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大麥青稞産業經濟2015
定價:78.00元
作者:李先德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0922289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李先德等*的這本《中國大麥青稞産業經濟 (2015)》為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産業經濟崗位 課題組2013—2015年的部分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書從 多個層麵研究瞭當前國際大麥産業發展的現狀, 重點剖析瞭中國大麥産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根源,並提 齣瞭相關的政策建議。
從內容上看,本書涵蓋瞭中國大麥産業發展的多 個方麵,大緻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 一是探討瞭大麥生産、流通和消費問題。該部分 首先詳細介紹瞭近年中國大麥生産、加工、消費和貿 易的基本情況。然後探討瞭中國大麥供給的總體趨勢 、影響因素,並利用調研數據和統計資料探討瞭大麥 産業鏈的成本收益。其中兩篇報告剖析瞭中國啤酒大 麥需求和農民消費的影響因素。本部分還利用調研數 據對2008—2015年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主要崗 位和試驗站大麥青稞育種及推廣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 ,並在此基礎上評價瞭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大 麥青稞育種及推廣的經濟效益。分析發現,主要崗位 和試驗站大麥青裸育種及推廣的投入産齣比在3倍到 68倍之間,平均為26倍。
二是研究中國大麥貿易相關問題。主要包括中國 大麥進口市場結構與市場勢力、進口大麥價格波動特 徵與中國的“定價權”、大麥大量進口對中國大麥産 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等問題。近些年,中國啤酒産業 的快速發展帶動瞭啤酒大麥需求的持續增長,與此同 時,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瞭飼料大麥需求的較快 增長。然而中國大麥産業特彆是大麥生産卻未能將迅 速增長的啤酒大麥和飼料大麥需求轉化為自身的發展 機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本部分討論的重點。李先德等*的這本《中國大麥青稞産業經濟 (2015)》為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産業經濟崗位 課題組2013—2015年的部分階段性研究成果。該書從 多個層麵研究瞭當前國際大麥産業發展的現狀, 重點剖析瞭中國大麥産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根源,並提 齣瞭相關的政策建議。
從內容上看,本書涵蓋瞭中國大麥産業發展的多 個方麵,大緻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 一是探討瞭大麥生産、流通和消費問題。該部分 首先詳細介紹瞭近年中國大麥生産、加工、消費和貿 易的基本情況。然後探討瞭中國大麥供給的總體趨勢 、影響因素,並利用調研數據和統計資料探討瞭大麥 産業鏈的成本收益。其中兩篇報告剖析瞭中國啤酒大 麥需求和農民消費的影響因素。本部分還利用調研數 據對2008—2015年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主要崗 位和試驗站大麥青稞育種及推廣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 ,並在此基礎上評價瞭國傢大麥青稞産業技術體係大 麥青稞育種及推廣的經濟效益。分析發現,主要崗位 和試驗站大麥青裸育種及推廣的投入産齣比在3倍到 68倍之間,平均為26倍。
二是研究中國大麥貿易相關問題。主要包括中國 大麥進口市場結構與市場勢力、進口大麥價格波動特 徵與中國的“定價權”、大麥大量進口對中國大麥産 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等問題。近些年,中國啤酒産業 的快速發展帶動瞭啤酒大麥需求的持續增長,與此同 時,畜牧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瞭飼料大麥需求的較快 增長。然而中國大麥産業特彆是大麥生産卻未能將迅 速增長的啤酒大麥和飼料大麥需求轉化為自身的發展 機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本部分討論的重點。
三是區域大麥産業發展問題。本部分四篇報 告分彆對青海、內濛古、安徽和雲南等省、自治區的 大麥生産、流通、收益等情況做瞭詳盡的分析,並在 此基礎上對各區域大麥産業發展提齣瞭具有針對性的 政策建議。
四是大麥市場行情分析與展望。書中首先對中國 大麥供需平衡趨勢進行瞭分析,然後分析研判瞭*近 三年國際與大麥生産和貿易發展趨勢。
五是討論瞭大麥産業政策與發展戰略。本書在介 紹世界主要大麥生産國産業政策的基礎上,分析瞭中 國大麥青稞産業政策,並提齣瞭中國大麥青稞産業的 可持續發展戰略。
目錄
作者介紹
李先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政策學科首批二級崗位傑齣人纔,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國際農業經濟與貿易研究室主任,國傢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係大麥青稞産業經濟崗位專傢。兼任農業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1995年和2000年分彆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經濟學碩士(DEA)和博士學位。2000—2002年先後在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法國國立農科院(1NRA)工作。在《Land Use Policy》《The Joumal of Peasant Studies》《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軟科學》《中國農業科學》等雜誌,用中文、英文和法文公開發錶學術論文100多篇,專*5部、主譯*作1部。多次受邀擔任國際高層學術論壇演講嘉賓或主評人。就農業政策、糧食安全和貿易問題,接受中央電視颱(《新聞聯播》)、中國國際廣播電颱等媒體采訪。作為中國代錶團團長或成員,*近10年多次參加瞭聯閤國糧農組織農業委員會、商品問題委員會和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會議。主要研究方嚮為農業政策、糧食經濟和國際農産品貿易。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相當樸實,封麵淡雅,沒有過多的花哨裝飾,隻突齣瞭書名和核心內容。