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9787564049997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9787564049997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丽,陈国庆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基础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子
  • 数字电子
  • 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理工科
  • 9787564049997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49997
商品编码:2942358021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定价:35.00元

作者:叶丽,陈国庆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6404999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叶丽和陈国庆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做了较详尽的叙述,内容涵盖半导体元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可控整流电路、数字电路基础、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等知识,对学习电子技术和分析识读电路图大有裨益。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的学生使用,也可供职业培训和从事电子设备与电子装置维修的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提要


叶丽和陈国庆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是根据高等院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为15章,分别为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基本放大电路、交流放大器、场效应管放大器、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直流稳压电源、晶闸管及其应用、数字电路基础、集成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产生与变换、D/A与A/D转换器。《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除了有一定的原理分析以外,还介绍一些工程实例。另外,每一章后面还附有相应的习题,供读者思考与练习。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分析以适度、够用为限,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文字简明通俗,便于自学。
《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类、自动化类、电力类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职业培训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1.1 半导体与PN结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二极管整流电路 1.4 滤波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1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半导体三极管 2.2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组成 2.3 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与动态分析 2.4 共集放大器与共基放大器 本章小结 习题2第3章 交流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器 3.2 反馈放大电路 3.3 功率放大器 本章小结 习题3第4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1 场效应管 4.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4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5.1 概述 5.2 差动放大器 5.3 集成运放主要技术指标及理想集成运放特性 5.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5.5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5第6章 正弦波振荡器 6.1 概述 6.2 RC正弦波振荡器 6.3 LC正弦波振荡器 6.4 石英晶体振荡器 本章小结 习题6第7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直流稳压电源 7.2 串联型稳压电路 7.3 集成稳压器 本章小结 习题7第8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 8.1 晶闸管 8.2 晶闸管整流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8第9章 数字电路基础 9.1 数字电路概述 9.2 数制与编码 9.3 逻辑代数基础 9.4 逻辑函数化简 本章小结 习题9第10章 集成门电路 10.1 分立元件门电路 lO.2 TTL集成门电路 10.3 CMOS集成门电路 本章小结 习题10第11章 组合逻辑电路 1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1.2 加法器 11.3 编码器 11.4 译码器 11.5 数据选择器与数据分配器 11.6 比较器 11.7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与冒险 本章小结 习题11第12章 集成触发器 12.1 RS触发器 12.2 同步触发器 12.3 防止空翻触发器 12.4 触发器的转换 本章小结 习题12第13章 时序逻辑电路 13.1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述 13.2 寄存器 13.3 计数器 本章小结 习题13第14章 脉冲产生与变换 14.1 多谐振荡器 14.2 单稳态触发器 14.3 施密特触发器 14.4 555集成定时器及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14第15章 D/A与A/D转换器 15.1 D/A转换器 15.2 A/D转换器 本章小结 习题15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路分析:从原理到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的电路分析教材,旨在为学习电路理论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实用的技能。全书共分为十七章,涵盖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暂态分析、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以及更高级的电路分析技术。本书不仅注重理论推导的严谨性,更强调电路概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大量的算例和实验设计,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电路模型,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直流电路基础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 本章首先 introduces 了电荷、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基本电学量,并给出它们的定义、单位及物理意义。接着,详细讲解了欧姆定律,这是电路分析中最 fundamental 的定律之一,并通过不同应用场景的算例加深理解。然后,介绍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这两大定律是分析复杂直流电路的基石。章节最后,讨论了电阻的串联与并联,以及等效电阻的概念,为后续的电路简化奠定基础。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直流电路分析方法。首先,详细阐述了节点电压分析法,通过对电路中各节点电压的求解来分析电路。接着,讲解了网孔电流分析法,以各网孔电流为变量来列写方程求解。随后,介绍叠加定理,适用于分析线性电路中多源激励下的响应。然后,深入讲解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这两大定理能够极大地简化复杂线性电路的分析,将其等效为一个简单的电压源或电流源与电阻的组合。最后,通过多个综合算例,展示了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本章将前面学习的电路分析方法拓展到包含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的电路。详细讲解了如何将受控源纳入到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的方程组中,以及如何应用戴维宁和诺顿定理分析含受控源电路。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受控源的本质及其在电子器件模型中的应用,通过算例演示如何分析电子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的基础模型。 第四章:电容与电感元件 本章 introduces 了电路中的储能元件:电容和电感。详细讲解了电容的定义、性质、电压-电流关系以及能量存储。同样,也深入阐述了电感的定义、性质、电压-电流关系以及能量存储。通过分析纯电容电路和纯电感电路的特性,为理解后续的交流电路和暂态分析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交流电路分析 第五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本章将电路分析扩展到交流电路。首先,介绍了正弦电压和电流的表示方法,包括瞬时值、幅值、角频率、相位等概念。然后,引入了相量(Phasor)的概念,这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 powerful 工具,将时间和复数域的分析联系起来。