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应用基础 9787115202376 人民邮电出版社

电路应用基础 9787115202376 人民邮电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雪喻 著
图书标签:
  • 电路基础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路
  • 电子技术
  • 应用电路
  • 电路原理
  • 电力系统
  • 电子工程
  • 教材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02376
商品编码:294237279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应用基础

定价:23.00元

作者:王雪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115202376

字数:309000

页码:1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现代电路基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从工程观点考虑,删繁就简,使理论分析重点突出、概念清楚、实用性强。
  全书共10章,分别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互感耦合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相关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电子、通信、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机械传动设计与应用 一、 机械传动系统概述 机械传动系统是实现动力传递和运动转换的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汽车、机床、农业机械、航空航天设备等。一个完善的机械传动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原动机的能量转化为工作机构所需的动力,并实现各种运动形式的变换,如变速、变向、增减速等。 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传递动力: 将原动机产生的能量传递给工作机构,使其能够正常运行。 实现运动转换: 改变运动的速度、方向、性质等,以满足工作机构的不同需求。例如,变速器可以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减速器可以降低电动机的转速以适应工作机的要求。 提高传动效率: 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承受载荷: 能够承受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载荷,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 在某些场合,需要实现非匀速的、具有特定规律的运动,如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 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机械传动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摩擦传动: 利用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常见的有带传动、链传动、摩擦轮传动等。 2. 啮合传动: 利用齿轮、链轮等啮合部件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常见的有齿轮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等。 3. 绳索传动: 利用绳索或钢丝绳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常见于起重设备和牵引设备。 4. 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压力来传递动力,具有传动平稳、载荷能力大、易于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 5. 电磁传动: 利用电磁力来传递动力,如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单一的传动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复杂的传动要求,因此常常需要将多种传动形式组合起来,构成复杂的传动系统。 二、 机械传动设计基础理论 机械传动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载荷、速度、精度、可靠性、经济性等多种因素。其核心在于对传动元件的强度、刚度、耐磨性、润滑等进行精确计算和优化。 1. 载荷计算与载荷系数: 工作载荷: 指传动件在正常工作时所承受的载荷,如扭矩、力等。 冲击载荷: 指由于工况变化、启停、碰撞等原因引起的瞬时载荷。 载荷系数(K): 用于综合考虑工作载荷的波动性、冲击性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将实际工作载荷转化为等效的计算载荷。载荷系数的选择直接影响传动元件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2. 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是传动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确保传动元件在载荷作用下不会发生断裂、屈服或疲劳破坏。 齿轮强度计算: 主要包括齿面接触强度(防止齿面胶合、磨损)和齿根弯曲强度(防止齿根断裂)。需要考虑齿形、模数、齿数、材料、热处理、润滑等因素。 轴的强度计算: 主要包括弯曲强度、扭转强度和弯扭组合强度。需要考虑轴的直径、材料、载荷分布、应力集中等。 带、链的强度计算: 主要考虑拉伸强度、疲劳强度以及磨损。 3. 刚度计算: 刚度是指传动件抵抗变形的能力。足够的刚度可以保证传动精度,避免因变形过大而引起的附加应力、振动和噪声。 轴的刚度: 关注轴的挠曲变形,避免过大的变形影响配合精度。 齿轮的刚度: 保证齿形在载荷下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联轴器、箱体的刚度: 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 寿命计算: 疲劳是导致传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寿命计算是为了预测传动件在一定载荷和使用条件下能够承受的工作循环次数。 齿轮的寿命: 主要与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有关。 轴承的寿命: 是非常重要的计算内容,通常基于额定动载荷和实际载荷来计算。 带、链的寿命: 与磨损、拉伸疲劳等因素有关。 5. 润滑与磨损: 润滑是保证机械传动件正常工作、降低磨损、减少发热、防止腐蚀的关键。 润滑方式: 飞溅润滑、压力润滑、滴油润滑、浸油润滑等。 润滑剂的选择: 根据工作温度、载荷、速度、环境等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磨损机理: 磨粒磨损、粘着磨损、腐蚀磨损、疲劳磨损等。 6. 效率计算: 传动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高效率的传动系统可以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摩擦损失: 在接触和啮合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 漏油损失(液压传动): 其他能量损耗: 三、 主要机械传动类型详解 1. 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传动方式之一,具有传动比精确、效率高、结构紧凑、传递载荷范围大等优点。 圆柱齿轮传动: 外啮合直齿轮: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但传动比范围有限,且易受轴的挠度影响。 外啮合斜齿轮: 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但会产生轴向力。 