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零基础小儿推拿(汉竹) |
| 作者 | 廖品东 |
| 定价 | 39.80元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53786025 |
| 出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继《睡前捏一捏宝宝不生病》火爆热销后,廖品东教授实力回归!冯氏捏脊佘继林、河东小儿推拿流派孙德仁、张席珍小儿推拿流派张寄青等人共同推荐。 本书继承前书以小儿常见病为主的特点,开出了60种常见病推拿方,8种保健方。在此基础上,廖教授还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将三十年临床推拿经验总结倾囊相授,提出“谨守病机”总推拿原则,解析每种常见病的“治则”,介绍常用穴位的“主治病症”,解答门诊医案“辨证加减”。让你不仅知道怎么推拿,还知道为什么这么推拿,以后自己也能辨证配穴、对症推拿。 本书适用于广大家长和各级临床推拿爱好者及医师参考学习。超值附赠小儿推拿演示视频,手机扫二维码就能看。 |
| 作者简介 | |
| 廖品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 从医近30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小儿推拿事业,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参加小儿推拿专题片的录制,还应邀到新加坡、韩国等地主讲小儿推拿学。他圆润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复思考总结的推拿处方,不但得到家长认可,而且在业界备受肯定、推崇。 熊茜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秘书 成都品东推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执行校长 致力于小儿推拿的宣传推广和临床近10年,是廖品东小儿推拿创始人之一。注重小儿体质调理,临床多标本兼顾,擅长采用小儿推拿方法对小儿脾胃疾病与肺系疾病进行调理。 小儿推拿师证:10001101449 |
| 目录 | |
| 章 小儿推拿诊疗知识与手法 小儿推拿诊疗模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 2 小儿推拿诊疗方法:审证求因,治在源头 / 3 小儿推拿基本作用原理 / 4 …… 第二章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 14 摩法 / 15 运法 / 16 揉法 / 16 …… 第三章 小儿推拿常用穴 头面部穴位 / 24 颈项部穴位 / 30 胸腹部穴位 / 32 …… 第四章 小儿常见病推拿方 感冒 / 60 小儿反复感冒 / 62 发热 / 64 小儿夏季热 / 66 咳嗽 / 68 百日咳 / 70 小儿肺炎 / 72 小儿哮喘 / 74 慢性支气管炎 / 76 …… 第五章 小儿保健推拿方 眼部保健 / 182 耳部保健 / 184 鼻部保健 / 186 …… 附录 常见病对应病因病机/194 |
| 编辑推荐 | |
| “小儿推拿有效吗?” “宝宝能做小儿推拿吗?” “小儿推拿后又该注意什么呢?” …… 带着妈妈们的问题,小编联系到廖品东教授,廖教授说起了他的临床经历。 他曾经接诊过一个3个月大的宝宝,才4斤,每餐都是靠强灌进去的,关键是每天夜里要妈妈抱着睡,每隔1小时还会哭闹不安。 一开始,廖教授是以辨证判断是由于脾虚加先天不足导致宝宝发育不好,可是治疗一段时间效果并不好。廖教授反复问自己:“为什么效果不好?为什么不长?宝宝到底什么时候长?”在他的反复思考下,发现晚上是宝宝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睡眠不好,又怎么能长好呢?廖教授在以前的方法上,又增加了颠腹法、抖腹法和强力抱肚法,以及反常刺激的方法。每次操作达到孩子*忍受度。当天晚上孩子睡眠就得到了改善。经过3个多月的调理,大宝长到11斤,小宝更是升到9斤。而且在治疗的3个月中,孩子只感冒过1次。 后来,廖教授和小编还谈到了很多门诊中遇到的病案,让小编深深觉得,找对推拿思路,用对推拿方法,让孩子少打针、少吃药这样的愿望,真的能够实现。 廖教授和本书另一位主编熊茜老师也一直抱有这样的期望,希望把更全面、更系统、更专业的小儿推拿知识,送给千千万万爸爸妈妈和小儿推拿事业工作者,于是他们决定出版这本《零基础小儿推拿》,愿这本书给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说实话,我平时很少主动去深入研究所谓的“养生秘籍”,总觉得那些东西水分太多,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却有一种令人信服的朴实感。它没有过多使用那些拗口的专业术语,即使提到了,也会立刻用大白话进行解释,让我这个理工科出身的人也觉得非常顺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绍每一个推拿手法时,都会配上非常清晰的步骤分解图,那图示简直就像是手把手教学一样。比如“揉中脘”,它不仅告诉你揉的方向,还告诉你手指的哪个部位着力,揉动的频率大致是多少次每分钟,这些细节的量化描述,极大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和恐惧感。我第一次尝试给宝宝做“退六腑”时,心里是七上八下,生怕弄疼了孩子。但是对照着书上的图,再感受一下书里描述的“像揉面团一样,均匀的压力”,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而且,它还非常注重“辨证”,虽然是零基础读物,但它巧妙地穿插了一些“什么时候不宜做推拿”的警示,比如孩子正在发烧或者皮肤有破损时,会明确指出“应暂停或咨询医生”。