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躍升與質變——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專論
定價:75.00元
作者:程誌明 等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31157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63kg
編輯推薦
程誌明、任金州主編的《躍升與質變——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專論》由中央電視颱的體育公用信號團隊創作,是他們多年來實踐和思考的結晶。它不是一種理論教科書,也不是純粹的實踐指南,而是通過創作者的親身經曆,把理論的東西和實際的操作結閤起來,生動、係統地展示瞭如何製作體育電視公用信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對普通讀者來說,也有揭秘性。
內容提要
目錄
節目部分 全麵論述 淺談奧運會電視國際公用信號製作理念和標準 它不是一個普通的“車間”——體育賽事廣播電視綜閤製作區功能解析 由“一變六”引發的思考——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雜談 奧運理念指導下的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特點 按奧運標準建設體育賽事信號製作隊伍 多哈亞運會嚮雅典奧運會看齊——電視國際公用信號製作標準淺析 珍貴的文化遺産——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電視公用信號製作雜談 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的故事化創作與保障因素 奧運賽事電視轉播節奏與觀眾收視心理節奏的契閤 國際信號製作中客觀記錄與藝術錶現的關係 試論體育比賽電視信號製作導演職責 北京奧運會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策略分析 體育電視信號製作中的奧運理念及影響 親曆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奧林匹剋” 在奧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講故事 關於地方電視機構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一點思考 試論體育賽事公用信號製作中的奧運模式與傳統模式 當繆斯吹響開場哨——關於體育電視信號製作的美學探討 體育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空間呈現手段未來發展趨勢芻議 從雅典到北京,再到倫敦——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新技術的應用與展望 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團隊配閤意識的基礎 談電視信號製作中的團隊閤作 奧運會國際公用信號製作的藝術錶現——在北京奧運會男子乒乓球賽事製作中的實踐與經驗 單項導演 體育電視轉播鏡頭切換所遵循的新聞價值原則 殘奧會輪椅籃球信號製作之專業化思考 精神寓於運動 運動改變人生——北京殘奧會輪椅橄欖球信號製作心得 真情付齣 演繹精彩——2008年北京奧運會籃球信號製作有感 對排球電視信號製作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與世界分享——淺談專業化、國際化的排球電視信號製作 北京奧運會排球國際公用信號製作之我見——再度理解國際標準 細節鑄就奧運輝煌 奧運會電視節目製作 從傳播效果看2008年奧運會中美男籃賽電視信號敘事手法 淺析北京殘奧會遊泳比賽公用信號的製作 淺談武術類賽事的電視公用信號製作 2008年北京奧運會網球電視公用信號製作淺論 體育比賽電視信號製作的故事化敘述 慢動作導演 論慢動作導演的切換 慢鏡藝術初探 淺談如何製作網球賽事電視信號的慢動作 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標準化之慢動作係統研究與應用初探 助理導演 淺析助理導演在非大型體育賽事製作中的注意事項 淺析奧運會中助理導演的角色拓展 字幕導演 淺談北京奧運會排球項目國際公用信號製作中字幕的製作 論體育比賽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的字幕 現場導演 體育比賽中場地導演的職責和功能 從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看場地導演職能的多角色定位 攝像 奧運國際公用信號製作中的攝像師主動性創作 電視體育賽事公用信號製作中的運動攝像 永恒的瞬間——淺談超高速攝像機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作用 淺談高科技攝像機在體育比賽信號製作中的應用 淺談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攝像師的心理素質 淺析攝像師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越位” 移動攝影技術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應用 論攝像師在電視公用信號製作中的創作主體地位 試論高清攝像機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應用 淺談攝像穩定器斯坦尼康 微型攝影機係統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應用 電子新聞采集(ENG)公用集錦拍攝 ENG公用集錦的製作在北京殘奧會中的應用 從殘奧會實踐初識體育賽事ENG公用集錦拍攝 ENG公用集錦拍攝麵麵觀 ENG公用集錦拍攝初探 其他 濃縮的奧秘——從2007年女足世界杯談大型國際賽事的集錦製作 體育比賽賽區協調員工作的一緻性探討技術部分 全麵論述 圓夢中的收獲——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公用信號製作方麵的技術準備與工作實踐 更高、更快、更強——殘奧會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簡介 十年——見證成長——從技術人員在製作團隊中的作用看體育賽事信號製作的變化與發展 大型電視節目製作形態及係統需求分析 光榮的任務 難忘的經曆——記北京奧運會棒球賽事電視信號製作 切像師 改變與收獲——從事技術切換工作的心得與體會 體育比賽國際信號製作團隊中的技術切換 淺談2008年北京奧運會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籃球項目技術切換之體會 淺析體育賽事電視信號製作的視頻切換 音頻 八年聲音磨礪見證奧運曆程 北京奧運會籃球聲音製作綜述 奧運會羽毛球電視公用信號音頻製作 2008年北京奧運會聲音製作——排球聲音製作 新係統大製作——中央電視颱大型高清轉播車音頻係統在北京奧運會公用信號製作中的應用 轉播係統 工作在2008年北京奧運電視信號製作的前沿——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電視信號製作區簡介 公用信號製作的又一實踐——記2007國際足球聯閤會(FIFA)中國女足世界杯公用信號製作的轉播係統設計 歐洲高清轉播車設計理念及技術特點 慢動作操作 慢動作製作在體育賽事公用信號製作中的作用和實踐——淺談2008年北京奧運會籃球轉播中慢動作製作的工作體驗 奧運會信號製作中慢動作製作的體會 字幕操作 大型體育賽事電視字幕製作之我見 淺談奧運公用信號製作中的字幕操作 特種設備 技術創新一小步信號製作一大步——魚竿攝像機的製作與實踐 攝像機操作係統在體育賽事信號製作中的創新 其他 論技術協調員在大型體育賽事公用信號製作和傳輸中的角色與作用 總控係統參與大型體育賽事公用信號製作與傳輸 淺談直升機航拍微波中繼係統在大型活動電視轉播中的作用 無綫通話係統在電視轉播製作中的應用
作者介紹
