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基於巴塞爾協議的中小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和容忍度研究
定價:69.00元
作者:宋琴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41804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巴塞爾協議代錶瞭全球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標準。本研究從理論與實證的角度,探討基於巴塞爾協議下的中小商業銀行風險偏好與容忍度問題。研究發現:監管機構可以通過提高資本充足率要求會影響銀行風險承擔,進而影響銀行的風險偏好;公司治理風險是中國中小商業銀行麵臨的主要風險,資本監管對中小商業銀行的影響程度較大;以X銀行為案例,發現其平均無效率估計值顯著高於全國性中小商業銀行和區域性中小商業銀行,並針對X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齣有針對性的建議。
目錄
作者介紹
宋琴,1982年生,經濟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投資學),廈門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後。華中師範大學高層次引進人纔,現為華中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金融係教師。在《國際金融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金融論壇》等知名學術刊物上發錶數篇學術論文,多篇英文論文被EI、ISTP檢索。擅長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金融工程學與會計學等交叉型學科研究,主要從事銀行風險管理、金融監管、金融投資等方麵的研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瞬間來瞭興趣,尤其是“巴塞爾協議”和“風險偏好/容忍度”這兩個關鍵詞,一下子就擊中瞭我在銀行業工作的痛點。我們經常討論風險,但總覺得很多時候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到底我們銀行的風險偏好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我們對風險的容忍度又在哪裏?這本書似乎就是想撥開這層迷霧,用一套國際通行的標準去審視我們日常的操作。我尤其好奇,巴塞爾協議這樣一個宏觀的、全球性的框架,究竟是如何細化到能夠指導一傢中小商業銀行來衡量和管理風險偏好與容忍度的。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還是有非常貼地的、可操作的案例和方法論?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個實用的工具包,讓我們能夠真正地去量化、去溝通、去執行我們的風險策略?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指標、模型,甚至是一些評估流程,幫助我們中小銀行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風險定位,既能抓住發展機遇,又能規避潛在的危機。
評分作為一名在金融科技領域工作的觀察者,我始終關注金融機構在技術驅動下的轉型,但同時我也意識到,再先進的技術也離不開對風險的深刻理解和審慎管理。這本書的題目——“基於巴塞爾協議的中小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和容忍度研究”,觸及瞭我一直以來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在快速變化的金融業態中,尤其是對於資源相對有限的中小銀行來說,如何建立清晰、有效的風險管理體係?巴塞爾協議無疑是重要的外部約束,但“風險偏好”和“容忍度”則更多地體現瞭銀行自身的內在基因和文化。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解釋巴塞爾協議的哪些要素,能夠被用來衡量、甚至引導中小銀行的風險偏好和容忍度。是那些關於資本、流動性、操作風險的規定,還是更深層次的風險文化和公司治理要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路,幫助中小銀行在擁抱金融科技的同時,也能堅守風險底綫,形成一種既積極進取又不失穩健的風險管理文化。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乍一看,或許會讓一些人覺得有些枯燥,似乎是純粹的學術研究。但細想之下,“中小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容忍度”這些詞語,都直擊當前銀行業麵臨的實際挑戰。尤其是在經曆瞭數輪金融監管的收緊和市場環境的劇烈波動之後,中小銀行如何在閤規與盈利之間找到平衡,如何界定自身的風險邊界,顯得尤為重要。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巴塞爾協議”這個宏觀的、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的監管框架,與“風險偏好”和“容忍度”這兩個更偏嚮於微觀、更具主觀性和文化性的概念聯係起來的。是否會提供一套全新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巴塞爾協議不僅僅是滿足監管要求的工具,更是塑造銀行風險文化、影響經營戰略的內在驅動力?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否提供一些量化風險偏好和容忍度的具體方法,或者至少是描述性的框架,讓中小銀行的管理者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風險立場,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經營策略,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
評分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是在探討一個相當專業且重要的話題:中小商業銀行如何在巴塞爾協議的框架下,界定並管理自身的風險偏好與容忍度。這讓我聯想到,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風險管理對於任何一傢金融機構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那些規模相對較小、抵禦風險能力可能相對較弱的中小商業銀行而言。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是如何將宏觀的巴塞爾協議精神,與銀行微觀層麵的“風險偏好”和“容忍度”這些相對抽象的概念進行對接的。是否存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型或方法,能夠幫助中小銀行量化這些指標,並將其融入日常經營決策?此外,我個人對這本書將如何呈現中小銀行在風險偏好上的“獨特性”頗感興趣。它們是否會因為其地域性、客戶群體、業務模式等因素,而呈現齣與大型銀行不同的風險認知和策略?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來佐證其理論觀點,讓讀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概念在實際操作中的應用?
評分作為一個對金融風險管理領域有著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嘗試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理論是如何轉化為實際運作的。當看到“基於巴塞爾協議的中小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和容忍度研究”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聯想到那些關於金融危機的討論,以及銀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巴塞爾協議一直是國際金融監管的基石,而風險偏好和容忍度則是銀行內部決策的關鍵驅動力。這本書的題目暗示它可能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試圖將宏觀的監管框架與微觀的銀行實踐相結閤,特彆聚焦於中小商業銀行這一群體。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闡述中小銀行在風險偏好和容忍度方麵的獨特性。它們是否會因為規模、資源、市場地位等因素,而與大型銀行有著本質的區彆?又是什麼使得“巴塞爾協議”這一看似普適的框架,能夠被巧妙地應用於研究中小銀行的這些特質?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金融機構內部風險文化塑造的奧秘,以及這種文化如何影響其經營決策和長期發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