年里,飞机制造厂大量生产军用飞机,而英国使用的大部分运输机都是美国提供的。即使在苏联,主要的战时运输机是道格拉斯DC-3的授权建造版里苏诺夫Li-2(Lisunov Li-2)。在整个战争期间,只有美国能够保持运输机生产的连续性,巨大的产出使得美国能够满足同盟国和自身的航空运输需求。 4 对速度的追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逐步形成的盟军喷气战斗机设计是非常中规中矩的。除了是涡轮喷气驱动之外,格洛斯特“流星”完全没有什么新意(但被证明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战斗机)。第二款英国喷气战斗机——德·哈维兰“吸血鬼”——也是常规设计,它的结构简单,由一个安放发动机和驾驶室的机舱、一个带有轻微渐缩机翼后缘的机翼、两个尾梁和一对尾翼组成。 5 冷战:原子时代的诞生 被称为冷战的时期差不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开始了,持续了大约半个世纪。冷战开始时,美国垄断器及其投送手段,但是这种垄断权在1949年苏联引爆首枚核装置后很快被侵蚀。 6 冷战后期1958年,随着战略空军司令部地面警戒部队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此时1/3的轰炸机全天候处于战备状态,战略空军司令部开始采取其他行动以确保其轰炸机部队的大部分战机都能够在完成突袭后安全返航,而且能够发起大规模的报复性打击。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过度拥挤。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大幅扩张导致一些基地需要供养多达90架B-47轰炸机和40架KC-97空中加油机。首支B-52联队也体量庞大,拥有45架轰炸机和15或20架KC-135空中加油机,而且位于一个基地。 7 X-飞行器:通往航天飞机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陆军航空队、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和贝尔飞机公司就开始共同致力于设计并生产一款研究用飞机以探索超音速(1马赫以上)高速飞行领域。通俗地说,由奥地利教授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在1887年发明并在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声速单位“马赫”相当于在摄氏15度(59华氏度)的气温条件下在海上以1224.68千米/小时(760.98英里/小时)的速度飞行,在11000米(36098英尺)以上这一速度降为恒定的1061.81千米/小时(659.78英里/小时)。 8 商用航空:从1950年到今天 20世纪50年代初,波音公司利用它从B-47和B-52轰炸机项目获得的专业知识设计了一款世界的喷气客机:波音707。原型机的建造严格保密,1954年7月13日进行了首航。波音707的主要系列模型是1957年12月首航的707-120以及在1959年1月首航的707-320。 9 未来之翼:未来世界的军用航空 1991年1月16日和17日晚,8架麦道公司的AH-64A直升机开启“沙漠风暴行动”(Operation Desert Storm)空袭的突击阶段,攻击巴格达附近的两座雷达站,使用的武器是“火”空对地导弹、70毫米火箭弹和30毫米火炮。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两个站点全被摧毁。初对巴格达的攻击由位于海湾的美国战舰和洛克希德F-117A战机发射的“战斧”(Tomahawk)巡航导弹完成,直捣指挥控制中心、各部门、军营和如总统府等个别目标。 |
| 编辑推荐 | |
| 从人类飞翔的梦想到飞机大量用于战争,从*早的人工飞翼到飞行上百小时、航程上万千米的无人战机,一部世界航空史就是人类飞向蓝天、飞向梦想的历史……百幅珍贵插图,生动精彩叙述,再现人类飞天之路。★★★★★推荐购买:《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 文摘 | |
| 序言 | |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航空史书籍,不仅仅是技术参数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讲述那些驱动技术进步的人类故事。《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就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从“喷气机时代”开始,这无疑是航空史上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我想象着书中会描绘那些充满远见的工程师、大胆的试飞员,以及那些在竞争和合作中不断突破极限的飞机制造商。那些关于发动机的轰鸣声、那些关于速度与高度的记录,都充满了戏剧性。而“未来之翼”则将我的思绪带往了更加激动人心的领域。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可持续航空的解决方案?例如,零排放的电动飞机,还是利用氢能源的新型推进系统?是否会涉及个人飞行器的普及,让每个人都能像电影里一样自由穿梭于城市之间?作者“罗伯特”的视角,加上中国市场出版社的出版,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罗列事实,更能深入分析技术背后的驱动力,以及航空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环境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让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航空事业的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能够带我穿越历史,又让我对未来充满遐想的书籍情有独钟。《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精准地击中了我的阅读 G点。当我看到“喷气机时代”这几个字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速度、效率和全球化的画面。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从冷战时期的战略轰炸机到改变世界的民航客机,喷气式发动机的出现彻底重塑了人类的交通方式和地缘政治格局。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描绘那些经典机型的诞生故事,那些在技术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设计,以及它们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惊人的力量。而“未来之翼”则更是将我的目光引向了更加辽远的未知。作者“罗伯特”会如何想象未来的飞行器?是更加环保、更加智能的飞行器?是能够轻松抵达月球甚至火星的载具?还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全新飞行方式?