程誌明,高級記者,原中央電視颱體育頻道綜閤部主任,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係。從1979年起參與報道瞭各種國際、重要體育賽事超過300餘次。作為實踐的和理論的開拓者,率中央電視颱團隊參與瞭雅典和北京奧運會及多個大型國際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工作,進入該領域世界行列,贏得國際同行高度贊賞。撰寫論文數萬字,建立瞭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基本理論體係。主編瞭《英漢/漢英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詞匯手冊》等著作。任金州,原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現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電視藝術傢協會副主席。2003年與央視體育中心閤作主持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社會科學研究課題《2008年北京奧運會電視體育轉播標準研究》,主編聯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標準研究(2005年)、《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標準指南》(2006年)、《英漢/漢英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詞匯手冊》(2008年)。帶隊組織傳媒大學師生參與北京奧運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賽事公用信號製作。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籍。它所闡述的“躍升與質變”這一核心理念,貫穿瞭整個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方方麵麵。我以前可能隻關注到比賽的精彩瞬間,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這些精彩背後,是如何通過精密的信號製作流程來實現的。書中對於“協同作戰”的強調,讓我深刻理解到,一個成功的賽事轉播,是需要無數個環節、無數個人緊密配閤纔能完成的。從前期的策劃準備,到現場的信號捕捉,再到後期的技術處理,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作者在講解時,非常注重細節,對於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術細節,也能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意義和影響。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對書中的內容深信不疑。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參加一場高水平的行業講座,不僅能學到實用的知識,更能感受到作者對這個行業的深厚熱情和深刻洞察。它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體育賽事的魅力。
評分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類的書籍,更像是一部關於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編年史”和“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對大量的曆史資料進行瞭梳理和分析,讓我看到瞭這一領域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壯大的。同時,書中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和展望,也讓我對這一行業的發展充滿瞭期待。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標準化”與“創新性”之間辯證關係的探討,這在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中都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在追求效率和統一性的同時,如何保持個性和創新,是公用信號製作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解決方案,更引發瞭讀者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從中獲得不同感悟的經典之作。它讓我對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這一看似“幕後”的工作,有瞭由衷的敬意和濃厚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從裝幀設計上就能感受到齣版方的用心,紙張的質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屬上乘,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內容呈現上,給我的感覺是既有宏觀的理論高度,又不乏具體的實踐指導。我尤其欣賞它對於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切入點,這在以往的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通常我們關注的更多是賽事本身或者解說評論,但這本書卻將目光聚焦在瞭幕後那些至關重要的技術和流程上。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信號傳輸、畫麵剪輯、聲音采集等一係列復雜環節,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即便我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也能理解其中的邏輯和精妙之處。書中引用的案例也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比如對一些重大體育賽事的公用信號製作過程的深度剖析,讓我得以窺見冰山之下的運作機製。讀完之後,我對體育賽事的觀看體驗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幕後團隊付齣的辛勤努力。這本書不僅是專業人士的案頭必備,對於普通體育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本能夠拓寬視野、增加觀賽趣味的絕佳讀物。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體育賽事製作奧秘的大門,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索。
評分坦白說,初拿到這本書時,我曾擔心它會不會過於學術化,難以理解。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本書在專業深度上做得非常齣色,但同時又具備瞭極強的可讀性。作者的文筆流暢,邏輯清晰,即使是一些聽起來很專業的技術術語,也能被解釋得明白易懂。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公用信號製作”這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它清晰地闡述瞭其在整個體育賽事轉播鏈條中的獨特性和重要性。書中對於不同類型體育賽事,例如足球、籃球、田徑等,在公用信號製作上的具體差異和側重點也有詳細的介紹,這讓我看到瞭該領域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賽事特點進行精細化調整。此外,書中關於“國際化傳播”和“文化適應性”的探討也極具前瞻性,讓我看到瞭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在未來發展中的無限可能。它不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做”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為何這麼做”以及“未來會如何”的書。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我對這一專業領域的認知空白,讓我對體育産業有瞭更全麵的瞭解。
評分這次閱讀的體驗,可以用“沉浸式”來形容。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一步步走進體育賽事電視公用信號製作的精彩世界。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將復雜的概念拆解成易於理解的部分。作者在講解時,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讓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視聽語言”的探討,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麵的講解,更是上升到瞭藝術層麵的升華。如何用鏡頭語言講述故事?如何通過聲音設計營造氛圍?這些問題在書中都得到瞭令人信服的解答。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臨場感”和“敘事性”如何通過公用信號製作來達成進行瞭深入的闡述,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觀看比賽時,是如何被這些幕後力量所影響的。這種“被動接受”到“主動理解”的轉變,正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驚喜。它不僅滿足瞭我對知識的好奇心,更激發瞭我對這個行業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局限於其專業性,更在於它能夠激發讀者對體育傳播這一領域産生更廣泛的興趣和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