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 9787503257353

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 97875032573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徐建寅 著
图书标签:
  • 游记
  • 欧洲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文学
  • 散文
  • 见闻
  • 游历
  • 风土人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57353
商品编码:2962847975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

定价:35.00元

售价:26.3元,便宜8.7元,折扣75

作者:(清)徐建寅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32573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讲述了:光绪五年(1879年)6月,徐建寅作为近代中国*早派出国外考察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士,以驻德国二等参赞名义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在欧洲诸国考察期间,他将所见所闻,编著成《欧游杂录》一书。其中介绍了造船、机械、枪炮、、熔铁、铸钢、采煤、开矿、电器、印刷、水泥等几十个门类和行业的技术,涉及设备、工艺、机器安装、船坞建造等方面的就有200余项,以及关于金属加工方面的技术60多项。这些内容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创办,都是非常及时和有益的,在许多方面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为近代中国仅有的少数科学家之一,徐建寅勤奋敬业,一生翻译、撰写了许多西方科技著作,将西方先进的化学、物理、数学、天文、制图、机器制造、工艺技术、军事科技等许多方面的著作引进翻译,出版的书籍、专著共有40多部、篇,其中包括《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录要》等。在这些翻译出版的书籍、专论中,有不少是中国出版史上问世*早或发行的。不幸的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3月,他在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近代中国天空由此逝去了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

