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9787530217009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978753021700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安野光雅 著
图书标签:
  • 运河
  • 苏州
  • 杭州
  • 绍兴
  • 上海
  • 中国历史
  • 文化遗产
  • 水利工程
  • 地方志
  • 旅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009
商品编码:2964209850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作者 (日)安野光雅
定价 118.00元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0217009 出版日期 2017-10-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是安野光雅的随笔画集,以四十幅绝美水彩配优雅文字,为我们记录下被遗忘的中国传统之美。

1985年5月,安野光雅由苏州开启“中国的运河”写生之旅,城镇间小桥流水人家,船儿在河道中来来往往;郊外水田绵绵,山丘上满眼皆是茶园;寒山寺等古刹掩映在茫茫绿树间,游人络绎不绝;上海外滩的街道熙熙攘攘,黄浦江面上波光粼粼、货船客船穿梭如织。

安野光雅用一笔一画,尽展江南水乡的温婉闲适。寥寥几笔,便将水色淋漓、质朴民风的诗意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你找回遗失在历史角落里的美好记忆。


   作者简介

安野光雅,1926年生于岛根县津和野町,是享誉世界的绘本大师。毕业于山口师范学校研究科,当过美术老师,后开始从事绘本创作、童书设计工作。1968年《奇妙国》出版,至今已出版七十多部绘本,曾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推荐奖、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展金苹果奖、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国际童书界极高荣誉“安徒生奖”,以及日本菊池宽奖等各大奖项。他还因对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获日本颁发的紫绶褒章,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功劳者。他擅长精密入微的水彩画法,于淡雅的色调中营造端庄稳重、温馨平和的氛围。代表作有《旅之绘本》《歌之绘本》等。


   目录

1苏州于新民桥画Ⅰ

2苏州于新民桥画Ⅱ

3苏州新民桥

4苏州八字桥附近

5苏州从吴门桥所见的瑞光塔

6苏州于吴门桥画

7苏州古老的民居

8苏州寒山寺

9苏州星造桥下

10苏州城郊

11苏州兰亭附近

12苏州虎丘

13杭州定安路

14杭州营门口

15杭州龙井

16杭州灵隐寺

17绍兴街头

18绍兴成排的民居

19绍兴画自横跨小河的桥上

20绍兴河畔

21绍兴鲁迅路

22绍兴劳动路

23绍兴祖居附近

24绍兴酿酒厂附近

25绍兴酒厂

26柯桥永丰桥

27柯桥运河Ⅰ

28柯桥运河Ⅱ

29柯桥市场Ⅰ

30柯桥市场Ⅱ

31柯桥市场Ⅲ

32萧山县港口

33上海博物馆附近

34上海永安路

35上海于郭先生的公寓画

36上海虹口鲁迅故居附近

37上海和平饭店

38上海于外白渡桥画Ⅰ

39上海于外白渡桥画Ⅱ

40上海港口

护封苏州于八字桥画

封面篆刻「春回大地」

扉页杭州赶鸭子的人

图版扉页甲马武士俑


   编辑推荐

绘本大师安野光雅记录被遗忘的中国传统之美

四十幅绝美水彩画,四十个关于中国南方的美好记忆

白墙黑瓦、临河而立的古老街区,因为有真实的生活,都显得生机盎然?

感动我们的不仅是图画的色彩魅力、文字的细腻动人,还有历史的底蕴,人情的温暖,故乡的色彩,记忆的味道

如同《舌尖上的中国》,唤起70后像花儿一样的青春回忆,80后无拘无束的烂漫时光,90后的轻奢文化情怀

16开大开本,原版复刻,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同系列《中国的街市:北京/大同/洛阳/西安》同期上市


