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辑:趣味代数学(双色版) (苏)别莱利曼

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辑:趣味代数学(双色版) (苏)别莱利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别莱利曼 著
图书标签:
  • 科普
  • 数学
  • 代数
  • 趣味数学
  • 经典
  • 译丛
  • 别莱利曼
  • 苏联
  • 教育
  • 双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ISBN:9787542758262
商品编码:2934478225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 辑:趣味代数学(双色版)

定价:24.80元

售价:11.7元,便宜13.1元,折扣47

作者:(苏)别莱利曼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427582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趣味代数学》一书分析讲解了一些令人着迷的数学史上的难题、引人入胜的趣味数学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与代数学有关的问题,能将读者原本还不“连贯”和不“牢固”的代数学知识,连贯起来融会贯通。本书力避枯燥式说教,让读者宛如在代数学的海洋中遨游,自发地运用课本上的代数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和激发对代数学兴趣。

目录


第1章 乘方和乘方的应用
1.1 认识乘方
1.2 天文学上的数字
1.3 地球质量是空气质量的多少倍
1.4 常温下的燃烧
1.5 理想中的天气变化
1.6 带密码的保险柜
1.7 有车牌号的自行车
1.8 用2 累乘会出现什么情况
1.9 神奇的触发器
1.10 利用触发器进行计算
1.11 象棋到底有多少种棋局
1.12 自动弈棋机
1.13 三个2 求大值
1.14 三个3 求大值
1.15 三个4 求大值
1.16 三个相同的数求大值
1.17 四个1 求大值
1.18 四个2 求大值
第2章 代数语言的相关知识
2.1 学习列方程
2.2 通过方程了解刁藩都的一生
2.3 拖着行李的马和骡子
2.4 四兄弟各有多少钱
2.5 鸟和鱼
2.6 两家之间的距离
2.7 关于割草的方程
2.8 牛吃草的问题
2.9 “牛吃草问题”的母题
2.10 时针和分针的对调问题
2.11 时针和分针的重合问题
2.12 猜数游戏
2.13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14 年龄的倍数问题
2.15 方程中的奥秘
2.16 理发馆
2.17 无轨电车
2.18 过河问题
2.19 铁罐中的咖啡
2.20 元旦晚会
2.21 侦察船
2.22 自行车赛场
2.23 摩托车赛事
2.24 汽车的平均速度
2.25 用计算机解方程
第3章 代数在算术中的应用
3.1 乘法的速算
3.2 末位是1、5、6 的数
3.3 末位是25 和
3.4 无限长的数
3.5 补差
3.6 能够被11 整除的数
3.7 汽车的车牌号
3.8 能够被1 9 整除的数
3.9 苏菲热门定理
3.10 合数数列
3.11 质数的个数
3.12 已知的大质数
3.13 非常重要的计算
3.14 有时算术比代数更简单
第4章 刁藩都方程的应用
4.1 买衬衣
4.2 商店中的账目盘点
4.3 买邮票问题
4.4 买水果问题
4.5 猜生日游戏
4.6 卖鸡问题
4.7 求解二次方程
4.8 这是什么方形
4.9 成双成对的两位数
4.10 勾股数
4.11 求解三次方程
4.12 费马定理
第5章 开方
5.1 了解乘方的逆运算
5.2 两个数比较大小
5.3 一眼就能看出答案
5.4 开方中的滑稽剧
第6章 二次方程的应用
6.1 握手问题
6.2 有多少只蜜蜂
6.3 猴子的数量
6.4 方程的全面性
6.5 欧拉发明的习题
6.6 扬声器
6.7 天体的引力
6.8 画中的难题
6.9 三个连续的整数
第7章 大值和小值的应用
7.1 两列火车
7.2 站点的位置
7.3 修路问题
7.4 乘积的大值
7.5 和的小值
7.6 方梁
7.7 两块土地
7.8 风筝
7.9 建房
7.10 圈地
7.11 大的截面
7.12 漏斗的容量
7.13 蜡烛和硬币

