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辭海(全九冊、第六版典藏本)(國人一生的書) |
| 作者 |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
| 定價 | 3900.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633531 |
| 齣版日期 | 2011-09-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大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辭海》是當代中國的極具的大型綜閤性辭典。“對不對,查《辭海》”,已成為廣大讀者的口頭禪。一書在手,常用的單字、語詞和百科詞語,包括重要的名詞、概念、術語、成語、國名、人名、地名、組織、機構、事件、會議、著作、文件、決議等等,均可查到。 |
| 作者簡介 | |
| 夏徵農,1904年生,2008年逝世。江西豐城人。先後就學於金陵大學、復旦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黨。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任復旦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1929年入獄。1931年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秘書,隨後調至團中央宣傳部主編《海上青年》。1933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傢聯盟。1936年主編《新認識》。曆任新四軍軍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部長,蘇中軍區軍政委員會秘書長,蘇中公學教育長、政治部主任、校長,華中建設大學副校長,濟南特彆市委副書記,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書記、書記處書記,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1978年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1979年任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社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屆全國代錶。八大代錶,十二大列席代錶,十三大、、和特邀代錶。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著作編為《夏徵農文集》等。 |
| 目錄 | |
| 前言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記得第一次捧起這套書時,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壓迫——壓力是源於對未知知識的敬畏。它不像市麵上那些追求“快速閱讀”和“碎片化知識”的書籍,它要求你沉下心來,帶著敬意去對待每一個字、每一個解釋。舉個例子,我在研究某個古代官職的演變時,原本以為網上能查到大概信息,結果對比之下,網絡資料的膚淺暴露無遺。這套書的解釋不僅涵蓋瞭詞義的本源,還細緻地梳理瞭其在不同朝代的職權變化、地位升降,甚至牽扯到當時的社會結構和禮儀製度。這種層層遞進的深度解讀,讓我感到自己不是在“看書”,而是在和曆史對話。它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即便是如此龐雜的信息量,也處理得井井有條,目錄和索引的設計極其人性化,極大地降低瞭查閱的難度。對於我這種需要頻繁進行背景資料核對的研究者來說,它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保證瞭資料的準確性,避免瞭因信息源頭不權威而産生的錯誤。
評分從一個普通閱讀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極其“奢侈”的。它的開本、字體、留白,都體現瞭對讀者眼睛的嗬護,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查閱”的意義。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習慣於快速搜索,隻求得到一個大概的答案。但這套書教導我們,真正的理解需要時間和耐心去挖掘詞語背後的曆史積澱和文化重量。它不是提供一個答案,而是引導你探索一整條知識鏈條。我曾花瞭一個下午的時間,僅僅圍繞一個關於古代度量衡的詞條進行瞭深入研究,最終對古代的商業運作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信息,而是構建瞭一個嚴謹、可靠且充滿魅力的文化知識體係,是任何想要深入瞭解中華文化底蘊的人,都繞不開的裏程碑式的著作。
評分我身邊的朋友大多對這種“大部頭”望而卻步,覺得它過於學術化,不適閤大眾閱讀。但我的體驗恰恰相反。我認為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我原本的知識結構是比較偏嚮某一領域的,但這套書像一個強大的校準器,將我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更宏大、更係統的知識網絡。比如,在查閱地理名詞時,它會自然地帶齣相關的曆史變遷、文學描述甚至是藝術風格的演變。這種跨學科的連接,是現代搜索引擎難以提供的“智慧連接”。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專門收錄的、已經失傳的詞匯的考證,那種“復活”古老詞匯的成就感,非常美妙。而且,這套書的收藏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代錶著一個齣版社對學術尊重的最高體現,是值得傳世的珍品,是對未來一代學習者的最好饋贈。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古典文學和曆史算是有所涉獵,但翻開這本大部頭後纔發現,自己之前的知識麵不過是滄海一粟。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文明史。每一次查閱,都像進行瞭一次小型的學術探險,從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詞條齣發,最終會引申齣諸多相關的典故、人物和曆史事件。比如,我隨手翻到“唐詩”的條目下,那種詳盡的考證和注釋,讓我這個自詡為古詩愛好者的人都感到震撼。它沒有用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的語言,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將復雜的曆史背景和文學流派梳理得井井有條。尤其是那些罕見的古籍引用,標注得極其精準,讓人不得不佩服編纂者的嚴謹和功力。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感也相當齣色,厚重卻不失典雅,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品味的象徵。對於真正熱愛鑽研學問的人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鎮山之寶,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樂趣和知識的盲點,那種充實感是其他任何書籍都難以比擬的。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套書的初衷是想解決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專業術語的疑惑,但漸漸地,它成為瞭我“精神上的度假勝地”。每當生活節奏太快,感到焦躁不安時,我會隨意從中抽取一本,打開一個完全不相關的章節,比如古代的哲學思想或是某一朝代的風俗習慣。這種“迷失”在知識的海洋裏,反而帶來瞭一種奇特的平靜感。我特彆欣賞其中對一些哲學概念的闡釋,那些抽象的、難以言喻的思想,通過精準的定義和豐富的例證,變得清晰而有畫麵感。它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將晦澀的古文轉化為可以理解的現代語境,同時又保留瞭原有的文化韻味。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建立瞭一個穩固的知識基石,讓我們不再被那些流於錶麵的解釋所迷惑。擁有它,就像擁有瞭一位最博學、最有耐心的私人導師,隨時待命,隨時解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