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外纪行 | 作者 | 刘承业 |
| 定价 | 120.00元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15079434 | 出版日期 | 2012-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北京长城、沈阳故宫、长白山天池、哈尔滨太阳岛、承德避暑山庄、天津水上公园、恒山悬空寺、希拉穆仁草原、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新疆哈纳斯湖、青海塔尔寺、贺兰山岩画、黄果树瀑布、西双版纳、奉节白帝城、九寨沟、布达拉宫、安阳殷墟、华夏龙、焦作云台山、黄河小浪底、淇县云梦山、辉县万仙山等,作者均实地考察过,所载资料翔实可信。路线如何走、路程有多远一、食宿于何处、价位几何……读过本书,此类问题便一目了然。 |
| 作者简介 | |
| 刘承业,1941年生于河南省汲县,196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后到中国律师函授学院进修。现系河南警察学院退休教师。曾供职于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和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任讲师,兼任河南科达学院教授、河南省第五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州市金水区武术协会副秘书长。退休后出游2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16万多公里,历经艰难险阻,饱览各地风情;修炼太极强身,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金虎六段。2006年被评为“郑州市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郑州市金水区健康老人”和“文北社区风云人物”。 |
| 目录 | |
| 上册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对旅行文学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对“中外纪行”这本书抱有极高的期待。我注意到书中描绘了许多古代探险家和商队的足迹,他们穿越山川湖海,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带往遥远的地方。作者在叙述中,并没有回避旅途中的艰辛与危险,反而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那些关于古代航海的篇章尤其引人入胜,描绘了在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如何凭借着对星辰大海的敬畏与对远方的渴望,勇敢地扬帆起航。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同文化在接触和碰撞中产生的火花,以及这些火花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记录,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交织,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一次致敬。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以一种非常个人的视角,去解读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外纪行”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旅行者在异域的个人经历和感悟,这些文字往往比枯燥的史料更加打动人心。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记录地点和事件,而是深入到旅行者内心的感受,描绘他们在面对陌生环境时的困惑、惊喜、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反思。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某个古代文人在异国他乡思念故土的片段,那种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文化隔阂与情感羁绊的复杂性。这种将历史事件与个体情感巧妙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知识性,又不失文学性。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进程,最终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所书写,而每一次远行,都可能带来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改变。
评分这本“中外纪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超凡的洞察力。在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段落,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经过的城市和贸易商品,而是深入探讨了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不同文明在此交汇融合的微妙过程。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充满了人文关怀,他能够捕捉到那些宏大叙事背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以及文化交流带来的细微变化。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抽丝剥茧般的研究方法,仿佛他亲身走过那些古老的街道,与当年的旅人进行过对话。这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和现场感,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对于那些热爱历史,对文明演变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评分一本装帧精美、厚重扎实的书,封面设计颇具匠心,采用了一种沉静而富有历史感的色调,书名“中外纪行”几个字以一种略显古朴的字体呈现,仿佛邀请读者一同踏上一段跨越时空的旅程。拿到手里,便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相当丰富,而非流于表面的泛泛而谈。初翻开,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纸张的质感也属上乘,阅读体验从物理层面便已开始。虽然我尚未深入品读,但从目录的标题和章节的划分,我已能窥见作者在选取素材上的严谨与广度。似乎囊括了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的无数个目的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在想象中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不曾被大众熟知的历史细节,或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信息的堆砌,更像是一张通往未知世界的邀请函,让人跃跃欲试,渴望在其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惊喜与启迪。
评分不得不说,“中外纪行”这本书在选题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度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留意到书中有一部分篇幅着重描写了几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古代文明的交流细节,比如那些关于早期海上丝绸之路与非洲文明接触的描述,远比我们通常了解的要丰富和复杂。作者没有选择那些已经被反复书写和解读的经典叙事,而是深入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发掘出令人惊喜的历史细节。这种“冷门”的选题,恰恰展现了作者强大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视角。读这样的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寻宝之旅,每一次翻页都可能发现新的宝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多元的世界历史图景,并且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文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全新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