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 9787040177916 高等教育齣版社

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 9787040177916 高等教育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傳新 著
圖書標籤:
  • 電子技術
  • 基礎實驗
  • 電路分析
  • 電路調試
  • 綜閤設計
  • 高等教育
  • 教材
  • 電子工程
  • 模擬電路
  • 實驗指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晚鞦畫月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177916
商品編碼:2942484146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6-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

定價:48.60元

作者:王傳新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1-01

ISBN:9787040177916

字數:820000

頁碼:51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引用Multisim 7、PAC—Designer 2.0和MAX plus II 10.0工具軟件,將儀器設備的使用、EDA技術的應用、實驗技能的訓練貫穿始終。選編的每個實驗均安排瞭實驗原理、仿真分析和思考問題,並提供仿真實例光盤以利於單獨設課和自學。實驗儀器設備內容注重應用與原理、功能、指標相結閤,電路測試基礎一章的實驗項目,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測試電路的基本手段,為電子技術實驗的順利進行打下基礎。
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齣發,本教材第5、6章以分立元件、通用中規模器件的應用為起點,精選基礎的電子電路實驗項目。少數基礎實驗給齣瞭規範化的實驗步驟和參考電路,多數實驗則要求學生自行設定電路的功能、指標,自行擬定調試電路的步驟、錶格,以此強調實現電子電路性能指標的實施思路、調試過程和分析方法。第7、9章以可編程模擬器件ispPAC20和可編程邏輯器件EPM7128SLC84—15的應用為基點,通過範例介紹大規模可編程器件及其開發軟件的使用方法。第8、10章編排的綜閤設計性實驗項目,不僅考慮瞭選題的實用性、趣味性,而且還考慮瞭選題設計的多個方案和多種功能。
本書可作為電氣、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電子技術實驗的教材,各院校可根據實際學時的多少和專業類彆的不同要求,靈活選用實驗內容。

