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
定价:35.00元
售价:26.3元,便宜8.7元,折扣75
作者:(清)徐建寅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32573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世界游记丛书(第二辑):欧游杂录》讲述了:光绪五年(1879年)6月,徐建寅作为近代中国*早派出国外考察工程技术的专业人士,以驻德国二等参赞名义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在欧洲诸国考察期间,他将所见所闻,编著成《欧游杂录》一书。其中介绍了造船、机械、枪炮、、熔铁、铸钢、采煤、开矿、电器、印刷、水泥等几十个门类和行业的技术,涉及设备、工艺、机器安装、船坞建造等方面的就有200余项,以及关于金属加工方面的技术60多项。这些内容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创办,都是非常及时和有益的,在许多方面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作为近代中国仅有的少数科学家之一,徐建寅勤奋敬业,一生翻译、撰写了许多西方科技著作,将西方先进的化学、物理、数学、天文、制图、机器制造、工艺技术、军事科技等许多方面的著作引进翻译,出版的书籍、专著共有40多部、篇,其中包括《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录要》等。在这些翻译出版的书籍、专论中,有不少是中国出版史上问世*早或发行的。不幸的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3月,他在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近代中国天空由此逝去了一颗璀璨的科技之星。
卷上
卷下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感都透着一股老派的精致,这让阅读体验得到了质的提升。我偏爱这种带有年代感的书籍,仿佛翻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尘封的旧皮箱,里面装着被时光打磨过的回忆碎片。作者在描述他对不同文化习俗的观察时,展现了一种非常敏锐的洞察力,他善于捕捉那些细微的、只有长期驻留才能发现的社会现象,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比如他对当地人生活节奏的对比描述,就让我对欧洲社会结构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次丰富的,初读可能被优美的文字吸引,再读时则会被其中蕴含的文化思考所打动,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是那种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真诚”。作者似乎完全没有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进行任何修饰,他记录的那些旅途中的小插曲,比如迷路时的窘迫,或者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的真实反应,都显得那么接地气。这种真实感,恰恰是现在很多美化过的旅行文学所缺乏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流露出的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那种“在路上”的状态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使是描绘那些略显沉闷的博物馆场景,也能写出其内在的张力。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去过哪里”,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在那里感受到了什么”,对于渴望深度旅行体验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游记”题材的书籍抱有一点保留态度,总觉得免不了矫情或过于煽情。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克制,情感的流露都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在对景物的白描之中,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梳理也做得相当到位,不是干巴巴的教科书式介绍,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他当下的所见所闻中,让那些陈旧的典故瞬间变得鲜活起来。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一位博学的向导,在欧洲的古老街道上漫步,他不仅指给你看漂亮的风景,还会悄悄告诉你这片砖石背后隐藏了多少秘密和故事。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忍不住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欧洲历史文化更深层次的好奇心,它的价值远超一本普通的旅行记录。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我最近沉迷于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游记,尤其是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文字,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手,他的笔触细腻,能把一个地方的灵魂给勾勒出来。我最喜欢他描述那些古老建筑时的那种敬畏感,仿佛能透过文字触摸到斑驳的墙壁,听到遥远的回响。他不像那种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真正沉下心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关注那些隐藏在宏伟景观背后的市井百态。读完之后,我立刻就有了想收拾行囊,去亲身感受一番的冲动,那种强烈的代入感,是很多旅游指南无法给予的。书里的插图也选得非常精妙,虽然是黑白的,但光影的对比和构图的考究,都为文字增添了无穷的回味空间,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脑海里依然能清晰地浮现出那些画面。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拖沓,反而像是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他的奇遇。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总能从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中,提炼出深刻的见解。比如他对某个小镇上早市喧闹声的描绘,不仅仅是声音的罗列,更是一种对生活烟火气的捕捉,让人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香料味和新鲜出炉的面包香。而且,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洒脱,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时而幽默风趣,时而又陷入对人生的沉思,这种张弛有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佩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文化差异时的那种包容和理解,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只有一颗真正渴望了解“他者”的心,这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非常舒服和愉悦,学到了不少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