目录

卷上
卷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 序言 当笔尖轻触纸张,当思绪漫游在异国风情之中,我们便踏上了一段心灵的旅程。旅行,不仅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灵魂的洗礼与拓展。它让我们跳出日常的樊篱,去拥抱未知,去体验多元,去理解世界的广阔与人类文明的璀璨。《世界游记丛书》旨在汇集那些珍贵的旅途见闻与感悟,其中,《欧游杂录》作为第二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欧洲大陆。 本书并非一本刻板的地理指南,亦非冷冰冰的旅游攻略。它所呈现的,是一系列以个人视角出发,经过沉淀与提炼的欧洲旅行碎片。在这里,没有详尽的景点介绍,没有必须打卡的行程规划,取而代之的是作者在异国他乡的点滴观察、细微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那些穿梭于历史长河的古老街巷,那些在艺术殿堂中驻足的瞬间,那些与当地居民擦肩而过的对话,甚至是一杯咖啡的香气,一首街头艺人的旋律,都可能成为触发作者内心波澜的契机,并被悉数收录于此。 “欧游杂录”,顾名思义,它记录的是在欧洲的漫游与拾遗。作者以一种近乎随性的姿态,漫步于欧洲的各个角落,从古典的罗马到浪漫的巴黎,从音乐之都维也纳到工业重镇的英伦,抑或是地中海的阳光海岸,北欧的静谧森林。每一次抵达,都是一次新的遇见;每一次驻留,都是一次深入的体验。作者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更专注于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那些独特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 本书的价值,在于其真诚与独特。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欧洲文化深层的韵味。他笔下的欧洲,并非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而是丰富多彩、充满个性。无论是对古老建筑的赞叹,对艺术大师的追溯,对社会风情的描绘,还是对当地人生活状态的体察,都力求展现其真实的一面,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考。 阅读本书,如同与一位旅者并肩同行。你会被他笔下的画面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你可能会因为他对某处风景的细腻描绘而心生向往,也可能因为他对某个文化现象的独到见解而陷入沉思。作者的文字,平实而富有感染力,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他善于在日常的琐碎中发现诗意,在平凡的景象中挖掘哲理。 “杂录”二字,恰恰体现了本书的特点——它是作者在欧洲旅行过程中,随意收集、不拘一格的思想与感悟的集合。也许是关于古老城堡的传说,也许是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反思,也许是关于不同民族习俗的对比,也许是关于个人成长与世界观的碰撞。这些“杂录”,看似零散,实则相互呼应,共同勾勒出作者在欧洲这片土地上,一段丰富而深刻的心灵足迹。 对于热爱旅行的人们而言,本书将是一次精神上的“预习”或“回顾”。它或许能为你下次的欧洲之行提供一些灵感,帮助你以更开放、更具深度的视角去体验目的地。即使你从未踏足欧洲,本书也能带你领略异域风情,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想象。 我们希望,通过《欧游杂录》,读者能够感受到旅行的真正意义:它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一种与世界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方式。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陌生的土地上,我们也能找到共鸣,找到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 本书的出版,是“世界游记丛书”的一次重要延伸。我们相信,这些由真诚的旅者记录下的珍贵瞬间,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与答案。 目录 (以下为本书可能包含的部分内容,具体请以实际出版为准。由于本书为“杂录”性质,内容结构可能相对自由,以下仅为示例性章节标题。) 第一章 遗落在时间里的回响——古韵悠长 巴黎的午后,塞纳河畔的低语 那些关于卢浮宫的碎片记忆 蒙马特高地,梵高留下的金色光影 左岸的咖啡馆,一杯醇香的哲学 罗马的永恒,古迹中的生命脉搏 斗兽场,昔日辉煌的残垣断壁 梵蒂冈,信仰的庄严与艺术的震撼 许愿池畔,一个关于未来的小小希冀 雅典的晨曦,哲思之光普照 卫城,文明的源头与不朽的象征 帕特农神庙,历史的回声穿越千年 街头巷尾,希腊式的慢生活哲学 第二章 艺术的殿堂,灵魂的触动 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画布上的生命之歌 乌菲兹美术馆,大师杰作的沉醉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力量与美的极致 皮蒂宫,美第奇家族的荣耀与奢华 维也纳的旋律,音乐之都的华彩乐章 金色大厅,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耳边回响 莫扎特与贝多芬的足迹,古典的韵律永不褪色 萨赫蛋糕的甜蜜,味蕾上的艺术享受 阿姆斯特丹的色彩,伦勃朗的暗影与光辉 国立博物馆,荷兰黄金时代的璀璨 运河边的houses,倒影如画 郁金香的季节,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 第三章 现代的脉动,都市的万象 伦敦的烟雨,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西敏寺的庄严,历史的沉淀 泰晤士河的奔流,都市的繁华 英式下午茶,精致生活的小确幸 柏林的重生,历史伤痕与未来希望 勃兰登堡门,分裂与统一的见证 博物馆岛,知识的宝库与艺术的殿堂 东边画廊,涂鸦中的自由呐喊 巴塞罗那的阳光,高迪的奇幻想象 圣家堂,未完成的梦想与信仰的图腾 古埃尔公园,童话般的奇幻空间 兰布拉大道的喧嚣,生活的热情 第四章 风土人情的拾遗 瑞士的宁静,阿尔卑斯下的纯净 湖光山色,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小镇的悠闲,远离尘嚣的安宁 火车之旅,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展开 北欧的极光,冰雪世界的神秘 赫尔辛基的设计,简洁而优雅 斯德哥尔摩的水上城市,别样的风情 冰岛的火山与冰川,地球的另一面 地中海的阳光,岛屿的悠闲时光 意大利南部,海边的古老村庄 希腊小岛,蓝白交织的梦幻世界 品尝海鲜,感受海洋的馈赠 第五章 旅途中的思考 当古老遇上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旅行的意义,在路上寻找自我 品味人生,从一杯咖啡开始 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后记 (此部分为作者的感想与展望,表达对读者的感谢,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期待。) (以上目录仅为示例,实际内容可能更加丰富和多样,呈现作者在欧洲旅行中的真实记录与独特见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都透着一股老派的精致,这让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提升。我偏爱这种带有年代感的书籍,仿佛翻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尘封的旧皮箱,里面装着被时光打磨过的回忆碎片。作者在描述他对不同文化习俗的观察时,展现了一种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捕捉那些细微的、只有长期驻留才能发现的社会现象,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比如他对当地人生活节奏的对比描述,就让我对欧洲社会结构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次丰富的,初读可能被优美的文字吸引,再读时则会被其中蕴含的文化思考所打动,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是那种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真诚”。作者似乎完全没有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进行任何修饰,他记录的那些旅途中的小插曲,比如迷路时的窘迫,或者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的真实反应,都显得那么接地气。这种真实感,恰恰是现在很多美化过的旅行文学所缺乏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流露出的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那种“在路上”的状态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使是描绘那些略显沉闷的博物馆场景,也能写出其内在的张力。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去过哪里”,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在那里感受到了什么”,对于渴望深度旅行体验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游记”题材的书籍抱有一点保留态度,总觉得免不了矫情或过于煽情。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克制,情感的流露都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对景物的白描之中,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梳理也做得相当到位,不是干巴巴的教科书式介绍,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他当下的所见所闻中,让那些陈旧的典故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一位博学的向导,在欧洲的古老街道上漫步,他不仅指给你看漂亮的风景,还会悄悄告诉你这片砖石背后隐藏了多少秘密和故事。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忍不住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欧洲历史文化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它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旅行记录。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我最近沉迷于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游记,尤其是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文字,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手,他的笔触细腻,能把一个地方的灵魂给勾勒出来。我最喜欢他描述那些古老建筑时的那种敬畏感,仿佛能透过文字触摸到斑驳的墙壁,听到遥远的回响。他不像那种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真正沉下心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关注那些隐藏在宏伟景观背后的市井百态。读完之后,我立刻就有了想收拾行囊,去亲身感受一番的冲动,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很多旅游指南无法给予的。书里的插图也选得非常精妙,虽然是黑白的,但光影的对比和构图的考究,都为文字增添了无穷的回味空间,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脑海里依然能清晰地浮现出那些画面。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拖沓,反而像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他的奇遇。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总能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中,提炼出深刻的见解。比如他对某个小镇上早市喧闹声的描绘,不仅仅是声音的罗列,更是一种对生活烟火气的捕捉,让人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香料味和新鲜出炉的面包香。而且,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洒脱,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陷入对人生的沉思,这种张弛有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佩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文化差异时的那种包容和理解,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只有一颗真正渴望了解“他者”的心,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非常舒服和愉悦,学到了不少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