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 9787111334460 机械工业出版社

模拟电路 9787111334460 机械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丽华,吴旭华 著
图书标签:
  • 模拟电路
  • 电路分析
  • 电子技术
  • 模拟电子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子工程
  • 电路设计
  • 9787111334460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34460
商品编码:2942445480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模拟电路

定价:28.00元

作者:张丽华,吴旭华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111334460

字数:381000

页码:23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负反馈、信号运算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和晶闸管及其应用电路。每章设有“知识要点”和“小结”,配有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全书在内容的安排上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突出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注重新知识的介绍,教学安排灵活,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自动控制类等专业的学生使用,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电磁场与电磁波》 前言 我们身处的现代世界,无时无刻不被无形的电磁力量所塑造。从手机通信到卫星导航,从医疗成像到能源传输,电磁场与电磁波无处不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科技进步。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奥秘,不仅是物理学领域的核心内容,更是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本书旨在系统地阐述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关键概念和重要的应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引导其探索这一迷人领域的广阔前景。 本书的编写,力求在理论严谨性和工程应用性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既会深入探讨电磁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核心公理,也会着重介绍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体现和解决方案。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图示和详实的算例,我们希望帮助读者透彻理解从静电场到动态电磁场,再到电磁波传播的整个过程。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电磁场理论的经典部分,以及部分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的进阶主题。我们相信,掌握了这些知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各种电磁相关的系统,为解决未来的科技挑战奠定基础。 目录 第一篇:静电场 第一章:电荷与库仑定律 1.1 电荷及其性质 1.1.1 电荷的守恒性 1.1.2 电荷的量子性 1.2 库仑定律 1.2.1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 1.2.2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 1.2.3 库仑定律的矢量形式 1.3 连续电荷分布 1.3.1 线电荷密度、面电荷密度、体电荷密度 1.3.2 积分计算电荷 1.4 练习题 第二章:电场强度 2.1 电场强度的定义 2.1.1 电场强度的矢量性质 2.1.2 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 2.2 多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 2.3 连续电荷分布产生的电场强度 2.3.1 均匀带电直线产生的电场 2.3.2 均匀带电圆环轴线上电场 2.3.3 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 2.3.4 均匀带电球壳产生的电场 2.4 电场线 2.4.1 电场线的性质 2.4.2 电场线的形象描述 2.5 练习题 第三章:电势 3.1 电场力做功 3.1.1 恒定电场力做功 3.1.2 变力做功 3.2 电势能 3.2.1 点电荷间的电势能 3.2.2 连续电荷分布的电势能 3.3 电势 3.3.1 电势的定义 3.3.2 电势与电势能的关系 3.3.3 点电荷产生的电势 3.4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 3.4.1 电势差的定义 3.4.2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5 等势面与等势线 3.5.1 等势面的性质 3.5.2 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3.6 练习题 第四章:高斯定律 4.1 磁通量(在此处为类比,但高斯定律描述的是电通量) 4.2 电通量 4.2.1 标量场通量的定义 4.2.2 矢量场通量的定义 4.3 高斯定律 4.3.1 高斯定律的表述 4.3.2 高斯定律的意义 4.4 利用高斯定律计算电场强度 4.4.1 孤立点电荷 4.4.2 均匀带电直线 4.4.3 均匀带电平面 4.4.4 均匀带电球体 4.4.5 均匀带电球壳 4.5 练习题 第五章:导体与电介质 5.1 导体的静电平衡 5.1.1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 5.1.2 静电平衡的条件 5.1.3 导体内部场强为零 5.1.4 导体表面的电场 5.1.5 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5.2 孤立导体的电容 5.2.1 电容的定义 5.2.2 孤立球体的电容 5.3 介质的极化 5.3.1 电介质的分类 5.3.2 介质的极化现象 5.4 电介质中的电场 5.4.1 相对介电常数 5.4.2 介电常数与电容的关系 5.5 练习题 第二篇:静磁场 第六章:稳恒磁场 6.1 磁场强度 6.1.1 磁场的产生 6.1.2 磁场的性质 6.2 毕奥-萨伐尔定律 6.2.1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6.2.2 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6.2.3 直电流导线产生的磁场 6.2.4 圆电流线圈轴线上磁场 6.3 安培环路定律 6.3.1 安培环路定律的表述 6.3.2 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6.3.3 均匀载流长直导线磁场 6.3.4 载流螺线管磁场 6.4 磁矢量势 6.4.1 磁矢量势的定义 6.4.2 磁矢量势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6.5 练习题 第七章: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7.1 洛伦兹力 7.1.1 洛伦兹力的定义 7.1.2 洛伦兹力的方向与大小 7.2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 7.2.1 垂直于磁场运动 7.2.2 平行于磁场运动 7.2.3 倾斜于磁场运动 7.3 霍尔效应 7.3.1 霍尔效应的原理 7.3.2 霍尔效应的应用 7.4 练习题 第八章: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8.1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8.1.1 载流直线导线受力 8.1.2 任意形状载流导线受力 8.2 磁矩 8.2.1 载流圆线圈的磁矩 8.2.2 磁矩的方向 8.3 磁场对磁矩的作用 8.3.1 磁场对磁矩的力矩 8.3.2 磁场对磁矩的势能 8.4 练习题 第九章:磁场中的磁介质 9.1 磁介质的分类 9.1.1 抗磁质 9.1.2 顺磁质 9.1.3 铁磁质 9.2 磁化强度 9.2.1 磁化强度与磁场的关系 9.3 磁通量密度(B)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 9.3.1 相对磁导率 9.3.2 磁滞回线 9.4 练习题 第三篇: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第十章:电磁感应 10.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0.1.1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10.1.2 法拉第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0.2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 10.2.1 楞次定律的表述 10.2.2 楞次定律的应用 10.3 自感与互感 10.3.1 自感电动势 10.3.2 互感电动势 10.4 涡流 10.4.1 涡流的产生 10.4.2 涡流的应用与抑制 10.5 练习题 第十一章:麦克斯韦方程组 11.1 位移电流 11.1.1 位移电流的概念 11.1.2 位移电流的产生 11.