第8章 级数的相关知识
8.1 早的级数
8.2 用方格纸表示级数
8.3 提水浇菜园
8.4 喂鸡问题
8.5 挖土队
8.6 卖苹果
8.7 买马
8.8 受伤军人得到的抚恤金
第9章 对数
9.1 对数的相关知识
9.2 四分之一平方表
9.3 对数表的发展
9.4 特殊的对数表
9.5 神奇的速算专家
9.6 对数在饲料中的应用
9.7 对数在音乐中的应用
9.8 对数在恒星和噪音中的应用
9.9 对数在照明中的应用
9.10 富兰克林的遗嘱
9.11 不断增长的资金
9.12 无理数e
9.13 对数中的滑稽剧
9.14 三个二表示任意正整数

作者介绍


别莱利曼(1882-1942) ,世界的科普大师,
  有“趣味科学的奠基人”的美誉。17岁在杂志上发表篇科普作品,至1942年在列宁格勒被围期间去世,一生创作了105本著作。其中绝大部分是科普读物,尤其是1913~1916年所写的《趣味物理学》更是享誉世界,成为之后一系列趣味科普作品的奠基之作。其趣味科普系列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全世界超过2001万套,至今仍在各国读者的喜爱。

文摘


序言



《趣味代数学》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数学读物,由著名科普作家雅可夫·佩雷尔曼创作。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例子,将抽象的代数概念展现在读者面前,旨在激发读者对数学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概述: 本书并非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故事”来引入代数概念。佩雷尔曼深谙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他善于从各种场景中提炼出代数问题的雏形,引导读者一步步思考,最终理解代数的强大力量。 从算术到代数: 书中首先会回顾一些基本的算术知识,然后巧妙地引出代数的概念。例如,通过一些“未知数”的问题,比如“我心里想了一个数,加上5等于12,这个数是多少?”,来自然地过渡到使用字母来代表未知数。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代数的核心思想。 方程的艺术: 方程是代数的核心工具,佩雷尔曼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来解释方程的构建和求解。他会设计一些迷人的谜题,这些谜题的解决方案都需要用到方程。书中可能包含诸如“鸡兔同笼”这类经典问题,但会以更具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列出方程来解决。他还会展示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分配财产、计算行程等,让读者体会到代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代数的逻辑与推理: 代数不仅仅是符号的运算,更是严谨的逻辑推理。佩雷尔曼会通过一些逻辑游戏和推理题,展示代数思维如何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出规律,做出判断。读者会学习如何运用代数规则来化简表达式,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从而理解代数推理的严密性和普适性。 代数的“魔法”: 佩雷尔曼非常擅长将数学的“趣味”和“魔力”展现出来。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看似神奇的数字游戏,通过代数的解释,这些“魔法”就会变得合乎逻辑,甚至可以被读者掌握和运用。他会展示如何通过代数预测某些结果,或者发现数字隐藏的规律,让读者惊叹于数学的奥秘。 变量与函数的初探: 随着读者对代数理解的深入,书中也会适当地引入变量和函数等更高级的概念。但这一切都会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呈现,例如通过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来引导读者理解变量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关联,形成函数关系。 特点与风格: 《趣味代数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离不开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趣味性与启发性: 佩雷尔曼深知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兴趣。他用生动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例子、引人入胜的故事,将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妙趣横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在解开一个个有趣的谜题,而不是在啃读一本教科书。 通俗易懂: 尽管讲解的是代数,但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广大的数学爱好者,而非专业的数学家。佩雷尔曼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概念,确保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 强调思维训练: 本书的重点并非灌输知识点,而是培养读者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解题的思路,从而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受益终生。 图文并茂(双色版): 双色版的特点在于,书中可能会运用两种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概念、强调关键信息,或者在插图中进行标注。这有助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图示的含义,以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增强阅读体验。插图的使用也会更加生动形象,帮助读者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国际视野: 作为一部来自苏联的科普作品,本书可能包含一些当时欧洲数学教育的特色,以及一些源自俄罗斯或东欧的数学趣闻和典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了解数学文化。 本书的价值: 《趣味代数学》不仅仅是一本介绍代数知识的书,更是一本启迪智慧、培养兴趣的数学启蒙读物。 培养数学兴趣: 对于那些对数学感到畏惧或枯燥的读者,本书是打破隔阂、建立自信的绝佳途径。它会让读者发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主动去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 提升逻辑思维: 代数的核心是逻辑推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学习如何条理清晰地分析问题,如何运用逻辑来解决实际遇到的各种挑战。 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对于正在学习代数或准备学习代数的学生来说,本书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代数概念的深刻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公式。这对于后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佩雷尔曼的作品总是充满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科学的热爱。通过阅读《趣味代数学》,读者也能受到感染,燃起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将数学思维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总而言之,《趣味代数学》是一部经久不衰的数学科普经典。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挑战,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代数世界的大门,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收获知识,提升思维,点燃对数学的无限热情。这是一本值得所有对知识充满好奇,渴望提升自我,或者希望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读者拥有的书籍。它证明了,数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迷人学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非常喜欢书中对于“变量”这个概念的阐释。在很多其他的数学读物中,变量可能被直接定义为“不确定的量”,但这往往让人感到抽象。而《趣味代数学》则通过大量的具体情境,比如“一个袋子里有多少颗糖”、“某天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等,来引入变量的概念。作者强调,变量是我们用来描述变化事物的“代号”,它本身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而代数就是研究这些“代号”之间关系的学科。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让变量的概念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趣味代数学》一点也不夸张,它确实做到了让代数变得有趣。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读者内心的好奇和求知欲。别莱利曼在这方面做得淋漓尽致。他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例子,展示了代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强大力量,让你认识到代数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符号和公式,更是我们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评分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耐心和细致。很多数学概念,一旦脱离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就变得难以理解。但别莱利曼却总能找到恰当的类比,比如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来解释方程的意义,用游戏规则来类比变量的取值范围。他仿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知道学生在哪个环节会遇到困难,并提前准备好了最有效的“拐杖”。读他的书,你会有一种“原来数学可以这样理解”的豁然开朗感,而不是那种“我还是不懂,但我假装懂了”的困惑。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在和一位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智者对话。他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引导你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章节后,会情不自禁地去思考生活中的其他现象,是否也能用代数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教你代数,更是教会你如何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评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绍代数基本概念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他会先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引导读者思考,然后在读者的思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代数的概念。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读者在主动思考中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我常常会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推导,这种参与感让我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科学逻辑,又不失幽默和风趣。作者似乎特别善于发掘数学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梗”,用一种轻松调侃的语气来讲解。即使是涉及到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他也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你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场精彩的脱口秀,而不是枯燥的讲座。这种风格大大降低了代数学的学习门槛,让原本可能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变得亲切可爱起来。