目錄


章 電子技術實驗概述
1.1 電子技術實驗簡介
 1.2 電子電路的調試與故障排查
  1.2.1 電子電路的調試
  1.2.2 電子電路的故障排查
 1.3 電子技術實驗的規則
 1.4 電子技術實驗報告的編寫
第2章 常用儀器儀錶的使用
 2.1 萬用錶
  2.1.1 模擬式萬用錶
  2.1.2 數字式萬用錶
 2.2 電橋
  2.2.1 直流單電橋
  2.2.2 交流阻抗電橋
 2.3 直流電位差計
  2.3.1 工作原理
  2.3.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3.3 使用方法
 2.4 直流穩壓電源
  2.4.1 基本結構
  2.4.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4.3 使用方法
 2.5 信號發生器
  2.5.1 基本結構
  2.5.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5.3 使用方法
 2.6 毫伏錶
  2.6.1 基本結構
  2.6.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6.3 使用方法
 2.7 示波器
  2.7.1 基本結構
  2.7.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7.3 使用方法
 2.8 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2.8.1 工作原理
  2.8.2 性能指標及控製麵闆
  2.8.3 使用方法
 2.9 電壓錶與電流錶的選用
第3章 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7的使用
 3.1 Multisim7使用入門
 3.2 如何定製Multisim7的用戶界麵
 3.3 Multisim7的元件與元件庫
 3.4 Multisim7的虛擬儀器簡介
  3.4.1 萬用錶
  3.4.2 函數發生器
  3.4.3 瓦特錶
  3.4.4 示波器
  3.4.5 波特圖儀
  3.4.6 頻率計
  3.4.7 字信號發生器
  3.4.8 邏輯分析儀
  3.4.9 邏輯轉換儀
  3.4.1 0IV分析儀
  3.4.1 1失真分析儀
 3.5 Multisim7的分析命令介紹
  3.5.1 直流工作點分析
  3.5.2 交流分析
  3.5.3 瞬態分析
  3.5.4 直流掃描分析
  3.5.5 參數掃描分析
  3.5.6 溫度掃描分析
  3.5.7 靈敏度分析
  3.5.8 噪聲分析
  3.5.9 其它分析
第4章 電路測試基礎
 4.1 儀器儀錶的使用
 4.2 電阻和電源的伏安特性
 4.3 基爾霍夫定律和疊加定理
 4.4 戴維寜定理和大功率傳遞定理
 4.5 一階電路和二階電路的響應
 4.6 R、L、C元件的阻抗特性
 4.7 RC網絡的頻率特性
 4.8 RLC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
 4.9 二端口網絡的參數
第5章 模擬電路的分析與調試
第6章 數字電路的分析與調試
第7章 可編程模擬器件的應用
第8章 模擬電路綜閤設計
第9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應用
0章 數字電路綜閤設計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數字電路設計與實踐:從邏輯門到復雜係統 本書旨在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數字電路的設計、分析與實現過程。我們將從最基本的邏輯門電路齣發,逐步構建復雜的數字係統,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培養讀者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內容涵蓋瞭數字電路設計的基礎理論、常用的邏輯器件、時序邏輯電路、存儲器、接口技術以及現代數字係統設計的關鍵技術。 第一部分:數字電路基礎 第一章:數字信號與邏輯門 數字信號的特性: 深入探討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的區彆,理解高電平、低電平、上升沿、下降沿等概念在數字電路中的重要性。我們將分析數字信號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噪聲、時序偏差等。 基本邏輯門電路: 詳細介紹AND、OR、NOT、NAND、NOR、XOR、XNOR等基本邏輯門的功能、真值錶、邏輯符號和電路實現。我們將從晶體管(如MOSFET)的開關特性齣發,解釋這些邏輯門是如何構成的。 組閤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 布爾代數: 掌握布爾代數的公理、定理和常用公式,學習如何使用布爾代數簡化邏輯錶達式。我們將演示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為布爾錶達式。 卡諾圖(Karnaugh Map): 學習使用卡諾圖進行邏輯函數的最小化,理解卡諾圖的繪製規則、相鄰單元的閤並以及如何得到最簡與或錶達式。 邏輯電路圖繪製與分析: 學習根據邏輯錶達式繪製邏輯電路圖,並能分析給定的邏輯電路圖,寫齣其邏輯功能錶達式。 常用的組閤邏輯電路: 編碼器與譯碼器: 介紹優先級編碼器、二進製編碼器、BCD編碼器等,以及n to 2^n譯碼器、顯示譯碼器(如7段數碼管驅動器)的設計與應用。 多路選擇器(Multiplexer, MUX)與分路選擇器(Demultiplexer, DEMUX): 詳細講解多路選擇器的功能、結構和應用,例如數據選擇、邏輯功能實現。講解分路選擇器的作用,如數據分配。 加法器與減法器: 學習半加器、全加器、並行加法器、進位預估加法器(Carry Lookahead Adder)的設計原理,理解二進製數的加減運算。 比較器: 介紹相等比較器、大小比較器的設計方法。 奇偶校驗電路: 學習如何設計用於數據傳輸的奇偶校驗發生器和校驗器。 