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大话 5G The Myth of 5G |
| 作者 | 小火车著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1281327 |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4G已经商用多年,5G正方兴未艾。业界对5G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广泛共识:未来5G将支持海量的数据连接,灵活适配多种空口技术,支持20Gbps的超高速率。尽管5G的场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确,但是候选关键技术仍在不断发展,5G技术已处于标准化的关键阶段。 本书作为5G的早期图书,首先从5G的需求和场景出发,重点介绍了5G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指标;其次阐述了全球5G的*研发进展,让读者能够对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认识;再次从无线物理层、接入网架构和核心网架构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候选的5G空口关键技术和网络关键技术。 本书立足于通信从业人员,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论述深奥的5G通信原理,适合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科研人员、高校教师、大学生、研究生等人员阅读与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小火车,生于20世纪80年代,硕士毕业后在通信行业摸爬打滚近十年,做过产品开发、标准、行业分析。从有线做到无线,从通信做到互联网,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游历世界名胜之地。在通信的路上折腾不已,并长期关注通信技术的演进,同时在5G技术研究领域也积极参与,所悟、所感、所闻尽化为全书十多万字,既为了纪念,也为了迎接新的通信十年。 |
| 目录 | |||||||
| 目 录 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挑战 /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1 4G面临的挑战 / 3 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 3 用户需求的挑战 / 4 技术面临的挑战 / 5 4G增强技术的演进 / 7 LTE 演进路线 / 7 4络架构演进 / 8 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和挑战 / 9 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 / 10 未来移动通信的挑战 / 11 第2章 5G的需求和场景 / 15 什么是5G / 15 5G的需求 / 17 5G的业务需求 / 17 5G的技术需求 / 21 5G面临的挑战 / 23 技术不成熟 / 23 频谱短缺 / 24 技术融合的障碍 / 25 能耗的挑战 / 25 终端设备的挑战 / 25 业务适配的挑战 / 25 5G的场景和应用 / 26 第3章 全球5G研发进展 / 31 全球各国及组织 / 33 欧盟 / 33 中国 / 35 日本 / 42 韩国 / 44 美国 / 45 标准组织 / 46 ITU / 46 3GPP / 48 NGMN / 49 设备商 / 52 华为 / 52 三星 / 58 诺基亚 / 64 爱立信 / 66 中兴 / 72 第4章 5G空口关键技术 / 78 新型多址 / 81 NOMA / 83 MUSA / 83 SCMA / 88 PDMA / 94 新波形 / 95 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FBMC) / 96 F-OFDM / 99 UF-OFDM / 101 新型调制编码 / 103 调制技术 / 104 Polar码 / 107 Massive MIMO / 111 MIMO原理 / 112 Massive MIMO概要 / 112 Massive MIMO的优势和挑战 / 114 Massive MIMO应用场景 / 115 Massive MIMO总结 / 117 新频段 / 117 毫米波通信 / 118 可见光通信 / 121 频谱共享 / 128 第5章 5G网络关键技术 / 134 扁平化 / 136 C-RAN / 137 什么是C-RAN / 137 C-RAN的原理 / 139 C-RAN的关键技术 / 140 C-RAN的挑战 / 142 C-RAN Based 5G架构 / 143 SDN-RAN/NFV / 151 什么是SDN / 153 SDN的核心技术 / 155 软件定义无线接入网络 / 156 软件定义核心网 / 160 什么是NFV / 162 SDN/NFV如何影响5G架构 / 166 网络能力开放 / 168 SDN和C-RAN的融合 / 169 Ultra-Dense Network / 170 什么是超密网络 / 171 超密网络关键技术 / 172 CDN / 175 什么是CDN / 175 CDN的原理 / 175 CDN在5G的应用 / 176 SDN和CDN的结合 / 178 D2D / 179 为什么需要D2D / 179 什么是D2D / 180 D2D的优势和挑战 / 181 第6章 不能被遗忘的角落 / 183 5G语音如何设计 / 183 双待机终端解决方案 / 183 语音回落解决方案 / 183 VoLTE解决方案 / 184 信令风暴如何解决 / 184 信令风暴产生的根源 / 184 信令风暴解决方案 / 185 5G的安全怎么办 / 186 5G安全非常严峻 / 186 5G安全解决方案 / 187 5G终端如何发展 / 188 5G终端应用场景 / 188 5G终端技术挑战 / 190 | |||||||
| 编辑推荐 | |