   文摘

   序言

水脉织锦,江南风华:一条运河,四大名城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运河无疑是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勾勒出东方文明独特魅力的血脉。它不仅仅是人工开凿的宏伟水道,更是承载着无数故事、孕育出璀璨文化的生命线。本文将以“中国运河”为引,深入探寻其沿岸四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杭州、绍兴、上海的独特风貌与深厚底蕴,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展现运河如何塑造了这些城市的灵魂,又如何与它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一、 溯源:大运河的脉络与城市的诞生 大运河,这条被誉为“天下第一河”的伟大工程,其开凿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历经数个朝代的不断修建与完善,它最终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连接海河与长江、淮河、钱塘江等水系的庞大交通网络。运河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直接催生或繁荣了一批沿岸城市。 苏州,这座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其发展与运河的开凿密不可分。自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筑城,大运河便成为其最重要的交通命脉。运河的水滋养了苏州的土地,带来了商贾的繁荣,也孕育了其精巧的园林、细腻的丝绸以及温婉的水乡文化。 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同样是大运河的受益者。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将杭州紧密地融入了全国的交通与经济体系之中。这条水脉不仅带来了物资的流通,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得杭州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绍兴,这座拥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在运河的滋养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江南韵味。运河的到来,为绍兴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这座城市不仅是越国的古都,更是历史上重要的米市和商贸中心。 而上海,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虽然在大运河的早期历史中并非核心节点,但随着近代以来交通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黄浦江与长江的连接,以及内部河道的疏浚,同样体现了水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海的崛起,离不开其便利的水陆交通,而运河精神的延伸,也体现在其开放包容、锐意进取的城市品格之中。 二、 运河之韵,城市之魂 1. 苏州:水墨江南的诗意栖居 苏州,这座以古典园林闻名于世的城市,处处流淌着运河赋予的诗意。纵横交错的河道如同城市的血脉,连接着古老的街巷、精美的园林与古朴的民居。漫步在苏州的街头,你会看到白墙黛瓦的民居依河而建,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江南画卷。 园林艺术的升华: 苏州园林的精髓在于“师法自然”,而运河的水景,则是这些园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著名园林,无不巧妙地利用水体,营造出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意境。湖水、池塘、溪流,与假山、花木、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艺术世界。运河的滋养,不仅为园林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更赋予了其灵动与生命力。 水乡生活的独特魅力: 曾几何时,苏州的居民生活与运河息息相关。摇橹船在河道中穿梭,贩夫走卒在码头叫卖,居民们在河边洗衣、聊天,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市井图景。虽然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部分生活方式,但平江路、山塘街等保留下来的水乡风貌,依然能让你感受到那份古老而温馨的韵味。 丝绸与刺绣的辉煌: 运河的繁荣,催生了苏州发达的手工业,其中尤以丝绸和刺绣最为著名。运河便利的交通,使得苏州的丝绸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为苏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精美的苏绣,更是将江南女子的细腻与温婉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2. 杭州:湖光山色的传奇之旅 杭州,以西湖闻名于世,更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紧密相连。运河的注入,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 大运河的南门户: 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正是杭州的拱宸桥。这里曾是运河漕运的繁忙枢纽,见证了无数物资的集散和文化的交流。如今,运河杭州段的申遗成功,更让这段历史焕发了新的光彩。漫步在运河边,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拱宸桥、富义仓、江涵洞等历史遗迹,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西湖与运河的交融: 尽管西湖以其山水之美闻名,但其水位与水质的维持,也间接受益于运河的水系。更重要的是,运河所带来的繁荣,为杭州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宋代以来,杭州成为南宋的都城,经济文化空前发展,运河功不可没。 龙井茶香与丝绸之韵: 杭州的龙井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无数茶客。而运河的交通优势,也使得龙井茶能够更便捷地销往各地。此外,杭州的丝绸产业同样发达,与苏州齐名,共同书写了江南丝绸的辉煌篇章。 3. 绍兴:千年古城的沉淀与风情 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同样与运河有着不解之缘。运河不仅是其交通的动脉,更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酒乡与水乡的和谐: 绍兴以黄酒闻名,醇厚甘甜的黄酒,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而酿酒所需的优质水源,离不开发达的水系,运河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绍兴的水乡风情与苏州、杭州略有不同,更加古朴、宁静,充满生活气息。鲁迅笔下的故乡,便在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 历史遗迹的守护: 绍兴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从春秋时期的古城墙,到明清时期的会稽山,再到名人故居,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运河的畅通,为这些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绍兴的过去。 越地文化的传承: 绍兴是古越国所在地,拥有独特的越地文化。运河的沟通,促进了越地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但也保持了其自身鲜明的特色。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江南韵味。 4. 上海:时代变迁中的水脉新篇 上海,这座迅速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在近代以来,虽然没有像苏州、杭州那样直接与京杭大运河的“主干道”深度连接,但其发达的内河水系和与长江、黄浦江的紧密联系,使其同样受益于水运的便利。 近代港口的崛起: 上海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交通。黄浦江作为长江的支流,为上海提供了天然良港,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和人口迁徙。近代以来,上海成为远东最大的贸易口岸和金融中心,运河般的便捷水运功不可没。 城市格局的演变: 上海的城市发展,也经历了从依赖内河航运到发展海运、空运的变迁。但即使如此,城市内部的水道、港口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的许多区域,如浦东、虹口等,都与水有着深厚的渊源,体现了水在城市发展中的持续影响。 开放包容的精神: 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与运河所代表的沟通、交流、融合的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上海的活力,源于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创新,这与运河承载的物资和人员流动所带来的文化碰撞有着相似之处。 三、 运河的现代意义与未来展望 大运河,作为一项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历史本身。 文化传承的载体: 运河沿岸的城市,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拥有了独特的文化基因。苏州的园林、杭州的丝绸、绍兴的黄酒,都与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就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尽管现代交通方式日新月异,但运河依然是重要的物流通道,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成本优势依然明显。同时,运河沿岸的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也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文明的见证: 运河的治理与保护,关系到沿岸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大运河的生态治理力度,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让运河重新焕发生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四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共同构成了中国运河画卷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们的故事,是大运河故事的缩影;它们的发展,是大运河活力的体现。