第二章:時序邏輯電路 觸發器(Flip-Flop): 基本概念: 理解時序邏輯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的區彆,引入時鍾信號、狀態、翻轉等概念。 SR觸發器: 講解置位(Set)和復位(Reset)操作,分析其構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潛在的冒險(Hazard)問題。 D觸發器: 學習D觸發器的功能,理解其鎖存數據的作用,以及邊沿觸發(上升沿/下降沿)的含義。 JK觸發器: 掌握JK觸發器的工作模式,包括置位、復位、保持和翻轉模式,並理解其與SR觸發器的關係。 T觸發器: 學習T觸發器(翻轉觸發器)的功能,理解其在計數器中的應用。 觸發器的集成與轉化: 學習如何將不同類型的觸發器相互轉化,以及如何避免亞穩態(Metastability)問題。 寄存器(Register): 功能與構成: 講解寄存器作為存儲單元的功能,以及由觸發器構成的並行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 深入學習串入並齣(SIPO)、並入串齣(PISO)、串入串齣(SISO)、並入並齣(PIPO)等移位寄存器的結構和工作方式,及其在串並行轉換、數據延遲等方麵的應用。 通用移位寄存器: 學習帶有並行加載和清零功能的通用移位寄存器。 計數器(Counter): 同步計數器: 學習異步(Ripple)計數器和同步計數器的區彆。詳細講解同步計數器的設計,包括行波進位計數器(Ripple Carry Counter)和二進製同步計數器。 移位寄存器計數器: 介紹約翰遜計數器(Johnson Counter)和環形計數器(Ring Counter)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任意模計數器: 學習如何設計模為非2^n的計數器,例如通過反饋或增加模值。 計數器的應用: 討論計數器在分頻、定時、數字係統控製等方麵的應用。 有限狀態機(Finite State Machine, FSM): 摩爾(Moore)模型與米利(Mealy)模型: 詳細區分兩種狀態機的輸齣方式,理解狀態的定義、轉移條件和輸齣邏輯。 狀態圖與狀態錶: 學習如何使用狀態圖和狀態錶來描述和設計有限狀態機。 狀態機設計步驟: 掌握從需求分析到狀態圖、狀態錶、狀態編碼、邏輯設計和電路實現的完整流程。 狀態機的應用: 探討狀態機在協議處理、序列檢測、控製器設計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第二部分:存儲器與接口技術 第三章:存儲器 存儲器的基本概念: 定義存儲單元、存儲字、存儲容量、地址綫、數據綫、讀/寫控製信號等。 半導體存儲器分類: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靜態RAM(SRAM): 講解SRAM的基本原理(通常基於鎖存器),其速度快、功耗低的特點,以及應用場景。 動態RAM(DRAM): 介紹DRAM的基本原理(基於電容存儲),其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優點,以及需要刷新(Refresh)的特點。 隻讀存儲器(ROM): 掩膜ROM(MROM): 介紹其一次寫入、永久存儲的特性。 可編程ROM(PROM): 講解其可通過一次編程實現數據固化的特點。 可擦寫可編程ROM(EPROM): 介紹其紫外綫擦除的特性。 電可擦寫可編程ROM(EEPROM): 講解其電擦除的便利性。 閃存(Flash Memory): 重點介紹閃存作為EEPROM的演進,其塊擦除、高密度、高速度等優勢,以及在固態硬盤(SSD)、U盤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存儲器的組織與接口: 存儲器芯片擴展: 學習如何通過地址譯碼和片選信號將多個存儲器芯片連接起來,擴展存儲器的容量和位寬。 存儲器接口信號: 理解地址總綫、數據總綫、讀/寫控製信號、時鍾信號(對於DRAM)等接口信號的作用。 存儲器讀寫時序: 深入分析存儲器的讀操作和寫操作的時序圖,理解建立時間(Setup Time)、保持時間(Hold Time)、訪問時間(Access Time)等關鍵參數。 第四章:接口技術與通信 輸入/輸齣(I/O)端口: 並行接口: 講解並行接口的工作原理,適用於數據量大、傳輸速度要求高的場閤,如打印機接口(Centronics)。 串行接口: 通用串行總綫(USB): 介紹USB接口的特點、協議(如USB 1.1, 2.0, 3.0),及其在現代設備連接中的主導地位。 UART(通用異步收發器): 講解UART的工作原理,包括起始位、數據位、校驗位、停止位等,及其在嵌入式係統通信中的應用(如RS-232)。 SPI(串行外設接口): 介紹SPI的同步、全雙工通信特性,以及其主從設備模式,常用於傳感器、存儲器等設備的連接。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 講解I2C的總綫結構、地址尋址、主從通信方式,及其在片上設備間的低速通信中的應用。 數據轉換器: 模數轉換器(ADC): 介紹ADC的功能(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瞭解常見的ADC工作原理,如逐次逼近型(SAR)、雙積分型、Σ-Δ型等,以及采樣率、分辨率等參數。 數模轉換器(DAC): 介紹DAC的功能(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瞭解常見的DAC工作原理,如電阻網絡型、R-2R梯形網絡型、電流輸齣型等。 總綫與總綫仲裁: 總綫結構: 講解係統總綫(地址總綫、數據總綫、控製總綫)的功能和作用。 總綫控製與仲裁: 學習在多主設備係統中如何進行總綫訪問的控製和仲裁,以避免衝突。 第三部分:現代數字係統設計 第五章:可編程邏輯器件(PLD)與FPGA PLD概述: 介紹可編程邏輯器件(PLD)的基本概念,包括可編程陣列邏輯(PAL)、通用陣列邏輯(GAL)等。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FPGA結構: 詳細介紹FPGA的組成部分,如可配置邏輯塊(CLB)、輸入/輸齣塊(IOB)、可編程互連綫、查找錶(LUT)、觸發器等。 FPGA的編程模型: 理解FPGA的工作原理,其邏輯功能是如何通過編程配置來實現的。 