这本书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中文翻译的质量和内容的本土化处理充满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回顾航空史上的辉煌时刻,又引领我展望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天空,让我感受到人类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评分作为一名对科技发展史和未来趋势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无疑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精准地概括了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开始,一直延伸到对未来的展望。“喷气机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名词,它代表着速度的飞跃,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人类对天空的进一步掌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关键飞机型号、重要的技术革新,以及它们是如何深刻影响了军事、商业和旅行的。同时,“未来之翼”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作者“罗伯特”的构想,是否会涉及更高效、更环保的飞行技术?例如,低碳排放的航空燃料,或是完全独立的飞行系统?是否会畅谈太空旅游的普及,或者更为便捷的城际飞行方式?中国市场出版社的出版,意味着这本书经过了审慎的考量和翻译,能够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精彩的纪录片,通过文字,将我带入航空史的宏大叙事,让我感受到人类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航空技术如何持续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评分我是一名对工程技术及其社会影响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当看到《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飞机、速度与科技进步的画面。喷气机时代,无疑是航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仅代表了速度的突破,更象征着人类征服天空的决心与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描绘这个时代的技术演进,从早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到现代高效的涡扇发动机,它们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所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同时,“未来之翼”这个词汇,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指向技术上的飞跃,更可能包含了对航空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例如可持续航空、太空旅游、以及更智能化的飞行系统。这本书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引进,并由“〔英〕罗伯特”撰写,这让我相信其内容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国际视野,并且经过了审慎的翻译和编辑,能够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从过去那些令人惊叹的飞行器,到未来那些可能改变世界的创新,全方位地理解航空事业的壮丽画卷。
评分我的阅读偏好一直倾向于那些能够展现人类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书籍。《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从“喷气机时代”这个承载着速度与变革的起点,到“未来之翼”所象征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似乎描绘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航空史诗。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将如何讲述那些划时代的喷气式飞机是如何从图纸走向天空的,它们在技术、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改变战争格局和全球连接方式的飞机?同时,“未来之翼”这个概念,让我对书中对未来航空的畅想充满了期待。作者“罗伯特”会如何描绘下一代的飞行器?是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是能够实现超远距离甚至太空旅行的载具?还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全新飞行概念?中国市场出版社的引进,以及“〔英〕罗伯特”的署名,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国际视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技术史料,更能通过生动的叙述,让我感受到人类在征服天空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不懈的追求。
评分我一直认为,航空史是人类探索精神和科技进步的缩影。《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恰恰抓住了我最感兴趣的两个核心点。首先,“喷气机时代”是人类航空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篇章,它标志着飞行速度、效率和航程的巨大飞跃,彻底改变了全球的连接方式和战争形态。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详尽地阐述这一时期的重要飞机型号、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它们在二战后冷战时期和民航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未来之翼”则将视角延展至无限可能的明天,这部分内容无疑是最令人激动和充满想象的。作者“罗伯特”是否会探讨下一代推进系统?比如核动力、电动力,甚至是反重力技术?是否会涉及深空探索的航空工具,或是更便捷的个人飞行交通工具?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并由一位英国作者撰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国际化视角充满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梳理,更能深入挖掘航空发展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为我打开一扇理解人类如何不断挑战极限、飞向更广阔天空的窗口。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历史读物,不仅仅是记录事实,更重要的是能够讲述故事,引发思考。《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编年史,而是将“喷气机时代”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然后顺势而上,展望“未来之翼”。这其中的逻辑非常清晰,也很有吸引力。