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我们不仅能看到一条运河如何塑造了江南的风情,更能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生生不息。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水脉,仍在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传奇,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中国的运河》简直是一场关于水与文明的史诗。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那些宏伟的古代工程充满好奇,而运河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书中对苏州运河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旅游手册上的苏州。它深入挖掘了运河作为城市命脉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孕育了苏州独特的文化肌理。 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娓娓道来。他并没有局限于简单的地理介绍,而是将运河置于历史的洪流中,展现了它如何影响了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民俗生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杭州运河的分析,它不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是连接着杭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书中的图文并茂,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运河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 在读到绍兴运河的部分,我更是被那份独特的韵味所打动。作者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运河滋养下的绍兴,那份特有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它如何成为中国黄酒的发源地。我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酒坊,感受着时光沉淀的醇厚。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而对于上海,书中展现的运河与现代化都市的交融,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看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背后,那些被忽视的水脉,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作者的笔触充满了智慧,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用一种清晰而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苏州到杭州,再到绍兴和上海,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展现了运河在不同城市留下的独特印记。它让我看到了运河的多重面貌,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生命的活力。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这本《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对江南水乡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直以为运河只是一个古老的交通枢纽,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它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从苏州的水乡风情,到杭州的西湖美景,再到绍兴的酒香和上海的摩登,每一个城市都与运河紧密相连,仿佛运河是它们跳动的心脏,滋养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书中的文字并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诗意与画面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运河两岸的风景,无论是古老的廊桥、斑驳的石板路,还是咿呀作响的摇橹船,都仿佛跃然纸上。我仿佛能听到船夫的号子声,闻到水乡特有的湿润气息,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尤其是一些关于运河在古代战争、商业贸易以及民间生活中的作用的描写,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一条条运河不仅是连接城市的纽带,更是塑造了不同地区独特的社会形态和人文精神。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苏州运河的描述,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我印象中苏州的形象。不再是仅仅停留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浪漫想象,而是深入挖掘了苏州运河作为漕运重镇的历史地位,以及它如何带动了苏州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书中关于苏州园林与运河之间微妙关系的探讨,也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那些精美的园林,很多都依水而建,与运河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而当读到关于杭州运河的部分,我更是为它与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而感到惊叹。书中细致地展现了杭州运河如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变迁,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关于运河申遗的过程和意义的介绍,让我对保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强的认同感。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游览,每翻一页,都是一次新的发现,一次心灵的洗礼。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讲述了运河本身,更通过运河这个载体,深入剖析了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四个城市各自的特质和魅力。对于上海,书中展现了其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背后,早期开埠时期运河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它如何与黄浦江、苏州河共同构成了上海的水脉。这种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让我对中国运河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运河的书,真是大开眼界。原本以为运河不过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条条水路,更像是流动的历史,连接着古往今来,塑造着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中关于苏州的篇章,那些描绘古镇水巷的文字,仿佛把我带到了一个梦境,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摇橹声声,充满了诗情画意。 但这本书的深度远不止于此。在读到杭州运河的部分,我才了解到它如何与西湖的传说交织在一起,如何成为南宋都城繁华的见证。书中的历史考证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却又用非常生动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让人读来毫不枯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运河在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作用的描写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漕运的通道,更是信息、文化交流的载体。 绍兴的那一部分,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特别是关于黄酒的酿造与运河的联系。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香,感受到古老作坊的烟火气。作者没有回避运河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和变化,反而用一种客观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去描绘,让我对这项宏伟的工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而关于上海的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运河在现代社会中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如何与港口、城市发展紧密结合,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将四个城市的运河特色娓娓道来,却又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运河的宏大叙事。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学的美感。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运河深厚的感情和细致的研究。它让我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读者,而是仿佛成为了一位同行的旅人,跟着运河的脉搏,一起感受这片土地的生命力。