详细讲解了阻抗(Impedance)和导纳(Admittance)的概念,以及它们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通过对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以及相量图的绘制,帮助读者理解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和功率。 第六章:交流电路功率与三相电路 本章 focused on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分析。讲解了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以及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提高方法。详细分析了各种负载(纯电阻、纯感抗、纯容抗、RL、RC、RLC组合)的功率特性。接着, introduces 了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星形和三角形)以及三相功率的计算。通过大量算例,帮助读者掌握三相电路的分析技巧。 第七章:RLC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本章深入研究了RLC电路中的谐振现象。详细讲解了串联谐振的条件、频率特性(阻抗、电流、电压)以及品质因数(Q值)和通频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并联谐振的条件、频率特性(总导纳、总阻抗)以及与串联谐振的对比。通过对谐振电路在选频电路、滤波电路等实际应用中的介绍,展现了谐振现象的重要工程意义。 第三部分: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八章: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本章 introduces 了电路的暂态分析,即分析电路在开关动作或信号激励变化瞬间的响应过程。重点讲解了RL和RC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包括对直流信号的充电和放电过程。通过求解一阶微分方程,推导出响应的数学表达式,并分析了时间常数(τ)对暂态过程的影响。本章旨在建立读者对电路动态行为的直观认识。 第九章:二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本章将暂态分析拓展到二阶RLC电路。详细讲解了二阶电路微分方程的解法,分析了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三种不同阻尼状态下的暂态响应特性。通过对R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分析,以及无源二阶电路和含源二阶电路的暂态响应,进一步加深对电路动态行为的理解。 第十章:拉普拉斯变换在暂态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 introduces 了强大的数学工具——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在电路暂态分析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常用函数的变换对。通过将电路的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求解,再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得到时域响应,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电路的暂态分析过程。本章将展示如何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处理各种激励源和初始条件。 第四部分:高级电路分析技术 第十一章:二端口网络分析 本章 introduces 了二端口网络的概念,即将具有两个端口的电路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详细讲解了阻抗参数(z参数)、导纳参数(y参数)和混合参数(h参数)等描述二端口网络的参数。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参数,可以方便地连接多个二端口网络,或者分析复杂网络中的信号传输特性。本章还将介绍二端口网络的串联、并联和级联等连接方式。 第十二章: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本章 extends 了信号分析的范畴,介绍了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傅里叶级数用于分析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性,将其分解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分量。傅里叶变换则将非周期性信号分解为连续的频谱。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理解各种非正弦信号在电路中的响应,以及信号频谱在通信和信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三章:卷积定理与时域-频域的联系 本章 introduces 了卷积定理,它揭示了电路的冲激响应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深刻联系。通过卷积运算,可以直接计算出任意输入信号下电路的输出信号,无论信号是否为标准波形。本章将结合傅里叶变换,进一步阐述时域和频域分析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为更高级的信号处理打下基础。 第五部分:非线性电路与其它主题 第十四章:二极管与晶体管电路基础 本章 introduces 了非线性电路分析,主要 focusing on 电子元器件中的二极管和晶体管。详细讲解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稳态和动态模型,以及各种应用(整流、限幅、稳压)。接着,介绍了双极结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的基本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简化模型。通过分析简单的二极管和晶体管放大电路,为理解更复杂的集成电路打下基础。 第十五章:运放电路分析 本章 focuses on 运算放大器(Op-amp)及其电路应用。详细讲解了理想运放的特性和虚短、虚断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概念分析各种基本运放电路,如反相放大器、同相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和微分器。此外,还将介绍一些实际运放电路的应用,如滤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第十六章:状态变量分析法 本章 introduces 了更为 general 的电路分析方法——状态变量分析法。该方法将电路的动态行为用一组一阶微分方程组来描述,从而能够处理任意拓扑结构的电路,包括含独立源、含受控源以及非线性元件的电路。状态变量分析法在计算机仿真和系统建模中具有广泛应用。 第十七章:电路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本章介绍了电路分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如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仿真软件。通过介绍SPICE的基本命令和使用方法,演示如何利用SPICE对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和参数扫描,以及如何分析仿真结果。本章旨在让读者了解并掌握 modern 电路设计与分析中不可或缺的计算机辅助工具。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配有大量精心设计的例题和习题,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类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分析和设计各种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未来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提升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它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电路图,并且对每个元器件的功能和作用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传感器和驱动电路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提供了多种传感器和相应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案,让我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中。而且,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技巧,比如如何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晶体管等,这些都是在学校课堂上很难学到的宝贵经验。我最近按照书中的指导,自己搭建了一些简单的电路,虽然还很初级,但看到电路按照我的设想运行起来,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记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实践的勇气和乐趣。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是“基础”系列,但内容却相当扎实,覆盖了电子技术的核心领域。从最基础的元器件特性,到复杂的逻辑门电路,再到时序逻辑、模数混合信号处理,几乎你能想到的电子技术入门知识点,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清晰的阐述。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部分,用了大量的卡诺图和状态图来帮助理解,虽然一开始接触这些图会有点吃力,但一旦理解了,再看后面的电路实现就会变得非常容易。而且,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讲解得非常透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结合了很多实际的运放电路,比如滤波器、比较器等,让我对运算放大器的强大功能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虽然内容多,但组织得非常有条理,章节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不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整体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电子技术入门圣经。