我一直对喷气式飞机的发展历程感到着迷,从最初的实验性项目,到它们如何逐渐成为现代航空业的主力,再到它们在军事、民用领域所扮演的角色。书中一定会充斥着各种精彩的故事,比如那些大胆的飞行员,那些富有远见的工程师,以及那些改变世界的重大事件。而“未来之翼”这个概念,则让我联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场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目前还在理论阶段,但有可能在未来实现的航空技术?例如,垂直起降技术、无人驾驶的普及、甚至是我们尚未想象到的全新飞行原理。作者“罗伯特”的视角,以及中国市场出版社的翻译和出版,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不仅仅了解“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和“怎么样”,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航空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它将如何塑造我们未来的生活。
评分我始终对那些能够描绘人类突破极限、不断追求更高更远目标的书籍充满热情。《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个书名,正好契合了我的这种兴趣。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更像是一条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线。“喷气机时代”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期,它见证了人类飞行速度和能力的飞跃,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会如何深入剖析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飞机,它们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又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未来之翼”,则将我的目光引向了更加广阔的未知领域。作者“罗伯特”是否会畅想未来的太空探索?是否会探讨更加环保、更具颠覆性的飞行技术?例如,利用高超音速风洞的实验,或是对新型复合材料的运用。中国市场出版社引进这本书,并邀请“〔英〕罗伯特”撰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国际化视野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从对飞行的原始渴望,到喷气式飞机带来的速度革命,再到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全方位地感受人类航空事业的壮丽史诗。
评分我是一个对科技发展史情有独钟的读者,尤其对那些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变革充满了好奇。当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正是我想要的!”。喷气机时代,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飞机的速度有了质的飞跃,更意味着世界真正意义上的“变小”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国度,因为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到达,这彻底改变了商业、旅游、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我可以想象,书中会详细介绍那些划时代的喷气式客机和战斗机,比如波音707、DC-8,以及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军用飞机。作者“罗伯特”的身份,加上“中国市场出版社”的发行,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扎实,且具有国际视野。我特别期待能够了解到,在喷气机时代,技术是如何不断突破极限的,以及这些突破又是如何反过来推动社会进步的。而“未来之翼”这个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想知道,在作者看来,未来的航空会呈现出怎样的图景?是更加注重环保的电动飞机?是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的个人飞行器?还是能够实现太空旅行的通用载具?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让我能够窥见人类航空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无限可能的未来,每一个字都散发着对未知探索的召唤。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足够吸引我了:《世界航空史:从喷气机时代到未来之翼》。当我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它,第一眼就被这个宽泛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标题所吸引。我一直对航空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早期的飞行器梦想,到如今的太空探索,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和带来的变革总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喷气机时代”,这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力量感和科技感,它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交通和军事时代,速度、效率、以及全球化的进程都因此被大大加速。而“未来之翼”则更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加遥远的明天,让人不禁遐想,未来的航空会是什么样子?是更加环保的飞行器,还是能够进行星际旅行的飞船?这本书似乎囊括了这一切,从过去辉煌的起点,到当下飞速的进步,再到对未来的大胆展望。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这意味着这本书很可能经过了精心翻译和本地化,能够更好地被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而“〔英〕罗伯特”这个署名,也让我好奇作者的视角和背景,英国在航空史上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或许这位罗伯特先生能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讲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一探究竟,了解那些改变世界的飞机是如何被设计、制造和投入使用的,它们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技术和历史的著作,更可能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赞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