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
定价:34.80元
作者:刘强辉, 程昕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16600443
字数:
页码:29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内容提要
《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分四篇,共二十四章。章、第二章为健康篇,介绍了大学生与健康、体质的测定与评价;第三章至第六章为锻炼篇,包括体育锻炼的科学基础、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锻炼与运动处方以及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几方面的内容;第七章、第八章为文化篇,介绍了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第九章至第二十四章为运动篇,分别介绍了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街舞、武术、轮滑、攀岩、游泳、定向越野运动以及舞龙、舞狮、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和台球、攀岩、漂流等时尚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实践。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十二章 乒乓球
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乒乓球早发源于英格兰,是从网球演变过来的。在19世纪后半期,大约1880年,由于网球在当时欧美上层社会中相当流行,后来就把网球搬进室内,欧洲人称之为“室内网球”,以后又在桌上打,起名叫“桌上网球”(table tennis)。起初,英国有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餐桌为球台,用书或两把高背椅子挂上一根线当作球网,采用软木或橡胶做成的球,以羔皮纸贴在长柄椭圆形空心球拍上,在台子上打来打去,初这种游戏叫“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称为“主西玛”。当时有着各种各样的名称,球台大小和球网的高低均无统一规定,记分采用10分、20分、50分或100分一局的方法。发球的方法也无严格限制,可以把球先击到本方台面再落到对方台面。也可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规定的地方或任何地方,只是要在本方球台后方、台面以上高度。
1890年左右,开始使用赛璐珞球。由于当时普遍使用一种羔皮纸球拍击到球和球碰台发出“乒乓”声音,于是就将这项运动称之为“乒乓球”。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乒乓球始终停留在游戏阶段。直到20世纪20年代,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被列为运动竞赛项目。但当时主要是在知识分子、学生和职员中开展。
我国乒乓球运动是在1916年开展起来的。1952年,我国加入国际乒联。1953年,我国参加了第20届世乒赛。1959年,在第25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容国团次夺得世界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1961年,我国主办了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这届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女单打3项冠军。从此,我国乒乓球运动水平走到了世界前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快、准、狠、变、转”的中国独特的近台快攻打法,并在国际大赛中屡建奇功,特别是在第36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夺得全部7项,创造了世界乒乓球史上的奇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后,中国乒乓球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高峰。北京奥运会中,马琳和张怡宁分获男女。中国男子乒乓球在2011年获得了世界杯男单冠军(张继科),又在2012年获得了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冠军(马琳、马龙、王皓、张继科、许昕)。近两年,女子乒乓球也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保持着世界水平。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中国乒乓球包揽了女子团体(李晓霞、郭跃、丁宁)、男子团体(马龙、张继科、王皓)、男子单打(张继科)、女子单打(李晓霞)全部四枚。
序言
拿到这本《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我首先想到的是它能否帮助我真正地“动起来”。大学体育课,很多时候都是重复性的体能训练,虽然能锻炼身体,但总觉得缺少了点趣味性。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加多元化、更具吸引力的体育项目介绍,不仅仅是跑步、篮球这些传统的项目,还可以是一些新兴的运动,比如飞盘、桨板,或者一些融合了科技元素的健身方式。我希望它能讲解一些基础的运动技术,让我在尝试新运动时,不会显得那么笨拙。而且,这本书的“健康”部分,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生理健康层面,更应该关注心理健康。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减压,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运动与心理连接的阐述,也许能提供一些冥想、瑜伽等放松身心的练习方法。如果能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分享一些同学通过体育找到自信、克服困难的故事,那就更有激励作用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充满活力和正能量的读物,让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收获身心的健康。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的名字——“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听起来就很实用,而且“现代”这个词也暗示了内容不会是陈旧过时的。我一直觉得大学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分,更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很多同学可能对体育课不以为然,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改变这种看法。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颖的锻炼方法,或者至少能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运动对身体有好处。有时候,了解背后的原理会更能激发兴趣。比如,如果能讲讲不同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甚至精神状态的影响,那肯定比单纯的体能测试更有意义。而且,“健康”这个词包含了太多方面,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探讨一些关于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的运动方法,毕竟大学生活压力不小。如果能结合一些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比如运动心理学、营养学等,那就更好了。毕竟,光靠蛮力锻炼可不够,科学指导下的运动才能事半功倍。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新华出版社也算是一家老牌出版社,质量应该有所保证。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大学期间,甚至是未来生活中的一本指导手册,帮助我建立更积极、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的“健康”部分所吸引。大学时期,生活节奏快,学业压力大,很多人都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因为长时间熬夜、缺乏运动,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实用健康指南,比如如何科学安排作息,如何通过饮食来增强免疫力,如何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等等。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在家或者宿舍里就能完成的简单锻炼方法,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去健身房。如果这本书能介绍一些能够改善体态、纠正不良姿势的运动,那就更贴心了,毕竟现在很多同学都有颈椎、腰椎的问题。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医学和生理学的基本知识,让我能明白为什么要做某项运动,或者为什么需要注意某个健康问题。我也不希望这本书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那样只会让人望而却步。最好能有一些图文并茂的展示,比如动作分解图,或者健康食谱的范例。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大学生活中,为我健康保驾护航的良师益友。
评分关于“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这本书,我的期待更侧重于它在“现代”二字上的体现。我希望它能融入最新的体育科学研究成果,比如关于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关于个性化运动方案的制定,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如运动手环、APP)来监测和评估运动效果。大学阶段,是很多人形成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未来的生活影响会很大。我特别希望它能解释清楚不同运动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我也不希望这本书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些运动项目,而是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运动的原理,比如不同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具体影响。另外,在“健康”方面,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营养补充、睡眠管理、甚至职业病预防的内容,因为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活绕不开的问题。这本书能否让我不再盲目地运动,而是有目标、有计划地追求健康,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评分我拿起这本《现代大学体育与健康》,心里有个小小的愿望:它能否帮助我摆脱“运动小白”的称号?我承认,我对体育运动一直兴趣缺缺,大学体育课对我来说就像一场煎熬。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觉得运动并不那么难。也许是从一些非常基础的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我。我希望它能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一些运动的趣味性,或者介绍一些容易上手的集体运动项目,让我在参与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认识新的朋友。而且,这本书的“健康”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保持健康的方法,比如课间操、午休时的简单拉伸等等。我也不希望这本书过于强调竞技性,而是更注重全民健身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我希望它能鼓励我,即使是不擅长运动的人,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之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能让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比如展示运动给我带来的积极变化,那简直太棒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