FPGA開發流程: 介紹使用硬件描述語言(HDL)如Verilog或VHDL進行設計,通過綜閤(Synthesis)、布局布綫(Place and Route)、時序分析、生成比特流(Bitstream)等步驟完成FPGA的開發。 FPGA應用: 探討FPGA在通信、醫療、工業控製、航空航天、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第六章:硬件描述語言(HDL)與設計方法 硬件描述語言(HDL)的重要性: 解釋為何需要HDL來描述復雜的數字電路,以及HDL與傳統高級編程語言的區彆。 Verilog HDL基礎: 模塊(Module): 學習Verilog的基本結構——模塊,包括端口聲明、端口連接。 數據類型與運算符: 掌握Verilog中的數據類型(如`reg`, `wire`, `integer`)、位運算符、邏輯運算符、算術運算符、關係運算符、條件運算符等。 行為級建模: 學習使用`always`塊、`initial`塊、`assign`語句來描述電路的行為。 進程(Process): 理解`always @()`(組閤邏輯)和`always @(posedge clk)`(時序邏輯)在描述電路中的作用。 實例化(Instantiation): 學習如何在模塊中實例化其他模塊。 參數化(Parameterization): 瞭解如何使用`parameter`關鍵字使模塊更具通用性。 VHDL基礎(可選): 介紹VHDL的基本語法結構,包括實體(Entity)、結構(Architecture)、信號(Signal)、變量(Variable)、常量(Constant)等。 設計方法學: 自頂嚮下設計: 強調從高層次抽象開始,逐步細化設計的思想。 模塊化設計: 學習如何將復雜係統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的模塊。 時序約束與分析: 理解在HDL設計中設置時序約束的重要性,以及時序分析工具的作用。 仿真(Simulation): 學習如何使用仿真器驗證設計的功能正確性。 綜閤(Synthesis): 瞭解綜閤工具如何將HDL代碼轉化為門級網錶。 靜態時序分析(STA): 學習STA的概念,用於驗證設計在各種工藝角和工作條件下的時序性能。 第七章:數字係統設計實例與進階 典型數字係統設計實例: CPU控製器設計: 講解簡單CPU指令集的控製邏輯設計,包括取指令、譯碼、執行等階段。 DSP(數字信號處理器)單元設計: 介紹乘法纍加器(MAC)等DSP核心單元的設計。 數據采集係統設計: 演示如何結閤ADC、接口電路和邏輯控製器構建一個簡單的數據采集係統。 通信協議接口設計: 設計簡單的UART發送/接收模塊或SPI Master/Slave模塊。 異步邏輯設計: 異步邏輯的特點: 探討異步邏輯在某些特定場景下的優勢(如低功耗、避免時鍾偏斜)與挑戰(如競爭冒險、設計復雜度)。 異步握手協議: 學習常用的異步握手協議,如2-phase handshake和4-phase handshake。 低功耗數字設計技術: 介紹時鍾門控(Clock Gating)、電源門控(Power Gating)、動態電壓頻率調整(DVFS)等低功耗設計策略。 數字係統驗證: 驗證平颱搭建: 講解如何使用更高級的驗證方法學(如UVM)來構建復雜的驗證環境。 形式驗證: 介紹形式驗證技術,用於數學上證明設計的正確性。 本書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鼓勵讀者通過實驗和實際項目來加深理解。每章都可能包含思考題、練習題以及相關的實踐指導,幫助讀者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工程能力。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獨立完成從概念到具體實現的數字電路設計任務,為未來在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係統開發、數字信號處理等領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入手瞭一本名為《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的書,收到後,迫不及待地翻閱。整體而言,這本書的編寫風格非常紮實,內容詳盡,既有理論深度,又不失實踐指導性。尤其是其對於實驗過程中常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思路的闡述,讓我耳目一新。 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列齣實驗器材和步驟,更強調瞭“分析”的重要性。例如,在講解某個電路時,會先從其工作原理入手,深入剖析各個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這種“分解”式的分析方法,幫助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電路的“黑匣子”是如何運作的。而“調試”部分,更是乾貨滿滿,書中列舉瞭多種典型的故障現象,並提供瞭係統性的排查思路,比如如何根據波形特徵判斷問題所在,如何運用萬用錶進行精確測量等。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能夠有效減少實驗中的挫敗感。 最後的“綜閤設計”部分,則將前期的分析與調試經驗進行瞭升華。它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嘗試設計和實現一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電路。這個過程不僅鍛煉瞭我們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們的創新意識和工程思維。書中提供的案例也相當有啓發性,讓我看到瞭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無限可能。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適閤電子專業學生,特彆是希望紮實掌握電子技術實驗技能的讀者的優秀教材。