| 2016年的巴展再一次让5G成为全球通信界的热门,5G真的来了,并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我们无法预料3G、4G带来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从而让人类迈进令人叹为观止的时代一样,我们相信5G必将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大话5G》的出版正当时,作为早期的5G图书,它介绍了外5G的发展现状,涵盖了5G的需求与场景,并重点阐述了当前热门的5G空口候选技术,5络候选技术。本书作为5G的启蒙读物,相信会让广大读者从中获益。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信息社会结构变迁的人来说,我一直认为任何一项革命性的通信技术,其影响远超出了技术本身。它会重塑商业模式、改变工作形态,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社交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本书的书名中那个“大话”二字,在我看来,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广博的论述,另一方面或许是对那些被过度渲染的“神话”进行拆解。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的。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社会观察家,敏锐地捕捉到5G技术在商业落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那些声称能通过5G实现远程手术的宏伟蓝图,在实际操作层面究竟卡在了哪里?我更看重的是那些“人”的故事,那些在技术浪潮中受惠或受挫的个体案例,因为归根结底,技术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它能把冰冷的代码和基站,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社会议题,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洁有力的字体,立刻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其实对技术类的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些复杂的术语和枯燥的图表会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却散发着一种探索和揭秘的魅力,仿佛在邀请你进入一个充满未解之谜的殿堂。我是在一个技术论坛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荐的,说它把原本高不可攀的“5G”概念阐述得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照本宣科的教科书式描述,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思辨性。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从封面就能窥见一斑,让我对它内在的讲述方式充满了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懂得如何与读者沟通的专家,能够把宏大的技术叙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个人体验,而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堆砌。光是这个包装,就已经成功地将我这样一个技术“小白”拉进了这个世界,很期待它能否真的做到“大话”而非“空谈”。
评分最近读了一些关于未来科技趋势的书籍,很多都沉溺于描绘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各种炫酷的场景堆砌在一起,读完后感觉信息量很大,但好像什么也没留下,就像吃了一顿华丽的自助餐,美味却不填饱肚子。我尤其关注那些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品,毕竟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光鲜亮丽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被忽略的挑战和误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审慎的视角,不是盲目地歌颂,也不是无端的唱衰,而是提供一种成熟的、多维度的解读。例如,它会不会深入探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效益、频谱资源的分配公平性,或者是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5G推广所遇到的阻力?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评论,必然是立足于现实的泥土,而不是悬浮在云端的幻想。我期待的,是那种能让人在合上书本后,对我们习以为常的移动通信技术产生全新认知的深度剖析,一种能够挑战既有观念的智力冒险。
评分我发现很多技术书籍的作者,往往是技术领域的一流专家,但在表达上却常常陷入“知识的诅咒”——他们太了解细节,反而无法用普通人理解的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会特别留意作者的“翻译”能力。小火车这个笔名,听起来就带有一丝亲切感和轻快感,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文风抱有极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读起来是流畅的、充满节奏感的,而不是那种需要反复查阅词典和技术手册才能勉强跟上的晦涩文本。我更喜欢那种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叙事风格,就像和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聊天,他能够将复杂的理论包装成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普及读物,更是一部可以轻松享受的知识性文学作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前沿信息。
评分购买任何一本新书前,我都会做一番“市场定位”的考量:它主要面向的是开发者、投资者,还是像我这样的普通科技爱好者?从书名和初步的了解来看,这本书似乎定位在了“破除迷思”和“全面认知”的交叉点上。我特别在意那些关于“5G神话”的探讨部分,因为在宣传层面,5G常常被描绘成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从自动驾驶到工业互联网,无所不能。然而,现实往往是骨感的,技术的成熟需要时间,而且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网络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对这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进行严谨而又不失幽默的批判性审视。它应该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当前5G技术所处的真实发展阶段,哪些是触手可及的现实,哪些还只是遥远的愿景。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理性、不被营销口号带偏的5G认知框架,那么它无疑就是一本物超所值的优秀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