评分

我最近有幸拜读了《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中国大地上那些蜿蜒流淌的生命之河,让我对运河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运河只是历史的遗迹,是古人留下的交通工具,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运河的灵魂,它的生命力,它的故事。 书中关于苏州的描写,让我不再仅仅停留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浪漫想象。我看到了运河在苏州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它如何连接了南方的富庶与北方的朝堂。作者用一种非常考究的语言,描绘了运河两岸的民生百态,以及运河如何塑造了苏州人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我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评弹,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 接着,当我阅读到杭州运河的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深意。运河不仅仅是杭州的血脉,更是它繁华昌盛的见证。书中的历史细节非常丰富,关于运河在不同朝代的兴衰,以及它如何与杭州的城市规划、文化发展相互影响,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我仿佛看到了南宋时期,运河上繁忙的船只,以及岸边熙熙攘攘的市集。 绍兴的部分,更是让我沉醉于那份独特的醇厚。书中的文字不仅仅是关于运河,更是关于绍兴的酒、绍兴的人。作者用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调,描绘了运河与绍兴酒文化的渊源,以及运河如何滋养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仿佛能品尝到那陈年的黄酒,感受到时光的沉淀。 最后,当我读到上海的章节,我才意识到,即使是如今的国际大都市,运河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中对上海早期开埠时期,运河如何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石,以及它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意义,都做了精彩的阐述。这本书的写作手法非常多样,时而严谨考究,时而诗意盎然,总能恰到好处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中国运河的书,不得不说,它彻底颠覆了我以往对运河的认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文明的哲学散文。作者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将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四座与运河渊源深厚的城市串联起来,展现了运河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书中对于苏州运河的描写,充满了江南水乡特有的婉约与灵动。它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在运河边劳作的百姓,听到了他们质朴的歌谣,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够用最平实的语言,勾勒出最动人的画面。 当我继续阅读杭州运河的部分,我被书中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论述所折服。运河不仅仅是连接城市的水道,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载体。书中对于运河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做了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繁华的景象,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绍兴的部分,则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作者将绍兴的酒文化与运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运河如何滋养了这片土地,孕育了独特的酿酒传统。书中的描述非常生动,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香,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淀。 而关于上海,书中展现的运河与现代化都市的交融,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让我看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背后,那些被忽视的水脉,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能够根据不同城市和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最恰当的语言风格,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整体性,又充满了变化。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运河的认识,从表面的了解,上升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