評分

初次接觸《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這本書,就被它那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所摺服。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學生,我經常在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之間感到脫節,但這本書很好地架起瞭這座橋梁。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僅僅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圖紙,而是真正地從“動手”的角度齣發,引導讀者去理解電子電路的方方麵麵。 書中對於“分析”的側重點,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它不僅僅是告知我們某個電路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會帶領我們去探究這個功能背後的“為什麼”。通過對電路的深入剖析,我們可以理解每個元器件的選擇依據,以及不同參數變化對整體性能的影響。這對於培養我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在“調試”方麵,這本書更是將實戰經驗融入其中。它不像其他書籍那樣,僅僅給齣“如果齣現XX現象,請檢查XX”,而是詳細地闡述瞭各種調試策略和技巧,例如如何通過觀察波形來判斷電路是否正常工作,如何運用各種測量工具來定位故障點,以及如何對電路進行優化以達到最佳性能。這些內容對於我們在實驗室中減少摸索時間,提高實驗效率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而“綜閤設計”部分,則是一個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的舞颱。它鼓勵我們跳齣單個實驗的框架,去思考如何將不同的電路模塊組閤起來,實現更復雜的係統功能。這不僅鍛煉瞭我們的係統設計能力,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電子工程的魅力所在。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們從“懂”到“會”,再到“創”的優秀實驗教材。

評分

最近在學習電子技術,偶然間發現瞭這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說實話,在翻閱之前,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的電子實驗教材很多。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看法。它的內容安排非常有條理,從最基礎的電路分析,到復雜的係統設計,都做得非常到位。 書中對於“分析”的處理方式,讓我覺得非常舒服。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講解,而是將分析過程與實驗緊密結閤。在講解每個實驗時,都會先讓你思考電路的預期功能,然後引導你去分析實現這個功能的原理,再到如何驗證這個分析結果。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在理解電路時,感覺像是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揭開它的神秘麵紗。 “調試”部分更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我之前做實驗時,最頭疼的就是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解決,總是死磕。但這本書提供瞭非常係統性的調試方法論。它會列舉各種可能的故障情況,然後告訴你如何一步一步去排查,如何利用儀器設備來輔助診斷。這讓我感覺,調試不再是件令人沮喪的事情,而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樂趣的過程。 最後,“綜閤設計”部分,則是一個檢驗學習成果的絕佳平颱。它鼓勵我們不再僅僅局限於書本上的固定實驗,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去設計更具創造性的電路。這種開放式的設計思路,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潛能。可以說,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知識,更教會瞭我如何去學習,如何去解決問題。

評分

拿到《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這本厚重的書籍,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係統性和實用性。對於很多電子專業的初學者來說,電子電路可能是一個抽象而難以捉摸的概念,但這本書通過實驗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理論具象化,使得學習過程更加生動和有趣。 書中對“分析”的強調,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怎麼做,而是先讓你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對於每一個實驗,都會有詳細的理論分析部分,講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各個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聯係。這對於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非常有幫助,避免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睏境。 “調試”環節更是這本書的亮點之一。書中列舉瞭大量在實際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供瞭清晰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利用示波器觀察信號,如何使用萬用錶測量電阻、電壓、電流,以及如何根據實驗現象來判斷電路是否存在故障。這些實用的技巧和經驗,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有效地解決實驗中遇到的難題,提高實驗的成功率。 而“綜閤設計”部分,則是一種能力的升華。它不僅僅是單個實驗的堆砌,而是鼓勵我們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去設計和實現一個完整的電子係統。這個過程極大地鍛煉瞭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書中提供的案例也相當貼近實際應用,讓我看到瞭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的廣泛前景。這本書絕對是電子專業學生不可多得的學習伴侶。

評分

這本《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分析、調試、綜閤設計》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在校的電子信息類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翻開第一頁,就被其嚴謹的編排和清晰的邏輯所吸引。作者團隊顯然對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們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枯燥的實驗步驟,而是從“分析、調試、綜閤設計”這三個核心維度齣發,層層遞進地引導讀者深入理解電子電路的本質。 拿書中關於“模擬信號處理”的實驗部分來說,不僅僅是搭建一個簡單的濾波電路,更重要的是,它會帶領我們去分析不同元件參數對濾波效果的影響,觀察波形的變化,理解頻率響應的含義。調試環節更是點睛之筆,書中詳盡地闡述瞭如何利用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常用儀器進行故障排查,以及如何通過逐步優化參數來達到設計目標。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教學方式,大大提升瞭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照葫蘆畫瓢”的層麵。 特彆值得稱贊的是,書中在“綜閤設計”部分,提供瞭一些貼近實際應用的綜閤性實驗項目,比如一個簡單的音頻放大器或者一個基礎的電源模塊。這些項目要求我們將前麵學到的各個模塊知識融會貫通,進行整體的設計與實現。這個過程不僅鍛煉瞭我們的係統思維能力,也讓我們體會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産品的成就感。此外,書中穿插的一些“實驗技巧”和“注意事項”,更是彌足珍貴,避免瞭我們在實驗中走很多彎路,這些經驗性的總結,往往是課堂上老師難以詳盡傳授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