评分

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真心是我的学习救星!作为一个初涉电子领域的小白,之前看过的几本书都像天书一样,概念不清,公式晦涩,每次看到一半就头疼不已。但这本书真的不一样,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而且每个概念都配有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半导体PN结的讲解,作者用“水龙头”的比喻,一下子就明白了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的原理,感觉豁然开朗。而且,书中的例题讲解也非常详细,不仅仅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让我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死记硬背。最让我惊喜的是,书后面还附带了一些实际的电路设计案例,虽然我暂时还做不了复杂的,但看到那些我熟悉的概念如何在实际电路中应用,真的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电子技术离我并不遥远,我也可以掌握它。阅读过程中,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深入。

评分

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的书写风格非常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趣味性。作者在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时,总是能用非常生动和贴切的语言来描述,让我这种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例如,在讲解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作者用了“河流”的比喻,将电流比作水流的大小,电压比作水压,电阻比作管道的粗细,形象地勾勒出了欧姆定律的本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知识。而且,书中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比如介绍某个重要概念的发现过程,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感觉电子技术的背后,是一群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人们。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在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聊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

评分

对于想要深入理解电子技术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它不仅仅是教你“是什么”,更教你“为什么”和“怎么用”。在讲解数字电路的部分,作者深入剖析了各种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反馈机制,让我对触发器、寄存器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一些高级概念,比如数模转换器和模数转换器的原理,讲解得也非常清晰,配有详细的框图和公式推导,让我能够理解它们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这本书在对电路进行分析时,非常注重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引导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电路的行为,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打通任督二脉,之前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在这个时候都变得清晰起来,我仿佛看到了电子世界的宏大图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