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很好,摸起來有種厚實感,翻閱時也沒有那種廉價的紙張的“沙沙”聲,看得齣齣版社在選材上還是比較用心的。我之前對中國大麥和青稞的瞭解僅限於它們是糧食作物,但這本書的名字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期待它能像一本百科全書一樣,為我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瞭解這些看似普通的作物背後蘊含的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不知道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大麥和青稞的種植技術、産量變化,還是更側重於它們在加工、流通、消費等産業鏈環節的經濟分析。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數據和案例,讓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這個産業的脈搏。我對這類“國情”類的書籍一嚮比較感興趣,因為它們往往能反映齣中國農業發展的真實狀況和麵臨的挑戰,也可能揭示齣一些不為人知的行業秘密。2015這個年份也顯得格外有意義,它標誌著一個特定的時間節點,我們可以藉此觀察産業在當時的發展水平和可能的趨勢。
評分我對這本書抱有的期望,更多的是它能在實操層麵為行業內的從業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作為一名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個體,我深知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真正能夠指導我們日常工作的,往往是那些貼近市場、接地氣的實踐經驗和信息。這本書的名字恰好點明瞭“産業經濟”這個方嚮,我希望它能深入到産業的每一個細枝末節,比如不同地區大麥和青稞的種植成本、收益核算,不同品種的市場價格走勢分析,以及各個環節的風險評估和應對策略。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市場營銷、品牌建設、質量管理方麵的案例,或者對現有的産業政策進行解讀,並給齣如何有效利用這些政策的建議,那將是非常寶貴的。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供應鏈優化、科技應用、綠色可持續發展等方麵的探討,畢竟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這些都是決定企業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因素。
評分拿到這本《RTDK 中國大麥青稞産業經濟2015》,我最先關注的是它在理論深度上的展現。作為一名對農業經濟領域略有涉獵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宏觀的視角,比如從國傢政策、市場供需、國際貿易等多個維度去分析中國大麥和青稞産業的整體格局。我期待它能有嚴謹的學術框架,通過紮實的經濟學模型和分析工具,來解讀産業發展的內在邏輯。比如,書中是否會涉及産業的集中度、區域差異性、技術進步對産業的影響,以及農民的收益狀況等議題?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現象的描述,而是能夠深入挖掘導緻這些現象的深層原因,並在此基礎上提齣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當然,我也明白,一本産業經濟的書籍,數據支撐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書中能夠引用權威的統計數據,並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的解讀,避免齣現過於主觀的臆斷。如果能有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比較分析,那就更好瞭,這有助於我們看到中國大麥青稞産業與世界其他國傢的差距,以及可藉鑒的經驗。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聚焦在大麥和青稞這兩個相對“小眾”的農作物上。很多關於農業經濟的書籍,往往會集中在水稻、小麥、玉米等主糧作物上,而對大麥和青稞的關注度相對較低。我很好奇,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傢,大麥和青稞這兩個作物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們是如何分布的?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又是什麼?這本書是否會像一個偵探一樣,為我揭示這些作物背後隱藏的經濟故事?我希望它能描繪齣産業鏈的完整圖景,從田間地頭的生産者,到加工企業,再到終端消費者,每一個環節的經濟活動都能得到細緻的展現。比如說,大麥在釀酒、飼料等領域的應用,青稞在高原特色食品中的地位,這些具體應用如何拉動瞭整個産業的發展?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展現齣一些創新型的商業模式或者經營理念,能為我提供一些啓發。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對國傢農業發展現狀的好奇。尤其是2015年這個時間節點,那一年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農業領域也麵臨著不少挑戰和機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如同一個時間膠囊,為我打開一扇瞭解當時中國大麥和青稞産業發展狀況的窗口。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曆史性的視角,勾勒齣産業在那個時期的發展軌跡,比如種植麵積的變化、産量水平的波動、主要産區的分布特點,以及國傢在産業發展上齣颱瞭哪些支持政策,這些政策又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我希望它能通過詳實的資料和數據,展現齣産業在當時麵臨的主要問題,例如市場波動、技術瓶頸、農民增收睏難等,並且能夠分析這些問題産生的原因。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産業的發展亮點和潛在機遇,例如新興的市場需求、創新型的種植技術、以及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等。總而言之,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觀察,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農業經濟的復雜性和發展脈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