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金融市場與機構(第6版)(全文影印) | 作者 | (美)米什金,(美)埃金斯 |
| 定價 | 75.00元 | 齣版社 |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0173757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1.203Kg |
| 內容簡介 | |
《經濟學經典教材·金融係列:金融市場與機構(第6版)(全文影印)》是英文影印版本,是美國多所大學商學院共同選用的係統介紹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運作機製的教材。通過建立一個研究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統一分析框架,《經濟學經典教材·金融係列:金融市場與機構(第6版)(全文影印)》引導學生依據一些基本的經濟與金融理論,包括信息不對稱、利益衝突、交易成本、供求、資本市場均衡、有效市場以及風險的衡量與管理等,來理解資産定價、金融市場結構以及金融機構管理等十分重要的金融理論與實踐內容。此外,為瞭讓學生瞭解現實中金融機構的經理們進行業務操作與管理的具體方法,關注身邊發生的金融現象並對其作齣相應的理論分析,《經濟學經典教材·金融係列:金融市場與機構(第6版)(全文影印)》還設立瞭“金融機構經理實務”、“(華爾街日報》專欄”等欄目,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實際。 |
| 作者簡介 | |
| 弗雷德裏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1976年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執教於美國的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94-1997年,曾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部執行副主席兼主任,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經濟學傢。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同時兼任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研究員,FDIC中心銀行高級研究員,東部經濟協會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許多國傢中央銀行的顧問。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學,迄今已齣版《貨幣、利率和通貨膨脹》(Money,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貨幣金融學》(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and Financ/al Markets)等十餘部專著與教材,並在專業期刊和書籍中發錶瞭100餘篇學術論文。 |
| 目錄 | |
| 網上內容目錄 前言 部分 導論 章 為什麼要研究金融市場與機構? 第2章 金融體係概覽 第二部分 金融市場基礎 第3章 利率的含義及其在估值中的作用 第4章 利率為什麼會變動? 第5章 風險與期限結構如何影響利率? 第6章 金融市場是有效的嗎? 第三部分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的實施 第7章 中央銀行的結構與聯邦儲備體係 第8章 貨幣政策的實施:工具、目標、策略與手段 第四部分 金融市場 第9章 貨幣市場 0章 債券市場 1章 股票市場 2章 抵押市場 3章 外匯市場 4章 國際金融體係 第五部分 金融機構基礎 5章 為什麼存在金融機構? 6章 如何處理金融業中的利益衝突?商業道德中的核心問題 第六部分 金融産業 7章 銀行與金融機構的管理 8章 商業銀行業:結構與競爭 9章 儲蓄機構和信用社 第20章 銀行監管 第21章 共同基金 第22章 保險公司與養老基金 第23章 投資銀行、證券經紀人與交易商及風險投資公司 第七部分 金融機構的管理 第24章 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 第25章 金融衍生工具的對衝交易 詞匯錶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整體風格偏嚮於嚴謹和規範,沒有太多花哨的語言或者個人情感的抒發。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地引導讀者去探索金融世界的奧秘。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概念界定上的清晰和準確。無論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者,書中都給齣瞭非常明確的定義,並且在後續的講解中始終圍繞這些定義展開。這種嚴謹的態度,使得我在學習過程中不容易産生混淆。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內容有些枯燥,但正是這種“枯燥”纔保證瞭知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我會在學習過程中做大量的筆記,梳理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並嘗試著將書中的理論應用到對當前金融新聞的理解上。這本書為我打下瞭堅實的金融基礎,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信心。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並沒有特彆吸引眼球的圖像或花哨的字體。它的厚度適中,拿在手裏感覺很有分量,這通常預示著內容的豐富和紮實。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目前正在學習一門關於金融市場入門的課程,而這本書是課程推薦的教材。雖然是影印版,但印刷質量尚可,字體清晰,排版也比較規整,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吃力。我尤其欣賞它對一些基礎概念的講解,比如什麼是金融市場,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衍生品)分彆是什麼,以及它們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書中還用瞭一些圖錶來輔助說明,這些圖錶雖然不是特彆精美,但卻能夠直觀地展示齣數據和趨勢,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非常有幫助。我正在慢慢啃讀,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建立起對金融市場一個全麵而係統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性很強,對於我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收獲。書中引入瞭許多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專業術語,比如有效市場假說、資産定價模型、風險中性定價等等。初次接觸時,確實會感到有些晦澀難懂,需要反復閱讀和思考。幸運的是,作者在解釋這些理論時,往往會引用實際的案例來佐證。比如,在講解資産定價時,書中會分析過去某個股票或債券的走勢,並用理論模型去解釋其價格變動的原因。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大大提升瞭我學習的效率。我也嘗試著去查找一些與書中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和新聞報道,希望能將書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世界的金融事件聯係起來,形成更深刻的認知。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嚴謹的學術探究,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翻譯(如果是翻譯版的話,但由於是影印版,這裏可能是指原文的錶達方式)有時會顯得有些過於學術化,對於我這樣剛剛接觸金融領域的人來說,閱讀起來確實需要付齣更多的努力。一些句子結構比較復雜,邏輯也需要仔細推敲。但是,一旦我剋服瞭初期的閱讀障礙,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知識是多麼寶貴。書中對金融工具的介紹非常細緻,從最基本的股票、債券,到更復雜的期權、期貨、互換,都進行瞭詳細的描述,並且解釋瞭它們的應用場景和風險。特彆是關於衍生品的部分,書中用瞭很多篇幅來講解它們的定價機製和交易策略,這讓我對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全新的認識。我認識到,金融市場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更是一個充滿智慧和策略的競技場。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金融機構的運作有瞭更深入的理解。在翻閱過程中,我發現它不僅僅是羅列各種金融機構的名稱和職能,而是更側重於分析這些機構是如何相互關聯、共同構築起整個金融體係的。例如,在討論商業銀行時,書中詳細闡述瞭它們如何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以及在貨幣創造過程中的作用。接著,它又引入瞭投資銀行,解釋瞭它們在證券發行、並購谘詢等方麵的專業服務,以及如何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它們在風險管理和資産管理方麵的獨特貢獻也被娓娓道來。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監管機構的部分,這讓我明白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本書以一種層層遞進的方式,勾勒齣瞭一個復雜而又精密的金融網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