评分

我特别要强调这本书的“经典”二字,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中的内容即使放在当下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别莱利曼的讲解方式,并非是那种昙花一现的技巧,而是真正蕴含着数学的本质和精髓。他所使用的例子虽然可能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但其背后所揭示的数学原理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初学者,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数学基础,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代数内涵的读者,也同样大有裨益。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复古而又亲切的韵味,那淡淡的黄色和书名印刷的字体,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那个纸质书籍的黄金年代。我一直对数学有着朦胧的好感,觉得它既严谨又充满逻辑的美,但又常常被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吓退。这次偶然翻到《趣味代数学》,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翻开了它。别莱利曼这个名字,在科普界算是响当当的,他的作品以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著称,所以我对这本书的信心还是挺足的。

评分

初读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趣味”二字绝非浪得虚名。它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枯燥的定义和定理,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用生动的故事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引导你进入代数学的世界。从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数学谜题开始,作者巧妙地将代数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让你在解谜的乐趣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小插曲,比如介绍代数起源的趣闻,或是某个数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有趣经历,这些细节让冰冷的数学变得有温度、有血有肉,也让我觉得数学家并非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神秘人物,而是和我们一样,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普通人。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也相当考究,双色印刷的设计让原本可能显得单调的数学公式和图表立刻活跃起来。关键的定义、定理和结论被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来,重要的地方则用图示进行辅助说明,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一本好的科普书,其呈现方式和内容本身同等重要。我曾经读过一些数学科普读物,虽然内容可能也很精彩,但如果排版杂乱、图示不清,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而《趣味代数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让读者能够更轻松、更愉快地去理解和消化书中的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