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世界遊記叢書(第二輯)--歐遊雜錄
定價:35.00元
售價:26.3元,便宜8.7元,摺扣75
作者:(清)徐建寅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32573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世界遊記叢書(第二輯):歐遊雜錄》講述瞭:光緒五年(1879年)6月,徐建寅作為近代中國*早派齣國外考察工程技術的專業人士,以駐德國二等參贊名義齣使德、英、法等國進行技術考察。在歐洲諸國考察期間,他將所見所聞,編著成《歐遊雜錄》一書。其中介紹瞭造船、機械、槍炮、、熔鐵、鑄鋼、采煤、開礦、電器、印刷、水泥等幾十個門類和行業的技術,涉及設備、工藝、機器安裝、船塢建造等方麵的就有200餘項,以及關於金屬加工方麵的技術60多項。這些內容對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和創辦,都是非常及時和有益的,在許多方麵至今仍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作為近代中國僅有的少數科學傢之一,徐建寅勤奮敬業,一生翻譯、撰寫瞭許多西方科技著作,將西方先進的化學、物理、數學、天文、製圖、機器製造、工藝技術、軍事科技等許多方麵的著作引進翻譯,齣版的書籍、專著共有40多部、篇,其中包括《造船全書》、《兵學新書》、《化學分原》、《錄要》等。在這些翻譯齣版的書籍、專論中,有不少是中國齣版史上問世*早或發行的。不幸的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3月,他在試製無煙藥時失事殉職,近代中國天空由此逝去瞭一顆璀璨的科技之星。
捲上
捲下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拖遝,反而像是在聽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他的奇遇。作者的觀察角度非常獨特,總能從一些不經意的細節中,提煉齣深刻的見解。比如他對某個小鎮上早市喧鬧聲的描繪,不僅僅是聲音的羅列,更是一種對生活煙火氣的捕捉,讓人仿佛聞到瞭空氣中彌漫的香料味和新鮮齣爐的麵包香。而且,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灑脫,不拘泥於固定的格式,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又陷入對人生的沉思,這種張弛有度的文字功力,實在令人佩服。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文化差異時的那種包容和理解,沒有居高臨下的傲慢,隻有一顆真正渴望瞭解“他者”的心,這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非常舒服和愉悅,學到瞭不少看待世界的全新角度。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遊記”題材的書籍抱有一點保留態度,總覺得免不瞭矯情或過於煽情。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文字風格非常剋製,情感的流露都是自然而然地滲透在對景物的白描之中,沒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作者對於曆史背景的梳理也做得相當到位,不是乾巴巴的教科書式介紹,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他當下的所見所聞中,讓那些陳舊的典故瞬間變得鮮活起來。讀這本書,就像是跟著一位博學的嚮導,在歐洲的古老街道上漫步,他不僅指給你看漂亮的風景,還會悄悄告訴你這片磚石背後隱藏瞭多少秘密和故事。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忍不住去查閱相關的曆史資料,這本書成功地激發瞭我對歐洲曆史文化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它的價值遠超一本普通的旅行記錄。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啊!我最近沉迷於這種充滿異域風情的遊記,尤其是那種帶著曆史厚重感的文字,讀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個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手,他的筆觸細膩,能把一個地方的靈魂給勾勒齣來。我最喜歡他描述那些古老建築時的那種敬畏感,仿佛能透過文字觸摸到斑駁的牆壁,聽到遙遠的迴響。他不像那種走馬觀花的遊客,而是真正沉下心去體驗當地的生活,關注那些隱藏在宏偉景觀背後的市井百態。讀完之後,我立刻就有瞭想收拾行囊,去親身感受一番的衝動,那種強烈的代入感,是很多旅遊指南無法給予的。書裏的插圖也選得非常精妙,雖然是黑白的,但光影的對比和構圖的考究,都為文字增添瞭無窮的迴味空間,讓人在閤上書本之後,腦海裏依然能清晰地浮現齣那些畫麵。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紙張質感都透著一股老派的精緻,這讓閱讀體驗得到瞭質的提升。我偏愛這種帶有年代感的書籍,仿佛翻開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塵封的舊皮箱,裏麵裝著被時光打磨過的迴憶碎片。作者在描述他對不同文化習俗的觀察時,展現瞭一種非常敏銳的洞察力,他善於捕捉那些細微的、隻有長期駐留纔能發現的社會現象,並進行深入的思考。比如他對當地人生活節奏的對比描述,就讓我對歐洲社會結構有瞭更立體的認識。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層次豐富的,初讀可能被優美的文字吸引,再讀時則會被其中蘊含的文化思考所打動,每次都能發現新的東西,是那種值得反復品味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真誠”。作者似乎完全沒有為迎閤大眾口味而進行任何修飾,他記錄的那些旅途中的小插麯,比如迷路時的窘迫,或者吃到不閤胃口的食物時的真實反應,都顯得那麼接地氣。這種真實感,恰恰是現在很多美化過的旅行文學所缺乏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後流露齣的那種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那種“在路上”的狀態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他的語言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即使是描繪那些略顯沉悶的博物館場景,也能寫齣其內在的張力。這本書不隻是記錄瞭“去過哪裏”,更重要的是記錄瞭“在那裏感受到瞭什麼”,對於渴望深度旅行體驗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份寶貴的精神食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