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班族妈妈教出好孩子
定价:35.00元
作者:松永畅史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56050154
字数:
页码:172P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上班族妈妈教出好孩子》是专为上班族妈妈写的教养书。在这本书里,日本亲子教育专家松永畅史基于自己多年的教育咨询经验,以实际案例为主,详细地为大家解说“职业妇女要如何在上班之余,还能兼顾教养孩子的方法”!做一个条例清晰、做事麻利的上班族妈妈!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是个比较注重“科学育儿”的家长,所以市面上那些过于强调“感觉”和“心法”的书籍我通常敬而远之。这本书之所以能吸引我,是因为它在看似温和的叙事下,隐藏着一套相当严谨的结构化思维。它把育儿过程拆解成了若干个可量化的模块,比如“学习习惯养成模块”、“情绪稳定模块”和“生活技能模块”。我尤其欣赏它对“结果导向”和“过程重视”之间平衡的探讨。它没有盲目追求孩子在外部竞赛中的成绩,而是非常强调建立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提供了一套“每周回顾与调整”的表格模板,这简直是为我这种喜欢用PDCA循环来管理项目的“数据控”量身定做的。通过这个模板,我能清晰地看到上周在培养孩子独立穿衣方面投入了多少精力,孩子进步了多少,卡点在哪里。这种量化的反馈机制,让我摆脱了以往那种“做了很多,但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焦虑感。而且,作者在引述研究成果时非常审慎,引用了大量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行为心理学的最新发现,让这本书的“干货”含量非常高,读完后感觉自己的育儿知识体系得到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升级。
评分这本封面设计得很有活力,一看就知道是给那些在职场和家庭之间两头跑的妈妈们准备的“救命稻草”。我最近终于抽出时间来仔细翻阅了,最大的感受是,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跟你掏心窝子。书中大量的篇幅是关于时间管理和精力分配的实用技巧,这一点对我这个经常感觉时间不够用的职场妈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关于如何高效地利用通勤时间和午休时间来处理“亲子任务”的那几章,写得特别具体,不是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提供了具体的App推荐和任务拆解步骤。举个例子,它提到把孩子的阅读时间融入到早晨的早餐准备过程中,通过“伴随式阅读”来替代单独的“阅读时间”,这个小小的改变,直接帮我解放出了每天晚上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另外,书中关于“情绪劳动”的讨论也非常到位,它承认了妈妈们在工作和育儿中承担的隐形压力,并给出了几个非常实用的“情绪排毒”方法,比如“五分钟隔离法”,让我意识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整体来说,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但实操性极强,绝对是当代“超人妈妈”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聚焦于“职场妈妈的自我重塑”这一议题,这一点是很多育儿书中常常被忽略的。它不只关注如何“管好孩子”,更关注如何“经营好自己”。作者非常坦率地讨论了职场晋升与育儿责任之间的冲突,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谈判策略,教导妈妈们如何与伴侣、与上司进行有效沟通,以争取更灵活的工作安排或更公平的家庭责任分工。我特别欣赏它提出的“家庭事业联盟”概念,强调伴侣双方必须像管理一个小型企业一样,共同协商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书中提供了一份“家庭责任清单”的划分工具,清晰地列出了家务、接送、辅导作业等具体事项,并鼓励夫妻双方坐下来进行“年度审查”。这种将育儿和家庭维护视为一项需要系统化管理的“项目”的思路,非常符合我作为职场人士的思维习惯。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平衡不是靠牺牲一方来实现的,而是靠透明的沟通和结构化的协作达成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是育儿技能得到了提升,更是在人生的“多重角色管理”上,获得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手册。
评分说实话,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的育儿秘籍,毕竟传统观念下,上班族妈妈和高质量陪伴似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压根就没有试图让你成为一个“全职妈妈的翻版”,而是坦诚地接受了“工作”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它探讨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深度连接”来弥补“时间不足”。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描述如何通过高质量的“碎片化沟通”来建立亲密关系,比如利用接送孩子路上的“15分钟倾听时间”,以及睡前“十分钟无目的依偎时间”。我尝试了其中一个“积极聆听”的技巧,它要求家长在孩子说话时,放下所有电子设备,并使用“复述确认”的方式来回应,效果立竿见影。我的孩子似乎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重视,沟通的质量瞬间提升了。这本书最治愈我的地方是,它让我意识到,育儿的质量不是由时长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投入的“专注力”决定的。它成功地将“愧疚感”转化为“效能感”,这对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上班族妈妈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评分这本书的文笔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教育术语,读起来像是在听一位闺蜜分享她的育儿心得,轻松幽默,偶尔还带点自嘲,让人倍感亲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放手”的章节,作者坦言自己也经历过“控制欲极强”的阶段,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必须学会“授权”。书中分享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她如何一步步让五年级的女儿负责管理自己的周末日程表,从最初的干预到后来的完全信任,中间穿插的各种“小摩擦”和“意外收获”描写得栩栩如生。这本书没有把孩子塑造成完美的“教育成果”,而是将他们视为独立、有自己想法的小个体。这种尊重个体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期望值”的管理。我不再强求孩子必须达到我设定的“完美时间表”,而是更关注他们是否在自己设定的节奏里稳步前行。这种“松弛感”的传递,对我这个控制欲较强的家长来说,是最大的启示,它让我学会了在教育中找到属于自己家庭的“最优解”,而不是盲目追随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