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11.2.1 麦克斯韦第一方程(高斯定律) 11.2.2 麦克斯韦第二方程(磁通量守恒) 11.2.3 麦克斯韦第三方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1.2.4 麦克斯韦第四方程(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11.3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11.3.1 旋度运算 11.3.2 各方程的微分形式 11.4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11.4.1 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激发 11.4.2 电磁场的守恒性 11.5 练习题 第十二章:电磁波 12.1 平面电磁波的产生 12.1.1 振荡电荷产生电磁波 12.2 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12.2.1 电场和磁场的振荡关系 12.2.2 波速与介质性质的关系 12.3 电磁波的能量 12.3.1 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 12.3.2 能量密度 12.4 电磁波的谱 12.4.1 无线电波 12.4.2 微波 12.4.3 红外线 12.4.4 可见光 12.4.5 紫外线 12.4.6 X射线 12.4.7 伽马射线 12.5 练习题 第四篇: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 第十三章:传输线理论基础 13.1 理想传输线 13.1.1 电压和电流的传播 13.1.2 波阻抗 13.2 传输线上的反射 13.2.1 阻抗匹配 13.2.2 行波与驻波 13.3 史密斯圆图 13.3.1 史密斯圆图的应用 13.4 练习题 第十四章:天线原理 14.1 天线的基本概念 14.1.1 天线的辐射与接收 14.2 偶极天线 14.2.1 半波长偶极天线 14.2.2 全波长偶极天线 14.3 天线的辐射方向图 14.3.1 方向性增益 14.4 天线参数 14.4.1 阻抗、带宽、效率 14.5 练习题 第十五章: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 15.1 射频与微波的特性 15.1.1 高频效应 15.2 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电路 15.2.1 损耗与匹配 15.3 射频与微波器件 15.3.1 晶体管、二极管、滤波器、耦合器 15.4 射频与微波系统设计 15.4.1 通信系统、雷达系统 15.5 练习题 附录 常用物理常数 矢量分析基础 傅里叶变换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介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全书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涵盖了从静电场到静磁场,再到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最后探讨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第一篇“静电场” 章节将读者引入电磁学的殿堂,从最基本的电荷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高斯定律等核心原理。通过对连续电荷分布的分析,以及对导体和电介质在电场中的行为的探讨,为理解更复杂的电磁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篇强调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电场特性,同时引入了电势的概念,为能量的分析提供了工具。 第二篇“静磁场” 紧随其后,将焦点转向磁场。本篇从稳恒磁场的产生原因——电流入手,详细介绍了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这是计算磁场强度的两大基本定律。随后,深入探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和载流导体的作用,阐述了洛伦兹力、磁矩等概念,并引入了霍尔效应和磁介质的特性。本篇为理解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奠定了必要的磁场基础。 第三篇“电磁感应与电磁波” 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将静电场和静磁场理论融汇贯通。本篇首先详细讲解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揭示了变化的磁场如何产生电场,以及变化的电场如何产生磁场。在此基础上,本书引入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描述电磁现象的完备理论。通过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深入分析,本书引出了电磁波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平面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能量以及电磁波谱。本篇是连接宏观电磁现象与微观量子理论的桥梁。 第四篇“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 则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本篇重点介绍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包括传输线理论、天线原理,以及射频和微波电路设计。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的强大威力,以及它们在现代通信、导航、雷达等技术中的关键作用。本篇旨在培养读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全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辅以大量的图示和计算示例,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每章结尾都附有精心设计的练习题,供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物理学等专业的学生阅读,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阅读建议 阅读本书,建议按照章节顺序进行,逐步建立起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完整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基本概念和物理原理,并尝试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和计算。多做练习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有助于加深理解。对于关键的定律和方程,要反复揣摩其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 结语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自然界最基本、最广泛存在的现象之一。它们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打开探索电磁世界的大门,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朴实中带着点专业感,那种深沉的蓝色和白色字体搭配,一眼就能看出是技术类书籍。我拿到的时候,就觉得它很有分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里面藏着无数知识的宝藏。翻开的第一页,没有太多花哨的序言,直接切入了主题,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我很喜欢,感觉作者是想让我们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而不是被一些虚无缥缈的引言分散注意力。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门的电子爱好者,我对模拟电路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带着一丝畏惧。我曾尝试过阅读一些网络上的资料,但总是感觉零散不成体系,缺乏一个清晰的学习脉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给我指明了方向。它的排版清晰,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揭开模拟电路的神秘面纱。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概念时,会使用形象的比喻,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我见过很多技术书籍,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尝辄止。而这本书,恰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既有足够的深度,能够满足专业人士的需求,又不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作者善于运用各种图示和表格来辅助说明,使得复杂的电路原理一目了然。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在脑海中构建电路模型,发现理解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让我一度有些担忧,担心自己能否坚持读完。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其中。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温度。他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穿插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和应用,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滤波器设计的部分,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对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日后进行实际电路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模拟电路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作者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以及“如何应用”。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一些经典电路的分析,深入浅出,让我对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绝对是我电子学习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