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于巴塞尔协议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容忍度研究
定价:69.00元
作者:宋琴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141804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巴塞尔协议代表了全球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标准。本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探讨基于巴塞尔协议下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与容忍度问题。研究发现:监管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进而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公司治理风险是中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资本监管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程度较大;以X银行为案例,发现其平均无效率估计值显著高于全国性中小商业银行和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并针对X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宋琴,1982年生,经济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金融论坛》等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多篇英文论文被EI、ISTP检索。擅长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学与会计学等交叉型学科研究,主要从事银行风险管理、金融监管、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研究。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工作的观察者,我始终关注金融机构在技术驱动下的转型,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再先进的技术也离不开对风险的深刻理解和审慎管理。这本书的题目——“基于巴塞尔协议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容忍度研究”,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快速变化的金融业态中,尤其是对于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银行来说,如何建立清晰、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巴塞尔协议无疑是重要的外部约束,但“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则更多地体现了银行自身的内在基因和文化。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解释巴塞尔协议的哪些要素,能够被用来衡量、甚至引导中小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是那些关于资本、流动性、操作风险的规定,还是更深层次的风险文化和公司治理要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帮助中小银行在拥抱金融科技的同时,也能坚守风险底线,形成一种既积极进取又不失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
评分从书名来看,这本书似乎是在探讨一个相当专业且重要的话题:中小商业银行如何在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界定并管理自身的风险偏好与容忍度。这让我联想到,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风险管理对于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抵御风险能力可能相对较弱的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我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将宏观的巴塞尔协议精神,与银行微观层面的“风险偏好”和“容忍度”这些相对抽象的概念进行对接的。是否存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型或方法,能够帮助中小银行量化这些指标,并将其融入日常经营决策?此外,我个人对这本书将如何呈现中小银行在风险偏好上的“独特性”颇感兴趣。它们是否会因为其地域性、客户群体、业务模式等因素,而呈现出与大型银行不同的风险认知和策略?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佐证其理论观点,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瞬间来了兴趣,尤其是“巴塞尔协议”和“风险偏好/容忍度”这两个关键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在银行业工作的痛点。我们经常讨论风险,但总觉得很多时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到底我们银行的风险偏好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我们对风险的容忍度又在哪里?这本书似乎就是想拨开这层迷雾,用一套国际通行的标准去审视我们日常的操作。我尤其好奇,巴塞尔协议这样一个宏观的、全球性的框架,究竟是如何细化到能够指导一家中小商业银行来衡量和管理风险偏好与容忍度的。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是有非常贴地的、可操作的案例和方法论?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个实用的工具包,让我们能够真正地去量化、去沟通、去执行我们的风险策略?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指标、模型,甚至是一些评估流程,帮助我们中小银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险定位,既能抓住发展机遇,又能规避潜在的危机。
评分作为一个对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尝试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实际运作的。当看到“基于巴塞尔协议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和容忍度研究”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关于金融危机的讨论,以及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巴塞尔协议一直是国际金融监管的基石,而风险偏好和容忍度则是银行内部决策的关键驱动力。这本书的题目暗示它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试图将宏观的监管框架与微观的银行实践相结合,特别聚焦于中小商业银行这一群体。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阐述中小银行在风险偏好和容忍度方面的独特性。它们是否会因为规模、资源、市场地位等因素,而与大型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又是什么使得“巴塞尔协议”这一看似普适的框架,能够被巧妙地应用于研究中小银行的这些特质?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文化塑造的奥秘,以及这种文化如何影响其经营决策和长期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乍一看,或许会让一些人觉得有些枯燥,似乎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但细想之下,“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容忍度”这些词语,都直击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实际挑战。尤其是在经历了数轮金融监管的收紧和市场环境的剧烈波动之后,中小银行如何在合规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界定自身的风险边界,显得尤为重要。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如何将“巴塞尔协议”这个宏观的、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框架,与“风险偏好”和“容忍度”这两个更偏向于微观、更具主观性和文化性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是否会提供一套全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巴塞尔协议不仅仅是满足监管要求的工具,更是塑造银行风险文化、影响经营战略的内在驱动力?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否提供一些量化风险偏好和容忍度的具体方法,或者至少是描述性的框架,让中小银行的管理者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风险立场,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经营策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