这种对安全边界的强调,恰恰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负责态度,让我觉得手里捧着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而是一份细致入微的育儿伴侣。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建立了一种“自我赋能”的感觉。以前总觉得孩子一有点不舒服,就得赶紧往医院跑,心里有种无助感。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其实可以通过温和、自然的方式在家中得到缓解。书中对于推拿的“循经取穴”和“整体观念”的阐述,虽然是初级水平,但已经足够让我理解推拿的内在逻辑,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玄乎的“偏方”。例如,书中对“脾胃”的强调,不仅局限于肚子上的穴位,还会涉及到背部和四肢的联动,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让我意识到推拿并非孤立地按几个点,而是一个全身的调理过程。作者的文笔中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现代科学的嫁接,比如在强调手法力度时,会结合到皮肤的承受力反馈。这种既尊重传统又科学论证的写法,让我对推拿的信心倍增,感觉自己掌握的不是随机的按摩技巧,而是一套有理论依据的健康维护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毕竟是经常翻阅的书,如果纸张太薄或者装订不牢固,很快就会散架。这本看起来非常结实,纸张有一定的厚度,即便是沾上了一点点不小心洒上的奶渍,用湿巾轻轻擦拭也不会让油墨大面积晕开,这对经常在厨房或者育儿室里看书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个福音。而且,书中的排版布局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留白适中,字体大小也恰到好处,即便是光线不佳的时候阅读,也不会感觉眼睛很累。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家长常见疑问解答”模块,这些问题往往都是我当时正想问却不知道该如何措辞的困惑,比如“推拿后孩子哭闹是正常反应吗?”或者“推拿和药物治疗可以同时进行吗?”这种预设的问答环节,真正体现了作者设身处地的为读者着想。总而言之,这本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贴心陪伴的体现,它让推拿这件事,从高不可攀的专业领域,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育儿日常。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安排,简直就像是为我这种时间碎片化的家长量身定制的。我通常只能在孩子小睡的时候,抽出十几二十分钟来看书。它的章节划分非常合理,每一个小节对应一个具体的小病症,比如“缓解肠绞痛”、“改善鼻塞”、“助眠安神”等,而不是一上来就讲理论。这种“问题导向型”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和实用性。我记得上周宝宝突然咳嗽,我当时有点慌乱,赶紧翻到“呼吸系统”那一章,直接找到了针对轻微咳嗽的几个穴位和手法,操作起来非常直接,不需要我从头到尾去回顾那些我不着急知道的理论知识。更赞的是,书中还为一些常见的手法设置了“自测小卡片”或者“快速回顾清单”的功能(虽然不是真的卡片,但那种归纳总结的效果很像),让你在实际操作前能迅速回忆起要点。这种设计极大地减少了临场翻找和记忆的压力。它没有试图让你成为一个推拿大师,而是实实在在地让你成为一个能快速应对孩子日常小不适的“家庭急救小助手”,这点做得非常到位,非常接地气。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带着温暖色调的手绘插图,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很亲切,完全没有那种传统医学书籍的严肃刻板。我记得我是在一个书店里偶然翻到的,当时我抱着给孩子弄点小病痛的朴素愿望,随手翻了几页,就被那种图文并茂的排版吸引住了。它不像那些厚厚的专业教材,看了就让人头大,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清晰,感觉作者真的是为完全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着想。比如讲到穴位定位,它不是简单地画个点,而是会用孩子身体的某个参照物来描述,比如“从孩子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到第二个关节的长度”,这种生活化的描述,立刻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觉得“哦,原来我真的可以学会”。而且,书里对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也做了细致的划分,新生儿、婴儿期、学步期,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重点都不同,这说明作者在编写时是下了大功夫去研究我们这些新手爸妈的实际需求的。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手法力道时的那种细致入微,反复强调“轻柔适度”,这种对“度”的把握,才是推拿的精髓所在,光是这一点,就比我之前在网上看的一些零散视频要靠谱得多。这本书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安全、可操作的基础认知框架,让我觉得,育儿这件事,我可以多掌握一个既自然又有效的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