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
定价:38.50元
作者:李晶,苍晶,张金龙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040395280
字数:
页码:2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以野外拍摄的精美照片展示了黑龙江省常见野生植物资源,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和用途进行了必要的描述。全书共收录黑龙江省常见的种子植物449种(83科,276属),学名以全球植物名录数据库中的新修订为准,植物编排参照恩格勒系统;对被子植物APGⅢ分类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附每种植物在APGⅢ系统中的分类概况。为了方便非专业的植物分类学爱好者阅读,大部分植物附加了当地广泛接受的俗名,并在书后附有常用植物形态学术语图示和常见科植物的野外识别要点。《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配套了数字课程,内容包括与书中记录物种相关的大量照片等参考资料,并会不断补充和更新。
《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可作为高等院校植物学野外实习用书,也是相关学科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者查阅和鉴定黑龙江省常见野生植物的参考书,以及植物分类学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1.松科
2.柏科
3.红豆杉科
4.胡桃科
5.杨柳科
6.桦木科
7.壳斗科
8.榆科
9.桑科
10.荨麻科
11.蓼科
12.马齿苋科
13.石竹科
14.藜科
15.苋科
16.五味子科
17.毛茛科
18.小檗科
19.防己科
20.睡莲科
21.金粟兰科
22.马兜铃科
23.芍药科
24.猕猴桃科
25.金丝桃科
26.罂粟科
27.十字花科
28.景天科
29.虎耳草科
30.蔷薇科
31.豆科
32.酢浆草科
33.栊牛儿苗科
34.大戟科
35.芸香科
36.槭树科
37.凤仙花科
38.卫矛科
39.鼠李科
40.葡萄科
41.椴树科
42.锦葵科
43.堇菜科
44.葫芦科
45.千屈菜科
46.柳叶菜科
47.山茱萸科
48.五加科
49.伞形科
50.鹿蹄草科
51.杜鹃花科
52.报春花科
53.木犀科
54.龙胆科
55.睡菜科
……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植物学知识知之甚少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另一个宝贵之处在于它的循序渐进。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植物结构开始介绍,比如什么是“叶柄”、“花萼”、“花冠”,这些基本概念都通过简洁明了的图示和文字进行了阐释。这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植物世界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在海量的信息中迷失方向。而且,书中还会在一些关键点,给出一些小贴士,比如如何区分两种相似的植物,或者在野外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细节的关怀,充分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性和对读者的耐心。
评分《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十分扎实。排版也清晰合理,文字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而且,这本书的尺寸也恰到好处,既方便携带到户外使用,又不会显得过于笨重。我喜欢将它放在我的书架上,时不时地拿出来翻阅,每一次的翻阅,都能发现新的内容,或者对之前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已经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我并没有抱着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植物图鉴琳琅满目,我总觉得那些精美的插画和专业的术语,对于一个普通爱好者来说,可能有些遥不可及。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细细品味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友,循循善诱地向我讲述黑土地上那些沉默而美丽的生命。书中对每一种植物的描绘,都充满了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情感。它没有那种冰冷、客观的陈述,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勾勒出植物的形态、习性和它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比如,描述白桦树时,它不仅仅是说“树皮白色”,而是会写到“那斑驳的白,如同被时光轻轻拂过的记忆,在风中低语着北国的春秋。” 这种生动的描绘,瞬间就将我带入了那片广袤的森林,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鸟儿的鸣唱。
评分书中对于植物的命名和分类,也做得十分严谨。它不仅提供了植物的中文名,还附带了学名,并且在一些地方,会解释中文名和学名的由来,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有时会好奇,为什么一种植物会有这样的名字,读到背后的解释,便会豁然开朗。比如,书中解释某些植物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它们的外形特征,或是它们生长的环境,甚至是古代的传说。这种文化和科学的结合,让植物图鉴不再只是枯燥的科学文献,而是充满了人文气息。
评分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接地气”。它收录的植物,大多都是我们在黑龙江的土地上,或是山间、或是田野、甚至路边都能偶遇的,它们不像那些名贵稀有的物种,被供奉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是真正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常常带着这本书,走进家附近的林地,按照图鉴上的指示,寻找那些似曾相识却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小灌木。每一次的发现,都像是一次小小的探险,充满了惊喜。书中提供的识别特征,比如叶片的形状、花朵的颜色、果实的形态,都极其清晰且实用。它甚至会提醒你,某些植物在特定的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或者在怎样的土壤环境下生长得更好。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在野外观察时,不再是茫然地四处张望,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法。
评分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植物的生态习性描述上所下的功夫。它不像很多图鉴那样,只停留在形态学的层面,而是深入地探讨了这些植物是如何在黑龙江严酷的冬季中生存下来,又是如何在短暂而热烈的夏季中蓬勃生长。它会告诉你,某种植物为何能够耐旱,另一种植物又是如何依靠种子传播来繁衍后代的。这种对生命力的解读,让我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我记得有一段关于沙棘的描述,它不仅仅列出了沙棘的果实特点,还详细介绍了它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如何在风沙肆虐的环境中顽强生长,它的果实富含维生素,更是当地重要的生态屏障。读完这些,我再看到路边那些金黄的沙棘果,便不再只是觉得它们好看,而是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馈赠。
评分翻阅《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的过程,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似乎离自然越来越远,对身边的草木也越来越疏忽。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把我重新带回了那片熟悉的土地,让我重新认识那些与我一同呼吸、一同成长的生命。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植物的故事时,会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玩耍的场景,那些模糊的记忆,因为书中对植物的细致描绘而变得清晰起来。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的依恋,也让我开始更加关注和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绿色生命。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植物药用价值和民俗用途的介绍。它没有夸大其词,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介绍了这些野生植物在当地传统医学中的应用,或者它们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一些习俗。比如,某些野果可以用来制作果酱,某些叶片可以用来泡茶,甚至某些根茎可以作为染料。这些信息,不仅让我对这些植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古老的联系和智慧。它提醒了我,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的馈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照片质量,也是我非常满意的地方。每一张图片都清晰、真实,能够准确地展现植物的细节特征。无论是花朵的纹理、叶片的脉络,还是果实的形状,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而且,书中还会在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多角度的图片,比如花期、果期、甚至是冬季的枯枝败叶。这对于野外辨认来说,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我曾尝试过用手机拍摄植物,但总觉得不如书中的图片那样,能够抓住植物最核心的特征。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黑龙江常见野生植物图鉴》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位引我进入自然殿堂的向导,一位传授我生活智慧的良师,一位唤醒我内心对土地深情的伴侣。它让我看到了黑土地上那些平凡却不失伟大的生命,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和热爱。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自然感兴趣的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黑龙江或者热爱黑龙江这片土地的朋友们,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