内啮合齿轮: 结构紧凑,传动比大,常用于行星齿轮机构。 齿轮类型: 直齿、斜齿、人字齿、齿轮齿条。 锥齿轮传动: 用于改变传动轴线的夹角,常用于转向机构。 蜗杆蜗轮传动: 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但效率相对较低,常用于要求大减速比的场合。 设计要点: 模数、压力角、齿数、齿宽、材料、热处理、润滑、精度等级。 2. 带传动: 带传动是一种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或传动机构的啮合来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 平带传动: 结构简单,传动平稳,但效率较低,且容易打滑。 V带传动: 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带的夹紧力可调、传动比稳定等优点,应用最广泛。 同步带传动(齿形带): 属于啮合传动,传动比精确,无滑动,适用于要求精确传动的场合。 设计要点: 带的型号、截面、长度、带轮直径、中心距、初拉力、功率、工作系数。 3. 链传动: 链传动依靠链条与链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具有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传动距离大等优点,但传动过程中会有振动和噪声。 滚子链: 最常见的链条类型,传动平稳,寿命长。 套筒链: 适用于低速重载场合。 齿形链: 传动平稳,噪声低,精度高。 设计要点: 链的型号、节距、长度、链轮齿数、中心距、功率、工作系数。 4. 轴与联轴器: 轴是传递扭矩和承受弯矩的旋转构件,联轴器用于连接两根轴,传递动力并补偿一定的轴线位移。 轴的类型: 传动轴(传递扭矩)、心轴(仅承受弯矩)、齿轮轴等。 轴的设计: 强度计算、刚度计算、疲劳强度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择。 联轴器的类型: 刚性联轴器: 不允许轴线有相对位移,如套筒联轴器、凸缘联轴器。 弹性联轴器: 允许一定量的轴线位移,并能缓冲减震,如蛇形弹簧联轴器、轮胎联轴器。 万向联轴器: 允许较大的角度偏差,如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设计要点: 轴的直径、壁厚、长度、材料、加工工艺;联轴器的型号、类型、许用扭矩、允许偏差。 四、 机械传动系统的优化与发展 现代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不仅追求功能的实现,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节能降耗: 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轻量化: 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减少结构重量。 智能化: 集成传感器、控制单元,实现对传动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自适应控制。 模块化与标准化: 提高通用性,降低制造成本,方便维修更换。 低噪声与低振动: 采用先进的齿形设计、润滑技术和减振措施,改善使用环境。 高可靠性与长寿命: 通过精密的计算和优化的设计,延长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E)技术的发展,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满足更加复杂和苛刻的应用需求。未来的机械传动系统将更加高效、环保、智能化,并在各个工业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各种基础电路原理的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我这样初学者。特别是关于电阻、电容、电感这些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应用,讲解得非常透彻。书中有很多图示和实例,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电路概念。例如,在讲到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时,书中通过一个简单的RC滤波电路的例子,生动地展示了电容在电路中的动态行为,这比单纯的公式推导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作者还贴心地提供了很多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比如在电源适配器、LED驱动电路中的应用,让我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电路分析方法的介绍。我之前对电路分析一直感到很头疼,特别是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这些,总觉得有点绕。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我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作者先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讲起,然后逐步引入节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最后才讲解更复杂的定理。而且,每个方法都有配套的例题,并且例题的解答过程非常详细,甚至连每一步的思路和依据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这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公式,而是真正理解了这些分析方法的逻辑。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非常合理,循序渐进,逻辑性很强。从最基础的电路元件讲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电路系统。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而且,章节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我个人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章节,讲解得非常清晰,并且对比了两种电源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让我对电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电路入门书籍,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讲述电路知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一些稍有难度的概念时,会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比如,在讲解电流的“流动”时,作者用自来水管的水流来类比,形象地说明了电流的形成和方向。在讲解电压的“驱动力”时,则用高处的势能来类比,让我很快就抓住了电压的核心概念。这种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大大降低了我学习电路的门槛,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评分

这本书在实验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也做得非常出色。书中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很多可以动手实践的电路设计和搭建的案例。我按照书中的指导,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些简单的电路,比如LED闪烁电路、简单的放大电路等。这些实践经历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书中还给出了一些调试电路的小技巧,比如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如何排查电路故障等,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经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